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敏佳
論文名稱: 《幽夢影》的詩性智慧與傳播接受
指導教授: 潘麗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1
中文關鍵詞: 幽夢影傳播與接受張潮評點詩性智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3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初張潮的《幽夢影》以其獨特的審美鑑賞與優美的清言句式,得到廣泛的接受與注目。作者張潮不僅喜愛讀書、著書,更喜好編書,具有刻書家、詩人、詞人、文人等多重的身分,著述眾多,其中以《幽夢影》最受人喜愛,呈顯張潮對美感生命的營造與詩性智慧的表現。由於交遊甚廣,因此張潮《幽夢影》的手稿一出,即獲得許多讀者友人的肯定與迴響,產生繽紛多樣的評語與互動。而《幽夢影》出版時,就將讀者評語參錯其中,一併付梓,形成評語多於原文成為一種創新的風格體例。
    本論文寫作主旨在探析《幽夢影》的詩性智慧與其評點的傳播與接受,以詮解其語言文字的吸引力與至今仍傳播不息的文學價值。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方向,在前人的研究上開展另一個方向;第二章說明《幽夢影》的時代背景與張潮的書寫道路,以呈顯張潮《幽夢影》的書寫的意識;第三章探討《幽夢影》的詩性智慧,分析其詩性語言的美感與智慧趣味的質感;第四章探討《幽夢影》的傳播與評點接受的特色,針對評點互動的特色分五類分析,呈現「心相知」的互動意識;第五章結論。《幽夢影》的評點互動與今日網路訊息的推文有相似之處,因此《幽夢影》至今仍有與時代互動的文學價值。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8 一、研究範圍 ……………………………………………………8 二、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前人之研究成果探討 ………………………………………11 一、張潮與《幽夢影》相關期刊論文…………………………13 二、張潮與《幽夢影》相關學位論文…………………………16 三、晚明小品相關研究資料……………………………………19 四、評點學相關研究資料………………………………………21 五、傳播學相關研究資料………………………………………22 六、接受美學相關研究資料……………………………………23 第二章 《幽夢影》的書寫背景與張潮的書寫道路………………………25 第一節 《幽夢影》的書寫背景 ……………………………………25 一、晚明清初小品文的時代背景………………………………26 二、《幽夢影》的書寫…………………………………………31 第二節 張潮的書寫道路 ……………………………………………52 一、張潮的生平…………………………………………………52 二、張潮的書寫…………………………………………………66 第三章 《幽夢影》的詩性智慧 ……………………………………………79 第一節 詩性智慧 ……………………………………………………79 一、西方的詩性智慧 ……………………………………………80 二、中國的詩性智慧 ……………………………………………82 第二節 《幽夢影》詩性語言的美感 …………………………………84 一、詩性語言的來源 ………………………………………………85 二、詩性語言的美感 ………………………………………………90 第三節 《幽夢影》智慧趣味的質感 ………………………………100 一、智慧趣味的產生………………………………………………101 二、智慧趣味的質感………………………………………………105 第四節 《幽夢影》詩性智慧的回聲──《幽夢續影》………………120 一、朱錫綬《幽夢續影》的時代背景……………………………121 二、朱錫綬《幽夢續影》的詩性智慧……………………………124 第四章 《幽夢影》的傳播與評點接受的特色 ……………………………137 第一節《幽夢影》的傳播方式 ………………………………………138 一、文本的傳播……………………………………………………138 二、《幽夢影》的層遞評點………………………………………147 第二節 《幽夢影》評點互動的接受效應……………………………156 一、接受效應………………………………………………………157 二、《幽夢影》評點的接受效應…………………………………163 第三節《幽夢影》評點互動的特色 …………………………………167 一、觀點相近的贊同之聲 …………………………………………171 二、另有想法的補充之言 …………………………………………176 三、意見相左的反駁之意 …………………………………………180 四、機智幽默的詭辯之語 …………………………………………184 五、輕鬆閒賞的調侃之情 …………………………………………187 第四節 《幽夢影》的現代傳播對其價值形成之影響………………191 一、目前可見《幽夢影》的版本傳播………………………………193 二、《幽夢影》進入了教材傳播……………………………………195 三、《幽夢影》教材的主題傳播……………………………………198 第五章 結論 …………………………………………………………………205 參考文獻………………………………………………………………………209 附錄一:張潮《幽夢影》全文………………………………………………220 附錄二:張潮《幽夢影》序跋………………………………………………253 附錄三:張潮《幽夢影》評點統計表………………………………………256 附錄四:朱錫綬《幽夢續影》全文…………………………………………261 附錄五:朱錫綬《幽夢續影》序跋…………………………………………268 附錄六:朱錫綬《幽夢續影》評點統計表…………………………………269 表 次 表1-1:《幽夢續影》出版書目………………………………………………8 表1-2 :《幽夢影》出版書目………………………………………………11 表2-1:《幽夢影》評點則數比例統計表 …………………………………57 表2-2:《幽夢影》評點次數與人數統計表 ………………………………58 表2-3:《幽夢影》評點人數與句數百分比統計表 ………………………59 表2-4:張竹坡的評點順序表……………………………………………… 62 表2-5:江含徵的評點順序表……………………………………………… 63 表2-6:倪永清的評點順序表……………………………………………… 64 表2-7:陸雲士的評點順序表……………………………………………… 65 表3-1:《幽夢續影》人數與篇數統計表…………………………………123 表4-1:《幽夢影》評點則數統計表………………………………………164 表4-2:《幽夢影》評點分類統計表………………………………………171 表4-3:傳播效應向度表……………………………………………………192 表4-4:《幽夢影》選入國民中學國文課本的情形表……………………197 圖 次 圖4-1:波圈圖………………………………………………………………158 圖5-1:《幽夢影》評點詮釋互動的特色…………………………………209

