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88.130

聽語會刊/The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十五名具全聾及極重度的聽障兒童在完成人工電子耳手術一年後蹤其聽知覺能力改變狀況,探討人工電子耳術臨床運用,聽知覺能力與手術年齡之相關性。十五名個案以施行手術年齡分為六歲以下手衛者A組七例(手衛平均年齡4:7歲)與六歲以上施行手術者b組八例 (手術平均年齡7:7歲)兩組,進行聽知覺能力評量的組間比較。聽知覺能力的評量方法分四類:客觀性聽閾值與語音察覺值、主觀性家居聽能四點量表、國語語音聽知覺測驗庫、畢保德圖畫詞彙聽解測驗。手術後一年的追蹤結果顯示,十五名個案的聽闢值達45dB、語音察覺值平均達 為35dB;居家聽能表現A、B兩組百分比分數分別為72與69;語音聽知覺表現兩組百分比分數為55與50;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兩組標準分數平均為81與68,均比術前顯著提昇;但兩組間的聽閾值、聽知覺能力各項表現A組的成績均比B組佳,但並未達顯著水準。相關分析顯示十五名個案之聽知覺能力表現均與手術年齡呈現負相關,而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分數達顯著水準 (p=0.009)。本研究可提供臨床相關專業人士暸解人工電子耳個案的表現狀況,並對影響兩組表現的因素在文中討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耳聲傳射(OAEs)係耳蝸(Cochlea)釋放的能量,經由中耳傳送至外耳。而內耳柯氏器(Organ of Corti)內有一放大機制;負責耳聲傳射之產生。據信外毛細胞(Outer hair cells)係負責此一放大機制。因此耳聲傳射係可以由外耳偵測內耳外毛細胞之功能。另外耳聲傳射具有頻率專一性(frequency specific)及頻率選擇性(frequency selective)。即言之,耳聲傳射之產生即表示外毛細胞(OHCs)之功能正常;且能量傳送出外耳之途徑也尚良好。且不同的耳聲傳射頻率可以顯現不同耳蝸部位之功能。短暫誘發耳聲傳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係以短暫刺激(如:click, tone burst)予以誘發。它幾乎百分之百存在於正常聽力耳。約25-30分貝之感音神經聽力損失,即會令它消失。當然這必須同時考慮中耳之狀況,據信約25-30分貝之氣導骨導間距(Air-Bone gap)時,也會令它消失。其主要之臨床應用有:一、用於嬰幼兒之聽力篩檢,二、鑑識詐聾者(Malinger)。三、鑑別耳蝸及耳蝸後的聽力損失,四、偵測耳毒性藥物及噪音對耳蝸的傷害。

  • 期刊

過去十年來,為聽障者設計、開發的輔助科技有顯著的進步。助聽器性能的改善,人工電子耳值入術及佩戴式觸覺助聽器等科技產物的引進,使聽障兒童的口語、聽能、讀話技巧有了很大的變化。1990年6月美國食品醫樂管理局(The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已經認可兒童使用22位元人工電子耳值入術。因此,今後可能越來有越多的兒童接受人工電子耳值入術。這意昧著啟聰教育的教師們及聽能治療師有必要認識人工電子耳的值入術以便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它、維護它。 聽障兒童在配戴助聽器或接受人工電子耳值入術後,並不能代表馬上可以恢復正常聽力,可以像正常聽人一樣產生正常的聽覺功能與語言發展,必須接受一段時間的聽能與口語訓練後,才能慢慢產生聽覺上的復健及自我的表達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設計、發展一套聽能訓練及口語訓練(含聽能、讀話及說話訓練)的編序教材,以幫助聽語治療師及歐聰教育教師實施聽能訓練及口語訓練,促進兒童人工電子耳值入手術後的聽語復健。 本研究分三年(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發展聽能訓練、讀話訓練、說話訓練編序教材之行為目標細目、檢核手冊。第二階段建立體能訓練、讀話訓練、說話訓練行為目標細目電腦資料庫軟體,並根據此三種行為目標細目設計聽能訓練、讀話訓練、說話訓練編序教材之教學活動設計。第三階段進行編序教材對使用不同聽能輔助器(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兒童之適用性實驗。三年完成後,將可建立一套臨床上可供語言治療師、聽能治療師、啟聰教育教師實施聽語復健用的編序進階教材。

