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9.177

中醫藥研究論叢/Taip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前言:目前國內較少針對高齡衰弱族群的中醫研究。因此本團隊觀察社區衰弱高齡族群的過去病史、運動習慣、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在中醫證型的表現。希望提供中醫同道在治療社區衰弱老年人時酌做參考。方法:本研究共招募84位65歲以上新北市社區衰弱老人,搜集參與者的過去病史、運動習慣、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簡易老年憂鬱量表、身體組成分析以及老人中醫體質量表相關資料做進一步證型分析。結果:研究發現男性衰弱症患者若合併有高血壓或體重過重,可能明顯會有痰濕質中醫體質;女性衰弱症患者若合併有體重過重,可能明顯會有痰濕質或特稟質中醫體質;女性衰弱症患者若合併有每週運動小於150分鐘,可能明顯會有氣虛質,痰濕質或濕熱質中醫體質,其中濕熱質最明顯占100%。結論:雖然本研究收案數較少,且皆為新北市民眾,為本研究的侷限性,鑒於中醫古籍已對老年的生理、病理特點有詳細論述,配合本研究的初步結論,可為中醫在衰弱症未來的研究提供思路,也有助於中醫師於臨床預防及治療老年衰弱。

  • 期刊

前言: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現階段民眾使用中醫或不使用中醫的決策因素,以及分析如何提高民眾認識中醫及使用中醫的意願。方法:研究首先收集相關之研究文獻、學術論著、產業概況等資料,並試著從成本交換理論的觀點切入,分析民眾就醫時的效益成本與行為模式,進行初步問卷調查,整理出民眾就診中醫的成本分析。根據結果進一步修正做量化問卷研究,經由立意抽樣的問卷填寫,共收集459份,再進行驗證與分析。結果:457份有效問卷中,有看過中醫者380人(82.8%)、有看過但不想再看者12人(2.61%),沒有看過中醫67人(14.6%)。選擇就診中醫的原因主要是有助調理身體(27.02%)與中藥副作用小(26.76%)。選擇診所的主要考量是親友介紹(53.9%)與醫院或連鎖知名度高(14.3%)。曾經去過中醫診所,但不再去的原因主要為沒有效(28.02%)與醫師看病潦草(16.76%)。由本研究成本分析結果,我們可看到,民眾就醫因素雖然多項,但看不看中醫的決策因素,則集中指向中醫的「有效性」。結論:中醫的訴求是治病需要調理,日常要養生,就是治病、調理、養生三方面來照護健康。現階段,除了認同日常養生,民眾對中醫的需求,是調理為主,治病為輔的認知。主要是對中醫有效性認知不足,導致利用率的停滯。

  • 期刊

目的:從隨機臨床試驗的近年中文文獻中,探討與分析中藥治療經行頭痛的療效。方法:以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圖書館電子資源系統使用「中國知網」(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以「經行頭痛」、「月經偏頭痛」為關鍵字,2015年至2020年9月為發表年份,搜尋「中醫藥」類別下相關中文文獻,並進行分析。結果:依上述條件搜尋共得論文101篇,排除系統性回顧15篇、病例報告32篇及醫家經驗22篇後,收錄隨機分配試驗文獻32篇。再進一步排除20篇針灸介入之論文,以及1篇針對兩組中藥對照療效評估之論文,最終僅納入西醫常規治療對照單純中藥介入治療、西醫常規治療對照西醫合併中藥介入治療,共11篇文獻。結論:月經偏頭痛的中藥治療多在月經來潮前即開始服用,可顯著降低偏頭痛不適,但因臨床病例數不足或療效評價方式不一,缺乏有效說服力,因此仍需透過進一步大型研究加以證實。另外,虛證之經行頭痛治療,不可忽略瀉法的使用。

