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淑鈴
論文名稱: 「我在寄養家庭的日子」~結束寄養安置個案之寄養歷程的回溯性研究
指導教授: 彭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寄養安置個案寄養歷程生態系統觀點
英文關鍵詞: the cases are placed in foster care, foster care placement process, eco-systems perspectiv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95下載:1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究兒童及少年在寄養安置歷程中的生活樣貌,瞭解被安置個案在寄養安置期間與生活環境的交流及互動,以及他們在寄養安置過程中的經驗與感受,並瞭解寄養安置歷程帶來的意義。本研究以結束寄養安置個案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訪談法進行,共訪談9位有寄養安置經驗的受訪者。

    研究發現,被安置個案因原生家庭不穩定的因素,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進入寄養服務系統中,研究者將寄養安置歷程劃分為進入寄養家庭、寄養安置生活期間與結束寄養安置的階段進行討論,了解兒童及少年的寄養經驗:
    一、進入寄養家庭階段:兒童及少年是被安置進入寄養服務系統中,此時的她們對於寄養安置的資訊是很模糊的,加上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入住到寄養家庭,若寄養家庭給予較多的支持與關懷,是有助於兒童及少年降低焦慮感受。
    二、寄養安置的生活期間: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微觀系統中寄養生活的樣貌,兒童及少年可以獲得相較穩定的家庭生活,但是有管控的生活規範與空間,期間與寄養家庭的衝突經驗來自管教方式、權益爭取與負向的評價,因此,出現轉換安置的意願。在與中介系統的互動中,發現安置過中與原生家庭互動稀少,在學校中對袒露寄養身分的意願低,及看待社工人員的角色像是很重要的陌生人。
    三、結束寄養安置的階段:被安置個案的聲音未被納入結案的決定中,並且在離開寄養系統之後,生活現況是沒有依靠的獨立生活。

    根據以上的結論,本研究針對寄養安置服務實務的輸送層面、政策層面,以及未來研究的部分提出相關的建議,期待藉由被安置個案在寄養安置歷程中的經驗,提供寄養服務工作之參考,並提升寄養服務的內涵,促使達成寄養服務的目的。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life appearanc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foster care placement process, learn about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what their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in the foster care placement cours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foster care placement course for them. The researcher u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carry out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nine interviewees who have had the experience of foster care placement in the past .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y came from the original family instability ,and the placement cases enter the foster care system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researcher divides the foster placement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entering foster homes”,“life in foster care system”,“leaving foster care placement”.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 Entering foster homes: Children and teenages were placed into the foster care system, their information is very vague, and coupled with look forward to the mood of fear of getting hurt with foster families.The foster parents to give more support and caring, it would be help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reduce anxiety.
    2. Life in foster car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 explore the foster life looks children and teenagers can be obtained the stable life, but life specifications and space are controled, the conflict experience with the foster family from the parenting style, interests fight and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therefore, they want to conversion placed. Interaction with the intermediary system, incluging of original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workers.
    3. Leaving foster care placement: the voice of the placement cases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decision to close the case, and after leaving the foster care system, the status of life did not rely 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 some suggestion to the practical work and the child welfare policy ,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es. We look forward to provide foster care services by the experience of the cases are placed in foster care, and to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of foster care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purpose of foster care servic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家庭式寄養服務的發展與意涵 7 第二節 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寄養安置個案的生活情境 17 第三節 依附關係理論 25 第四節 寄養安置的生活經驗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的選取 3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6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40 第四節 研究的嚴謹性 42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3 第六節 研究者的角色 44 第四章 研究發現 48 第一節 他們的故事 48 第二節 與寄養安置服務的初遇 58 第三節 五味雜陳的寄養安置歲月 73 第四節 曲終人散?結束寄養安置的過程 97 第五節 回首~那些年我們寄養安置的日子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4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12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8 後記 140 參考文獻 142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46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47