    一、 研究文本──張潮輯撰(其中《幽夢影》含舊式本與新編本)
    依出版順序排列(以臺灣地區為主):
    〔清〕張潮:《昭代叢書˙別集》(世楷堂刊本一卷本,道光29年刊本,1849年)。
    〔清〕張潮:《幽夢影》(仁和葛氏刊本,光緒5年,1879年)。
    〔清〕張潮:《幽夢影》(羊城馮氏刊本,光緒10年,1884年)。
    〔清〕張潮:《幽夢影》(上海國扶輪印社排印本,宣統3年,1911年)。
    〔清〕張潮:《幽夢影》(國學萃編社排印本,宣統3年,1911年)。
    〔清〕張潮:《幽夢影》(上海國扶輪印社排印本,民國4年,1915年)。
    〔清〕張潮:《幽夢影》(南海黃氏刊本,民國5年,1916年。)
    〔清〕張潮:《幽夢影》(上海:中央書店(初版),1935年)。
    〔清〕張潮:《幽夢影》(臺北:西南書局,1973年)。
    〔清〕張心齋著:《幽夢影》(臺北:西南書局三版,1975年)。
    〔清〕張潮著:《幽夢影》(臺北:德華書局(再版),1976年。)
    張潮撰,林語堂譯:《林語堂中英對照─幽夢影》(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
    張潮撰:《幽夢影評註》(臺北:慧炬文化,1980年)。
    張潮撰:《新校本幽夢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張潮撰:《眉批新編幽夢影》(高雄:河畔出版,1980年)。
    張潮撰:《幽夢影》(臺北:天龍書局(再版),1981年)。
    張潮撰:《幽夢影》(臺北:武陵出版社(初版),1983年)。
    張潮原著:《眉批新編幽夢影》(高雄:河畔出版,1989年)。
    張潮原著,周慶華導讀:《幽夢影》(臺北:金楓(初版), 1990年)。
    張潮著:《幽夢影》(臺北:文津出版(初版), 1991年)。
    張心齋著,朱擷筠著:《幽夢影》(臺北:弘道文化出版(初版), 1991年)。
    陳幸蕙:《人生溫柔論——我讀幽夢影》(臺北:漢藝色研文化,1991年)。
    洪自誠編:《菜根譚與幽夢影》(臺中:王仁出版社,1992年)。
    張潮著,方雪蓮注釋:《幽夢影、附幽夢續影》(臺南,漢風出版社,1992年)。
    謝芷媞注:《幽夢影》(臺南,文國書局,1995年)。
    張潮著,林政華評註:《幽夢影評註》(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
    吳紹志編:《幽夢影、附續幽夢影》(臺南,祥一出版社,1997年)。
    呂自揚眉批編注:《眉批新編幽夢影》(高雄,河畔出版社,1999年)。
    張潮著,馮保善注譯:《新譯幽夢影》(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張潮原著:《白話注解幽夢影》(臺北,世一書局,2002年)。
    張潮原著:《幽夢影解讀》(臺北,黃山書社出版(第1版),2002年)。
    張潮原著,李安綱、趙曉鵬論述:《文學的心靈散步(四)幽夢影》(汐止,達觀出版(初版),2003年)。
    高旖璐著:《張潮與《幽夢影》》(臺北,萬卷樓出版(初版),2004年)。
    張心齋著,王名稱校:《新校本幽夢影》(臺北,頂淵出版(初版),2005年)。
    陳勻編著:《尋幽訪夢逐影:幽夢影賞析三部曲》(臺中,耕書園文化,2005年)。
    張潮作:《幽夢影》(臺北,柏室科技藝術出版(初版),2006年)。
    張潮撰:《幽夢影》(臺北,新潮社出版(初版),2007年)。
    張潮撰,許明福校注:《幽夢影》(臺北,雅典那書坊,2007年)。
    張潮著,林語堂英譯:《林語堂中英對照─幽夢影》(臺北,正中書局(新版),2008年)。
    張潮撰,陸本修譯注:《幽夢影譯注》(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二、論述專書
    依作者年代與姓氏筆劃排列: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下篇.靜心錄〉 (臺北:自立書局,1959年 )。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6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5年)。
    王 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世德主編:《美學辭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王兆鵬、尚永亮主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更生:《中國文學講話》(臺北:三民出版社,1990年)。
    王更生:《中國歷代文論選》下冊(臺北:木鐸,1981年4月再版)。
    向 明:《走在詩國邊緣.後見之明》(臺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談美》(臺北:開明書局,1983年)。
    朱光潛譯:《新科學》(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中心,2000年7月)。
    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1刷)。
    吳宏一編:《閒情逸趣——明清小品賞析》(臺北:長橋出版社,1956年2月)。
