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0.53

北台通識學報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原北台灣科技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二十世紀的禪宗研究是中國佛教史璀璨的一頁,也是近現代中日佛學交流史具指標性成果的展現。投入禪宗研究這一領域的重要學者,有中國的胡適,日本的鈴木大拙、宇井伯壽、關口真大、柳田聖山等人,而印順則在他們的厚基上對文獻有更精闢、獨到的詮解。對於牛頭宗的法脈問題,胡適以爲法融與楞伽宗無關;鈴木大拙依舊說,確認法融與道信有關。但胡氏與鈴木氏均未涉獵法持與弘忍。宇井伯壽肯定法融與道信、法持與弘忍皆有其傳承;關口真大則以爲法融與道信無師徒脈絡,而法持與弘忍則有衣缽關係;印順卻以爲兩兩概無師承關聯。此外,印順與關口真大一致認爲《絕觀論》爲法融所著;柳田聖山以爲該書大概不是法融本身的著作,應是牛頭宗成立後,被拿來當作綱要書,而假託於宗祖。至於牛頭禪在中國禪宗史上的地位,關口氏宣稱:牛頭禪「開後世禪宗思想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之先河」、「禪宗中國化,牛頭法融在此禪宗史上的意義上極爲重要」;而印順則點明「牛頭禪是從印度禪轉變到中國禪的關鍵」。還有,兩人都指出「牛頭禪終歸於南宗禪」,尤以印順更清晰的判定牛頭歸於南宗之石頭。可以說,印順有關牛頭禪的研究,不僅與胡適、鈴木大拙、宇井伯壽、關口真大、柳田聖山等人在研究成果上互涉相攝,並做出極爲用心的回應,尚且提出許多卓識、創見,實爲二十世紀中日禪宗研究「挺向另一高峰」。

  • 期刊

近年來,學者開始倡言台灣民主憲政倒退之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政府體制不正常的運作。我國政黨已走向多黨制的體系,政黨的合作乃是大勢使然,但其選民地位不明、個人色彩濃厚的危機,並未因政黨間的合作而趨於緩和。因此,從選舉角度來看,如果選舉是以政黨爲中心,做政見與人才的競爭,而且將來對於聯合政府的結合有一共識,讓選民於選舉投票前就有明確的認知,則選舉結束,可能是一個混沌政局的結束。反之,如果政黨仍不努力在這個選舉競爭的過程中,發掘足以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和利益分野,選舉還是聽由候選人各顯神通,人脈地緣重新磨合一遍,實際上,只是把台灣社會的舊傷新痛重新撕裂一遍而已。 就政黨理論而言,結盟有其背景因素;對於國、親、新三黨而言,政黨的合作與結盟是選民的期待,是選舉的考量,其與政黨重組與結盟理論是否相吻合,或是台灣自成一特殊現象,將是本文研究之焦點。

  • 期刊

陶淵明的「復得返自然」是人們所經常樂道的。他的歸返自然有兩層意義,一個是內在的自然,指的是生活的質樸,心靈的反璞歸真:另一個則是外在的自然,指的是大自然,能欣賞進而與之共融。我們欣賞和讚美陶詩,實是詩人用他自己生活所體驗出的哲理,來與大自然或者人事間的物象,組合在一起而產生的真切感受。有關於內在自然的研究已經相當的豐富,本文則旨在試求探索在陶淵明作品中,大自然對詩人的靈感、心靈有怎樣的影響,而詩人又以哪些詞彙、詩句來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在現代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尋求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在大自然的體驗中尋找生命的安頓之所的趨勢下,陶淵明歸返自然的生活態度無疑將是一種新的啟示。

  • 期刊

本文主要以〈赤壁賦〉、〈超然台記〉兩篇文章爲主軸,並旁及東坡其他相關作品,旨在清楚的呈現東坡文學中的道家哲思。透過〈赤壁賦〉、〈超然台記〉兩篇文章,不難看出東坡對老莊哲學實有深刻不凡的領悟,其中不乏高度的哲學思辯,然而更多是屬於生命的體驗。本文首先談東坡對生命所提出的疑問-「存在的悲感」與「物我的矛盾」,其次再論東坡如何在老莊哲學中找到答案。最後的結論是,東坡悟得老莊「超然物外」,與「無分別」的智慧,不僅消解了他個人「存在的悲感」與「物我的矛盾」的問題,且具有普遍積極的意義。

  • 期刊

介紹《聊齋誌異》蒲松齡的家世科舉之路及《聊齋》的寫作年代。

  • 期刊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是作者讓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從『江湖』中的「正」、「邪」對立,以及「武林」人物夢寐以求的「盟主」,做了另一種選擇。令狐冲與任盈盈原本都生活在武林世家,一個是華山派的大弟子,一心想娶掌門人的女兒,曾是恆山派的掌門人,擁有『易筋經』『獨孤九劍』的絕世武功,有統一武林的機會。另一個是日月教教主的掌上明珠,在武林中能呼風喚雨,後來接掌了教主之位。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出生在權力的環境中,他們也享受過權力的滋味,最後卻能超越權力,雙雙歸隱山林,選擇自己自由自適的空間。 任盈盈與令狐沖原本是歸屬於敵對「陣營」,他們由對立而結合,這中間的成長歷程構成小說故事發展的主軸。金庸透過這個故事的架構與內容,陳述了自己對現實權力的態度。他最後讓一心抱著復仇的林平之不得善終,而擁有權力的岳不群與任我行不能如願。讓令狐冲與任盈盈通過不斷的歷練與反省,使他們做了『笑傲江湖』的選擇。『他們的抉擇是退出鬥爭漩渦,獨善其身』(1681)1。作者將男女主角以『隱士』作最後的歸宿(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