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77.223

高雄文獻/Kaohsiung Historiography

  • OpenAccess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2014年高雄氣爆事件後,「高雄氣爆自救會」、彩繪者、災區居民發起「生之河流Color River in高雄」團隊,以前鎮區竹東里為核心展開舊社區的彩繪行動。本文以「生之河流Color River in高雄」的氣爆區彩繪重建行動為田野,訪問了在地藝術家、災區居民、高雄氣爆自救會,探討災後彩繪行動公共性的可能、協商與侷限。首先,本文認為此次彩繪是一場在地人發起的在地重建行動,「災難共同感」為此項行動的動機,而「改造家園」則為行動目的。其次,災後彩繪的活化社區一來是針對三十多年老舊社區的改造,二是彩繪意象在災後創傷的療癒。最後,竹東里居民在參與彩繪過程的互動與介入可以看見公共性的參與、排除與協商。社區主體介入彩繪的過程,亦展現了對話、災後焦慮轉移、社區連結的可能。

  • 期刊
  • OpenAccess

位於清代淡水溪旁之古聚落「大庄」,遠眺北大武山,清代設有路頭排(竹筏),可東渡阿猴平原(屏東),北接蕃薯藔(旗山)與羅漢門(內門),為阿猴林(大樹)之水路要津,於溪旁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耕種,自古為蔗糖產區,因地理位置重要,人口聚集而稱大庄,此古地名從清乾隆時期沿用至今。大庄是大樹境內唯一以「三山國王」為信仰的庄頭,據傳為蘇姓先祖由廣東潮州府所攜至臺,於清代建廟,廟內有形文化資產,計有道光3年(1823)石製香爐、咸豐7年(1858)重修武山廟碑記,加以文獻《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采訪冊》、乾隆《臺灣民番界址圖》,記錄大庄人文與聚落開發。民國108年(2019),嘉慶元年(1796)古地契與契尾出現,直接證據以證明大庄聚落歷史。世居大庄之高姓人家,提供家傳八張古書契(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對18世紀至19世紀,大庄社群歷史與人文研究,深具歷史意義;古地契亦出現周邊聚落名稱,如大樹南區井仔腳庄與北區都雅厝庄、姑婆寮庄、埔仔厝庄,希冀藉此研究,呈現更完整大庄人文紀錄。

  • 期刊
  • OpenAccess

國防部史政檔案中,1945年日本海軍物資接收目錄中留有高雄海軍水道的交接清冊,及模糊的水道幹管系統圖,而高雄煉油廠員工也流傳半屏山有地下水庫的傳說。2015年11月中油高雄煉油廠停工,2017年12月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與煉油廠員工,一同勘查半屏山地下水庫,證實文獻及傳說均是真的。這是戰後第一次正式組隊進入二戰時期的半屏山配水池,經媒體報導,引起文史界的震憾。本研究蒐集日本文獻,發現高雄警備府施設部(高雄海軍施設部)水道技師石井多三的遺稿,經過爬梳及實地踏查,逐漸解析出高雄海軍水道的架構及建造歷史,水道範圍除了大樹、仁武、左營主幹線之外,也送水至漯底山及岡山海軍航空隊,並特別為第六海軍燃料廠建造獨立的工業水道。此外在主幹道完成之前,在軍港周遭的內惟、廍後、右昌、岡山等地,已先行建造數個軍用的簡易水道。本研究依據高雄海軍水道幹管系統圖及石井多三的文字稿,進行水道設施的系統性踏查,清點既存設施,回復史實,以利後續文資保存。

  • 期刊
  • OpenAccess

夜市是臺灣的特色景點之一,不僅是臺灣人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是外國旅客來臺,主要遊覽觀光景點。本研究旨在調查高雄市夜市看板之語言景觀(linguistic landscape),研究範圍為高雄市勞工公園夜市,共計313家攤商,其中239家攤商使用看板,比率為76.36%。研究結果分為夜市攤商類型、夜市攤商使用看板比率、夜市看板語言組合類型,以及各類型攤商看板之語言特徵呈現,在語言特徵方面發現在以下幾點:1.使用日文「の」表示中文的「的」。2.販售異國美食、商品之攤商看板偏好使用外語。3.使用外語之看板多有拼錯或使用錯誤的現象。4.運用注音符號或同音字表達臺語的意義。5.標價或品名的字體大於店名。6.看板上出現較多廣告詞。綜觀勞工公園夜市看板的語言景觀,在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方面,可以了解夜市看板的語言特徵、使用情況等等。本研究希望透過對於夜市看板的語言景觀分析,使得讀者更了解夜市看板的語言景觀,從中了解夜市看板的語言景觀有何特色。同時也希冀本研究得以拓展高雄市語言景觀之記載,提供對這片土地或夜市有興趣的人,相關的資料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