    吳承學:《旨永神遙明小品》(廣州: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靖國著:《詩性智慧與非理性哲學──對維柯《新科學》的教育學探究》(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10月)。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感情空間》(臺北:書林出版社,1995年)。
    李小萱選註:《山水幽情—小品文選》(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杜信孚:《明代版刻綜錄》(江蘇:廣陵古籍刻印出版,1983年)。
    狄其驄、王汶成、凌晨光:《文藝學新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元山出版社,1985年)。
    林文琪譯:《傳播學導論》(臺北:韋伯文化,2004年)。
    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臺北:國立編輯館,1974年)。
    林語堂:《讀書的藝術》(臺北:新潮社,2007年)。
    竺家寧著:《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開明書局,1982年)。
    姚 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胡經之、王岳川著:《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凌濛初撰,徐文助校注,繆天華校閱:《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徐渭:《晚明二十家小品》(臺北:廣文書局翻印,1968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袁行霈:新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高旖璐:《張潮與《幽夢影》》(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
    張春榮:《文學創作的途徑》(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7月)。
    張修齡:《清初散文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張高評主編:《清代文學與學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7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 (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5月)。
    陳本益:《漢語詩歌的節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8月)。
    陳昭郎:《傳播社會學》(臺北:黎明文化,1992年)。
    陳香編著:《李白評傳》(臺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
    陳書良、鄭憲春編:《中國小品文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陳萬益:《性靈之聲─明清小品》(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陳萬鼐:《孔尚任研究──湖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陳劍暉:《詩性散文》(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黃永武:《生活美學.諧趣》(臺北:洪範出版社,1998年1月)。
    黃卓越:《閒雅小品集觀——明清文人小品五十家》(臺北:百花文藝,1995 年)。
    黃麗貞:《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市:水牛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董崇選:《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教學》(臺北:書林出版社,1997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
    趙滋蕃:《文學原理》(臺北:東大,1988年3月)。
    齊邦媛:《巨流河》(臺北市:天下遠見,2009年7月)。
    劉士林:《中國詩性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劉大杰:《明人小品集》(臺北:眾文圖書公司翻印,1975年)。
    劉大杰:《註釋歷代小品文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年)。
    劉漢初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劉廣生、趙梅莊:《中國古代郵驛史》(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年)。
    蔡宗陽:《應用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鄭瑞成:《組織傳播》(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魯 迅:《漢文學史綱》(臺北:風雲時代,2000年)。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1989年2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
    宋裕主編:《翰林版國民中學國文課本第五冊》(臺北,翰林出版社,2010年8月)。
    董金裕主編:《康軒版國民中學國文課本第六冊》(臺北,康軒出版社,2009年2月)。
    莊萬壽主編:《南一版國民中學國文課本第五冊》(臺北,南一出版社,2010年8月)。
