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81.21

展望與探索月刊

  • OpenAccess

展望與探索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在中共官方定性是「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充其量不過是接受了「新的左傾路線」。這次會議的召開,主要目的是為了將王明扶上黨內權力核心。會議所提的中央委員名單,受到中共工運領袖羅章龍、何孟雄等人的挑戰,他們拒絕承認六屆四中全會的合法性,形成一次重大的黨內分裂危機。1931年1月17日,何孟雄與黨內不滿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等人,在上海開會時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最後遭殺害,即所謂「龍華二十四烈士」。據多位中共「轉變」分子的自白,此次何孟雄等人的被捕,係在王明指使下,派人向國民黨當局告密所致,用借刀殺人手段,以鞏固剛上臺國際派的領導地位。在中共黨史上,往往被打倒的人,通常都是牆倒眾人推,被全面否定,但中共官方對王明的指控罪名卻沒有譴責他派人告密一事。

  • 期刊
  • OpenAccess

1991年冷戰結束後,國際結構轉變為美國霸權主導的單極體系,加上美國為總統制國家,因此,美國總統外交決策對世界局勢具有重大影響力。尤其川普具有強烈個人風格,更凸顯決策者因素對美國外交政策的高度影響。本文採取歷史研究法及文獻分析法,嘗試以學者米德提出的四類外交意識形態作為研究途徑,分析川普外交決策思維,文章發現,川普外交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傑克遜主義,以及些許傑佛遜主義,明顯向孤立主義及愛國主義傾斜,以美國利益為唯一考量。同時,川普外交思維對兩岸關係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層面也存在重大影響。

  • 期刊
  • OpenAccess

第一次安倍晉三政權時代,為建立新時代的日「中」兩國關係的合作和對話架構的「戰略互惠關係」機制,即使日本國內經過兩次的政權輪替,仍然一直維持和加強兩國的對話架構。2010年以後,兩國之間一直存在著主要領土與海洋問題的糾紛,不僅發生元首會談的政治往來的中斷,而且屬於民間交流範疇的經貿和文化交流也被迫停頓,造成兩國邦交以來陷入最惡劣的狀態。2012年下半年,隨著習近平體制和第二次安倍政權的登場,提高兩國各界對日「中」關係改善的期待,但是由於日本與中國大陸境內的因素及國際環境的變化,改善兩國關係的範圍和速度不如預期。然而2017年川普政權的登場及美「中」貿易戰爭的爆發,提供促使日「中」兩國關係改善的契機,即2018年10月安倍正式訪問大陸後,兩國似乎回到正常關係。文嘗試分析2006年以來啟動的日「中」兩國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演變和發展脈絡,並且探討該過程中的進展與成果,同時檢視困境與限制。筆者發現,雖然當初雙方所提出的政治方面的互信關係還未完全確立,但是海洋問題等非傳統安保領域的對話和合作平台的建立,從構築政治互信的觀點來看,應該值得肯定。另外,經貿和文教交流的合作是兩國能夠追求共同利益,並且期待雙贏的局面,因此該領域的合作比較能夠順利地發展。

  • 期刊
  • OpenAccess

美國於2017年的國家安全戰略中以「印太」取代「亞太」用詞,象徵著美國調整印度在其國家戰略布局的地位,並改變原「亞太再平衡」戰略架構,來面對中共霸權崛起的挑戰。其次,中共對巴基斯坦的武獲協助,使得印度感到不安,希冀增加安全防衛能力,這也讓美國似乎樂於藉此加強美印間的軍事合作與提供軍售,以穩定區域緊張局勢。本文嘗試探索美國何以構思印太戰略並深化美印關係?印度在美印太戰略的角色?美印軍事互動與軍售成因與現況?以及我國在印太戰略的機遇?進而從中共威脅影響及印太戰略起源與架構作為研究開端,接著檢視印度在美國印太戰略的角色,並針對美印軍事合作與軍售事務的現況及深化因素實施剖析,最後據以提供我國政府回應印太戰略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