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50.55

Hwa Kang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華岡英語學報

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綜合幾種已經發展完整的理論,包括教育學、詞彙教學法、心身醫學及心理學,我們將能對人們學習外語的過程、自我建構也同時建構世界的方式,終至於教學的方法,建立起更新的觀點。由此一新觀點出發,我們必須了解到自我與世界是互相依存的,且語言是由言談(discourse)而非由文法而構成,是由詞彙(lexis)而非由字彙(vocabulary)而構成。如此一來,教師的角色從過往單方面地傳授知識,改變為在學生自主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從旁輔助。學習者的角色則必須從以往被動接受及模仿轉為採取自主的態度積極學習語言。這是根據學前兒童自然發展的學習過程發展而來的觀點。孩童們使用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亦即心智能夠創造出一股不間斷且流動不息的思維、映像、威受、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反應的能力)以前設的方式(pro-actively)探索世界,並根據從外界接收到的反應調整自身的行為。在此過程中,孩童們不僅逐步建立起自我的身分認同,並且開始體現他們使用第一語言(即母語)時所運用的自然創造力。這種前設式的探索開始於幼兒時期,但卻容易在往復求學受教育的階段消失。然而,這份能力仍然能透過內心醒察(mindfrlness)的訓練重新獲得。

  • 期刊

本文目標主要研究臺灣應用英語系學生在“新闆英文”這一門選修課中所使用的學習動機傾向。在本文中,研究者使用嵌入式連序性混合研究法(Sequential Embedded Mixed Method Approach)來收集及分析量化及質化的資料。量化結果顯示內在動機傾向與外在動機傾向有正向性的關聯。此外,學習英文時間的長短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研究結果顯示性別不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因素。質性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受訪者使用較多的內在動機傾向,特別是對於這門課中低成就的學生。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課程的教材及內容可以幫助他們增加英語能力。研究結果也發現當與這些低成就的學生相互比較時,高成就學生在這門課中使用較多的外在動機傾向和任務價值。

  • 期刊

本研究檢視台灣中南部一技術學院中,以線上英語輔導的方式,所進行的教學實習。本案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中的個案研究,研究資料的採集,來自課室觀察、教學日誌及開放式的問卷調查。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資訊通訊科技,如何影響語言教學實習的模式,以及這門實習課,是否成功地培養學生,成為具備電腦技能及教學能力的英語教師。本研究結果,以授課教師的觀察,與實習學生本身的觀點,呈現他們的學習。本研究對未來的教學實習課、進一步的相關研究,亦提出建言。

  • 期刊

根據語言教學專家David Little (1997),如果教師以發展學習者自主權(learner autonomy)為正式學習的中心要務,那麼學生的反省思考(eriticalreflection,以下簡稱省思)能力必然自始即扮演十分重要角色,其理由為所有正式學習之結果來自於個人深思熟慮的努力。其他研究學者,如Phil Benson (2001),亦視省思個人學習過程為培養本身自主權的重要元素。學生的省思日誌(reflection journal)可謂其第一手記錄,直接由學生記載有關個人學習經驗和學習過程的反應。本文乃探討學生在教師導引下撰寫日誌時,對其英語學習之省思為何以及利用班訊(class newsletter)分享同學省思內容之感觀為何。又,教師本身從學生的日誌中可得何種自我省思以利後續教學並提升班上學習者自主權。參與本研究之學生就讀於北部一所私立大學的「大一英文」課程,人數六十二名。其過程為學生於課後回顧該周課內、課外所做所學並計劃次周學習目標與行動等等,將其書寫於省思日誌檔案內,完成復利用校內網路平台繳交存檔,教師則從繳交之日誌內選出學生評論或部分內容編輯成班訊,將其分發或張貼於班級網站上以提供提升學生對學習過程負責的環境。同時,學生亦可藉此演練選擇學習資源、教材和活動之所有權(ownership)以推展學習者自主權。本研究依據學生之問卷結果、省思日誌、和教師對使用省思日誌和班訊觀點來討論提升學習者自主權的可行性。