    R.C.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W.宣偉伯作;余也魯譯述:《傳媒.信息與人──傳學概論》(香港:海天書樓,1990年修訂四版)。
    丹尼斯.麥魁爾,史文.溫達爾作;楊志弘,莫季雍譯:《傳播模式》(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第二版)。
    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海德格爾著,彭富春譯:《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菲利普.巴格比:《文化─歷史的投影》(臺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
    羅蘭.巴特著,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久大文化,1991年7月)。

    三、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國立臺灣範大學碩士論文,1991年)。
    李愚一:《袁中郎小品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李準根:《晚明小品名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李嘉華:《《幽夢影》美學之建構與研究──兼論《幽夢影》美學可賦予華文現代詩的新觀點》(南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李濟雨:《晚明小品之文藝理論及其藝術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6月)。
    官廷森:《晚明世說體著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柯玲寧:《蘇軾命名散文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高旖璐:《張潮《幽夢影》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9月。
    張正樺:《清乾隆朝驛傳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張筑婷:《《幽夢影》與《幽夢續影》之比較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8月)。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陳忠和:《從劉勰「六觀」論張岱小品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陳忠和:《晚明山水小品美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陳萬益:《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6月)。
    陳麗明:《張岱散文美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黃文星:《《幽夢影》修辭藝術研究》(南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明理:《「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黃榮甲:《張潮《幽夢影》的美感經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9月)。
    楊淑惠:《張竹坡評論金瓶梅人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楊曉菁:《陳繼儒及其小品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劉和文:《張潮研究》(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
    蔣靜文:《論張岱小品:從生命模塑到形式意義的完成》(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9月)。
    蔡麗玲:《從晚明「世說體」著作的流行論張岱的《快園道古》》(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
    鄭 穎:《五四新文學時期的小品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謝雪曼:《張潮《幽夢影》在國中國文教學應用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
    藍立穎:《《幽夢影》融入國民中學「生命教育」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四、期刊論文
    依作者筆劃排列:
    王 平:〈論明清時期小說傳播的基本特徵〉,《文史哲》,2003年,第6期,頁33-37。
    王如意、李元秀:〈從《虞初新志》看明清之際士人的文化心態〉,《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8卷,第1期,頁11-15。
    王志弘:〈後現代的空間思考: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思想評介〉,《空間》,第53期,頁112-118。
    王玫珍:〈晚明清言小品幽尚之思想內容研究〉,《嘉義大學學報》,第70期,2000年6月,頁129-144。
    王 愷:〈略談晚明小品中文人美感品質〉,《古典文學知識》,第2期,1994年,頁18-23。
    安平秋、宋景愛:〈張潮的編輯思想〉,《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第4期,頁56-61。
    朱 樺:〈論文學接受與文學傳播的社會化〉,《文藝研究理論》,1994年,第4期,頁46-50。
