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73.242

臺灣膳食營養學雜誌/Taiwan Journal of Dietetics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臨床發現第2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通常與肥胖或飲食習慣不佳有關,包括進餐速度。研究指出放慢進餐速度具有改善體重、血糖及血脂等功效,然而較少研究分析第2型糖尿病人進餐速度快慢與血糖調控之影響。因此本研究以第2型糖尿病人身體質量指數≥ 24 kg/m^2及自述進餐速度快(< 15分鐘/餐)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進餐速度與血糖控制之成效。符合收案標準者共有32位,分別利用交叉試驗及隨機試驗來觀察短期及長期之效應。交叉試驗分析受試者(n = 13)在不同進餐速度(< 15及≥ 30分鐘/餐)下,餐前及餐後30、60、120分鐘之血漿葡萄糖與血清胰島素濃度變化。隨機試驗分成快速進食組(< 15分鐘/餐)及緩慢進食組(≥ 30分鐘/餐),分析不同時間點0、3、6個月之體位、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血壓、血脂及飲食攝取量變化。結果顯示,交叉試驗之進餐速度≥ 30分鐘/餐相較於< 15分鐘/餐,其血漿葡萄糖與血清胰島素濃度皆於飯後30及60分鐘有顯著降低。隨機試驗兩組組內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及HbA1c於第6個月皆有顯著改善(p < 0.05),尤以緩慢進食組組內改善程度較大(緩慢進食組:5.5 ± 4.8 mg/dL及-0.6± 0.3%,快速進食組:2.7 ± 4.8 mg/dL及-0.4 ± 0.3%)。兩組間三大營養素攝取量以緩慢進食組之碳水化合物有顯著減少。營養師每月利用飲食校正積分表確認受試者整體遵從度,該積分表滿分為10分,當個人整體遵從度平均積分≥ 9分時,發現緩慢進食組亦比快速進食組更具改善HbA1c趨勢(-0.8 ± 0.6%, p = 0.268 vs. -0.4 ± 0.8%, p = 0.355)。綜合上述可知,放慢進餐速度可能有助於第2型糖尿病人短期飯後血糖及胰島素控制,以及長期HDL-C及HbA1c改善之趨勢。然而,未來仍需更多樣本數來確定放慢進餐速度為第2型糖尿病人帶來臨床利益。

  • 期刊

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為國人十大死因中幾個主要致因,然而罹患這些代謝疾病之初的控制並不需全然仰賴藥物,若能加強非藥物性治療之管理,則可大幅節省國家之醫療支出。在非藥物性治療法中又以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diet)為當前各國極力提倡的降血壓飲食治療方法之一。本研究目的為將DASH diet及營養教育的推廣導入醫院非藥物性療法醫療流程及系統中,探討藉由改善病人飲食內容對於血壓、血脂之影響。本研究為一介入性病例系列研究(2014~2015年),共7名高血壓成人病人符合篩選條件且皆完成介入研究。在介入期結束後持續追蹤12週,共計24週。本研究對於個案體重的下降有很大的效益,而介入第一個月及第三個月與介入結束後第三個月三酸甘油酯之濃度相較於基線皆有顯著的下降;介入結束後第三個月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改變量則有顯著的上升。然而血壓未呈顯著差異,其原因有待未來進一步探討。在此病例系列研究中DASH diet雖然並無有效降低血壓,但對體重控制、三酸甘油酯濃度的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顯著的上升有很好的效果。

  • 期刊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約36.8%受試者對於自己咀嚼能力不滿意,因此面臨老年營養與飲食的迫切性需求。本研究為一個個案報告,宜蘭地區某護理之家個案,因為非計畫性體重減輕轉介營養師。個案為81歲女性,因舌頭肌肉不協調而有嗆咳問題,導致進食量低於建議需要量。營養診斷:主要問題(problem, P)為經口攝取不足,主因(etiology, E)為咀嚼困難與吞嚥困難等生理因素造成食物接受度受限,病徵(sign/symptoms, S)為個案僅攝取500 kcal/day、蛋白質31 g/day,短缺熱量800 kcal/day,個案無法攝取足夠熱量。營養介入:以質地調整飲食為營養介入方式,使用均衡配方並配合國際吞嚥障礙食物標準行動委員會(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zation Initiative, IDDSI)對於液體濃稠度的分級標準。結果以粉狀均衡配方27.5 g加入100.0 mL水並加入1.0 g增稠劑調製,使其濃稠度供給達到IDDSI第2級,藉此改善病人攝食狀況使其量需求達到100%需求量。另外,因考慮個案腎臟功能不良,以及年齡高達81歲,為顧及腎臟功能需限制蛋白質及營養改善,故此期間飲食蛋白質建議為參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和美國腎臟基金會提出的(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 KDOQI)指引建議給予熱量1300~1500 kcal/day,蛋白質攝取量0.8~1.0 g/kg/day。積極營養照護二個月後個案體重增加5.9 kg改善了非計畫性體重減輕的問題。此介入期間腎臟功能皆未再惡化,而攝取量及體重減輕有所改善。

