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23.123

人類與文化/Humanity and Culture

  • OpenAccess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返鄉」是口湖沿海村落的普遍現象,既有文獻已經點出「留農」與「返農」過程中家庭因素與繼承過程的重要性,卻缺乏對家庭更整體的描述,以及家庭在城鄉往返中扮演的多重角色。本文以口湖沿海村落的兩個返鄉案例相對照,點出新自由主義下的城鄉移動是在個人、家庭與產業環境共構的「時機」之下進行的個人選擇,在回家之後,傳統家庭的組織與傳承也顯示出新構成原則。產業環境方面,台灣早期「黑手變頭家」現象是建立在產業零細化與低進入門檻的產業環境,受僱者為了追求「活利潤」而轉型黑手,然而今日勞動市場的受僱者擴張,口湖的興盛產業與零細化結構成為吸引人口移入條件。口湖沿海村落居民以「錢水」解釋當地產業環境與人口移入現象,「錢水」對有產階級而言是承擔風險並賺到大量財富的機遇,產業延伸出多樣且低門檻的工作機會也讓無產勞動者能賺取所需。「錢水」讓個人更容易達成成家與養家的條件,加上家中的產業與家屋便構成了「自由」的基礎,讓人能夠安住其中並實踐理想。最後,雖然個人返鄉後組織的家庭型態可能吻合傳統家庭樣貌,卻不是家庭文化或家長權威的延續,而是在上述的多重因素共構的「回家」之後,藉由長時間實作與互動所構成。

  • 期刊
  • OpenAccess

臺北帝國大學正門在近一百年的時間裡,曾數次成為校園內部與臺灣政治社會的焦點,人群不斷在此活動、議論正門地景的更替,以風格、美學與殖民帝國主義詮釋正門,卻少關心正門本身的原始樣貌與物理特質,針對建材、設計原因與意義加以討論。本文以歷史考古學角度分析物質變化與意義,先借助美術考古的方法,將正門拆分為不同屬性的元件,以元件與其他帝國大學進行比較,得出臺北帝國大學正門的具體特點。為補充元件分析失去的整體視野,繼而採取Ian Hodder 對人與物之間相互糾纏的理論,嘗試建立正門施造的網絡分析。結合此兩種方法,得以從空間、造型與象徵三種面向,理解殖民外的設計脈絡,從地理條件、成本與設計需求理解臺北帝國大學正門。本文作為廣義的「後殖民詮釋」,希冀以此拋磚引玉,說明相關研究值得分撥關注回物質本身,深化臺北帝國大學正門的後殖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