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昱緯
Jiang, Yu-Wei
論文名稱: 救嬰與濟貧:乳婦與明清時代的育嬰堂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乳婦明清育嬰堂女性職業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68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明清時期育嬰堂的乳婦為核心,討論乳婦的來源、待遇、職能與評價等問題。在明清時期大量創設育嬰堂的背景下,這份專屬於女性的職業,匯聚育嬰堂「救嬰」與「濟貧」的雙重理念於一身,深具特殊性。
    明末清初,育嬰堂逐漸從鬆散的結社,轉為具有組織性的機構,是為「制度化」。雍正二年諭令頒布至乾隆年間,地方官員與士紳大量創設育嬰堂。同時,官方力量介入民營育嬰堂的堂務與經費,形成「官營化」的特徵。本文則進一步處理雍正皇帝及士紳對創設育嬰堂的態度,並辨析官辦育嬰堂實不宜稱作「官營化」,以免簡化育嬰堂的型態。育嬰堂在制度化的過程中,人事組織及管理制度也逐漸形成。清中晚期,隨著時局動盪及育嬰堂救濟的缺失,出現以救濟棄嬰家庭的小型育嬰機構,但其仍未取代育嬰堂的功能,育嬰機構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經營型態。
    乳婦的來源,由於育嬰堂濟貧理念及救濟範圍的限制,以育嬰堂附近生產不久的貧家婦女為主。士紳揀選乳婦的條件,一方面符合歷代醫書與家訓對乳母的要求。另一方面,與明清善會、善堂透過認定救濟者的資格,以重整社會秩序之目的不謀而合。乳婦的待遇雖有定制,但視各別情況仍有所差異。值得注意的是,育嬰堂對乳婦攜同親生子女入堂多表疑慮,亦造成乳婦安置親生子女的困難,凸顯出育嬰堂難以兼顧「救嬰」與「濟貧」兩大理想。
    乳婦的工作內容以照護堂嬰為主,即使堂規詳載照護事宜,但仍要透過乳婦的觀察與親觸,採取適合的護理措施,凸顯乳婦健康照護者的角色。在起居方面,乳婦被要求與堂嬰片刻不得相離,生活規範必受限制。本文由「空間與性別」的角度指出,從育嬰堂空間配置來看,反映內外之隔及男女之防的倫理秩序。因此,乳婦雖是外出工作的職業婦女,卻是進入另一個性別秩序中。這也影響到乳婦的評價,將有別於穿門踏戶的「三姑六婆」。
    士人對於乳婦的評價,一方面是基於乳婦、堂嬰與親生子女的關係;另一方面是乳婦貪財的形象。乳婦身兼救濟與受濟者的雙重身分,又在階層與性別的因素交錯之下,這些複雜的議論,充分反映出育嬰堂「救嬰」與「濟貧」難以兩全的困境。

    緒 論 1 第一章 明清育嬰堂的發展與人事編制 19 第一節 明清育嬰堂的發展 20 第二節 育嬰堂的經營與人事編制 38 第二章 乳婦的來源與待遇 60 第一節 選擇條件與入堂程序 61 第二節 聘期與報酬 77 第三章 乳婦的工作內容與生活規範 88 第一節 嬰兒照護與飲食忌宜 88 第二節 起居活動的限制 106 第四章 文獻所見的乳婦敘事與社會評價 116 第一節 揚州育嬰堂及其「乳婦頭事件」 116 第二節 乳婦的褒貶與議論 124 結 論 133 徵引書目 137

    一、古籍史料
    (一)檔案與官書典籍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允祹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6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世宗御製,《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0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托津等奉敕纂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4-70輯,第631-70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清〕于敏中等纂修,《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收入《清代各部院則例》,第7冊,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
    〔清〕崑岡等奉敕著,《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二)地方志
    [明]馮夢龍,《壽寧待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清〕何洯等撰,《(康熙)鎮江府志》,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二十四年序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1990。
    〔清〕馬如龍撰,《(康熙)杭州府志》,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二十五年序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1990。
    〔清〕潘拱辰等纂修,《(康熙)松溪縣志》,影印民國十七年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尹會一、程夢星等纂修,《(雍正)揚州府志》,影印雍正十一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吳宜燮修,黃惠等纂,《(乾隆)龍溪縣志》,影印乾隆二十七年修,光绪五年補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雅爾哈善等修,習寯等纂,《(乾隆)蘇州府志》,乾隆十二年刊本,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藏。
    〔清〕王祖肅、楊宜侖修,虞鳴球、董潮纂,《(乾隆)武進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2冊,影印乾隆年間刊本,北京:中國書店,1992。
    〔清〕伍煒修,王見川纂,《(乾隆)永定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122冊,影印乾隆二十一年刻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呂肅高修,張雄圖纂,《(乾隆)長沙府志》,影印乾隆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清〕李拔等纂,曾瑛等修,《(乾隆)汀州府志》,影印乾隆十七年修,同治六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黃之雋等撰,《(乾隆)江南通志》,影印乾隆三年重修本,臺北:華文書局,1967。
    〔清〕鄭澐修,邵晉涵纂,《(乾隆)杭州府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01-703冊,影印乾隆四十九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呂燕昭修,姚鼐纂,《(嘉慶)重刊江寧府志》,影印嘉慶十六年修,光緒六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楊宜崙修,夏之蓉等纂,《(嘉慶)高郵州志》,影印嘉慶十八年增修,道光二十五年重校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左輝春纂,《(道光)續增高郵州志》,影印道光二十三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陳雲章等修,張紹璣等纂,《(道光)武寧縣志》,影印道光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徐宗幹纂,盧朝安重纂,《(咸豐)濟寧直隸州志》,影印咸豐九年刊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涂宗瀛,《江寧府重建普育堂志》,同治十年刊本,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http://id.lib.harvard.edu/aleph/007511776/catalog,擷取日期:2017年10月1日。
