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3.176

藝術學報/Journal of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Arts

臺灣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論文透過歷史和戰爭的分析,旨在探索北愛爾蘭各式各樣壁畫中的戰爭圖像,主要探討壁畫如何塑造出恐怖份子和自由鬥士們之間的意識型態及身分。本論文發現在北愛爾蘭的壁畫中,他們為了讓每一個族群的政治意識型態合理化,所以獨創出自己的歷史版本。此外,許多壁畫也反映出戰爭理論,例如:邪惡敵人形象、神聖化/魔鬼化、軍國主義、犧牲、社區恐懼、種族犧牲、自我意識犧牲、以及非人化。此發現讓人聯想到該是創作新壁畫的時候了;讓北愛爾蘭的孩童看到的壁畫不再是憎恨、偏執、走樣陳腔濫調的部落意識的壁畫。

  • 期刊

多項研究指出自我效能與技能學習成效正相關,本研究即實驗替代經驗策略對陶藝技能學習者(1)自我效能、(2)學習成效的影響,與(3)兩者的相關性。經發展三項研究工具,採不相等控制組準實驗研究法施行實驗。結論:替代經驗策略(1)能顯著提升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技能形式與學習成效,對技能知識則無顯著影響。(2)能顯著提升鼓勵與興趣、顯著降低鞭策分量,對信心、趨力與意志等無顯著影響。(3)自我效能與技能形式、學習成效顯著正相關,與技能知識無相關;建議陶藝教師應多關注學習者的心理議題。

  • 期刊

本文希望藉由一些取樣性的當代繪畫策展論述分析,來探討當今繪畫的定位問題。論文將著重於提供新的繪畫實踐觀念論述,藉著影響當代繪畫的四個面向,反思繪畫與藝術史、理論、機制、及其對應倫理的對話,以辯證當代反繪畫的言說。首先,論文將說明展覽與藝術史的關係。其次辯證策展人和當代繪畫展覽的重要機制關係。第三,則是透過五個當代繪畫策展來分析繪畫在新科技媒材衝擊下的時代意義。最後,經過考慮另類現代理論方法的可能性,提供我們一種重新形塑繪畫意涵的認同觀照。

  • 期刊

影像(image)要成爲一種語言,必須能夠進行分節(articulation),也就是能從影像中區分出結構單位,並組成一種文本(text),才能了解影像的符碼(code)結構。本文透過符號學的理論,發現以意指(signified)爲基礎的圖像符號(iconic sign),及以意符(signifier)爲基礎的造形符號(plastic sign),兩者同時存在於影像中,並各自擁有自身的分節單位及組成方式;並就圖像和造形兩個符號系統,分析和整理出它們的單位及組成方式,不僅能使影像成爲一種語言,更能藉此釐清具象與抽象(abstract)藝術的區別,使影像在閱讀及製作上更爲明確、豐富和自由。

  • 期刊

有鑑於某些隱喻廣告難以歸類,而且先前研究發現目前根植於「相似處」的分類用來區分隱喻廣告樣本時會產生廣告過度集中於特定類型的現象,本文將「相似」視爲隱喻廣告的前提,把焦點轉移到相提並論的,是「具象」的事物或是「抽象」的概念,並且產生具象轉具象、抽象轉具象、具象轉抽象、抽象轉抽象等四種變化。此外,在形式上結合前人的圖像隱喻、圖文隱喻,發展出八種類型的隱喻廣告。在重新分析先前研究的數據並且瞭解這八種隱喻廣告的使用現況之後,八種類型可以再簡化成五種,其佔有率分別是:視覺比較型48.6%、想像比較型16.9%、轉喻解說型15.6%、圖文解說型11.9%、意念改觀型7%。最後,本文討論後續研究的方向。

  • 期刊

水墨畫象徵著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不論在技法或表現形式上,都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而畫家運用筆墨皴染寄情於山水丘壑,或藉由紙絹材料與詩、書、畫的情感交融,無不彰顯出東方特有的情境美感。 整體而言,〈谿山之城〉藉由改編傳統繪畫之手法與3D電腦動畫的組合形式,透過畫面特有的筆墨皴染元素,將空間與時間的概念注入於動畫技術,以動態效果呈現出原本屬於平面的視覺經驗。因而,本創作大膽提出水墨空間與虛幻的想像世界得以彼此交融,藉此新的造境觀念重新詮釋古畫,並賦予傳統影像再現的精神意涵。