  • 期刊

本研究探討平均語句長度(MLU)在中文的應用。我們檢驗了兩個問題:(1) MLU的計算單位是甚麼?(2) MLU的有效範圍在哪裡?研究一是探用追蹤式的方法來收集兒童語料。從五個兒童中共錄得67份一小時的語料。然後以兩種不同的計算單位(1. 音節:MLUs,2. 詞:MULw)來計算平均語句長度。結果顯示,兩種的長度計算法都和年齡成正相關。從個別兒童的發展來看,MLU3.5是它的上限。另外,音節和詞的計算法也是高度相關。研究二則用跨齡法,收集80位4至7歲的兒童,在「看圖說故事」 作業中所產生的語料,然後計算MLUs、MLUw。統計分析顯示,六葳兒童的MLUw顯著的比四歲、五歲的高;但四歲組與五歲組之間無顯著差異。積差相關分析的結果也呈現年齡分別與MLUs和MLUw成顯著的正相關。同時,這些兒童的「口語能力測驗」分數,也和二項MLU成正相關。綜合上述三項研究,我們認為MLU是適用於學前兒童的語言能力評估。但是當受試者年齡較大,MLU值較高時,便需要採取較保守的態度。

  • 期刊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調查台灣中部地區學齡前唐氏症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分認知、聽覺理解、口語表遠、溝通動機、溝通方式等五項),並進一步探討可能影響其溝通表達能力的相關因素。以中部地區18位學齡前唐氏症兒童為研究對象,使用「語言障礙兒童病史調查表」收集相關資料,並用「溝通能力評估表」採0-5等級計分,評估各項溝通能力。研究對象依年齡分為1-3歲、3-5歲、5-7歲三組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唐氏症兒童平均在第23個月發出始語(first word)。比一般兒童約慢8個月(其中男生平均比女生慢約5個月)。在動作方面,平均約在第11個月能自己坐,第14個月能爬,第23個月能自己走,比一般兒童約慢一年。唐氏症見童在語言及動作方面發展的顯著遲緩,勢必影響其溝通能力。 二、學齡前唐氏症兒童溝通能力中表現最佳的是溝通動機方面,1-3歲組溝通動機為「很主動」的百分比為66.7%,而3-5歲、5-7歲則為100%。其次為認知方面,三組隨年齡增加「能認知圖片」的百分比分別為33.3%、100%、l00%。推測唐氏症兒童在這兩方面均能發展至較佳程度。 三、學齡前唐氏症兒童聽覺理解方面,三組「可理解複雜句」的百分比分別為16.7%、66.7%、50%,顯示在聽覺理解方面並未隨年齡而成一定的改變。 四、學齡前唐氏症兒童口語表達方面,1-3歲、3-5歲兩組「能表達複雜句」的百分比均為16.7%,5-7歲組為33.3%。在溝通方式方面,5-7歲組「主要為口語」的百分比為13.3%,其餘兩組均為0%。顯然唐氏症兒童在這兩方面所能達到的程度並不理想,因而會嚴重的影響其溝通能力。 五、學齡前唐氏症兒童的溝通動機與其認知,聽理解能力、年齡、母親學歷及構音能力有相關,其認知能力與年齡、構音能力、聽理解能力有相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本文旨在呈現臨床上一對六足歲、母語為國語之同卵雙胞胎姊妹的個案,然而此個案同時牽涉一般兒童語言發展、雙胞胎特殊語言發展模式、及語言障礙三方面的問題。文中首先提及雙胞胎研究在語言學、語言病理學的意義與重要性,繼之以個案研究的方法探討此對雙胞胎的語言問題。結果顯示,此對雙胞胎與一般同齡兒童相較,有構音及音韻異常、句法規則異常、創新之詞彙使用、語詞重複以及獨特之言談轉接模式,影響其語言之可理解度、及在校學習與溝通的困難。檢驗此對雙胞胎語言發展異常的相關因素,如:雙胞胎特殊之生物與心靈結構、親子關係與親子互動方式、家庭結構、精神疾病等及此諸多因素之間彼此的互動影響,是在此個案中值得考慮的因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turn-taking behavior of the blind in the vis-a-vis conversational triad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ighted. Vision and hearing assumingly play the most essential roles in the human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ed that either one is impaired, respective deviant language behavior could be observed. Though issues about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he blind have been widely examined since Toth brought to light the phenomenon of verbalism in 1928, aspects in relation to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ad not been explored until these two decades. As one of the most easily observed interactive behavior, the aspects of conversational turn-taking are applied to the present study. Turn-taking at talk regularly refers to the constant exchange of the speaker and listener roles in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While exchanging speaking turns, interactive participants employ both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such as eye gazes, head nods, and the like, to coordinate the