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00.180

藝術學報/Journal of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Arts

臺灣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以戰國時期一件北方草原地區出土的黃金牌飾爲分析對象,試圖發掘一種文獻以外的美學意涵。本文在「器之顯現」的四個主要因素,即「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與「目的因」,從工藝、現象觀察、形式分析、考古脈絡、圖像意涵等方法的多元視野,以交疊出此器物的豐富文化意涵。本文並參考當代理論中所強調觀者的視界融合因素,試圖在文獻不足的有限條件下分析戰國時代北方民族的審美觀與世界觀。 本文透過黃金牌飾畫面的形式構圖,發現其審美觀係表現在「多元視點」的並置、以及「二元對立」上。這種衝突與其說是負面的力量,不如說是一種生命必須接受的自然法則,是一種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一種絕對化的自然,一種只能遵守不能對抗的超越性自然。

  • 期刊

本文以戰國時期一件北方草原地區出土的黃金牌飾爲分析對象,試圖發掘一種文獻以外的美學意涵。本文在「器之顯現」的四個主要因素,即「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與「目的因」,從工藝、現象觀察、形式分析、考古脈絡、圖像意涵等方法的多元視野,以交疊出此器物的豐富文化意涵。本文並參考當代理論中所強調觀者的視界融合因素,試圖在文獻不足的有限條件下分析戰國時代北方民族的審美觀與世界觀。 本文透過黃金牌飾畫面的形式構圖,發現其審美觀係表現在「多元視點」的並置、以及「二元對立」上。這種衝突與其說是負面的力量,不如說是一種生命必須接受的自然法則,是一種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一種絕對化的自然,一種只能遵守不能對抗的超越性自然。

  • 期刊

隨著造形語言的開發,技術成爲認知及管理環境的一種戰略,促使媒體之形成以載述著概念與倫理。同時媒體也成爲閱讀二次自然(社會生態)的重要工具。就演化的效益其主要的作用不在於吸收訊息,而在回應訊息。如今處於多元對話的時空,圖像以單句的言語供觀覽者閱讀其意義成爲記號(sign)。記號又以符碼(code)的形式被用來標示觀察者所判別之事物的關係位置,將一些屬於認知之內在世界的結構逐次也被繪製出來,藉此轉化爲方法論進行規劃與創作。將如此運作的形式注入造形文脈中,編製著對話型影像。造形語言也就如此地開啟演繹、辯證、編碼、抽離種種過程,引領人們展現讀寫經驗,令文本隨著時空延伸。本論文依記號、圖示、筆觸、色彩、影像、位移等造形技術語言之發展及認知結構進行分析,以探究其在讀寫效能演化機制,並作評論。

  • 期刊

文化創意產業納入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顯示臺灣經濟發展面臨轉型的殷切,已經是朝野的共識。最近政府一連串的措施,例如成立臺灣創意中心連結文化創意與產品設計,甚至訂定文化創意產業優惠貸款辦法等等,再再顯示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決心。臺灣的經濟奇蹟,靠的是過去中小企業勤儉努力的打拼精神與便宜的勞動工資,但這幾年來這些優勢已經被中國所取代。臺灣如果想在全球的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建立起臺灣自己的文化品牌,除了技術的提升外,還必須兼備創意的設計與人文的關懷,這也是政府推廣文化創意產業的目的。因此,本論文主要目的係針對設計產業現況發展,探討當前產官學界對於設計產業的努力與亟待精進的地方,並提出設計產業值得深思的問題與相關建議。

  • 期刊

民國46年,國立藝專成立美術工藝科,成爲當時臺灣大專院校第一所設計科系,對於而後臺灣設計教育的開展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民國96年,適逢臺灣藝術大學成立設計科系五十週年,在臺藝校友及老師們的建議下,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工藝設計學系專兼任老師、同學的努力之下,完成「臺灣藝術大學設計教育五十年系列活動。 設計教育系列活動之一的「校友經典設計大展」,是結合臺藝不同時期的畢業校友參加展出,將從事不同設計行業的校友齊聚一起,除了展現個人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作品以外,甚至於呈現了臺灣社會各個時期不同的「面貌」,它本身即具有面對「臺灣設計史」的象徵意義,不等同於一般性的設計展覽。 本研究目的:是透過「校友經典設計大展」的作品,一方面檢視長久以來設計的改變,一方面探尋設計教育未來的方向。藉由比較分析與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試圖解讀影響設計改變的「中介變項」。本研究初步發現:爲順應電腦資訊科技時代來臨,臺灣設計教育應該有所「變」,以及有所「不變」。

