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78.37

博物館學季刊/Museology Quarterly

  • OpenAcces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82
0.182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藝術 2
圖書資訊學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本世紀下半葉,臺灣在各方面皆有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在富裕的生活之下,近二十年間,象徵文化指標的博物館事業,在政府的政策導引與社會的需要之下,亦有顯著的成長。然而在以參酌西方博物館營運為主的發展形態下,臺灣的博物館是否健全的發展,充分發揮功能與張力而為社會所需所用,是值得省思的課題。尤其,在面對新世紀來臨的此刻。本文先就臺灣博物館的現況與特色作一剖析,進而提出未來新世紀臺灣博物館發展的諸多措施與方向,以為博物館同業共同的期勉與努力。

  • 期刊
  • OpenAccess

「博物館群」聯合經營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博物館資源,促成館際間水平整合,加強博物館的競爭力,預見將是下個世紀臺灣博物館邁向資源整合的基礎。本篇謹從組織和營運的觀點,闡述「博物館群」的概念,並以全英規模最大的地方博物館格拉斯哥博物館為個案,從授權程度與工作程序兩方面,探討博物館群經營管理的相關課題,以提供國內博物館探行博物館群聯合經營方式之參考。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目的在探討企業界施行企業倫理( business ethics)時「回饋社會」(society feedback)的態度傾向,藉以進步推論其對非營利組織行銷的正面功能,期望提供給類似博物館等社教文化機構行銷的參考。本研究先藉實證研究了解台灣企業倫理中回饋社會的程度,進而彙整文獻探討該回饋傾向與非營利組織行銷的關係。研究發現 臺灣企業成員回饋社會的倫理傾向頗高。企業成員這種傾向是博物館與非營利組織行銷的一大助力;不過,非營利組織如何塑立行銷組合等之「行銷倫理機制」(marketing ethics device s),以影響企業決策者做出「回饋社會」的道德決策,乃是非營利組織行銷該努力的方向。

  • 期刊
  • OpenAccess

日本的企業博物館約有四百座,各自有其不同的設立目的、營運方式、展示蒐藏內容以及發展困境。本文試就日本企業設立博物館的目的、日本博物館的系譜、企業博物館的發展與現況、博物館法外存在的博物館等層面進行解析,期待在臺灣企業博物館風起雲湧之前夕,有所參考與借鏡。

  • 期刊
  • OpenAccess

預計於公元兩千年底開幕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北館,是一座耗資十多億元,籌備多年的博物館。這座位於鬧區中百貨公司慢上的博物館,與一般博物館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為全人類的福祉而建立的,它是一座強調「尊重、包容、博愛」各宗教,期望全世界「愛與和平」的「心靈改革」博物館。本文將簡介其規章的緣起、現況及營 運目標,並提出幾個值得省思的課題藉以檢視。

  • 期刊
  • OpenAccess

博物館的行銷,近年來日益受博物館界重視,如何吸引更多觀眾,成為各博物館關注的議題:為達成上述目的,往往精心擘劃各種展覽之行銷策略,俾以發揮展覽的最高效益。以故宮博物院去年舉辦的「畢卡索的世界」借展為例,參與主辦的單位,首以新聞媒體造勢,繼以各種行銷技巧吸引觀眾,確也造成參觀人潮,行銷對展覽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除產品本身需具的優秀品質以外,博物館的聲譽亦具有決定性的因素,二者皆是展覽行銷成功的基本要件。其次是展品附屬效益的行銷,如出版品或紀念品的設計,須考量觀眾的不同年齡層、程度…等,以切合觀眾需求。展覽行銷與商品行銷有顯著不同,參與主辦的企業團體應秉持以「回饋社會」的理念,以非營利為原則,始不至淪於世俗化或商業化,對提昇全民生活品質始有助益。

  • 期刊
  • OpenAccess

近十年來,我國的博物館在運作上多少都採用了行銷的原理,重視觀眾的需求與觀眾的參觀經驗,以強化其使命與目標。「博物館行銷」,對學校師生或學校團體而言,應是使其教育功能發揮的催化劑,但行銷手段之優劣,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需要進一步檢討。本文以「張大千、畢卡索東西藝術聯展」為例,探討博物館行銷對學校師生產生的正、負面影響,進而提出對學校團體參觀博物館的些技術性建議應加強學校與博物館間的互動,增進學校師生對展覽參觀的正確概念,營造輕鬆愉快、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習環境,方能使大家留下美好暨知性的「博物館參觀經驗」。

  • 期刊
  • OpenAccess

儘管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遊客造訪英國的公立博物館,然與過去十年間急遽增加的博物館數目相比,觀眾人數實際上並沒有增長。種種研究顯示:博物館的觀眾組成不外乎中產階級和受過高等教育者兩類。這顯然使博物館宣稱其「為全民所有」的使命淪為口號。故為落實博物館做為教育機構的社會責任,以及因應目前的財政窘境,博物館勢必要開發「新」的觀眾,亦即那些從未參觀過博物館的「非觀眾」。然非觀眾的組成和特性為何?他們對博物館有何要求?博物館又該如何結合本身的使命與行銷,從建築物、促銷、展示和價格四個面向著手,吸引「非觀眾」的造訪?本文乃從探討實例著手,佐以研究資料說明,並期許博物館能勇於接受挑戰,藉行銷、之助達成使命,走出更寬廣的路。

  • 期刊
  • OpenAccess

價值中立的目的是希望排除「人」的價值觀,讓科學(或歷史)能夠顯現或還原出事實的真貌。但受到多元化思想潮流的衝擊,及人類真實生活需要的影響,價值中立不僅可能無法彰顯出事實真象,反而會使知識出現支離破碎的結果:如造成主體(人類)與客體(知識)分離,及主體客體易位,只提供人類純知識的學習,無法提供多元思考的題材或方向,及缺乏人文精神淪喪等社會議題之探討。這種現象提醒人想在科學(或歷史)的研究上,必須重新思考價值中立的問題。本文乃就「科學的價值中立」及「科學博物館展示的價值中立」兩方面來加以分析,並嘗試舖陳存在於科學與人文間有關價值中立之辯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