exchanging process. Consequently, it is wondered if the blind may develop a distinct turn-taking behavior from that of the sighted. To explore this question, 30 subjects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Of them, 15 subjects are congenitally blind pupils (mean age=15; 5) studying at Taipei Municipal Chi-Ming School for The Blind, while the others are sighted subjects (mean age=14; 2) at Chung Ping Junior High School, located in Taipei country. The blind and sighted group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conversational triads respectively. After that, the conversational process of each triads was video-taped and transcribed for examining their (1) turn-size and the total turn number and utterances, (2) pauses, and (3) overlap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urn size and to the turn number of the two groups pres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y means of 2-tail T test at .05 level. The mean turn size of our blind subject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ighted; however, the mean total turn number of the blind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ighted. Despite that the blind as a whole take fewer turns than that of the sighted, the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once they held the floor, they would produce much more utterances in it. Obviously, the absence of vision does influence swift interactive transition among conversationalists. Finally,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help the speci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Meanwhile, it suggests tha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this aspect is urgently needed for the future mainstreaming of the blind pupils in Taiwan.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語障研究室就民國八十年八月至八十四年七月四年間450名患童因語音語言發育問題經由小兒科接受評估之兒童作整理報告。其中男有310名,女有140名。就醫時常見的主訴是「不會說話」68.2%或「說話不清楚」40.9%。臨床理學檢查有39.8%的患童是正常的,常見的異常是46.9%有細動作協調笨拙,其次為19.3%有異常的頭圍。患童之語音語言障礙在臨床表現最大部份為構音方面的異常 26.7%,語音語言的表達異常有20.7%,及對口語的刺激反應不佳有19.3%。有16.7%只是語音語言的發展遲緩而無異常。部份患童除了有語言方面的障礙表現外,尚合併有行為方面的異常,最常見的是注意力無法集中或過動徵候,兩者合併約有15%,其次是視覺接觸不良有9.3%。按照語障的病理原因分類,可以分成五個大類。第一類是單純說話障礙沒有語言認知與表達的影響。第二類是語障次發於語音環境刺激缺乏。第三類是語障導因於先天性中樞神經發展障礙。第四類是語障次發於後天性中樞神經惕害。第五類是包含退化性疾患、不尋常語音語言發展等難以歸類的兒童語障。本篇報告顯示造成兒童語音語言障礙原因及其臨床表現但有多樣性,處理方式及預後也因此各異。臨床醫療人員宜仔細分辨,有助於治療策略的擬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彰化基督教醫院臨床上發現一年齡十歲表現出特殊語言障礙之女學童。個案主訴自幼沒有口語,對於學校的學習狀況日漸困難。經由臨床之理學、各式神經學檢查均無明顯器質性之缺陷,卻表現出嚴重之口語理解困難。經過進一步之聽力與神經生理檢查發現個案對於非語音聲音之聽力正常。但是對於語音語言的辨識有顯著異常。個案接受智能評估,其智力商數為70,但是非語文量表之智商為90,百分等級為47;語文量表之智商為46,百分級小於0.1。經其他標準化與非標準化的測試,個案之非口語理解能力正常,在學校與同儕的人際關係良好。此類語障因屬發展性之特殊語言障礙,稱之為語音聽覺缺失症(verbal auditory agnosia)。本文從本案例的發現、檢查、施測、分析、轉介、追蹤及其目前進行溝通輔具的訓練成效,進行整理與說明,並在文中對發展型語言障礙患童的基本特質做一簡要的說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