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67.251

呼吸治療/Journal of Respiratory Therapy

台灣呼吸治療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Introduction: No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 in predicting weaning outcomes in the RCC.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in FRC during a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SBT)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MV) (> 21 days), and also to evaluate the change in FRC, O_2 consumption (VO2), CO_2 production (VCO_2) and breathing variables in PMV patients. Method: This is a prospective, single 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in a 16-bed respiratory care center (RCC). The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with PMV time > 21 days. Patients who are willing for an SBT were enrolled. During the 3-month study period, 31 eligibl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ither the weaning success group (n = 21) or the weaning failure group (n = 10). The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RSBI), FRC, VO_2 and VCO_2 were assessed before SBT (T0) and after one-hour SBT (T1) and after 24 hours SBT (T2). The FRC was measured by the nitrogen washin-washout method. The VO_2 and VCO_2 were measured by the metabolic computer (Engstrom). Weaning success was defined as liberatio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5 days. The effectiveness of each indicator was tested using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analysis on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Result: All patients had undergone tracheostomy and the overall weaning success rate was 67.7%. In the weaning success group. The FRC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029 (T0) to1273 (T1) (p<0.018) and VCO_2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38 (T0) to153 (T1) (p<0.008), and the RR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6 (T0) to 23 (T1) (p<0.000) during the SBTs. In the failure group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noted in all the variables. Conclusion: FRC has potential value in predicting the weaning outcome of prolo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RR decrease and VCO_2 increase presented significant change. However, RSBI has limited value in predicting weaning outcomes of PMV in this study. (The form abridges)

  • 期刊
許筱涵 孫偉柏 謝國洲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研究目的:自發性呼吸測試(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SBT)在許多實證醫學的研究中顯示,能預測呼吸器是否脫離成功;而加熱潮濕高流量氧氣也已被證實可以增進病人氧合與舒適度,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以T型管使用加熱潮濕高流量氧氣濃度混合器裝置(Heated and humidified high-flow T-piece oxygen; HHHFTP)進行SBT,比較傳統T型管使用潮溼噴霧瓶氧氣(T-piece; TP)於SBT的成效。研究方法:於聯新國際醫院綜合加護病房進行,年齡大於18歲的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轉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大於24小時,排除氣切、呼吸器依賴與動態性氣道塌陷、死亡、轉院、實驗過程採用其他方式(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進行自主呼吸測試的病人,病情穩定後隨機分派進行1小時的SBT,實驗組使用HHHFTP,對照組使用TP,為了讓失敗的病人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且避免單一SBT失敗就影響最後結果的判定,因此允許隔日再進行第二次SBT;若當日通過1小時測試定義為SBT成功,爾後由主治醫師決定脫離呼吸器並移除氣管內管。我們分析這兩種自主呼吸的測試方法下的實驗結果,包括病人的主要診斷、插管原因、年齡、性別、體重、APACHE II分數、氣管內管大小、呼吸器天數、是否重插管和加護病房住院天數等,以進行比較兩組實驗結果的差異。研究結果:研究執行期間為2014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進入ICU的病人有2517位,其中因為呼吸衰竭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有1571位,符合收案條件願意參與研究的病人有182位,排除16位死亡和6位轉院的病人,透過亂數表隨機分配至實驗組HHHFTP組的有76位;傳統TP組的有84位;排除實驗過程採用其他方式(CPAP)進行自主呼吸測試的12位病人;以及無法脫離呼吸器長期依賴的病人21位,實驗組HHHFTP組的剩61位;傳統TP組的剩66位,這兩種SBT從初次進行測試到成功通過測試所需要的天數(表一):HHHFTP組的平均標準差為1.3±0.7天,傳統TP組的平均標準差為1.5±1.2天,兩組之間從初次進行測試到成功通過測試所需要的天數並無顯著差異(P =0.079)。兩組間平均使用呼吸器的天數:HHHFTP組的平均標準差為6.2±4.3天,傳統TP組的平均標準差為6.1±3.7天,兩組之間平均使用呼吸器的天數並無顯著差異(P =0.198)。兩組間平均ICU的住院天數:HHHFTP組的平均標準差為8.7±5天,傳統TP組的平均標準差為8.8±5.1天,兩組之間平均使用呼吸器的天數並無顯著差異(P =0.372)。由於排除氣切、呼吸器依賴、轉院以及死亡的病人,兩組的呼吸器脫離率皆為100%。結論:脫離呼吸器的病人進行自主呼吸測試,我們比較供氧裝置改為HHHFTP與傳統TP給氧方式,發現不論是對於開始自主呼吸測試到成功脫離呼吸器所需的天數,或是平均使用呼吸器的天數,或是平均ICU的住院天數、呼吸器脫離成功率都沒有顯著差異,所以建議HHHFTP可以使用於SBT中,同時也可能可以增進病人在SBT時的舒適度。(表格略)

