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54.106

2016臺灣災害管理學會十週年年會

社團法人臺灣災害管理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2016 年4 月16 日本熊本地震規模達7.3,最大震度高達7 級;當前震發生時已造成多棟建築物倒塌、民眾受困.. 等災害,第一線救災人員已全力啟動搶救救援,此時主震接續發生,即可能造成救災人員傷亡,因此此議題相當重要,值得探討。本文藉由文獻探究、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來探討若以熊本地震為例,研究在大規模前震造成災害時,現行地震搶救倒塌受困之方式及相關應變措施因應作為是否會因主震發生而造成救災人員二次傷亡,並就此提出第一線救災人員執行救援相關作為、硬體設備、整備管理等行動之問題,俾供日後面臨地震災害,救災人員應有的應變作業與組織作為之參考。

  • 會議論文

臺灣為多雨之缺水國,因此水庫為相當重要資產點。近年因氣候變遷影響,造成水庫淤積情況更為嚴重。因此,審慎評估水庫排砂策略,為當前災害防治重要工作之一。臺灣多數水庫原設計並無排砂設施,為使水庫能永續營運發展,本研究之上游邊界石門水庫已完成電廠壓力鋼管改建(電廠改建排砂隧道),其可達到在颱洪期間提升排砂操作的效能。本研究收集相關歷史資料搭配擬似二維模式進行演算,在模擬水位、底床及泥沙濃度變化皆有合理成果。最後進一步比較極端情境與一般颱風之影響程度,成果顯示,蘇迪勒颱風及杜鵑颱風對河道濃度影響相對於艾利颱風情境並不顯著。

  • 會議論文

災害情報傳遞在減災、災前整備、災時應變及災後復原各階段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應變階段所提供的情報資訊,例如警報、警戒、疏散撤離指示關係著政府機關與民眾的即時作為,進而影響損失及傷亡的結果。災害情報傳遞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介或工具來傳遞資訊,近年來全球應用於網路及智慧型手持裝置的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被廣泛使用,已經成為大眾普及的資訊傳遞管道。藉由新穎科技的社群傳播管道讓更多的民眾接收到災害情報,進而提高災害訊息的傳達接收率。然而,運用網路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可能因使用者的特性與行為等等而有所不同,本研究將透過樣本調查問卷與統計分析初步瞭解我國目前社群通訊軟體使用者在災害訊息接收方面的習慣與認知程度,再進一步檢測探討使用者在某些特性上是否會對網路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中接收災害訊息的認知產生影響,對於研究結果期望可以對我國未來防救災資訊的傳達具有更好的對象分類性及針對性,能從中進行相關的災害訊息設計或管理流程之研究,在整體傳達率能更向上提升。

  • 會議論文

災情通報是災害應變過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手資訊,決策者會根據這些資訊來安排人力確認、搶救應變或分配救災資源。然而,每當災害發生,經常會有重複通報的情況,造成額外的人力派遣或資源分配不足,不僅升高人員暴露在災害下的風險,同時也增加災害應變的人力及資源需求。為解決上述議題,本研究建立眾包成雙比對法辨識重複災情通報,將辨識重複通報的工作有系統地分配給群眾。眾包成雙比對法能有系統地減少比對數量,並分配重複通報的項目給不同的群眾,其中,通報比對的眾包結果會經過演算法驗證其正確性。本研究建立P+ 眾包平臺,並於2015 杜鵑颱風中實際驗證,結果在30 小時內蒐集到5,656 件災害通報,從Facebook 募集共93 位群眾,總共完成1,980 組通報比對。此外,將通報分組後再互相比對同組內的通報,能有效降低九成以上的通報比對數量,這些數據顯示P+ 平臺有潛力辨別重複災害通報。根據驗證結果,本研究發現災害通報呈現指數型成長,但群眾募集量卻是線性增加,因此未來可將通報細分成更多組別,以減少眾包工作量,或是增加群眾通報比對數量,透過分析社群媒體的募集效益,來提升眾包人數。同時,本研究建議平時要訓練一群積極的參與者,以利災時應變能提升比對數量。整體而言,本研究建立的眾包平臺具有發展性,而眾包需求評估法則有助於建立階段性目標。