  • 期刊

習慣性流產對於懷孕的婦女與家庭而言對身心都造成極大的影響,本文嘗試藉由文獻搜尋來探討中西醫學習慣性流產的病因病機與治療方式,以期未來利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習慣性流產的問題。從各大電子期刊資料庫搜尋的文獻顯示習慣性流產的危險因子及可能原因如孕婦年齡、子宮體異常、基因染色體異常、前次流產次數、內分泌系統疾患、免疫疾患如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凝血功能異常等等,但超過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沒有確定診斷。胎孕的形成在於先天之腎氣、母體後天之脾胃化生的氣血所育養。若腎氣虧虛,衝任不固,則胎失所繫;脾胃失調,生化乏源,則胎失所養,造成衝任損傷、胎元不固以致滑胎。現今臨床上發現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與免疫相關的疾患、人工流產日漸增多,易形成瘀血內阻胞宮,胎失血養。在補腎健脾、益氣養血的安胎基本原則之下,活血化瘀亦是安胎的重要一環。

  • 期刊

這是一位37歲女性,平素就有入睡困難和淺眠易醒問題,曾至西醫身心科就醫,並服用安眠藥(STILNOX)治療,服用後雖能入睡,但白日仍疲憊。患者於106/5診斷出大腸癌後,在106/6化療(FOLFOX+Avastin)後,失眠症狀明顯加重,STILNOX劑量增至2顆,因上述症狀故於106/9會診中醫,尋求治療。患者經診斷屬於肝氣鬱滯,導致肝脾不和,上擾心神而致不寐,服用中藥後症狀明顯改善,可逐步降低安眠藥劑量。本病例在探討中醫藥輔助治療癌症患者於化療相關睡眠障礙可望達到之目標。

  • 期刊

本案例為一40歲男性患者,罹患口腔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T2N1M0),2019年5月病灶出現在舌頭的右側底部,腫痛不癒,不願就診,至2020年2月健檢時發現白色斑塊,口腔念珠球菌感染,舌出血潰瘍,延伸至右下頷腫痛,經切片診斷為口腔癌。病人拒絕手術,2020年3月經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oncurrent chemoradi otherapy, CCRT)執行化療cisplatin 3次、電療35次,效果不佳。初診7月17日見右側臉頰及下頷頸部腫脹硬塊已直徑5cm,觸之熱燙,患者感覺頭、耳內至頸部脹痛甚。耳鼻喉科診斷為第三期口腔癌,轉診血液腫瘤科,需2小時服用嗎啡一次止痛,腫塊亦影響吞嚥和語言,體重由未發病時(2019年5月)92公斤,至初診日(2020年7月)下降為54.4公斤,全身倦怠無力,面色萎黃,納差,二便少,脈弦細滑,舌紅苔薄。中醫病機為長時間服食熱毒之物(抽菸、飲酒、檳榔),熱盛毒聚,積蘊於舌,損傷肌肉,經絡阻滯,形成腫塊。影響吞嚥,病久身形消瘦,氣陰兩虛。證型氣陰兩虛夾熱毒氣鬱。治則:清熱解毒,除痰散結,通絡怯瘀,兼補氣陰。經中藥處方25次,腫塊潰膿消失成1cm以內,脹痛減(嗎啡使用由2小時一次,減為4小時以上一次),較可吞嚥。

  • 期刊

腹瀉為化療藥歐洲紫杉醇Taxotere與鉑金類藥物同用常見之不良反應,並依嚴重程度可能同時伴隨精神低下、體重下降等症狀,甚則危及生命。本病例是一位72歲男性,為一左頰黏膜癌復發患者復發,pT4aN0M0,stage IVA,此次入院行救援性化療(salvage chemotherapy),於109/01月底換化療藥,行第一輪歐洲紫杉醇(Taxotere)與順鉑(Carboplatin)之注射,五天後開始腹瀉一日7-8行,服西藥止瀉藥舒腹達(Smecta)後減為一日3-4行,排便性質為水狀便、食後腹瀉、排便失禁等,診斷為脾虛濕阻,腎陽虛不固之腹瀉,治以四神丸合四君子湯之加減,服用中藥三天後腹瀉次數減為一日一行,並且轉為原先的糊便,且無排便失禁的症狀並恢復食慾。顯示在中醫的辨證論治之下可以有效降低化療期間產生之不適症狀。

