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4.171

中醫藥研究論叢/Taip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目的:大腸直腸癌化療處方常用的包括FOLFOX(5-FU/leucovorin/oxaliplatin)、FOLFIRI(Folinic acid/5-fluorouracil/irinotecan),並可能合併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此研究希望能藉由自動化舌診儀了解化療過程中舌象特徵的變化,並藉此探討舌象及化療處方之寒熱特性。方法:招募受試者於義大醫院結腸直腸癌患者接受化學治療療程,期間持續一年,藉自動化舌診儀評估舌象特徵。結果:受試者分為FOLFOX組(9人)、FOLFIRI組(9人)與其他處方組(11人),舌苔量在脾胃區、腎區、平均面積、最大面積在FOLFOX組皆較FOLFIRI組多(p=0.041, 0.038, 0.026 及0.03);FOLFIRI組肝膽左區齒痕數量較FOLFOX組多;FOLFIRI組平均朱點量個數在脾胃區與FOLFOX組相比有顯著的差別,FOLFIRI組較FOLFOX組多(p=0.03);其他如舌形、瘀斑、則無差異。結論:從本研究可知,經過FOLFOX化療後,舌苔的面積其程度有加大的趨勢,尤其是脾胃及心肺區,符合FOLFOX藥物影響脾胃升降,以至於體內濕濁邪氣增加的特性;FOLFIRI化療患者脾胃區朱點增加,與FOLFOX組相比有顯著意義,FOLFIRI造成齒痕的量也較FOLFOX組多,FOLFIRI表現出造成患者寒熱錯雜的特性。

  • 期刊

目的:舌診為中醫四診中「望診」的主要內容之一,中醫可以藉由舌象看出寒熱虛實,氣血盛衰輔助判讀疾病的性質及深淺。傳統舌診著重於舌面的診察,但舌下絡脈診法亦是中醫舌診的重要內容,其表現與血瘀症有重要相關性。在舌下絡脈與中醫瘀證的相關研究中,其嚴重程度至今尚未有很好的標準化定義。本研究嘗試建構簡易且有效之舌下絡脈評估模式,將舌下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分為V1-V4四個層級,而舌下出現的瘀點數分為P0-P2三種嚴重程度,讓舌下絡脈能有客觀化的一致性判讀標準。然而經過建構舌下絡脈判讀模式後,不同拍攝器具、不同醫師判讀之差異性亦需要標準化。方法:本研究使用七種不同手機及一單眼相機拍攝後評估差異。訓練判讀醫師一週後,嘗試建立舌下絡脈判讀之一致性程度。結果:結果顯示,在強制閃光前提下,經過舌下絡脈判讀訓練完善之三位醫師,在不同品牌之智慧型手機與單眼相機對於同一舌下絡脈判讀結果並無明顯差異。舌下絡脈判讀之一致性方面,十位醫學生經一週之教育訓練後,達到良好的可信度,舌下靜脈曲張組內相關係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為0.750,瘀點ICC為0.719。結論:因此本研究所建立舌下絡脈嚴重度之標準化,可提供未來舌下絡脈臨床研究之參考。

  • 期刊

女性具有獨特的生殖生理現象:經、帶、胎、產。藉由西方醫學對「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軸」的解析,可協助對中醫生理生殖軸:腎-天癸-衝任-胞宮軸,有更多的理解與發展。腎氣充盛則使天癸逐漸發展成熟,兩者功能類似於下視丘、腦下垂體及其所分泌的微量物質。衝任二脈匯集氣血陰精並輸送至胞宮。腎氣與天癸雖源自於先天,但需後天脾胃產生的水穀精微物質不斷的補充,再加上肝、心、肺、腎四臟的功能協調,生理生殖軸便具有週期性的消長現象,最終使卵子成熟排出,並在精卵結合後,能順利在胞宮血海中成長。

  • 期刊

瀰漫性軸突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約有92%為交通事故所造成,其中57.3%病患合併腦外損傷,83.6%昏迷指數介於3-8分。目前並無明確治療指引,以穩定生命徵象、維持適當腦壓、預防癲癇為主,二線療法有低溫療法、鈣離子阻斷等。但令家屬煎熬的是瀰漫性軸突損傷患者其意識狀態往往比影像學呈現的損傷還要嚴重,更有動物實驗證實軸突損傷會產生與退化性腦病變類似的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 peptide),故其相關治療進展亦備受關注。本病例是一名13歲青少年騎腳踏車自摔造成頭部外傷,送急診時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GCS):E3V1M3,意識不清,於傷後第五天開始會診中醫。患者於創傷後約1個月昏迷指數回復滿分,順利出院。此為兒童腦傷於早期中西醫共同照護之相關經驗。

  • 期刊

足部疼痛為門診常見症狀之一,本案例為一運動傷害所導致之足部肌腱炎,西醫多半採取保守治療,傳統中醫多半採取針灸及傷科治療,而本案例因曾經接受多次針灸治療,仍有疼痛情形,遂嘗試經脈音療,經脈音療為非侵入式,以不同音叉置放於經絡、穴位、氣場上做治療,透過音叉震動的頻率達到治療效果,本案例治療兩次後,疼痛與活動皆有改善。

  • 期刊

本病例患者為62歲女性,約2019年11月開始自覺右上腹痛,並於2020年10月發現小便顏色深,茶色,無小便疼痛,西醫診斷為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2020年12月底接受化療,患者希望會診中醫減緩副作用。中醫診斷為肝鬱血瘀。故採用疏肝解鬱,活血化瘀之法治療,以四逆散加膈下逐瘀湯加減處方。追蹤半年餘,患者持續門診追蹤及化療住院會診中醫,病況維持,生活可自理。經由此病例探討肝內膽管癌的西醫診斷與治療,並論述膈下逐瘀湯在《醫林改錯》的記載與現代文獻應用。

  • 期刊

雷射針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治療儀器,透過多樣化的頻率以及能量,結合中醫針灸學、經絡學等理論系統,以低能量雷射刺激穴位,發展出有別於傳統針灸的全新樣貌。因著非侵入性以及無感染風險,廣泛的應用在各種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許多急慢性疾病。本篇病例報告中,探討一位急診眩暈的患者,以雷射針灸搭配Vascular Autonomic Signal(VAS)的診斷技術,在耳穴上找出相對應的兩個反應點,並結合中醫四診分析討論,以低能量雷射治療。希望透過這個案例分享,拋磚引玉,拓展雷射針灸應用範圍,提供患者另一種治療方法。

  • 期刊

福斯氏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Fuchs 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為一顯性遺傳疾病,並以角膜內皮細胞加速性地減少為主要特徵,而角膜移植手術為目前唯一的根本治療方法。本案例為一44歲男性,於2018年1月台北慈濟醫院診斷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當時角膜內皮細胞數2342/2247(右眼/左眼),半年後複診1919/1715。2018年11月於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就診,並接受每週1-2次針刺治療。在無服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2020年9月複檢角膜內皮細胞數2500/2571,並在視力受限等主觀症狀上得到明顯改善。因此針刺治療案例效果顯著,故分享給中西醫同道,期望作為臨床醫師的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