    朱秋娟:〈清初清詞評點的風尚成因與原生面貌〉,《文藝研究》,2008年11期,頁60-64。
    何永清:〈《幽夢影》的修辭手法探究〉,《中國語文》,第85卷第5期509號,1999年11月,頁47-54。
    何寄澎:〈對晚明小品的幾點反思〉,《中華學苑》,第48期,1996年7月,頁151-157。
    余力文:〈案頭山水 心中園林—淺析張潮之《幽夢影》〉,《國文天地》,第14卷第6期162號,1998年11月,頁83-85。
    吳承學:〈晚明的清賞小品〉,《古典文學知識》,第5期,1996年,頁67-73 。
    宋景愛:〈張潮交遊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第2期,頁491-505。
    李長生:〈《幽夢影》之生活藝術〉,《暢流》,第41卷第7期,1970年,頁20-22。
    李順興:〈網路文學形式與「讀寫者」的出現〉,《文訊》,1999年04月,頁40-42。
    李嘉華:〈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第三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
    沈 謙:〈從《幽夢影》談文人的生活情趣〉,《明道文藝》,第265卷,1998年,頁34-50。
    周 毅:〈傳播文化及其過程〉,《鄭州大學學報》,2004年1月,頁111-117。
    黃肇基:〈古文評點的意涵及其演進〉,《建中學報》,2006年,頁89-120。
    周志文:〈真情與享樂—論晚明小品的兩個主題〉,《中華學苑》,第48期,1996 年7月,頁65-78。
    周質平:〈讀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當代》第四十三期,1989 年11月,頁131-135。
    侯 敏:〈論張潮《幽夢影》的文體特色〉,《寫作》,2004年,第21期,頁14-16。
    黃 暉:〈晚明小品文的「趣」與「真」〉,《運城高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3月,頁51-54。
    侯美珍:〈明清士人對「評點」的批評〉,《中國文史哲通訊》,2004年9月,頁223-248。
    胡玉珍:〈《幽夢影》的修辭手法探究〉,《航空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7年8月,頁165-182。
    夏佛剛:〈明清文人評點與小說批評理論〉,《語文學刊》,2002年第1期,頁4-6。
    翁還童:〈關於張潮《幽夢影》的跟帖〉,《創作評壇》,2010年,第5期,頁30-31。
    耿湘沅:〈晚明小品文蔚盛的原因〉,《漢學論文集》,1982年12月,
    袁行霈:〈關於文學史幾個理論問題的思考──新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6月,頁57-68。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中外文學》第7卷第11期,1979年4月,頁4-21。
    高旖璐:〈探討《幽夢影》的審美手法〉,《國文天地》,第19卷第12期228號,2004年5月,頁56-61。
    張 婷:〈淺析《幽夢影》中禪味〉,《文學教育》(上),2007年,第11期,頁92-93。
    張 三:〈從晚明小品文看當時文人心態的兩面性〉,《伊犁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12月,第4期,頁30-33。
    張小明:〈論張潮《虞初新志》對「虞初體」的貢獻〉,《黃山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113-116。
    張小明:〈《虞初新志》中張潮的編輯思想與文化貢獻〉,《紅河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頁56-59。
    張谷平:〈張潮論藝術美〉,《國文天地》,2005年,頁76-79。
    張次第:〈略論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目的與方式〉,《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頁45-50。
    張忠良:〈晚明小品文學家的思想及其生活〉,《臺南家專學報》,第14期,1995 年6月,頁17-24。
    張德建:〈小品的突破與局限——從文體演變的角度看晚明小品的價值〉,《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0年,頁58-63。
    張學婭:〈詩化語言在散文創作中的審美作用〉,《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195-199。
    曹淑娟:〈入夢照影、陶寫幽懷——論幽夢影的性質與地位〉,《鵝湖月刊》1993 年12月,第十九卷第六期,頁5-11。
    莊 丹:〈試論心學對「評點」文學批評樣式的內在影響〉,《安徽文學》,2008年,第1期,頁54-55。
    莊樹渟:〈淺析《幽夢影》中的生命情調〉,《中國文化月刊》,第232卷,1999 年7月,頁99-116。
    許文波:〈漫話詩化作品〉,《語文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9期,頁17。
    陳幸蕙:〈論晚明小品的名稱與特色〉,《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1984年第3集,頁25-43。
    陳建州、高旖璐:〈對張潮《幽夢影》之評價〉,《嶺東學報》,第15期,2004年5月,頁275-296。
    陳劍暉:〈散文意境的特徵及其構造〉,《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頁53-59。
    陸 林:〈歙人張潮與《虞初新志》〉,《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5期,頁97-103。
