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163

醫療品質雜誌/Journal of Healthcare Quality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智慧醫療的蓬勃發展,因資訊系統問題而導致的病人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引起國際間重視。2020年醫策會與ECRI合作,建置臺灣第一個醫療科技問題與病人安全風險學習平台(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 Patient Safety, ITPS),由醫院通報以收集因資訊科技所導致的病人安全事件。本平台於2021年共收案50件,事件類別以檢驗/檢查/病理切片事件(40%)及藥物事件(38%)最多,在資通訊事件分類方面,以資訊系統問題(48%)、系統介面問題(26%)最多。為確保通報資料正確性與完整性,由專人客製化進行問題的溝通與釐清,並由專家群進行深度剖析,挖掘資訊系統潛藏的病人安全風險,提供即時的回饋與建議,並辦理醫院通報及改善經驗標竿分享,共同研討此新興領域,共創安全E世代。

  • 期刊

資訊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是醫療照護中重要的一環,更對病人安全產生極大的影響。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有鑑於智慧醫療的快速發展,期盼藉由跨界的合作、流程的整合及人才的培訓,讓醫療院所能達成醫療科技發展與促進病人安全2大目標,並朝向發展智慧醫院的目標前進。在跨界合作中,能讓我們所接觸的科技客製化成為醫療的需求;在流程整合後,能讓工作流程結合資訊流程,搭配品管的精神和手法,讓科技符合臨床所需;人才培訓部分則是希望能培養跨界合作、流程整合及團隊溝通相關人才。最後期望透過運用科技或系統的過程,讓醫療更有價值,並找出科技及系統的問題,逐一解決,為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就醫環境而努力。

  • 期刊

現今資訊發展及流通迅速,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及維護醫院資訊系統和相關設備,是「病人安全」中的重要課題。本院於2021年參與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療科技問題與病人安全風險學習平台(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 Patient Safety, ITPS)」,經過一年的專案學習和運作,於2022年由醫療品質部、資訊室、護理部及醫工室正式組成團隊研究調查小組,訂定小組運作及檢討機制,針對內外部專家之建議予以改進,進而達到品質提升之目的。本院也藉由收集之通報案件,加入相關單位人員的參與討論,提升團隊合作及單位安全之風氣,讓醫院的資訊系統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率的安全把關。

  • 期刊

目的:全球糖尿病盛行率仍持續成長,以機器學習技術建立有效預測糖尿病個案之長期血糖變化模型,並實作成系統,提供予病人營養介入輔助決策之參考有其必要性。材料與方法:數據來源為奇美醫療體系三院區門診營養衛教系統2007至2019年加入糖尿病試辦計畫之成年病人就診營養衛教紀錄,依文獻與專業經驗選擇20個特徵變數,以多種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立「預測一年後病人糖化血色素是否改善達7%以上」之模型。最後挑選最佳模型(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高者)實作成預測系統以供臨床使用。結果:各機器學習法建立之模型精確度在0.735~0.749間,其中支持向量機法之敏感性達0.757、特異性0.739、AUC值0.828,為最佳模型。我們將預測系統提供給3位營養師試用,均獲得正面的肯定,認為此系統對糖尿病營養諮詢衛教非常有幫助。結論:以機器學習法建立之預測模型具有優異的品質,為糖尿病營養諮詢衛教提供非常有前景的方法,可作為臨床疾病照護及飲食衛教介入之有效參考,使病人維持良好之長期血糖控制,減少糖尿病引發合併症發生率,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與促進醫病共享決策。

  • 期刊

近年來,國內機構包含醫院在內,對於組織韌性(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與人員復原力(Resilience)二名詞興趣穩步增長,本文目的即是探討開發組織韌性與人員復原力基本的認知與方式,首先運用國際認可彭博所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韌性國際評比衡量方式作為解釋Resilience的多元性基礎,再透過文獻查證探究相關學門對於組織韌性、人員復原力、韌性工程的論述。雖然人員復原力與組織韌性在對象和目標上有所不同,但根據系統理論,人與組織皆具有層次性和增生性的系統特徵,且人員是組織的一個元素,對於醫療機構開發此二型態韌性所面臨的挑戰,本文提出可參考韌性工程倡議的系統概念、模型、推動框架、設計原則與工具進行規劃,並結合人員復原力與組織韌性做整體性開發。

