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82.132

運動文化研究/Sport Studies

臺灣身體文化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陳啟川年輕時期曾多次代表慶應義塾參加田徑賽事,揚名日本。然而,這些事蹟在可蒐羅的臺灣體育運動史相關書籍中,未有任何著墨。為此,本文將採用《75周年記念慶應義塾體育會競走部史》、《日本陸上競技史》、《臺灣體育史》、「陳啟川先生紀念館」內保存之文物等相關史料,以及筆者記錄的口述材料,探究陳啟川的田徑生涯,冀望深掘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史尚未討論的課題。據研究結果顯示,1920年「第一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舉辦前,陳啟川即透過前往日本留學的管道,率先參加1920年「第七屆奧運會第一、第二次預選賽」,試圖挑戰進軍奧運會。同年11月,更以擅長跑、跳、投之姿態,轉戰全能運動項目,是為「臺灣第一位鐵人」。即便,最終未能一償夙願征戰海外,但論其能晉級至奧運會第二次預選賽與締造全日本400公尺接力紀錄的耀眼成就而言,不失為是「首位參加奧運會預選賽的運動員」。

  • 期刊

本研究從旅遊體驗的觀點探討「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徒步旅遊者的參與動機及其體驗。1987年,這條路被定為第一條歐洲文化路線,新的黃色箭頭路標開始出現在沿路上,聖雅各朝聖之路從此吸引了更多來自西班牙和許多其他國家的遊客、步行度假者或朝聖者。如今,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各國人士前來走這條路。徒步到聖雅各朝聖已經或多或少發展成為一種運動或旅遊活動。旅遊往往被視為一種體驗來研究,旅遊體驗的過程包括:預期、參與和省思。本研究從旅遊體驗的觀點,透過文獻分析、研究者於2015年6月10日到7月10日,從St. Jean Pied de Port走到Santiago de Compostela之參與觀察,以及深入訪談10位徒步聖雅各朝聖之路的參與者,得出以下結論:一、徒步聖雅各朝聖之路參與動機,包括文化、宗教、健身、心靈等動機,以及作為旅遊的選項;二、聖雅各朝聖路參與者在旅遊體驗之預期、參與和省思三個過程中,都得到深刻的身心靈體驗;三、聖雅各朝聖路參與者在經過約一個月的健行後,得到正向的身體和心靈上的體驗,甚至個人發展。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索臺灣路跑運動的文化現象。經過筆者三年多的親身路跑見證與田野筆記的觀察與紀錄;從5公里的初體驗到54公里的超馬挑戰,透過實踐與反思的研究對話,完成了本篇民族誌的書寫並歸納出五大路跑運動的文化現象:路跑社團的相繼成立、運動傷害的無所不在、馬拉松的商機無限、秀異路跑人的玩心與淬鍊生命的價值。這些現象的發生皆根源於一種自我追尋與夢想的實踐,希冀能朝向更快的速度與更遠的距離邁進。

  • 期刊

緒論:2014年大專院校籃球聯賽中,義守大學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發生衝突事件,判定兩隊比賽權沒收及降級,所引發爭議值得探討。研究方法:以Schön之反思性實踐進行主題式分析,梳理出「行動中的反思」,並兼採Polanyi默會知識進行對話;「行動後的反思」則以Foucault權力論述其合宜性。研究結果:一、輿論民調因不同價值取向而形成對立;法規正當性維護與法學原則性及社會人文脈絡可有迥異觀點;審判過程存有行政救濟空間。二、標舉教育理想而遂行規律與懲罰者,與導向球員正向發展立意存在脫鈎矛盾,使球員學生處境相較弱勢,故以創造性論述勾勒危機處理的有效的方向。研究結論:整體而言,行動中的反思與行動後的反思有助於揭露事件主體學生球員弱勢處境與值得人文關懷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