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233.43

臺灣社會工作學刊/Taiwanese Social Work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透過經驗性學習為未來從事實務工作作準備,在社會工作學生的養成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環。本研究藉由政戰學校社會團體工作教育課程之團體實作訓練內容,探討學生在團體工作實作訓練方案的學習經驗。教學方案包括成長團體體驗、團體經驗討論與心得撰寫三部分,將學生分成四個團體,進行六週的成長團體,每週團體結束後的第二天進行團體討論,並撰寫心得報告。每次進行的方式都是「進入團體」→「團體後討論」→「心得撰寫」,然後再循環「進入下一次團體」→「團體後討論」→「心得撰寫」。為瞭解學生學習的主觀經驗與個人成長,本研究採質化研究的方式進行,蒐集的資料來自於學生每週的學習心得、團體後整體課程的回饋及焦點團體訪談。 透過這樣不斷循環前進的訓練方式,學生以成員的身分參與團體的學習包括兩部分,一方面由成長團體的經驗中,觀察到領導者的功能、成員角色的功能、團體的方案;另一方面,對於自我、他人及人際間的互動有覺察與探索。「團體後討論」有助學生澄清概念,及提昇對理論及團體現象的敏感度;「心得撰寫」則協助學生釐清與消化學習收穫、留下成長軌跡及提昇寫作能力。本研究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團體工作教育的省思與討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為瞭解受戒治人家屬衛教座談方案是否達到衛生教育宣導的成效,並評估其對受戒治人家屬是否有所助益,本研究使用前實驗設計的方法,分析不願意參加衛教座談的家屬、願意參加衛教座談的家屬與實際參加的家屬在藥物濫用知能的相關事項上的瞭解程度。 研究使用描述統計分析與卡方檢定的統計分析方法,其結果顯示:(一)受戒治人家庭支持普遍不佳;(二)受戒治人家屬對藥物濫用相關事項瞭解程度普遍不高;(三)願意參加家屬衛教座談者比不願意參加者在多項藥物濫用相關議題瞭解程度上有顯著差異,且願意參加者瞭解程度較不願意參加者為佳;(四)實際參加者在參與座談後對藥物濫用相關議題上之瞭解程度甚高;(五)實際參加家屬衛教座談者對家屬衛教座談方案給予高度的評價。 本文結論認為家屬衛教座談在宣導相關藥物濫用的知識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且發揮了良好的功能。未來建議可針對如何推廣此活動、評量此方案是否提供家屬良好的情緒支持效果做進一步的研究。

  • 期刊

「充權」一詞自一九七六年被提出後,逐漸被社會工作界重視及廣泛使用,本文由「充權」觀點之文獻探討,綜合充權的層次、形式和類別概念,歸納充權觀點在方案評估的運用,具有四個層面: (一)制度面-檢視方案執行單位是否提供方案成員參與政策的機制。 (二)個人面-檢視方案成員是否在心理層面及生活能力等有所成長。 (三)社會面-檢視成員在社會網絡及社會支持等有否增加。 (四)政治面-檢視方案對政策倡導、集體充權文化環境有否助益。 高雄市社會局自民國九十年起正式執行「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係以「參與式政策制定」、「公私協力」、「權利義務對等」三個充權觀點為理念的福利服務計劃,包括就業脫貧等七大策略。經由充權四面向檢視其績效,發現在個人充權效益方面相對明顯,而制度面的參與機制已具形式但層次還要提高。至於社會面可以看到自主性建立之自治團體已逐步運作,政治層面除在增進民間權能有所增益外,也引發鄰近縣市參照,對南台灣以充權觀點建立社會救助制度具有倡導效益。但充權觀點所強調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及以組織力量帶動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能力,對公部門的社工實務將是很大的考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周月清 彭淑芬 舒靜嫻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本文以一位中途發生障礙者與其家庭及現階段台北市三個提供「中途障礙」服務單位為例,探討「中途障礙」生活重建服務瓶頸與未來整合方向。資料包括障礙新定義與社會模式介入相關文獻、實務工作者臨床經驗、及三個單位書面與網站資料。文獻分析發現台灣每年有四千多名勞災導致障礙者;發生障礙與障礙者本人及其家庭個人因素無關,是環境因素導致;「中途」障礙者及其家庭需求是多元、持續、從醫院到社區一連串生心理與社會重建:經濟、醫療、職能與就業、家庭與社會生活重建及各項福利服務,必須跨系統跨專業整合方能滿足。三個提供「中途障礙」生活重建服務民間社服單位檢視結果,就服務對象,三個機構有所區別,就中途障礙者,則有重疊處;以服務方案及目的比較,「伊甸」服務目標為協助障礙者「社會適應」較屬微視介入醫療模式,「新事」與「陽光」介入目的為重回職場;共同瓶頸為社會資源不足及服務系統未能整合。建立一套完整從醫院到社區教育、就業與生活重建整合制度,刻不容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隨著全民健保的實施,醫務社會工作者的角色由早期經濟問題的協助,進展至近期的角色多元化,其中醫療團隊參與角色已漸成趨勢。然而醫務社會工作者參與醫療團隊的過程中仍有其避免不了的衝突。此類衝突包括專業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價值衝突以及與醫療同仁產生角色責任的重疊問題,甚至是專業的不被認可。 基於目前醫務社會工作者於醫療團隊工作的探討焦點多集中於角色期待部分,少有衝突處理之探討,因此,本文試圖以衝突處理過程理論架構來分析醫務社會工作者參與醫療團隊工作的衝突來源及其衝突處理行為之影響層面。同時,將衝突來源分為二大類:即(一)溝通問題,(二)結構面向。並將衝突處理行為分為五大類:即(一)統合、(二)妥協、(三)順應、(四)競爭與(五)逃避等五類行為。最後則分別由預防衝突提高階段與衝突處理行動階段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