  • 期刊

自發性顱內低壓頭痛(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IH)是無侵入性治療卻由於顱內壓下降所致姿態性頭痛。腦脊髓液流失可導致腦壓降低,因腦部結構向下牽引而產生持續性全頭瀰漫性疼痛或鈍痛。西醫目前治療多採用為硬腦膜上血液貼片(epidural blood patch),但其治療仍可能有少數頭痛後遺症。本案車禍飛躍後直接撞擊後枕及頸背部,氣機循環阻滯,經脈氣機運行不利所致SIH 典型症狀如姿態性頭鈍痛、頸部僵硬、單側流鼻水、耳鳴等現象,本文以中醫傷科筋膜診治思維進行針刺治療,並搭配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督脈、膀胱經、小腸經氣滯血瘀、經氣不利,由於廚師工作肌肉張力不平均及車禍後恐懼難眠牽連三焦經、膽經筋膜紊亂,合併腎精氣不足出現頻尿、語言及記憶遲鈍,故以理氣活血,養血梳理經脈運行,補益腎氣填精為治療原則,改善語言及記憶遲鈍,搭配針刺鬆解闊背肌、前額及頭部筋膜以促進眼周及腦脊髓液的循環,改善顱內低壓枕部姿態性頭部鈍痛、頸部僵硬、胸悶、複視、耳鳴等問題,並衛教三角肌、棘上肌、上斜方肌之肌肉訓練以防止頸部筋膜被拉扯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及硬腦膜修復。

  • 期刊

生育年齡排卵不正常,最常見的原因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但病因與機轉尚未確立,西醫是使用藥物,針對不同的症狀、不同的目的,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本病例提出一名32歲女性,因長年月經週期不規則前來彰基醫院中醫部就診,後至婦產科診斷為雙側多囊性卵巢,於半年期間,單純以中藥治療,經中醫辨證論治後,搭配月經週期療法,處方以補腎、疏肝、活血化瘀等中藥加減,月經週期漸趨穩定,而且每個週期皆可見到排卵分泌物。目前病患生理狀況良好,積極配合中醫後續的醫療追踪及處置。在此整理半年的門診追蹤紀錄,提供臨床上中醫治療多囊性卵巢的實證。

  • 期刊

62歲女性複視近一年,過去病史:類風濕性關節炎及乾燥症十多年,平日有口乾眼乾症狀。數年前常左半側不適,如左後頭痛、左耳、足大趾等不適,自西元2018年,抬頭及眼球轉動間偶有殘影(3-5次/月),病患以為是眼乾勞累造成。西元2019年2月27日睡前劇烈暈眩,隔日晨起突發性複視,看距兩公尺以上的東西有重影,當天至耳鼻喉診所就診,又至本院眼科就診後皆改善不多。後輾轉於3月7日求診本院神經內科,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影像:缺血性腦中風,主治醫師懷疑罹患CADASIL(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體顯性腦動脈血管病變合併皮質下腦梗塞及腦白質病變)。經本院神內醫師轉診至中醫部,於3月18日中醫初診針刺治療。當時看距兩公尺以上的東西有重影,經一個多月針刺治療,複視狀況漸減,除左轉頭看時複視明顯外,看距兩公尺以上的東西有重影的現象已較無,其餘發生在複視前的症狀,如:眼乾、口乾;及在複視後的症狀,如耳鳴、暈眩,在持續針刺治療中,漸獲一定程度改善。進步速度與程度遠超過西醫預期,一年後追蹤腦部MRI均無惡化現象,這也說明針刺治療確可幫助罕見的腦血管病變患者降少血管發炎病變,值得推廣給更多患者與西醫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