  • 期刊
郭怡伶 陳宜貞 蔡忠榮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研究動機:呼吸衰竭的治療與呼吸器使用相關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預防中皆提到,優先考慮使用非侵入性陽壓呼吸器(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近年來安寧療護推動、病患拒絕插管、簽訂拒絕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DNR),使用NIPPV就成為治療的首選。臨床上NIPPV的使用,需要選擇適當的面罩與熟練的配戴技巧,再配合相關的衛教,才能降低病患的不適感、提高病患配戴意願、減少合併症的產生。這是呼吸治療師每天的臨床業務,因此在呼吸治療師的養成教育中是為不可忽視的技能,故本研究訓練標準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 SP)來協助評量,採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式進行考評,探討本校呼吸治療學系學生對此技能的學習情形。研究方式:本研究以臨床操作NIPPV常遇到的情境與技術為主要評核內容。開課訓練SP於考試中進行演出。訓練內容包含讓SP對疾病發生的原因、症狀、NIPPV的原理、使用的適應症與實際體驗機器運作和佩戴面罩的感受等的了解;再與SP說明此次考試目的,需要演出的內容,以引導學生呈現如何操作NIPPV。相關內容拍攝成影片並集合考官、舉行評分共識會議,以建立評分共識。於2018年4、5月期間共舉辦二次考試;每次10分鐘,包括門口讀題1分鐘、實做6分鐘和考官回饋3分鐘。評分級距為: 0-2分(分別為:沒有做到、部分做到、完全做到)與考核項目為:生命徵象評估、呼吸評估、ABG檢驗值判斷、NIPPV初步設定、面罩的選擇與評估、戴上NIPPV之溝通與設定-1、戴上NIPPV之溝通與設定-2和氧氣的評估與設定等八個部分,滿分為16分,以Angoff Method訂定及格標準為9分(含)以上。聘請呼吸治療領域專家進行效度評核CVI值為0.9。以描述性統計分析本教案得分情形;以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各細項間得分的差異性。研究結果:本教案共考核39位重症實習完訓後的學生,平均得分為7.7分,及格率為41%,詳細內容如圖1。八大考核內容其平均得分情形詳細內容如表1和圖2。以ABG檢驗值判讀得分最高;以戴上NIPPV之溝通與設定-2平均得分最低,分析其評分內容為:①衛教鼻子吸氣嘴巴閉合,以避免腹脹、②詢問病人感受調整設定、③設定潮濕器於病人使用、④評估病人呼吸能與NIPPV配合等,各評分項目間得分具顯著性差異,詳細內容如圖3、4。討論與結論:分析呼吸治療學生實習地點,皆以重症加護病房為居多;而NIPPV使用個案常為疾病末期不積極治療,或疾病嚴重不高而未轉加護病房,故而接觸機會少,學而少用相對熟悉度不足,為主要原因。建議未來各教學單位,在NIPPV的教學上應多針對以上的不足處作為教學的參考,以提升學生在此技能能力,於此分享做為日後教學的參考。