  • 會議論文

2009 年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造成臺灣中南部嚴重災情。政府為了快速安置居民,使居民回復原有生活,遂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以「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模式,由政府部門提供土地、公共設施,非政府組織則提供地上物,免費提供永久住宅(永久屋)給受災居民,並藉此促使居民搬離安全堪虞區域。在所有的永久住宅社區中,高雄杉林大愛永久屋園區由慈濟援建,係為最先完工供居民入住、佔地面積最大、戶數最多、族群組成最多元的永久屋社區。屏東禮納里永久屋園區由世界展望會援建、入住戶數次多、原住民戶數最多,並涵蓋排灣、魯凱兩大族群於同一個基地。以重建政策推動的背景來看,高雄杉林大愛園區與屏東禮納里永久屋園區皆具「機構主導的異地重建」特色,在莫拉克颱風後之永久屋社區中具有相當的指標性。機構主導的異地重建常見於開發中國家,但已開發國家之個案較少。剖析上述兩個永久屋社區的推動過程及重建相關議題,將可做為臺灣後續重大災害發生後社區重建之參考,也可使國際上之災後住宅重建研究發現更為多元。在距莫拉克颱風之侵襲超過6 年的此時,是檢視永久屋社區重建成果的適切時機。本研究經由二手資料、實地調查與深度訪談等方式取得資料,透過這些資料來描述高雄杉林大愛與屏東禮納里永久屋園區的重建歷程及議題並進行比較分析,包括其重建過程及各作用者角色、住宅品質與外部設施等實質面向議題、產業生計及社區互動等議題。

  • 會議論文

2016 年2 月6 日高雄美濃發生芮氏規模6.6 地震,為繼1999 年集集地震以後,傷亡情形最嚴重之地震,而地震中倒塌的臺南維冠金龍大樓,則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多人因單一建物倒塌而罹難的災害。在此超過平時應變能量的災害情境下,地方政府如何能有效地協調並運用來自各地支援單位的救災資源,實為值得探討之問題。而聯合國的「災害現場作業協調中心」則正是為協調大規模災害現場救災行動與資源所開發的系統,其所蘊含的緊急應變原則,不僅適用於國際人道救援,更適用於複雜災害事故的應變。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為主的質性研究方法,探討臺南維冠金龍大樓搜救行動所遭遇之困境與挑戰,並將聯合國災害現場作業協調中心的核心概念與運作機制加以應用,據以提出實務建議供災害管理單位參考。本研究發現適當且即時的溝通是影響災區混亂程度的重要關鍵,研究建議災害管理單應更加重視各利害關係人間的溝通,其不僅有助於跨單位的協調與合作,更能促進災害現場的管理。

  • 會議論文

臺灣受到天然災害威脅的程度極高,時常面臨颱風的侵襲,引發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例如2009 年莫拉克颱風造成臺灣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颱風災情。同時,臺灣落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相當頻繁。面對災害事件,如何整合災害期間的災情回報資料,並讓民眾在短時間內掌握災情狀況資訊,是一項重要且刻不容緩的任務。本研究探討現有的災情通報管道,以及其災情資訊呈現方式後,利用資料視覺化技術以及資訊儀表板概念,設計多元災情視覺化資訊儀表板,改進現有平臺的災情資訊呈現方式,讓災情資訊能夠快速統合並以清楚明瞭的視覺化形式展現,使用者透過災情資訊儀表板快速掌握巨量災情資料中的重要訊息,加速資訊的傳遞,期能達到提升防救災效率。