    〔清〕《(同治)福建省例》,影印國立臺灣大學戴炎輝教授珍藏本抄錄,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9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清〕周際霖等修,周頊等纂,《(同治)如臯縣續志》,影印同治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俞致中等修,汪炳熊等纂,《(同治)弋陽縣志》,影印同治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黃式度修,王柏心纂,《(同治)漢陽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輯》,第5冊,影印同治七年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清〕達春布修,黃鳳樓纂,《(同治)九江府志》,影印同治十三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王安定纂,《(光緒)兩淮鹽法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42-845冊,影印光緒三十一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王其塗等修,湯成烈等纂,《(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影印光緒三十二年重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江峰青等修,顧福仁等纂,《(光緒)嘉善縣志》,影印光緒十八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余麗元纂修,《(光緒)石門縣志》,影印光緒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吳兆熙,張先掄修纂,《(光緒)善化縣志》,影印湖南圖書館藏光緒二年本,長沙:嶽麓書社,1975。
    〔清〕吳宗焯等修,溫仲和等纂,《(光緒)嘉應州志》,影印光緒二十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李前泮修,張美翊纂,《(光緒)奉化縣志》,影印光緒三十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李維鈺原本,沈定均續修,吴聯薰增纂,《(光緒)漳州府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29冊,影印光緒三年芝山書院刻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清〕金福曾等修,張文虎等纂,《(光緒)南匯縣志》,影印民國十六年重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俞樾纂修,《(光緒)鎮海縣志》,影印光緒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張紹棠修,蕭穆纂,《(光緒)續纂句容縣志》,影印光緒三十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張寶琳修,王棻纂,《(光緒)永嘉縣志》,影印光緖八年刊,民國二十四年補刻版,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博潤等修,姚光發等纂,《(光緒)松江府續志》,影印光緒九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彭潤章修,葉廉鍔纂,《(光緒)平湖縣志》,影印光緒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楊文駿修,朱一新纂,《(光緒)德慶州志》,影印光緒二十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趙定邦等修,丁寶書等纂,《(光緒)長興縣志》,影印同治十三年修,光緖十八年增補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謝延更等修,劉壽增纂,《(光緒)江都縣續志》,影印光緒九年刊本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龔定瀛修,夏子鐊纂,《(光緒)再續高郵州志》,影印光緒九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龔嘉儁修,李榕纂,《(光緒)杭州府志》,影印民國十一年鉛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韓佩全等修,張文虎等纂,《(光緒)重修奉賢縣志》,影印光緒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孫雲錦纂,《江寧府重修普育四堂志》,光緒十二年刊本,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https://reurl.cc/y6gg8,擷取日期:2017年10月1日取得。
    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民國)吳縣志》,影印民國二十二年鉛字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詹宣猷、劉達潛修,蔡振堅等纂,《(民國)建甌縣志》,影印民國十八年鉛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三)文集、筆記、官箴書及其他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藥方》,影印江戶影寫宋刻本,臺北:宏業書局,1995。
    〔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742冊,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不著撰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
    〔宋〕陳文中,《陳氏小兒病源方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元〕朱震亨,《格致餘論》,影印《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元〕徐元瑞撰,《吏學指南》,收入《居家必用事類》,東京: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1984。
    〔明〕王大綸,《嬰童類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影印上海圖書館藏萬曆初刻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明〕王鑾,《幼科類萃》,影印明嘉靖十三年刊本,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4。
    〔明〕左懋第,《左忠貞公剩藁》,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第26冊,影印乾隆五十八年左彤九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朱惠民,《慈幼心傳》,明萬曆間潘氏重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收入《北京圖書館珍本叢刊》,史部傳記類第2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明〕徐三重,《鴻洲先生家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6冊,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濟南:齊魯書社,1995。
    〔明〕笑笑生,《金瓶梅》,臺北:三民書局,1985。
    〔明〕陳龍正,《救荒策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75冊,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五年潔梁堂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6。
    〔明〕陳龍正,《幾亭全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2冊,影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清康熙雲書閣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劉宗周,《人譜類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不著撰人,《育嬰堂新劇》,收入《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第2輯第27冊,影印日本大谷大學圖書館藏鈔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清〕方濬頤,《二知軒文存》,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9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清〕王鳴盛,《西莊始存稿》,收入《嘉定王鳴盛全集》,第1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何耿繩,《學治一得編》,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社會科學類》,第52冊,影印嘯園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余治,《得一錄》,影印同治八年得見齋刻本,臺北:華文書局,1968。