  • 期刊

臺灣是個典型的移民社會,發展至今,人口結構依移民先後次序以語言系統分類,主要可分爲原住民、福佬系、客家系,以及民國三十八年後跟隨國民政府遷臺的中國各省的新住民四大類,而本文所要敘述的是原住民部分。 所謂「酒歌」乃樂曲與酒有關之歌曲。臺灣原住民酒歌發展至今,可包含作者不明屬傳統民謠之酒歌,與有固定詞曲作者屬創作歌謠之酒歌兩大類,而後者數量遠較前者豐富很多。 本文有關「清代臺灣文獻」,將其設限於《臺灣文獻叢刊》。臺灣原住民音樂之研究,日治時期以前只見文字資料,並未留下樂譜、影音資料,由於本文研究範圍限定在清代,因此只能作有關傳統民謠文字資料方面之研究,無法涉及音樂本體之研究。 本文將分成所引用之清代臺灣文獻、清代臺灣文獻中所見原住民之酒名、清代臺灣原住民酒歌、清代臺灣原住民之飲酒文化數部分,來探討清代臺灣原住民之酒歌與飲酒文化。

  • 期刊

穆欽斯基的《鋼琴組曲》曾先後獲國際現代音樂學會獎以及第二屆澳洲雪梨國際鋼琴大賽之決賽指定曲。本研究希望透過深入探討此作品之創作內涵與鋼琴技巧,能對教學者與演奏者有所助益。研究方法是以分析《鋼琴組曲》的創作特徵與歸納整理鋼琴技巧在教學上的重點。在創作特徵的探討將包含組曲的六首小品之樂曲架構的分析、音型與節奏特徵的探討等。彈奏技巧之探討則包含力度的控制、指法之選擇、與踏瓣的建議。 研究的結果發現,樂曲架構的選擇以傳統的曲式爲主,曲調與伴奏大量運用不規則的二度與四度音程,組合成各類變奏音型,自由的運用無調式與複調式。稜角分明的曲調取材精簡單純,較常用於快板樂章裡。節奏最大的特質,就是時常利用不規則的音群組合,製造節奏錯置的效果。 在演奏技巧方面,從快速變化的音型、即興的變化拍子與音高、不規律的節奏與音階進行、突然的音域移位與音量變化、不協和的和聲語彙等,均須要極高的注意力與分析實驗,才能呈現作品的原味。本研究可作爲二十世紀鋼琴教學曲目的參考,並可提供教學與演奏者詮釋之依據。

  • 期刊

表演藝術家韓再芬從應天齊的一幅「西遞村」版畫得到靈感,觸發她創作黃梅戲《徽州女人》。因此,她從「西遞」的美術氛圍中,展現一個徽州的戲劇故事。成就了膾炙人口的戲齣。 本論文共分爲五個部分: 一、黃梅戲的起源、發展與特色; 二、韓再芬的韓派藝術; 三、《徽州女人》的主題意蘊:(一)從《徽州女人》看徽商情結,(二)女人出「嫁」夢其一生,(三)女人井邊殷「盼」夫還,(四)女人登高望月「吟」春到,(五)女人恭良以對男人「歸」; 四、《徽州女人》的劇場風華:(一)版畫、油畫與戲曲結合的舞臺佈景,(二)舞臺燈光層次烘托,(三)黃梅戲音樂交響多調性; 五、專家學者述評。 新編黃梅大戲《徽州女人》的成功;源於應天齊的版畫與韓再芬表演藝術,以及編劇導演陳薪伊等共同對美的詮釋。舞台上展現的是一個女人的一生、古徽州村落的故事。

  • 期刊

受到1960年代文化研究及媒體影像理論的影響,近十幾年以來西方學界興起一股視覺文化探究風潮。視覺文化之特色有三:跨學科界域、奠基於後現代主義、關注日常生活(Mirzoeff, 2004)。根據Elkins (2003)的調查,學界對其定義、理念、方法論至今仍有相當大的保留與歧見。視覺文化所提出的「視覺性」(visuality)突破了過往感官與美學的指涉,將觀看關係注入權力與論述的元素,進入批判與反身性的範疇(劉紀蕙,2002,2006;吳瓊,2005;Bal, 2005)。這是視覺文化研究的核心價值之一。 雖然探討的議題和範圍都和社會形構有關,視覺文化除了運用部分社會學概念外,整體而言社會學並沒有扮演更爲積極的角色。社會學運用視覺研究社會現象並不晚於當今的視覺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研究方法中的「觀察」建立了科學資料的基礎,和視覺分析的關係最爲密切。而其觀看(作爲一種分析的取徑)的問題性,和視覺文化研究所探討的視覺的社會形構問題相遇,是社會學和視覺文化整合的可能關鍵點。本文將從「層次閱讀」的角度剖析觀察的意義與批判其意涵,藉此探索其銜接視覺文化批判態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