  • 期刊

前言:當醫院發生氧氣供給失效而需緊急應變處理時,若院內應變能力無法負荷臨時的需求,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醫療疏失。依據醫療法規定,為預防醫院中央供氧系統失效而造成病人之危害,應設置醫用氣體緊急災害應變措施。本院於急診及各加護病房配有管道連接數瓶內容積四十公升的六米氧氣鋼瓶備用之供氧系統,以因應緊急應變,處理中央供氧失效導致大量呼吸器緊急失能之情形。本研究是驗證公式計算呼吸器消耗六米氧氣鋼瓶所需之時間,與實際操作所使用的時間是否相同,並運用此結果,讓呼吸治療師可正確迅速估算每一供氣區域其氧氣使用於緊急應變之時間,以確保病人用氧之安全及強化緊急應變備援之機制。研究方法:運用理想氣體方程式之波以耳定律,展開公式計算氧氣鋼瓶存量供氧時間,呼吸器氧氣供應轉為六米氧氣鋼瓶,並連接模擬肺,再依情境一、二(如圖一)設計,予設定呼吸器之參數,比較公式計算與四台不同類型之呼吸器實際消耗氧氣鋼瓶每5kg/cm^2所需時間是否有差異。結果:(一)經公式計算鋼瓶供氧時間與情境一、二實際測試四台不同類型呼吸器連接鋼瓶所消耗之時間是呈線性關係(如圖二、圖三);(二)經公式計算鋼瓶供氧時間與四台不同類型呼吸器實際監測出的時間不一,其主要因素與每台呼吸器的每分鐘通氣之反饋量多寡相關;(三)當呼吸器每分鐘通氣量平均約10L/min,呼吸器設定FiO_2為100%的情形下,公式計算之時間與呼吸器實際操作結果無顯著差異(P=0.24)。結論與建議:根據研究結果,呼吸治療師可經由公式計算,以評估備援六米氧氣鋼瓶其區域內可供氧的時間。是故,若發生中央供氧失效致大量呼吸器失能之緊急事件時,建議應多估計病人呼吸器使用氧氣濃度與每分鐘通氣量,避免低估氧氣鋼瓶實際可使用的時間。臨床應用:(一)依據加護病房不同的呼吸器使用量及氧氣總需求量,製作六米氧氣鋼瓶存量與可使用時間之對照表,懸掛於六米氧氣鋼瓶上以利緊急事件應變快速推估可使用之時間;(二)製作氧氣鋼瓶公式計算excel檔案,讓呼吸治療師能依照氧氣設備、不同氧氣濃度與通氣量之呼吸器使用人數,直接輸入其數字,方便得知精確的氧氣鋼瓶供氧時間,確保病人用氧之安全以達到緊急應變之效率。