    〔清〕吳謙著,《醫宗金鑑》,臺北:世一書局,1993。
    〔清〕李海觀,《歧路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阮本焱,《求牧芻言》,影印光緒年間刊本,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清〕唐甄,吳澤民編校,《潛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66。
    〔清〕徐棟輯,《牧令書》,收入《官箴書集成》,第7冊,影印道光二十八年刊本,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陳宏謀,《培遠堂偶存稿》,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280冊,影印清乾隆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陳夢雷等纂輯,《古今圖書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34。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收入《官箴書集成》,第3冊,影印康熙三十八年金陵濂溪書屋刊本,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歐陽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戴肇辰,《從公續錄》,收入《官箴書集成》,第8冊,影印戴氏雜著本,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日]丹波康賴,高文鑄等校注,《醫心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申報》(上海)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66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兩淮鹽運使署,〈調查揚州育嬰堂經費人數辦法一覽表〉,《淮鹺月報》,14(1915),無頁碼。
    清代糧價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夫馬進著,伍躍、楊文信、張學鋒譯,《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第二冊》,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70。
    王尊旺、李穎,《醫療、慈善與明清福建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王衛平、黃鴻山著,《中國古代傳統社會保障與慈善事業——以明清時期為重點的考察》,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衣若蘭,《「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12。
    柯小菁,《塑造新母親:近代中國育兒知識的建構及實踐(1900-1937)》,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梁其姿,《變中謀穩:明清至近代的啟蒙教育與施善濟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賀蕭(Gail Hershatter)著,韓敏中等譯,《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盧淑櫻,《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香港:中華書局,2018。
    韓德林(Joanna Handlin Smith)著,吳士勇等譯,《行善的藝術:晚明中國的慈善事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二)中文論文
    毛立平,〈婦女史還是性別史?——清代性別研究的源流與演進〉,《婦女研究論叢》,146(北京,2018.3),頁111-120。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業鍵著,陳春聲譯,〈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應與糧價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2(廈門,1987.6),頁69-100。
    王德毅,〈宋代的養老與慈幼〉,收入宋史研究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六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1,頁399-428。
    王衛平,〈清代蘇州的慈善事業〉,《中國史研究》,1997:3(北京,1997.9),頁145-156。
    王衛平,〈清代江南市鎮慈善事業〉,《史林》,1999:1(上海,1999.3),頁38-63。
    王衛平,〈清代江南地區的育嬰事業圈〉,《清史研究》,2000:1(北京,2000.2),頁75-85。
    全漢昇,〈宋代女子職業與生計〉,《食貨半月刊》,1:9(上海,1935.1),頁5-10。後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版,頁193-204。
    衣若蘭,〈近十年兩岸明代婦女史研究評述(1986-199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臺北,1997.6),頁345-362。
    衣若蘭,〈從「三姑六婆」看明代婦女與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衣若蘭,〈最近臺灣地區明清婦女史研究學位論文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臺北,1998.8),頁175-187。
    吳佩林、張家培,〈清代州縣衙門中的官媒〉,《歷史檔案》,2018:3(北京,2018),頁69-77。
    李金蓮,〈清代育嬰事業中的職業乳婦探析〉,《中華文化論壇》,2008:2(四川,2008),頁16-22。
    李金蓮,〈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及其工資待遇〉,《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8:1(商丘,2012.1),頁71-77
    李金蓮,〈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研究〉,《中國社會歷史評論》,13(天津,2012.6),頁258-285。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臺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學》,7:2(臺北,1996.6),頁139-180。
    李貞德,〈漢唐之間的女性醫療照顧者〉,《臺大歷史學報》,23(臺北,1999),頁123-156。
    李貞德,〈漢魏六朝的乳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臺北,1999),頁439-481。
    李貞德,〈漢唐之間家庭中的健康照顧與性別〉,收入黃克武主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性別與醫療》,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頁1-49。
    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導言〉,頁1-10。
    李貞德,〈最近臺灣歷史所學位論文中的性別課題——從三本中古婦女史新書談起〉,《新史學》,21:4(臺北,2010.12),頁203-237。
    汪毅夫,〈清代福建救濟女嬰的育嬰堂及其同類設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4(廈門,2006.12),頁14-22。
    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臺北,2010.12),頁1-52。
    林佳,〈明清醫家對楊梅瘡的認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8。
    林麗月,〈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臺北,1995.8),頁3-20。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收入游鑑明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1-24。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臺北,2005.12),頁1-26。
