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43.4

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德先生」的提出使民主在中國漸漸享有了某種話語權威,但對中國自由派基督徒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他們民主觀成型影響更大。從美國參戰到巴黎和會中國失敗之前,協約國的勝利使民主及其載體民主國家一度為基督徒所激賞,但巴黎和會的分贓性質迅即打破了他們對民主國家的幻想。不過基督徒並未因此否定民主本身,相反這只是西方不夠民主的證據,這促使他們開始反思西方民主的缺陷,而尋求民主的完善,西方片面的政治民主必須擴展到生活的全部,尤其是工業民主。他們也竭力提倡基督教的民主化和民主的基督化,鑄造兩者關係親密的譜系,借民主為信仰張本、增強基督教的吸引力的同時使民主完整化。

  • 期刊

港九五旬節會起源於一九○七年,迄今已逾一百一十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五旬節派教會,此外九龍一帶的九龍五旬節會亦由此而出。兩個系統均採取獨立教會型態,沒有差會以及西方宗派歸屬,但早年與其他五旬節派教會或宣教士維持共時性的網絡連結,在立會後並未與前者完全斷絕關係。該會堪為中國五旬節派自立教會的先驅,然而,西方五旬節派學界在討論此類教會時,卻慣常以真耶穌教會此一根本上否認五旬節派身份的體系為案例,港九五旬節會則顯然被視作差傳教會的延伸,似乎認為其本土性不足,以致未得重視。另一方面,中國教會自立運動相關研究則未曾將其列為討論個案。本文將從以伯明罕大學為基地主倡的「全球五旬節派研究」與中國教會自立運動為架構,爬梳港九五旬節會發展歷史,並闡明其為中國本土五旬節獨立教會的歷史地位和意義。

  • 期刊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科學主義、民族主義等諸多社會思潮爆發,為在華教會醫療事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在諸多因素影響下,加拿大長老會傳教士羅明遠在豫北懷慶創建鄉村醫療網絡。該網絡不僅在最大程度上優化了豫北當地有限的醫療資源,而且引起了在華差會的廣泛關注。更重要的是,羅明遠對於中西醫資源的處理方式無疑豐富了學界對於教會醫療的認識。

  • 期刊

郭實獵是非常重要的來華新教傳教士,也是第一位來到東亞的獨立傳教士。通過郭實獵的荷蘭語傳教日記可知,他脫離荷蘭傳道會,並最終選擇華人傳教事業的原因,並非如前人所言,是出於長久以來對中國的興趣,而是他與荷蘭傳道會的矛盾,東南亞華僑的巨大吸引力,以及郭實獵急於成功、成名的個性,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此外,一八三○年代以前,新教傳教士在東南亞相對混亂的工作狀況,也對郭實獵日後常受人詬病的傳教風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些因素是我們理解郭實獵,乃至早期來華傳教士群體的關鍵線索。

  • 期刊

明清之際,西方傳教士紛紛來華,在傳播天主教的同時,也將中西文化交流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目前,學界對耶穌會士的傳教策略已有豐富的研究。但是,在華傳教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方濟會卻較少被人提及,大量以西文書寫的相關史料尚未被充分利用。這對建構中國學者視域下的西方傳教史以及展開東西方學界平等對話是不利的。基於此,本文以《方濟會士中國書簡集》中所收錄的傳教士書信為主要依據,通過十七世紀末西班牙方濟會士初入潮州開教一事,對其在華傳教策略做一淺析,旨在闡明十七世紀在華方濟會士,基於對中國的全新認識,已經放棄了早期單一的「下層路線」,而採取靈活多樣的策略,力圖適應中國文化,保障傳教事業。

  • 期刊

「罪」是天主教神學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天主教教義的核心問題。由於中西方文化對「罪」的認知差異,使其成為中國人認識、理解天主教思想的一大障礙。因此,將此概念融入中國文化視域,僅僅憑藉簡單的文字翻譯是不夠的,還需要譯者對其進行深入的跨文化翻譯。晚明耶穌會士艾儒略(1582-1649)所著的《滌罪正規》,作為早期系統介紹天主教「罪」概念的中文作品,對「罪」的中文譯介進行了有益探索。其採用以「述」補「譯」的策略,借用歐洲教義書籍和儒學典籍中的經典表達,並輔以精彩的修辭論述,對「罪」進行跨文化翻譯。這樣的跨文化翻譯方式對其後天主教中文著作產生了較大影響。探究《滌罪正規》的跨文化翻譯策略和方式可管窺明末清初時期天主教核心概念的東傳嘗試。

  • 期刊

本文的焦點是路德的「十字架神學」。它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在一五一八年《海德堡論綱》的語境中分析「十字架神學」方案;然後介紹德語神學家莫爾特曼和威爾克對路德十字架神學的批判性接受;第三部分從「法律與宗教」這個跨學科角度提出針對「十字架神學」的一種新詮釋。

  • 期刊

在哲學史上,托馬斯.阿奎那長期以來被判定為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者,基於該教條當代學者大多以亞里士多德的理智中心論解讀阿奎那的德性學說,導致其德性學說被忽視與誤讀的命運。儘管阿奎那的德性倫理學繼承了亞里士多德德性理論的諸多方面,卻在德性內涵與整體圖景上揚棄了以亞里士多德為典範的古典德性理論。鑑於此,本文嘗試從阿奎那的amicitia觀念入手,說明阿奎那如何以amicitia統一源自基督教與古希臘的不同德性傳統並完成了對古典德性論的揚棄。

  • 期刊

哈茨霍恩和安樂哲在過程宇宙論上有不少觀點重疊,在有神論上卻截然不同。安樂哲將過程宇宙論的原則運用於入對儒學人觀的詮釋,建構出角色倫理。角色倫理在一定程度上揚棄了血親之仁的不足,將儒學視為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或人本主義的學說。它可啓發過程思想家將過程形而上學擴展用於倫理學的討論。哈茨霍恩則系統地建構了與過程宇宙論相協調的有神論。這種有神論肯定人之成長、創造和世界萬有的內在價值,可與角色倫理相協調。更重要的是,它回應了價值在時間流逝中湮滅這一與過程宇宙論相伴而生的問題,對角色倫理學有補充意義。

  • 期刊

「東方」這一概念在古以色列宗教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着特殊的意義,對塑造以色列人的民族身份,維繫以色列民族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創世記》的整體敘事背景中,巴別塔敘事《創世記》十一章1-9節的「東方」(□□□)一詞,表現出其對「東方」概念和意義獨特的理解和運用,説明了「東方」的概念在巴比倫流放時期後期,以及波斯帝國統治初期完成了重要的社會性建構。作為連接《創世記》一至十一章的遠古歷史與《創世記》十二至五十章的先祖敘事的《創世記》十一章1-9節,一方面,其整合了《創世記》二至三章及四章表現出的「流放」主題,對其中出現的「東方」概念做了符合波斯帝國統治時期以色列族群「回歸錫安」這一歷史處境的解釋;另一方面,出現在《創世記》十一章1-9節的「東方」也為在《創世記》十二至五十章所出現的「東方」概念做了一個主題層面上的呼應,調適了「東方」一詞在早期以色列歷史與文化中的傳統意義,賦予了其在巴比倫流放時期後期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新的歷史處境中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