  • 期刊
丁曼如 陳盈孜 邵韻兒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RT評估與問題確立:目前已證實NAVA(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於早產兒及新生兒有顯著療效,但是在成人尚待更多大規模臨床試驗。本院MICU考慮引進NAVA呼吸器,故而,呼吸治療師必須先了解其原理並探究NAVA於成人呼吸衰竭脫離呼吸器是否較侵入型傳統通氣模式PSV有較好的協調性及預後。文章搜尋步驟:提出PICO架構,治療型問題,Patient/problem:成人呼吸衰竭;Intervention:NAVA;Comparison:PSV;Outcome:死亡率、呼吸器天數。從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Medline資料庫檢索,運用MeSH,限制3年內,證據等級Ι(1a和1b)的文獻,排除重複研究、會議摘要、文獻回顧,獲得17篇,納入RCT 3篇做分析,以CASP嚴格評讀。文獻整理:以Review Manager 5.3統計分析3篇RCTs,1.Kuo NY納入33位插管超過21天的COPD病人,NAVA和PSV組每24小時進行SBT,結果呼吸不同步指數NAVA和PSV是0 vs 11.9±11.2(%),P<0.001,最多的不同步事件為無效驅動與延遲驅動,NAVA較PSV能顯著提高呼吸調控及改善病人呼吸器交互作用。2. Di Mussi R執行多醫學中心RCT,從11間ICU收案128位機械通氣病人,分成NAVA或PSV組,監測48小時發現不同步數14.7 vs 26.7 %,P < 0.001,第28天死亡率15.0 vs22.7 %,P = 0.21,拔管後使用NIV 43.5 vs 66.6 %,P < 0.01。3. Demoule A收入已插管72小時以上的病人,隨機接受NAVA或PSV 48小時,每4小時監測呼吸型態、橫膈電位…結果NAVA vs PSV的不同步指數5.39 vs. 9.48 %,P = 0.04,NAVA組的橫膈電位活動、神經性吸氣時間較PSV顯著高。統合分析結果NAVA較PSV有顯著低不同步指數Z=2.24,P=0.01;顯著少機械通氣時間Z=2.02,P=0.04;但是ICU死亡率無顯著差異Z=1.77,P=0.08。RT措施及評值和反思:NAVA較PSV能顯著降低成人呼吸衰竭病人呼吸訓練時與呼吸器不同步情形,減少呼吸器天數,提高與呼吸器的配合度,可以有效讓呼吸肌休息,雖然無法降低死亡率,亦有相關問題,但是,呼吸治療師應該根據病人狀況,選擇適合病人的通氣模式,誠如NAVA可以改善不協調,減少呼吸作功需求,增加呼吸同步性,促進病人舒適感,早期拔管脫離呼吸器,避免呼吸器設定不當造成肺損傷等併發症、呼吸器相關肺炎、過度鎮靜劑使用或肺部換氣與灌流交換不良…而延後脫離呼吸器時間及延長住院天數。基於上述優點,MICU已請Servo I呼吸器廠商教學NAVA設定和操作,但因考量收集橫膈肌電氣活動(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diaphram, Edi或EAdi)的導管健保不給付須要自費,增加醫療費用,暫無推廣使用。

  • 期刊
黃怡瑄 魏嘉慧 王思雅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神經肌肉電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是一種透過電極貼片產生低電流,進而造成肌肉非自主性收縮的方法。研究顯示健康成人接受股四頭肌電刺激訓練,對於心肺功能有所改善,然而過去研究大都著重於周邊肌肉,對於呼吸肌肉相關的電刺激介入討論較少;且大都著重於心血管功能之探討。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神經肌肉電刺激對於健康成人呼吸及能量代謝的立即影響。研究方法:共招募28名無運動習慣且BMI在正常範圍(18<BMI<24 kg/m^2)的健康女性大學生,以隨機次序進行兩回合電刺激實驗,分別為單組肌肉(股四頭肌)及雙組肌肉(股四頭肌+橫膈肌)電刺激,每回合肌肉電刺激時間為30分鐘,兩次電刺激間隔≧24小時,於電刺激前(0min)、後(30min)紀錄受試者的心跳、血壓、呼吸速率、潮氣容積(tidal volume, Vt)、每分鐘通氣量(minute volume, MV)血氧飽和濃度(SpO_2)、攝氧量(oxygen consumption, VO_2),二氧化碳排除量(pro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VCO_2)等資料。資料以SPSS 26.0進行統計分析,以Paired samples t-test及Independent t-test分析電刺激前後及組間差異,p<.05為統計上顯著差異。研究結果:共28人完成本研究,受試者之平均年齡為21.5±1.2歲,身高為159.9±5.4公分,BMI為20.6±1.8 kg/m^2。在呼吸系統部分,介入後單組肌肉電刺激的潮氣容積從387±112 上升至404±116 ml (p<.05);每分鐘通氣量從6.2±1.2上升至6.5±1.2 L(p<.05)。雙組肌肉電刺激的潮氣容積從379±123上升至444±179 ml(p<.05);每分鐘通氣量從6.1±1.0 上升至6.6±1.2 L(p<.05)。在能量代謝部分,單組肌肉電刺激在介入後的攝氧量從介入前的209±52上升至228±4.8 ml/min;能量消耗從1201±393顯著上升至1585±369kcal。雙組肌肉電刺激在介入後的攝氧量從213±41上升至231±52ml/min(p<.05);能量消耗從1279±317顯著上升至1565±395 kcal(p<.05)。在心血管系統的部分,單組與雙組心跳皆有顯著增加(p<.05)。結論與應用:健康女性中不論是單組(股四頭肌)或雙組(股四頭肌+橫膈肌)電刺激都會引起其心跳、通氣量及代謝反應的增加,達到類似於運動反應的效果。此外,包含有橫膈肌的多組電刺激可提升潮氣容積的變化量,形成類似深呼吸運動。然而本研究對象為健康年輕女性,對於其他年齡族群或重症病患能否產生類似效果,仍有待未來進一步探討。本研究僅呈現單次介入後之立即效果,亦無監測呼吸肌肉之表現,未來研究可加入最大吸氣壓及最大吐氣壓的測量,並探討長期電刺激介入後之成效。

