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97.53

歷史人類學學刊/Journal of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全臺各地迎請代天巡狩千歲爺習俗,旣有偶發性的,也有固定性的,興盛程度不言而喩。通常臺灣南部定期迎送代天巡狩,較為講究的會附帶王醮科儀、王府行儀與王船等多元的儀式表現,其中又以臺南王李家族所踐諾之王醮最具代表性,他們遵照古老的《醮事簿》內容實際操作演示。本文以此作為主要討論對象。臺南王李家族執行之王醮有別於其它地方,空間元素大抵有旗杆、炮亭、吹亭、轅門、大門(行臺)、儀門和王府(大堂),尤其是區位配置到機能使用,近乎和衙署空間模型屬性吻合,為官方《(光緒朝)欽定大清會典》衙署範式下的仿傚。藉由臺南王醮現有的線索參與式觀察,並結合官方文獻、民間史料及現存衙署建築交互比對檢視後,發現其空間並非單純的幻想創造,背後有其系統性之設計安排。千歲爺作為王醮中信仰儀式之重心,利用建構的空間,輔以禮制之實踐,完整形塑衙署功能的支配權。禮祝儒士與高功道長相輔合營,受理民眾的冤屈與祈福,並協助地方鎮邪怯瘟,進而達到集體療癒之效果。

  • 期刊

蔡士章(1750-1802),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謝倉人,是馬六甲閩南籍華人甲必丹。在任職馬六甲華人甲必丹的數年間,他秉公辦事,政績突出:同時他還是一位體恤民情、樂善好施的慈善家,因此受到當地華人的擁戴。他在任職時期對馬六甲華人社會最大的貢獻,莫過於1795年在三寶山山腳下興建寶山亭及在1801年修建青雲亭,以解決當地華人社會的民生需求。在此期間,蔡士章亦不忘先祖宗德,回鄉修母親之墓,同時還捐資購置祭田,供「謝倉蔡氏家廟」之用。然而,在蔡士章逝世之後,馬大甲華人社會對於蔡士章最初創建寶山亭的本意,似乎存有偏差。在現今馬六甲的華人社會或旅遊業者的認知中,都將寶山亭和鄭和混為一談,甚至認為蔡士章當年是為了紀念鄭和而創建寶山亭。然而,蔡士章創建寶山亭之本意,卻未必與現今社會說法一致。故此,本文通過對蔡士章的生平及其留下的文獻進行整理,探討蔡士章創建寶山亭之本意,以釐清寶山亭與鄭和之間的關係。

  • 期刊

真性亞洲霍亂(Asiatic cholera)自1820年代從印度半島經由海路傳入中國,這是一種烈性傳染、高度致死的流行病,對所入侵地區居民的醫療觀念與生活習慣均產生巨大影響。然而,霍亂在19世紀的流行,對中國的社會組織、運行機制的影響,遠不如我們已知對同時期歐洲的影響那樣深遠。直到1920至1930年代霍亂再度在中國流行,相應的公共衛生體系與觀念才呈現相匹配的發展。這一比較的結果,是否可以說明傳統中國社會無法自發產生類似西方公共衛生的觀念與組織?西方公共衛生制度的引入,是否能夠以及如何影響到當地華人原本的習慣與觀念,以至出現社會組織及其運行機制的變遷?本文將聚焦與霍亂傳播密切相關的飲水活動,以1920至1930年代的上海為例,用文化史和社會史的視角考察人們的習慣與觀念及其背後社會組織的變遷。

  • 期刊

古巴革命後,由於本地社會政治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古巴華人社團確也曾一度受到較大程度的衝擊與影響。不過,社會主義制度背景下的古巴華人社團,卻並未如前人所言,出現類似部份蘇歐或亞洲社會主義國家華人組織完全遭到「禁絕」的情況。反倒是受益於古巴相對特殊的社會主義制度環境的優勢,本地華人社團不但得以保留,並部份維持古巴革命前互助福利、延續族裔文化、聯繫家鄉與在地國等功能結構。同時,借助冷戰結束前後古巴政府對蘇聯式「正統」社會主義制度的調整與「更新」,本地華人社團非但在經濟實力上實現較大幅度的發展與提升,甚至還在本地公共政治生活中,獲得一定的話語與博弈空間。當然,儘管如此,由於社會主義政治形態下,古巴社會長期與外界封閉隔絕,本地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總體而言仍相對滯後。加以受歷史傳統與現實政治經濟結構等影響,目前比之世界其他地區的華人組織,古巴本地華人社團也存在着整體會員數量與組織規模不大、「本土地化」色彩較濃鬱、參與全球性「跨國主義」活動之頻率不高、華人社團內部分化明顯等問題,顯示社會主義制度下,古巴華人社團相對特殊的路徑發展模式以及較為多歧複雜的跌宕起伏命運,成為目前全球華人社團中之特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