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118.244

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雜誌

臺灣復健醫學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an important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However, neur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diabetic neuropathy with axonal degeneration or segmental demyelination are still unclear. By using a newly developing electrodiagnostic method of 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FEMG) with a computer-aided program, mean jitter value and muscle fiber density were measured in 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 (EDC) and anterior tibial (AT) muscles from 36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uropathy (group 1) and 12 patients without neuropathy (group Ⅱ) proved by nerve conduction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an increased mean jitter value, fiber density and abnormal percentage both in EDC and AT muscles in group 1 and II diabetic patients comparing to the normal control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n impaired or immatured neuromuscular junctions and an evidence of reinnervation through axonal sprouting in the diabetic patients either with or without nerve conduction abnormalities. In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axonal degeneration and reinnervation are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the SFEMG is more sensitive than routine nerve conduction study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uropathy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用腕關節角度下作神經電刺激所引發出的肌肉誘發電位波之潛期,振幅、間期、及表面積大小的改變情形,十五位正常年輕人分別對其左、右兩手以超大它刺激來刺激其肘部正中神經,在橈側屈腕肌處記錄五個不同腕獨節位置(分別為(1)最大屈曲角度(2)屈曲30°(3)自然位置(4)伸展30°(5)最大伸展角度)的CAMP之潛期、振幅、間期及表而積。並記錄各個角度時橈側屈腕肌的長度。研究結果顯示CMAP之間期,表面積及橈側屈腕肌長度隨腕關節角度由最大屈曲至最大伸展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且具有統計上意義,而潛期及振幅則無此現象。本文建議臨床檢查CMAP時要將病人關節角度予以標準化,以減少操作上的誤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本文之目的在以定量方法檢視正中神經及尺神經檢查時,其參考電極位置的改變及主記錄電極面積的變化對誘發複合肌肉動作電位(CMAP)之影響。於21位年輕正常受試者,分別在腕部施予正中神經及尺神經之超大電量刺激,同時在短外展拇指肌與外展小指肌作CMAP之記錄。復於40位年輕受測者實施主記錄電極改變後CMAP之測試。利用電腦判讀分析其表面積、振幅、間期及潛期的變化。結果發現:I)正中神經檢查時 (a)參考電極由拇指掌指關節移至指間關節或第五掌指關節時,其CMAP之表面積,振幅均明顯的降低,間期及潛期則無改變;(b)主記錄電極改為單極針記錄時,CMAP之振幅顯著升高,但表面積、間期及潛期沒有變化;(c)主記錄電極改為方形記錄電極時,CMAP之表面積、振幅及間期均顯著下降,潛期則無變化。Ⅱ)尺神經檢查時(a)參考電極由小指掌指關節移至遠端指間關節時,其CMAP之表面積及間期均顯著下降,但振幅及潛期無明顯變化;(b)參考電極由小指掌指關節移至拇指掌指關節時,其CMAP之表面積及振幅均下降,間期及潛期則無影響;(c)主記錄電極改為單極針或方形記錄電極,則對CMAP之表面積、振幅、間期及潛期的改變皆無統計學上的意義。本文同時討論造成各項變化之可能成因。

  • 期刊

功能性足底板(functional foot orthosis)近年來廣泛應用於因生物力學和結構排列不良造成的下肢功能障礙。其種類很多,目前製作功能性足底板的材料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主要是提供吸震緩衝(cushion)作用如Aliplast和Plastazote。第二類可以抵抗剪力(anti- shear)提供足底減震及緩衝作用如PPT和Spenco。第三類對長時間反複的撞擊有非常高的能量吸收作用,而且耐用如Silicone和Polyurethane。第四類屬硬式足底板(rigid orthosis)應用於難以糾正的畸形,可以提供足型控制和支撐。 本研究共收集9位扁平足患者,以石膏作簡易取模,並使用第二類的PPT和第三類的Silicone材料製作功能性足底板,以PPT為底而以Silicone為填充物,將距骨下關節(Subtalar joint)維持在正中位置(neutral position)。追蹤時間為二個月,結果顯示病人在疼痛及步行距離都有改善,在使用上也感覺舒服。由此可見這種快速製作及簡便成形的足底板,對扁平足患者有治療效益,值得推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在復健科門診中,頸椎病變患人數極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下頸椎病變,而發生在上頸椎(沈骨,第一頸椎,第二類頸椎)病變病患人數,則屬少數,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延遲診斷、治療。根據病人頸部受傷機轉,臨床症狀,再利用對關節之各種終末端感覺,再加上image study,能使得平均診斷延遲時間縮短。同時介紹利用上述方法,使得病人在第一次門診時,便有正確診斷之二病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本研究之目的有四:(1)探討花蓮地區外傷性脊髓損傷(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ies,以下簡稱SCI)的流行病學特徵;(2)瞭解該地區SCI患者的復健概況;(3)作為評估台灣鄉村地區SCI患者醫療需求之參考;(4)提出防治SCI的對策。本研究以病歷調閱之回溯方式,調查民國76年1月至79年12月間慈濟醫院、省立花蓮醫院、門諾醫院和陸軍805醫院等四所花蓮區域醫院所收治的SCI新病例。結果顯示當時花蓮地區有88名SCI新病例。如以該時期花運人口353,000人來計算,SCI的年發生率為 62.3 / 1,000,000,遠高於其他文獻的報告。在這88例患者中,四肢不完全麻痺者有32例;四肢完全麻痺者有29例;下半身不完全麻痺者有12例:而下半身完全麻痺者 有15例。其中男性有69例,女性有19例,男女性別比為3.6:1。男性患者受傷時的平均年齡為44±16歲,而女性為45±23歲。至於SCI的發生原因則以交通事故為首(佔60.2%),次為由高處跌落(佔23.9%)。患者平均住院日與神經障礙的型式有關:下半身不完全麻痺者最短(平均67±26日),而四肢完全麻痺者最長(平均135±72日)。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為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71例),次為壓瘡(19例)。88例中有10位患者在調查時已經死亡,死亡率為11.4%,主要死因為呼吸衰竭或敗血症。尚存活的78例中曾接受完整復健治療者有48例(62%),其餘則未治療或僅接受短期復健。可以獨立步行或使用輔具助行者有43例(55%),而日常生活完全獨立者有39例(50%)。本研究發現花蓮地區SCI的發生率偏高,且患者接受復健的比率偏低,其原因及防治對策將於文內一併討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