  • 期刊
陳敏惠 許弘毅 鍾美勇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近10年高流量鼻導管廣泛運用於臨床,改善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之呼吸支持裝置替代鼻腔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備受專注,相關文獻探討醫療成本及臨床效益的結論分析迥異,因此,本研究探討早產兒呼吸窘迫使用高流量鼻導管(HFNC)相對於使用鼻腔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CPAP)在醫療成本及臨床效益之差異性。研究方法:文獻搜尋使用之資料庫包含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針對妊娠週數小於3週並有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早產兒,利用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CMA)第三版統計軟體,以隨機效應模式整合分析兩組使用模式對於早產新生兒在醫療成本及臨床效益之差異性。研究結果:利用PRISMA文獻篩選及Jadad品質評量表共有12篇文獻進行統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早產新生兒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比鼻腔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其醫療成本顯著較低(Standard Difference in Means, SDM =-0.19, P = 0.002)(圖一),重插管率顯著較高(Odds Ratio, OR = 1.33, P = 0.012)(圖二),呼吸器使用天數顯著較高(SDM = 0.21, P < 0.001) (圖三),鼻子損傷顯著較低(OR = 0.35, P = 0.001)(圖四)。結論與建議:統合分析結果發現高流量鼻導管比鼻腔持續氣道正壓通氣,醫療費用及鼻子損傷呈現較低,但有較高重插管率及呼吸器使用天數。需要更多隨機臨床試驗(RCT)來比較兩組使用模式用於新生早產兒成本效益。