  • 期刊

隨著社會食安風暴不斷,開始重視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而醫院膳食更被重視和管理,除了希望病人必須吃得均衡營養之外,舉凡所有危害物質更需要被管控,包括物理、化學、微生物之汙染皆必須被排除,專案目標為推動品質改善,提升病人膳食安全與供膳品質,以求讓病人吃得安心;同時,設有專責營養師訪查追蹤病人膳食,建構全方位膳食安全網。計畫執行時間從2015年5月11日至今,執行措施:供膳軟硬體設施重建、建立全方位監測指標、人力素質提升訓練、專責營養師訪視追蹤。執行成果:2017年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之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認證、監測品質指標(生物性、物理性、化學性)皆達標、廚房工作人員教育訓練評量由86.7分提升至100.0分、飲食遵從度達75.0%以上之病人明顯增加、供餐滿意度由98.4%逐年提升至99.7%;顯示實施後各指標皆有顯著改善,營養科將持續推動品質精進與緊密架構食品安全網絡,以守護病人飲食健康為使命。

  • 期刊

由於素食加工品潛藏食安風險,加上素食者因飲食上的限制,部分維生素及礦物質不易達到營養素建議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之建議量。本專案為藉由檢視本院素食菜單供應食材及分析提供的營養成分,來調整素食供應內容,來達成減少素食加工品的使用及提升營養素之均衡目的。計畫前先將15日菜單內容進行營養素成分分析,此菜單結果發現鈣、鋅、維生素B2、維生素B6、菸鹼素、維生素B12、維生素E未達DRIs建議量。素食供應內容的調整分成三大部分:一、收集食譜並修正素食菜單,食材主要以傳統板豆腐取代素食仿肉類加工品作為蛋白質營養來源;二、利用改變食材質地、形狀及天然辛香食材來增加菜色整體豐富度與質感;三、增加食材多樣性,並調整主食及點心供應來提升營養均衡度。經由素食菜單、食材、點心及主食供應內容調整後,不僅去除素食加工品,素食餐點所提供的營養素皆可達100% DRIs,每日食材成本可減少7.8%。此外,院內病人滿意度調查中,新案在菜色變化、新鮮度的滿意度平均分數分別提升12.5及8.1%。本次素食供應調整專案,不僅提升餐點的健康及營養均衡度,同時可降低成本及提升病人的滿意度。

  • 期刊

口腔癌合併化學放射治療的病人於治療期間常有咀嚼困難、口腔黏膜破損等問題,可導致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進而延遲療程。因此本專案目的在於藉由跨領域合作照護模式及適當地營養資源注入,提升頭頸癌首次接受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病人營養會診涵蓋率、複診率及改善營養指標。故本專案改善策略規劃如下:一、簡化頭頸癌首次接受CCRT病人營養會診流程;二、結合院方社福支付營養指導費用,提供免費癌症營養諮詢門診;三、藉由資訊追蹤系統提升病人營養會診複診率,並監測其營養攝取改善成效(涵蓋率定義為營養師會診總人數/個案管理師轉介總人數;複診率定義為經營養師會診二次以上總人數/營養師會診總人數)。自2014年10月起在癌症中心設立「癌症營養諮詢門診」,營養諮詢服務總人數從82人增加至2016年180人,營養照護涵蓋率為86%,營養師會診複診率為61.6%。接受二次以上(含兩次會診)複診病人其熱量及蛋白質顯著提升(p < 0.05)及會診前後平均體重維持平穩。挹注社會福利經費在營養指導共計114人,相當於為病人節省營養照會費用新台幣22800元整。故藉由癌症門診營養會診流程可近性改善,積極運用院方社福資源,跨團隊照護模式可改善頭頸癌首次接受CCRT病人接受營養師會診涵蓋率、複診率及營養素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