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1.240

歷史人類學學刊/Journal of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以四川冕寧胡家堡胡氏為例,探討明清四川軍戶是如何發展並建構其宗族的。胡氏原籍如舉,在明初以電戶充軍,後隨同籍武官來到寧番衛城北鎮守。明中後期,胡氏因防守和墾種屯田而遷往衛南白鹿沖,開創胡家堡,由此獲得發展。一方面,萬曆年間胡氏子孫胡全禮成功入仕'開創了詩書傳統;另一方面,屯戌使得胡氏積累起不少田土資源。入清後,胡氏利用已有的經濟、文化基礎和權力網絡迅速開始了人才培養和宗族建設,至清前期已發展成地方大族。不過,清初延續下來的田土隱匿和產權不清問題給胡氏公產的運作帶來不少麻煩,隨著雍乾時期改衛為縣、田土清丈、禁止漢夷交產的推行,胡氏族內矛盾重重,幾乎將公產瓜分殆盡,導致宗族運作的基礎瓦解,胡氏所剩不過祠堂、譜牒等一系列的宗族符號。嘉慶以後,胡氏又多次聯宗修譜並重塑了宗族形象,但人才貧乏,與普通家族已無二樣。胡氏個案顯示,在以往我們所認識的清初四川的殘破背後,仍有土著延續下來,並利用原有的經濟文化基礎在清初獲得迅速的發展,而且他們對田地的隱佔和賦役徵派的抵抗,是導致清初寧番衛賦役難徵這一問題的重要因素。這一案例,對我們重新思考明清四川社會的連續性及其影響問題頗具啟發意義。

  • 期刊

明代天順以後,隨著廣鹽越境的合法化,潮州府的海鹽以廣濟橋為樞紐,憑藉韓江流域地區的水陸要道,北銷閩、贛等界鄰府州縣,嘉靖、萬曆時期兩廣鹽區形成潮橋體系。明代潮橋體系下的橋商和水商納餉銷鹽,鹽餉銷支軍用,也用於地方河堤工程、虛糧代納等財政支出,體現了簡化地方政府財政稅收的條鞭特徵。清代潮橋體系下的橋商稱埠商,他們參與廣濟橋的維修、韓江的治理,既捐納朝廷軍需、河工,也捐修鹽義倉、書院,乃至把神的費用,體現了清代潮橋埠商的地域性特徵。19世紀以後,潮橋埠商屢陷欠齣困境,兩廣總督推動下的改革與省河改革相異,揭示出潮橋體系運作的獨立性。

  • 期刊

神明信仰常常成為王朝國家與地方民眾頻繁互動的場域,在不同歷史時期,即使同一神明的形象也會被不同的階層和群體不斷表述、甚至重新建構,以適應不同時代背景及社會現實的形勢和需要,在各種權力主體中實現在政治、文化與認同等方面的互動與博葬。筆者通過對廣西北部地區「三王」廟宇中不同時期豎立的碑刻進行解讀,以及對官方志書中與「三王」信仰有關的記載進行分析,閻繞流傳於廣西北部地區「三王」形象的歷史演變為中心展開論述,希望呈現出跨越不同歷史時期的「三王」形象,揭示在不同歷史情境下,官方與地方民眾如何透過神明形象的書寫與建構,對國家觀念與族群認同進行溝通與互動。

  • 期刊

許多廟宇逐漸朝「觀光型」廟宇的方向發展,是當代民間信仰中一個令人囑目的現象。這些廟宇是如何從一個傳統型的廟宇向新型態的廟宇發展?在這當中,傳統與現代之間有看什麼樣的延續與轉變?而廟宇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在這樣的發展中,又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本文以紫南宮為例,從「靈力經濟」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清代紫南宮因地處交通樞紐,因而能夠擁有由社會網絡構成的強大社會資本,並藉此來發展廟宇,但也隨著交通地位的喪失而失去原本的社會資本導致廟宇的衰落。1980年代起,紫南宮首先從傳統的再造開始,接著引入國家資源的幫助,再結合現代行銷技巧,從而超越了傳統對「社會資本」的依賴,逐漸建構出新的「文化資本」,使廟宇從傳統的「自發型」走向「建構型」靈力經濟,轉型成為一個觀光型的廟宇,並透過興盛的香火與豐厚的金錢回饋,重建原本已經瓦解的清代祭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