    單德興:〈試論小說評點與美學反應理論〉,《中外文學》,第20卷第3期,1991年8月,頁73-101。
    彭一平:〈論張潮《幽夢影》創作的內向性視角〉,《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8年,第8期,頁39-40。
    馮增田、劉玉英:〈淺談散文的詩化〉,《時代文學》,2004年,第4月,頁196-197。
    楊玉成:〈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點〉,《中國文史哲研究集刊》,2001年,第19期,頁55-108。
    楊玉辰:〈閱讀專家〉,《國文學誌》,1999年6月,頁199-248。
    葉俊慶:〈試論明代文學中的書面傳播〉,《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006年6月,頁69-95。
    董上德、吳觀瀾:〈明人小品〉,《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第1期,頁51-55。
    熊 柱:〈關於當前古代文學的傳播研究現狀的思考〉,《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4期,頁113-115。
    葉俊慶:〈試論明代文學中的書面傳播〉,《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006年6月,頁69-95。
    蒲彥光:〈傳統評點學試探〉,《九十三學年度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2月,頁167-190。
    鄢志明:〈潘祖蔭及其《滂喜齋叢書》探析〉,《黃埔學報》,第57期,2009年,頁1-12。
    劉 汾:〈以詩為文 以情動人──論李白散文的獨特個性〉,《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03年12月,第3卷第4期,頁95-96.108。
    劉和文:〈張潮年譜簡編〉,《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1卷第6期,頁732-736。
    劉和文:〈張潮著述綜考〉,《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1卷,第3期,頁27-30.63。
    劉和文:〈張潮與康熙文壇交遊考〉,《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2期,頁249-258。
    劉和文:〈徘徊於崇儒與尚道之間──從張潮小品《幽夢影》探析順康士人心迹〉,《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49-51。
    歐明俊:〈論晚明人的小品觀〉,《文學遺產》,1999年,第5期,頁63-73。
    潘承玉:〈張潮:從歷史塵封中披帷重出的一代詩壇怪傑〉,《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第1期,頁53-59。。
    蔡君逸:〈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淺介張潮及其《幽夢影》〉,《國文天地》,第5卷第6期,1989年11月,頁78-81。
    鄭幸雅:〈說評點〉,《師生論壇》,2003年,5月,頁109-118。
    蕭之華:〈是真名士自風流—談張潮及其《幽夢影》〉,《文藝月刊》,第247期,1990 年1月,頁56-72。
    龍冬梅:〈一朝幽夢影人生──論張潮及其小品文〉,《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52-55。
    鍾怡雯:〈《幽夢影》與林語堂〉,《國文天地》,第24卷第11期287號,2009年4月,頁54-55。
    聶付生:〈晚明文人評點本的價值和傳播機制〉,《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頁135-140。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2000年7月,頁33-65。
    蘇保華:〈論中國古代藝術散文與詩歌的審美差異性〉,《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3月,第18 卷第2期,頁52-59。
    權赫子:〈別開生面讀《莊子》──讀張潮的《聯莊》〉,《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3期,頁23-26。

    五、網路資料
    「即時通」zh.wikipedia.org/wiki/即時通 檢索日期:2010/8/12
    「電子郵件」zh.wikipedia.org/wiki/电子邮件 檢索日期:2010/8/12
    「臉書」zh.wikipedia.org/wiki/臉書 檢索日期:2010/8/12
    「推文」http://tw.myblog.yahoo.com/jw!h8Mza6qBEhjN2Tvk60XK/article?mid=344檢索日期:2010/8/12
    〈古代也有推文〉http://fool-to-want-you.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30.html 檢索日期:2010/8/12
    「尤物」資料整理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4%D7%AA%AB&pieceLen=50&fld=1&cat=&ukey=-777156015&serial=1&recNo=1&op=f&imgFont=1 檢索日期:2011/3/1
    「天女散化」資料整理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idioms.moe.edu.tw/chengyu/mandarin/fulu/dict/cyd/4/cyd04210.htm# 檢索日期:2011/3/2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