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2.223

惠明特殊教育學刊

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停刊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視皮質損傷是美國視覺障礙孩童中引起視障的主要原因,通常皮質損傷的孩童會伴隨另一種因腦部受損造成的神經問題。CVI多重障礙學生和一般視多重障礙生都有溝通上的問題,不同的是CVI多重障礙生的功能性視覺可經由正確的教學介入改善。因此,本研究採用個案報告及行動研究的歷程,詳細描述一名十三歲無口語能力CVI多重障礙學生接受教學介入的教學成效。研究方法結合前、後測資料,藉由一套結合多媒體的視覺課程、環境上視覺調整、使用符合實證研究的教學策略增進學生的功能性視覺能力。本研究結論如下:環境調整及使用平板電腦的視覺介入,確實能增加謝生觀看及學習動機,經CVI視功能評估範圍的評量,研究對象的功能性視覺確實有進步。

  • 期刊

本文通過敍說研究對兩名NB盲校學生的作文,以文本語句編碼進行質性分析,以瞭解視障學生個體自我認同狀況。結果發現:(1)兩名個案能夠悅納視障,自我概念客觀、理性;(2)兩名個案生命歷程積極向上,自我意義清楚、明確;(3)兩名個案人際融洽,積極互動,自他關係和諧;(4)兩名個案能主動融入社會,自我認同正向;(5)視覺障礙並不自動影響視障學生自我概念及自我認同,視障學生有個別差異。本研究針對結果,提出了四個教育啟示。

  • 期刊

本文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當中的敘事研究方法並且採立意取樣,邀請一位後天視覺障礙者擔任研究參與者,接受一對一的訪談,探索其生活適應及職業選擇歷程,訪談結束後,研究者繕打成文字稿,進行資料的分析與整理。研究結果顯示:一、研究參與者在眼睛受傷後的生活適應上,多半是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面對眼傷後的一切考驗。二、有了女兒後,研究參與者更懂得愛護自己,在經濟的安排上較以往審慎小心許多。三、研究參與者雖有按摩證照,但是大學畢業後,徘迴於教職與公務人員的選擇。四、研究參與者的工作去留多與長官帶人的方式有關,與個人能力無關。其認為工作態度積極、能勝任的話,雇主應該不會用歧視的態度去對待所聘用的身心障礙者。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大專生之家庭成長壓力。研究者依照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此作為主要資料蒐集的方式,用來瞭解研究參與者之成長壓力,其間尊重研究參與者的意願,融入研究參與者與其母親的晤談。完成資料蒐集之後,研究者使用「整體-內容」之敘說分析方式,進行資料之分析與整理,研究結果顯示:一、研究參與者自覺家庭方面的壓力來源大多來自其不認同其母親凡事先反求諸己的教育方式所引發的衝突。二、研究參與者自認曾因其母親的陸配身分,在求學階段受到霸凌;母親認為形勢比人強時,宜低調處理。三、研究參與者介意母親的玉不琢不成器的育子概念,母親認係初期的育兒過程不夠嚴厲,兩者就此議題進行溝通,漸有成果。四、研究參與者在母親的贊同下,為提升學業成績,接受藥物改善其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然求學過程卻未接受特殊教育資源協助。文末,研究者提出省思與建議可供做為教育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參考。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究教育先驅伊塔德(Itard)醫師,足堪後世典範的特殊教育思想與行誼。文中論及Itard記錄以醫學和教育的方法,教導資質駑鈍的野少年狼人維特(Victor)長達5年在各發展領域的歷程。本研究利用文獻調查法、歷史研究法與語意分析法,演繹、歸納、剖析、梳理出Itard的教育思想,並評論其思想與對後世特殊教育發展的啟示。

