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13.214

新亞學報/New Asia Journal

新亞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論文主要使用《順天時報》所刊登的劇評相關資料,釐清1912-1918年女劇在北京劇壇的發展狀況。從資料中可知,1907年左右,女演員最初是經由北京民間所舉辦的賑災捐款會而現身。同年,於北京租界地區,巡迴演出的馬戲團為了招攬觀眾,聘請天津的女戲班入京,將女戲加入夜晚的表演項目。1912年以後,禁令解除,女演員終於公開地登上北京舞臺,隨後施行男女分演的政策,造成女戲流行,北京戲園紛紛轉為由女演員組成的女班擔綱演出。此種女戲熱潮使得演出頻率大幅度地增加,演員不僅有機會發展各種行當角色,更有餘裕將表演藝術推向更高的層次。女演員在旦行表演上,特別是在花旦及正旦方面較男演員擁有更多的優勢,因而得到劇評家認同與觀眾的支持,在1915-1917年間,女戲攀登至北京劇界的頂峰,成為劇壇霸主。然而,由於過去遺風存在著輕蔑女演員的觀念,以致大眾無法給予足夠的尊重。舞臺上下承受極大壓力的女演員,往往無法如同男演員一般擁有相對長久的演出壽命,新舊女演員頻繁更替的狀況,成為女戲穩定發展的致命傷。北京的女戲最後在1918年開始走向衰退一途。透過《順天時報》的資料,本論文描繪了1912-1918年間女演員在北京劇壇的活躍歷程,這段專屬女演員的歷史值得為人們所記憶。

  • 期刊

姚合乃備受關注的唐代選家,《極玄集》則為一部保存完善、廣受討論的唐詩選集,學界迄今研究者眾,累積了極為豐富的成果。在此基礎上,本文注意到幾個問題並進一步給予解答。首先,此一由姚合所建構的「極玄」詩學體系,就選家的當代背景而言,可以思考詩壇上「射鵰」及其他特殊語彙之象喻說法,司空圖、姚賈、大曆詩人等與「極玄」的關係,以及選集中不收當代元、白之作的原因;其次,由於晚唐韋莊《又玄集》乃是承姚合《極玄集》而作,藉之乃可透過杜甫以理解《又玄集》對「玄」的認知,提供如何理解「極玄」的詩學意涵,並確立杜甫與極玄詩學的關係,建構出「謝朓-王維-杜甫晚年-大曆-姚賈」的詩學史新軸線。凡此,皆能有助於對「極玄」的明確定義。

  • 期刊

此文以錢謙益《初學集》34篇論及37位女性的碑傳文為對象,探討其書寫技巧及運用《詩經》手法與詮釋內容的詩經學意義。經由歸納分析以說明錢謙益缺乏尊重女性獨立存在價值,但對女性處境高度同情與尊崇,肯定女性的持家、教子、守禮,表現出「重德」價值取向的女權觀。同時敘明錢氏徵引《詩經》「套語」的單純借用、稱引《詩經》原文和截取文句等三種運用《詩經》的方式。最後分析錢氏《詩經》詮釋內容傳達的詩經學意義,以證明朱熹《詩集傳》不再獨霸,《毛詩正義》逐漸興起的事實。研究成果有助於了解錢謙益女性碑傳文的敘事手法和運用《詩經》的實情及明末詩經學發展狀況。對錢氏相關研究、女性傳記學及詩經學研究等,或當有部分的幫助焉。

  • 期刊

本文研究元代名醫朱震亨在明代的官方形象轉變過程。朱震亨被後世推舉為中國醫學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在明代,宋濂作為朱震亨的忘年交,奉敕編纂《元史》時,將朱氏收入《元史.儒林傳》。直至明朝立國一百多年後,才在嘉靖年間獲從祀三皇於京師太醫院景惠殿。這一過程,既反映出中國醫學和儒學作為思想體系,本有其融合難分之處;也是因為朱震亨本人作為名醫,入明之後得弟子刊行其著作,鞏固其聲譽。此外,嘉靖廿一年明世宗因險遭宮女謀殺、得醫者許紳救護,從而擴建京師太醫院景惠殿,奉祀三皇,且以朱震亨從祀。可見朱震亨之以醫者而躋身儒林,復以醫者而從祀三皇,實為祀典制度、儒學史、醫學史、政治史等各種複雜脈絡交織之結果。