  • 會議論文

臺灣位處於亞熱帶多雨地區,受到地形的影響導致河川坡陡流短,另外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衍生了暴雨、洪患、土石流等「水」的災害問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及產業密集度不斷升高,使得民眾對於土地需求逐年提升,在土地高度開發下,嚴重影響民眾生命安全與生活品質。故若能適當的兼顧土地使用發展與洪水管理,將能夠增加水資源調度及降低洪水災害程度,並促進水土資源和諧開發與利用。本研究以臺灣中部濁水溪流域為研究區域,運用多時期的衛星影像探討土地覆蓋的變化趨勢。先以物件導向式分類方法進行濁水溪流域1998 年、2003 年、2008 年與2013 年衛星影像的地表覆蓋判釋,並將判釋後的土地覆蓋分為水體、植被、裸露地以及人工建物等四類,再以ArcGIS 軟體分析四個年期的地表土地覆蓋變化,並透過水文模式計算土地覆蓋變遷與地表逕流量之影響,最後透過ArcGIS 的空間分析工具「Hot Spot Analysis (Getis-Ord Gi*)」當作熱區分析的指標,選擇人工建物聚集地區(都市地區)當作導入低衝擊開發之研究範圍。針對都市地區以暴雨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計算開發前後的逕流變化量,以瞭解土地利用變化對都會區的衝擊為何,並依衝擊程度導入低衝擊開發,以降低土地利用變化對都會區的衝擊。然而SWMM 模式僅能計算各集水區的逕流量,並不能說明淹水的空間點位,對於空間規劃者還是有利用上的困難。因此,本研究再利用FLO-2D 二維淹水模式,驗證土地利用型態變化前後及防洪策略改善前後的淹水情況的變化,藉以瞭解不同時期土地使用對都會區淹水的影響,並驗證防洪策略對淹水地區的改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濁水溪流域許多植被逐漸轉變為裸露地以及人工建物。另外透過熱區分析深入探討後,人工建物的空間熱點主要以南投縣竹山地區及集集地區為主,而其他地區的村里人工建物面積比例則無空間聚集的現象。另外,發現竹山都市計畫區依土地使用規畫完開發後,確實會提高該地區的逕流量,因此提出生態滯留單元、雨水花園、綠屋頂、透水鋪面等低衝擊開發策略後,其逕流量2 年重現期距下,有改善的趨勢。另外,以FLO-2D 二維淹水模式驗證土地利用型態變化前後及防洪策略改善前後的淹水情況的變化,其結果顯示土地利用型態變化後,淹水潛勢面積及深度都有有增加的現象。而在加入低衝擊開發後,其淹水範圍與現況相差不多,淹水深度雖然有改善,但淹水面積卻隨著降雨的重現期距增加而不明顯,這也顯示在達到一定的降雨強度,低衝擊開發設施可能會無法發揮其原有功能。

  • 會議論文

近年來因氣候變化劇烈,使得災害規模不斷過大或災害頻率上升,近十幾年,發生超出想定規模的災害次數越來越多。一旦災害規模過大或受災範圍太廣,政府或外在援助力量有時難以即時協助。本研究希望藉由實際參與及推動社區災害防救工作第一線之便經驗,透過防災課程教學、社區潛勢災害診斷、防災地圖製作及防災演練等規劃步驟,並結合及運用該里居民過去接受治安社區推動之經驗所提升的治安意識,將其延伸至災害防救意識,使其在推動結束後,仍能夠自動自發地完成災前之減災規劃、災時應變能力強化與災後可以快速復原重建之防災社區。主動整合政府與社區的資源,基於居民關心安全議題的主動性基礎上,去修正及擴展居民獲取防救災資訊的來源,並延伸除對時事議題的關注外,協助居民找出該社區特性所具的災害議題及提升該面向之關注度,藉此提出建議,以作為爾後社區防災推動工作之參考。

  • 會議論文

本研究為瞭解地震發生後,所帶來的影響,應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開發的地震衝擊資訊平臺 (Taiwan Earthquake impact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TERIA)能夠整合地震衝擊分析研究成果,建立整體性地震衝擊自動化評估應用與資訊分享、研究發展之環境,並運用大規模地震衝擊分析資訊,協助地震演練設計、防災對策研擬與規劃工作之推動與應用。本研究利用TERIA 平臺模擬之衝擊分析資料,瞭解新城斷層發生芮氏規模6.8 地震後,對於桃園市、新竹市及新竹縣之影響,並分析地震事件發生後,可能引發之各項議題,檢討收容所供需、人潮聚集地人員疏散、維生機能、政府公部門、緊急運送時間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