  • 期刊

單親且又有身心障礙孩子之家庭,可謂是弱勢族群中的更弱勢,更需要用心聆聽被忽視存在的微弱聲音;本研究旨在瞭解單親家庭智能障礙學生之家長在親子休閒運動的參與現況、阻礙因素與阻礙程度、對參與阻礙之因應態度、以及期望獲得之幫助或協助等;運用質化研究方法,以三位育有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之單親家長為研究對象,透過深度訪談方式蒐集研究資料,整理歸納獲得以下研究結果:(1)單親且無人幫忙、家庭經濟較差及家長教育程度較低之家庭,對於親子休閒運動之參與次數較少、時間較短、滿意程度較低、期望也較低;(2)家庭經濟較差之單親家長,在參與親子休閒運動所遭遇之阻礙程度較高;參與親子休閒運動之最大阻礙為家庭因素,包括單親、缺乏家人協助、經濟壓力大、工作時間太長、沒時間等;其次為社會因素,第三為個人因素;(3)三位單親家長對親子休閒運動之參與阻礙,均呈現不相同的因應態度;家庭經濟較差之單親家長,明顯表示,因現實環境之諸多不利條件,這些參與阻礙因素確實是很難克服的;至於家庭經濟較佳、教育程度高之單親家長,則抱持相當樂觀積極的思維,只要用心努力,這些親子休閒運動之參與阻礙是可以克服的;(4)家庭經濟較差之單親家長,對親子休閒運動參與期望獲得的幫助或協助,均以「希望自己能獲得更高薪水的職業或工作」為首要期望,其次為「政府提供智能障礙者專用的休閒運動場地」或「政府經費補助聘請專人來協助指導」。至於家庭經濟較佳之單親家長,則以「政府能夠提供更多與更完善的場地設備」為首要期望,次為「政府經費補助聘請專人來協助指導」,三為「政府多做宣傳廣告鼓勵智能障礙家長從事親子休閒運動」。

  • 期刊

因社工師法的頒訂,大學相關科系至社福機構(長青園日照中心)至今己有五年,包括:機構的職員(社工、照顧服務員)、被服務的高齡者及大學實習生,所採取的經營模式如同學習共同體,來帶領實習生成長;以「主題、探究、表現」累積實習生學習經驗,進而構成知識,一直是長青園日照中心對實習生督導的方向。基於上述研究背景及重要性,本研究擬以長青園2014年日照中心為主,針對中心實習生分析其學習共同體之歷程而推演出其成效,進而探討未來之發展,因此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如下:1.分析實習生的學習歷程;2.分析實習生的學習成效;3.分析日照中心被服務高齡者對實習生的回應;4.提出未來持續發展日照中心實習生與高齡者共同學習規劃的方向。分析實習生每週週誌之學習歷程,再訪談三位實習生前中後的改變,同時訪談六位日照中心被服務高齡者前中後的回應,比對實習生在此學習共同體達到之成效。在實習生學習的歷程探究上,雖學校有相關課程的教授,但與實務上仍有相當的距離,實習生兩個月的實習通常至中後段才會有所體會開始能將學理與實務相互運用。依訪談分析,實習對高齡者最大的效益僅在陪伴,但同時期對大學生來說,卻是震撼的反思及豐富的學習成就感。在「學習共同體」中,督導及被服務的高齡者的工作是知識的媒介,同時觸發思考,讓自己融入實習生的學習領域,幫助實習生的思考更深刻。但除此之外,實習生之家長、高齡者家屬及長青園的政策等…,也都是在學習圈裡可持續再探討的面向。

  • 期刊

代間服務學習計劃能有效地消弭老人與年輕世代彼此的刻板印象,增進相互了解和支持,有效提升孫子服務能力及面對老化的正向態度,同時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代間學習模式對孫子老化知識和對老人態度之影響,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設計與實施課程時之具體建議。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取向,採觀察、文件分析與訪談的方法進行探究。從學員之知識提升率及反思記錄,再探究學習成效及認知轉換。學員參與之初是為學校志工服務時數,對高齡者認知大部份為負向;但在互動過程中,學員領悟高齡者的認真與熱情,也感受孤單及顫抖的手。於內化的反思記錄裡,學員提出體諒、多陪伴、不害怕,甚至覺察自己誤會祖父母了…。最後,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實施之後的結果,希望能提供相關單位在推行代間教育方案時之建議,並鼓勵教師能針對學生背景設計適合學生的代間教育課程。

  • 期刊

受到世界潮流影響及特殊教育法令的規範,台灣有越來越多的身心障礙學生將融入普通學校中和一般學生接受相同的教育。融合教育趨勢下,許多體育教師即將面臨的挑戰就是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身心障礙學生由於身體、認知、感官、知覺、與情緒上的障礙,致使在動作反應與運動表現均不及於其同儕,這些能力上的差異往往是導致受傷的原因。雖然,安全問題是融合身心障礙學生的重要考驗因素,但安全問題千萬不可成為體育教師排斥身心障礙學生參與一般體育課的藉口。本文將從五個重要的體育教學層面加以探討,並提供體育教師教學策略,以確保身心障礙學生融入普通體育課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