  • 期刊

清康熙八年至十年間,桐城人姚文爕擔任直隸保定府雄縣知縣,這段期間他遭遇地方大水、圈地、投充、驛遞、鹽課、狐皮徵收等一連串延續的紛擾,並主持過地方志書的纂修工作,在康熙十年即完成當地入清以來的首部縣志-《雄乘》。本文結合姚文爕仕宦經歷與志書纂修活動,就雄縣個案來觀察清初華北地方上的政治、社會現象,說明此時地方志書的纂修訴求,經常是反映地方利弊、陳述政績,並受到官方鼓勵。姚文爕主導的康熙《雄乘》,具有經世實用性,主張用文章以觀政事,是為一大特色。不過我們也可發現到,志書中常蘊含纂修者自我標榜之用意,地方官離任後,很快已不合時宜。另一方面,當地雖有重修之舉,這部康熙《雄乘》依舊補刻印行,長達二百多年未能被取代,深刻印證該志的價值。

  • 期刊

「荷爾蒙」的研究於二十世紀初開始興盛,挾著醫學和生理學進步之賜,很快地在1920年代成為世界新式藥品的寵兒。過去研究者多忽略荷爾蒙知識和藥品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史,其實是一個探究科學、藥品與中西醫學對話的絕佳範例。根據本文所述,在近代中國的荷爾蒙藥品,除了有醫學理論的驗證外,還藉由新式提煉技術和廣告的行銷而大行其道。更重要的是,當時不論是荷爾蒙研究或藥品之生產,都指向了它可以「返老還童」,其訴求就是一般人對身體健康、強壯的最高期待。再加上荷爾蒙藥品多從傳統中國醫學中「臟器」藥物或食物中萃取出來,結合了中醫的「補腎」、「補精」等相關身體觀和話語,更使該藥的功效被塑造成能包醫百病。本文除分析這個歷程外,還觀察當時中醫對新理論和藥品之回應,他們借用古代食療常用的動物臟腑,來對照當時西方醫學視野下被翻譯之荷爾蒙「臟器療法」;透過討論這個新科技,重新檢視古代本草知識中的相關藥物,並依據荷爾蒙療病的理論,重新建構它們對身體「補養」的合理性。最後,荷爾蒙藥品雖做為新式的補藥,但當時人們對其缺點和副作用的負面評價也不少,是近代中國新藥品中被討論最多的案例,這對近代藥品史和中西醫匯通史的理解,都是一項新的啟發。

  • 期刊

本文試圖在《周易》的對比下,觀察《春秋繁露》對於陰陽思想的轉向。在漢代基本定型的《周易》經傳系統,積澱了先秦陰陽思想的重要成果。在它的參照下觀察作為漢代陰陽思想重鎮的《春秋繁露》,對於考察陰陽思想在兩漢之際的動向,當有重要的意義。對於陰陽的二元對立關係,《周易》與《春秋繁露》均兼備「中和」與「主陽」兩個面向。《周易》雖有「主陽」一面,但更側重於「陰陽中和」,並以此為基礎展開對「萬物化生」宇宙目的論與「陰陽合德」工夫論的探討。而至董仲舒《春秋繁露》,其理論重心便轉向「主陽」,甚至發展出「陽尊陰卑」的理論,並將它應用到現實倫理政治之中,試圖實現其限制君權與尚德棄刑等政治目的。

  • 期刊

浙江是南明抗清復明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不以南明政權為焦點,而以浙江這一區域為焦點,研究南明在浙江近二十年的抗清運動、主要戰役等,同時也揭示浙江的社會矛盾、精英之間的政治衝突。本文指出,浙江抗清過程曲折、反覆,英烈輩出,而抗清力量在分歧和衝突中耗散是鬥爭歸於失敗的主要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