  • 期刊
黃柏豪 陳妙玉 邢淑珍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前言:非計劃性氣管內管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是呼吸器病人常見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佔呼吸器病人3-12%。UE的併發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呼吸窘迫、喉頭水腫和死亡。而UE成功,代表病人氣管內管的需求性是必須思考且檢討。本研究目的為當發生UE時,希望先行了解病人UE成功或失敗的因子,進而改善及避免。研究方法設計:採回溯性的研究,收集104年至108年南部某地區醫院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的病人發生UE之資料庫。收案條件為: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病人,發生氣管內管自拔或滑脫。而病人自拔或滑脫氣管內管,其大於48小時未重新插氣管內管者,稱之UE成功,如果小於48小時又重新插氣管內管者,稱之UE失敗者。統計資料以SPSS 24.0 for windows作分析,若p<0.05則達統計學上之意義。研究結果:個案數共23位,其中UE成功者佔52.2%(n=12人),失敗者佔47.8%(n=11人),兩者相比較,其平均年齡為(66.33±9.59 vs. 78±15.89; p=0.043)、加護病房天數為(5.08±4.06 vs. 17.38±12.82;p=0.036)、住院天數為(19.58±9.81 vs. 39.2±27.87; p=0.033),而UE成功與失敗者之氧合指標相比較,其UE成功者大多數PaO_2/FiO_2值皆大於300,而有較好的氧合狀態(p=0.036);另外,生理檢驗監測數值部分,UE成功者的呼吸速率比失敗者低(16±4.43 vs. 21.18±6.21; p=0.031),而呼吸淺快指數部分,UE成功和失敗組雖然都小於準則的105,但其統計分析UE成功者比起失敗者會有更低的表現(33.86±15.76 vs. 55.13±19.76; p=0.009);共病症方面,UE成功者胸腔共病症比起失敗者有較少的趨勢(p=0.037)。然而,將相關因子利用邏輯斯回歸,統計發現UE成功者之PaO_2/FiO_2值大於300人數比失敗者多(OR: 8.75; 95% CI, 1.24-61.68, p=0.029),且成功者的呼吸淺快指數比起失敗者低(OR: 0.94; 95% CI,0.89-0.99, p=0.024)。結論:本篇研究顯示UE成功者特性,其平均年齡小於66歲、PaO_2/FiO_2值大於300、呼吸速率正常、平均呼吸淺快指數小於34且大多沒有胸腔共病症,所以當病人插管原因已被排除,且臨床病人數值呈現以上條件時,應更積極評估移除氣管內管之時機,以避免延遲拔管造成的UE增加,進一步降低加護病房天數、住院天數及醫療花費,以提升呼吸治療照護品質。

  • 期刊
王映涵 方瑱珮 蕭傳威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網路原生世代(又稱Z世代)的學習特質偏好同儕互動、視覺刺激及即時回饋,傳統單向式講述已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如何吸引注意力平均僅有八秒鐘的Z世代成為設計教案最大挑戰。目前已有許多教育者運用即時回饋系統(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RS)進行翻轉創意式教學,獲得學生正面回饋並有效提升學習動機。本研究將探討運用互動遊戲軟體Kahoot!在重症呼吸治療學床邊肺功能課堂的學習成效。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皆為南部某私立科技大學呼吸照護學系一年級學生,共收入39名(男性N=8 女性N=31),平均年齡21歲,學生於課堂前進行自主預習,課堂中則運用Kahoot!軟體進行前後測驗(圖一)。試卷設計(前後測為同一份試卷)共13題,其中4題作答時間為10秒,另外9題為20秒,並從中挑選3題增設加分(Bonus point)。所有學生皆須使用智慧電子設備並下載Kahoot!APP參與遊戲,課程結束後須完成質性及量性滿意度調查(圖二)。透過Kahoot!內建分數計算系統取得前後測之平均答題正確率、反應時間及總得分,並以成對樣本T檢定(Pair T test)進行統計分析,另外,使用皮爾森相關係數檢定(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答題正確率與反應時間的相關性。(P<0.001 為顯著相關)本研究也針對質量性回饋進行探討,第一份Kahoot!內建問卷(5分最佳、0分最差)(圖六),題目共三題1.滿意度2.幫助度3.推薦度。第二份問卷有五題量性問題及一題質性問題,量性部分針對五個方面進行評分(5分最佳、0分最差)(圖七),題目為1.互動性2.實用性3.難易度4.吸引力5.課程時間,第6題質性問題蒐集學員課後心得及建議。Kahoot!內建問卷回收率為56.4%,課程平均滿意度為4.95分,幫助程度及推薦程度均為5分,第二份質量性問卷回收率為100%,互動性、實用性、難易度及吸引力平均滿意度為4.97分,課堂時間為4.94分,統整第六題質性回饋則多提到介入Kahoot!課程後趣味性及刺激性增加可幫助提升學習動機及專注力。結論:介入互動遊戲軟體Kahoot!可顯著提升學員課後測驗之平均答題正確率、總得分及反應時間等表現,多數學員也給予正面的質量性回饋(高趣味性及有效提升學習動機…等)。由ARCS(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Satisfaction)動機模式理論分析,Kahoot!學習可透過引起注意(競賽式遊戲教學)、相關性(呼吸治療專業課程)、建立信心(正確答題)及獲得滿足(獎勵)提升課堂趣味性及學習動機。課程仍有限制:1.須準備智慧電子產品及網路才能進行課程2.課程時間受軟體操作熟練度影響3.題目類型及字數皆有限制且題目內容較為表淺,然而綜觀研究結果Kahoot!仍為一個創新且值得推廣的創意互動式教學軟體。