  • 期刊

照相寫實,長久以來一直位居電腦圖學的主流,然而對於建築、技術、藝術等注重表現圖片,卻不能有效的傳遞其意圖;而非照相寫實電腦繪圖技術的出現,正好可以解決其不足之處。非寫實性電腦算圖(NPR)之目標不在於表現其圖像的真實性,而是要呈現圖像的藝術特質或是模擬手繪的藝術作品。NPR的技術發展極爲迅速,依其表現形式可分爲:卡通著色技術、鋼筆描繪的圖案、技術類的圖案以及畫家著色技術。本研究將會以電腦動畫的NPR畫家著色技術爲研究基礎,利用畫家本身的繪畫經驗,透過材質模擬的方式輔助NPR畫家著色技術,結合科技與藝術創作,以達到個人作畫風格之繪畫效果的呈現。

  • 期刊

地方文化與特產是政府近年來所推的觀光產業發展的一環,提倡「一鄉鎮一特色」的概念。本研究的目的爲掌握文化特產之特徵與需求,歸納出標誌意象與造型特徵。以期讓後繼研究者參考,並進一步探究專業視覺形象運用在地方產業上的方法與模式。以包裝視覺、品牌印象、行銷通路與整體地方文化的關聯性爲軸線,本研究蒐集地方文史資料並以產業調查訪談,進行整體的分析與建議。本研究結果提出對視覺效果設計相關圖形、文字、色彩、造型等元素之建議,以供日後行銷及設計人員的衡量指標參考之用。

  • 期刊

西方婦女穿著馬甲已有數百年時間。穿著馬甲可使著裝者上身挺直,並且使著裝者的身體雕塑成爲特定曲線。藉著鯨骨,蕾絲,及拔士克(busk)這些主要的構成原件,馬甲緊縮著裝者的腰部而使其上身挺直,這個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以普朗(Prown)的物件分析程序,分析一件1880s年代的羽骨馬甲,這個程序包含敘述,演繹,推斷,和詮釋。結果顯示,這件量產,卻具有高品質的馬甲,其製造公司是華倫羽具。數隻羽骨和雙層亞麻布所造成的堅硬輪廓,雕塑著裝者的身體,使之成爲優雅線條,這件馬甲的穿著者,有可能是中產階級,年輕單身,且受過教育的女性,這位仕女穿著馬甲在禮服的內層,去出席一個正式的場合。

  • 期刊

電影作爲一種人類的「再—現」的藝術之表現形式,在呈現「動物」或「動物性」時不僅指涉了「轉換」的程序,更有「理念構造」的進程。如果電影的「動物」或「動物性」之命題得以可能,它是以何種影音型態與理念模式現身∕聲?本論文擬透過幾種不同的文類、影片及類型對「動物」或「動物性」所做的「再—現」及理念化進程,開展三個雜糅了有關主題的、形象的及能量的面向(既非人又非獸、介於的人性與「動物性」、毀滅人性的「動物性」?)之描述、分析及詮釋。

  • 期刊

李白是唐代詩人中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灑脫不羈的性格、縱橫洋溢的才氣,表現在他上千首的詩歌中,贏得了「詩仙」的雅號。 唐代音樂融合了各種族音樂與外國音樂,因此,李白雖非音樂家,但音樂在李白詩中佔了大量篇幅,包括「演奏」、「歌唱」、「鑑賞」與「創作」,從李白詩中的相關資料,可以發現他對音樂的鍾愛與素養,也證明了唐代音樂對文人的影響。 本文擬透過李白詩歌探討其音樂素養,限於篇幅,僅集中於李白個人的樂器演奏與對他人奏樂的鑑賞,筆者將整理李白詩中的樂器資料,並分析詩文意境,探討其音樂才華、音樂鑑賞力、音樂對其生活與寫作的影響,以及李白的音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