  • 期刊

非計畫重返手術室是台灣臨床成效指標手術照護中的重要指標之一,常與前次手術的併發症有高度的相關性,又不易釐清計畫與非計畫、相關與不相關,使這支指標的正確性備受爭議。團隊藉由專案管理手法達成1.指標統計一致與正確、2.分析非計畫相關及非相關重返手術原因、3.提升手術安全與照護品質。與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嘉基非計畫性相關重返之發生率(P值)由1.2%降低至0.67%、2017年0.61%、2018年0.61%。藉由外科系品質會議逐案分析討論,整合醫療、護理、行政資訊共識,導正資料的正確性,由專案管理的過程重新檢視指標定義、指標收案流程及數值來源,可建立指標內部稽核制度及自我驗證指標資料正確性之機制,加強人員對醫療品質的重視度及參與度,讓病人安全與品質改善日常化。

  • 期刊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Acute Ischemic Stroke)發作8小時內接受機械取栓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治療,可提升病人預後、降低殘疾嚴重程度,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共計55位個案,其中7位案例合併其他原因、急性疾病故排除,因此由急診檢傷至抵達血管攝影室接受穿刺止之個案數共計48名。參考文獻後,將檢傷至穿刺時間(Door-to-Puncture Time)之目標值設定為120分鐘。48名個案從入急診到接受EVT時間平均值為173分鐘,達成率僅10.4%,平均住院日為36.8天。參考國際文獻及標竿北市醫中後,發現仍有改善空間,即成立跨領域照護團隊,分析延遲原因為人員對檢查流程備物生疏、傳呼不到傳送員、資訊系統不完備、訊息傳遞異常等,團隊共同制定跨單位機械取栓護理交班單、搶救急性中風衛教單、創意研發固定帶、增設計時器及EVT Bundle包、修訂腦中風暨機械取栓標準流程及傳送員管理辦法後,接受EVT病人平均時間由173分鐘降至112.6分鐘、120分鐘內完成EVT比率由10.4%提升至68.8%。由品管圈的執行,不但優化了各單位作業流程、縮短治療時間,更提供病人即時且優質的照護。

  • 期刊

臺灣為符合國際人權潮流,正式推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國際審查委員認為臺灣普遍缺乏無障礙環境,以及缺乏通用設計的法律定義及應用。通用設計所追求的理想在於將適用性極大化至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同一設施設備,但是無障礙環境係追求每個人都有設施設備可以使用;臺灣要能先普及化無障礙環境,才有基礎實踐通用設計理念。臺灣未來推動高齡友善環境,除了高齡者活動與照顧相關的社區生活設施、照顧機構之外,高齡者就醫、復能的醫療場所也應列為重點場所,且在建構無障礙環境的過程中漸進式同時實踐通用設計理念,將是需要思考的關鍵議題。

  • 期刊

臺灣近年來關節退化疾病族群比例持續上升,而人工關節置換是關節退化末期的首選治療。良好的人工關節置換,除了骨科手術本身外,應該包含術前評估、衛教及術後護理、止痛、復健等,而這些都需仰賴其他跨領域團隊的共同合作,然則要整合各專業領域團隊實非易事,所幸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所制訂之「關節置換照護品質認證」給予我們明確指引及標準,同時亦督促整合各領域醫療團隊,發揮跨團隊效能,讓整體醫療品質有質的飛躍。

  • 期刊

隨著科技的進步,整合人工智能的醫療與照護逐漸在醫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及早預防及定期追蹤分析,演算法可以判讀很多人類醫師難以察覺的病灶與病症,進而輔助診斷與治療。因AI與醫療的結合,未來也有機會落實普惠醫療,節省成本並弭平城鄉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