  • 期刊

前言:數位學習是否順利運用於臨床醫療工作中,需學習者在學習不同類型課程中所使用之系統學習方式綜合適配而成。本研究以任務-科技適配理論為基礎,探討醫療數位學習中的知識類與技術類課程,輔以數位及混合學習方式,對於學習類型與不同學習方式之實證成效,透過實地實驗對後,學習者實際參與學習方式並進行問卷調查,再進行假說驗證,期望達到更深入之分析。研究方法設計:本研究之目的,是藉由「任務─科技適配度」的觀點,來探討數位學習課程中知識傳遞類別課程與技術傳遞類別課程對學習轉移進而影響持續使用意圖的課題。藉由文獻探討並綜合學者的相關研究理論及假說,發展出研究的模型及研究假說,以實地實驗法進行實證,並以問卷量測量任務科技配適度、使用者滿意度、學習轉移、持續使用意圖。本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研究中,收案對象以任職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滿三個月之臨床醫療人員,共包括:護理師、護理長、專科護理師、呼吸治療師…等臨床技術人員。包含一堂知識傳遞呼吸生理學課程與一堂技術傳遞呼吸器學習操作課程,分別請受試者於院內學習網(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TMS),數位學習後連結至Google docs工具蒐集資料,之後在於不同日期,邀請臨床醫療人員參加實驗並分別授予混合學習課程(數位學習後再以小班教學課程(10分鐘~15分鐘))後,採紙本問卷方式調查並進行變數分析。研究問卷經信度、效度分析,整份問卷信度Cronbach's alpha為0.754),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為0.732-0.902。建構效度方面,整份因素負荷量(Factor Loading)大於0.5,組合信度值(Composite reliability, CR)大於0.7,平均變異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大於0.5。區別效度方面,各構面的平均變異萃取量平方根均大於該構面與其他構面之相關係數,因此具有良好之區別效度。結果發現:研究結果,依任務來區分為知識學習及技術學習,分別使用數位及混合學習部分進行比較T檢定,比較任務科技配適度、學習轉移實驗結果分析。綜合分析中,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Smart PLS 3.0之偏最小平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任務科技配適度量(表1)整體平均值介於3.95分至4.79分之間,技術學習使用混合式數位平均數最大。進行比較T檢定,p-value顯著水準為0.05下呈現顯著。分析學習轉移(表2)整體平均值介於4.01分至4.38分之間,技術學習使用混合式數位平均數最大。進行比較T檢定,p-value顯著水準為0.05下呈現顯著。綜合分析(圖2)中任務科技配適度與學習轉移、學習轉移與使用者滿意度、使用者滿意度與持續使用意圖皆有正向且顯著的關係。(表格略)結論與建議:研究顯示,在綜合分析中任務科技配適度與學習轉移、學習轉移與使用者滿意度、使用者滿意度與持續使用意圖皆有正向且顯著的關係。對於學習成效的提升,其實重點不在是否要採用數位學習,而在於如何使用數位學習,建議因應不同類型的課程,安排不同的學習方式。知識類課程使用數位學習方式,降低醫療人員因工作時間漫長、難於集合群體於單一場所教育訓練模式之缺憾,當面對於臨床知識累積學習是可行之方案。技術類課程使用混合學習方式,結合數位學習課程的特色,加上面對面學習方式,讓學習者實際操作過程並反覆示教後,彼此分享討論,再針對討論主題與學生討論,讓學習者有更多的體驗以面對實務上的情境,讓技術的學習能有效運用於臨床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