  • 期刊

英語「作格動詞」(ergative verbs)是中譯英過程中困擾母語中文學生的一個問題。即使英語能力較高者,在英語作格動詞用法上仍存在各種錯誤。本研究以本校翻譯系四年級學生、翻譯研究所二年級學生,業界母語為中文專業譯者及母語為英語專業譯者各15名譯者為研究對象,每位譯者中譯英2篇中文社論文章,共獲取譯文120篇。本研究首先對母語中文譯者的譯文(此一特殊中介語)使用「作格動詞」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不同英語程度譯者的使用偏好和差異,進而將其與母語為英語譯者譯文中「作格動詞」的使用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三組母語為中文譯者「作格動詞」的使用較母語為英文譯者產出明顯不足。由於本研究受試者英語程度跨越四個層次,本研究認為,母語中文譯者「作格動詞」使用產出明顯不足可能是英語能力、中英文「作格動詞」差異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此,本研究建議提高高級英語教學中對「作格動詞」的重視,並針對本研究發現的「作格動詞」用法上的具體問題加強施教。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師的口語即時行為與學生對英語課程情意學習的關係。303名中台灣科技大學的學生參與本研究。受試者回答測驗工具的題目以了解老師口語即時行為呈現的頻率及其對學生英語課程情意學習之影響。皮爾森相關係數結果顯示,老師的口語即時行為與學生情意學習的關係呈現顯著正相關。迴歸分析顯示在十七項口語即時行為裹,有五項即時行為對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情意學習其解釋力達到顯著水準,分別是:提問問題使學生陳述意見、增添幽默、對學生的作業給予回應、討論與課程無關的話題及問學生對作業的看法。文末針對研究結果的限制、教學實務意涵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期刊

台灣的英美文學界多年來已在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的領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然而對於英美文學之課程目標、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等問題,甚少有學者教師之問的研究討論,而高等教育評鑑強調大學教師在學術著作方面表現,似乎使得教學更不易成為英美文學學者的研究重點。此外,近年來教育界大力推動提升大學生英語能力,使得大專英語學系成為培訓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溝通工具的主要機構,而讓英語系的英美文學課程及文學研究迅速地邊緣化。因此,身為英美文學的教師及研究者,我們有必要重新檢視英美文學在台灣扮演的角色,以及英美文學課程之目的、理念、課程設計、內容及教學方法。有鑑於此,本論文認為台灣的英美文學教育勢必會牽涉到語言文化的比較,因此文化差異應可作為英美文學教學的核心角度,讓學生從本體經驗出發,透過差異中去體認英美文化的特質,並讓異質文化與本體文化透過比較產生有意義的連結。以文化差異為出發點,本論文提出四種教學方法之建議:文化類比、翻譯、個人心得筆記及跨文化改編,期盼能透過這些方法幫助學生從跨文化比較的角度來了解英美文學。

  • 期刊

自從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復,高等教育國際化便蔚為風行,而其中『全英語教學』是最常被視為提升教育國際化的策略。雖然大學提倡『全英語教學』已引起廣泛討論,但是針對其實施效果的實徵研究在台灣並不多見,而早在1998年荷蘭學者便發現全英語教學之缺失(Vinkcetal.,1998),因而提出使用『全英語教學』的教師需要在不同教學場域下能使用英語去正確解釋教材並傳達學科知識。本文旨在藉由瞭解十位學生在一所台灣私立大學『全英語教學』之學習狀況與觀點,以促進日復台灣高等教育之國際化。研究之資料來源主要是針對十位在語言相關學系就讀的學生所進行半結構式之訪談錄音。分析方式則採Carspecken (1996)之『再建構分析法』(reconstructive analysis)。研究結果初步顯示學生雖懷疑『全英語教學』影響其專業知能之深度與廣度的吸收,卻也表示自己在英語聽力、字彙與表達的自信方面有所增長。根據學生的意見,本研究也發現使用『全英語教學』的教師,在課程安排與教學上,除需注意Vinke et al. (1998)所提學習之認知方面,也要留心情意部分,以加強學生之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