    邱仲麟,〈明清的人痘法——地域流佈、知識傳播與疫苗生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臺北,2006.9),頁451-516。
    邱仲麟,〈明代以降的痘神廟與痘神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4(臺北,2017.12),頁785-915。
    胡曉真,〈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臺北,1994.6),頁271-289。
    孫慧敏,〈民國時期上海的女律師(1927-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臺北,2006.12),頁51-88。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臺北,1995.8),頁21-50。
    張學謙,〈從朱震亨到丹溪學派——元明儒醫和醫學學派的社會史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4(臺北,2015.12),頁777-809。
    梁元生,〈慈惠與市政:清末上海的「堂」〉,《史林》,2000:2(上海,2000.6),頁74-81。
    梁其姿,〈明清預防天花措施的演變〉,收入楊聯陞、全漢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頁239-253。
    梁其姿著,蔣竹山譯,〈前近代中國的女性醫療從業者〉,收入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頁355-374。
    梁其姿,〈明清社會中的醫學發展〉,收入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主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頁307-335。
    許倬雲,〈從周禮中推測遠古的婦女工作〉,《大陸雜誌》,8:7(臺北,1954.4),頁202-205。後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版,頁51-62。
    許慧琦,〈訓政時期的北平女招待(1928-1937)——關於都市消費與女性職業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8(臺北,2005.6),頁47-96。
    連玲玲,〈「追求獨立」或「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職員的出現及其形象塑造〉,《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臺北,2006.12),頁1-50。
    陳慈玉,〈二十世紀初期的女工〉,《歷史月刊》,2,臺北,1988.3,頁112-117
    曾我部靜雄著,鄭清茂譯,〈溺女考〉,《文星》,10:1(臺北,1962.5),頁52-57。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與婦女的社會地位論述〉,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研究集(第五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頁305-343。
    黃郁惠,〈清季江蘇育嬰堂慈善事業,1860-1900〉,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雷妮、王日根,〈清代寶慶府社會救濟機構設中的官民合作——以育嬰堂和養濟院為中心〉,《清史研究》,2004:3(北京,2004.8),頁53-58。
    熊秉真,〈從唐甄看個人經驗對經世思想衍生之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臺北,1985),頁1-28。
    熊秉真,〈傳統中國的乳哺之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臺北,1992.6),頁123-146。
    趙建群,〈試述清代拯救女嬰的社會措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4(廈門,1995),頁44-50。
    趙淑萍,〈民國初年的女學生(1912-192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蔡淑芳,〈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愛敏,〈性別視野中明清社會經濟史內容的增補:以農業史、紡織業史、商業史、消費史為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2(香港,2011.1),頁95-127。
    羅溥洛(Paul Ropp),梁其姿譯,〈明清婦女研究:評介最近有關之英文著作〉,《新史學》,2:4(臺北,1991.12),頁77-116。
    (三)外文論著
    Bray, Francesca.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Brokaw, Cynthia J.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1991.
    Cass, Victory. “Female Healers in the Ming and Lodge of Ritual and Ceremony,”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6:1 (Ann Arbor, 1986.3), pp. 233-245.
    Chi, Angelina Y. “Labor Stratification and Gendered Subjectivities i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of South China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Case of Nu Zhaodai (女招待),”《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臺北,2006.12),頁125-178。
    Furth, Charlotte.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Ko, Dorothy.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Leung, Angela Ki Che. “Relief Institutions for Childre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In Chinese Views of Childhood, edited by A.B. Kinney, pp. 251-278.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Leung, Angela Ki Che. “Women practicing medicine in pre-modern China,” in Chinese Women in the Imperial Past: New Perspectives, ed. H. Zurndorfer,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pp. 101-134.
    Smith, Joanna Handlin.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2 (1987), pp. 309-337.
    Smith, Joanna Handlin. “Gardens in Ch'i Piao-chia's Social World: Wealth and Values in Late-Ming Kiangn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1:1 (1992), pp. 55-81.
    Smith, Joanna Handlin. “Liberating Animals in Ming-Qing China: Buddhist Inspiration and Elite Imaginat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8:1 (1999), pp. 51-84.
    Smith, Joanna Handlin. The Art of Doing Good: Charity in Late Ming China. Berkeley &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