    中文文獻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12)。兒童少年保護執行概況、兒童少年福利服務。2012年06月04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6)。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王明仁、黃郁蘋(2007)。迢迢歸家路--台灣家庭寄養兒童少年結案返家之現況與建議。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保護方案國際研討會。內政部。
    王宜芬(2002)。寄養家庭對先天成癮兒童行為發展之影響。靜宜大學兒童青少年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3)。兒童青少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手冊。台
    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8)。家扶基金會家庭寄養服務25周年特輯。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0)。98年度兒童少年寄養服務成果報告書。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1)。99年度兒童少年寄養服務成果報告書。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田美惠(2002)。影響寄養家庭流失因素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花蓮。
    江惠月(2009)。社工員親屬寄養認知與寄養品質指標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素秋(1999)。兒童寄養父母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之寄養家庭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論文,未
    出版,台中。
    余瑞長(2003)。育幼機構受虐兒童之社會適應研究-以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余漢儀(1997)。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省。台北:巨流。
    余漢儀(1997)。家庭寄養照護─受虐孩童的幸抑不幸?臺大社會學刊,25, 105-140。
    余漢儀(2005)。親屬寄養的迷思:家族責任或國家分擔。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30。-
    吳淑惠(2002)。原住民寄養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淑名(2005)。寄養兒童之親、師極其互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杜慈容(1999)。童年受虐少年『獨立生活』經驗探討—以台北市少年獨立生活方案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佩芬(2007)。寄養家庭主要照顧者持續從事寄養家庭服務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慧香(1992)。社會工作過程對寄養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美慧(2007)。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 -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8)。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收編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林原賢(2009)。從依戀關係探究寄養兒童在寄養家庭之經驗。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怡芳(2001)。家庭寄養服務之社會工作處遇模式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郭美滿(1991)。兒童教養機構。收編於周震歐主編(1991)。兒童福利。台北 市:巨流。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錫欽(2004)。寄養父母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畢國蓮(2006)。歷經長期機構安置的兒少保護個案結案後的生活經驗初探。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瑋倫(2007)。不同安置型態下兒少安置環境觀感之探究。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陶蕃瀛(2003)。家外安置過程與寄養服務指標之研究。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黃迺毓(2001)。家庭的意義與功能。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如,家庭概論(頁4-40)。台北:空大。
    黃錦敦(2004)。受虐少年接受寄養安置之適應歷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梅琪(2005)。受虐兒在我家─寄養父母主觀寄養照顧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健智(2007)。寄養童長期安置經驗回溯之研究。玄奘大學社會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詩喬(2010)。育幼機構院童家人關係的意象。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葆茨(1998)。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素雲(2004)。寄養家庭困擾因應之研究--提前終止後並持續寄養服務之角色調適。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楊罡夫(2010)。寄養兒童學習成就之研究-以雲林縣家扶中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可屏(2002)。寄養兒童少年生活適應促進。收於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2),九十一年家庭寄養服務實務工作研討會彙編(頁57-96)。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劉有志(2004)。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安置制度之研究─以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原則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柏英(2002)。迢迢回家路—高雄市受虐兒童安置於寄養家庭生活適應之探討。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錦陵(2008)。寄養照顧者對親生子女與寄養兒童間教養方式之探討-以台中縣海線為例。靜宜大學請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鄧啟明(2000)受虐兒童後續處遇模式之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鄭麗珍、宋麗玉、施教裕、曾華源合著(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249-280)。台北市:洪葉文化。
    鄭敦淳、江玉龍、陳瑞玲(2005)。美國寄養照顧系統的概況、挑戰及改革。社區發展季刊,111,頁228-239。
    戴夫.佩澤著,林憲正譯(2004)。歹命囝仔的寄養日子(The Lost Boy)。台北: 新苗文化。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英文文獻
    Barbell, K. & Wright, L. (1999). Family foster care in the next century. Child Welfare, 78,3-12.
    Baumrind, D. (1971). Principles of Ethical Conduct in the Treatment of Subjects: Reaction to the Draft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Ethical Standard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26, 887-896
    Boss, P. (2002). Family stress management: A contextual approach, 2nd e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age Publications.
    Courtney, M. E., Piliavin, I., Kaylor, A. G., & Nesmith, A. (2001). Foster youth transitions to adulthood : A longitudinal view of youth leaving care. Child Welfare, 6 , 685-717.
    Fernandez, E. (2007). How children experience fostering outcomes:participatory research with children.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 12, 349-359.
    Guishard, P. J, McCall, S. & Hamiltom, L. (2007). Understanding looked after children.40-5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Hong, J. S. ,Algood, C. L., Chiu, Y. L., & Lee, A. P. (2011) An ec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Kinship Foster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
    2011 , 20(6) , 863-872.
    McAuley, C.(1996). Children in iong-term foster care: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dershot, UK, Ashgate Publishing.
    Mitchell, M. B. & Kuczynski, L. (2010). Does anyone know what is going on? Examining children's lived experience of the transition into foster care.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 Review,32(3), 437-444.
    Mullan, C., Rollock, F., McAlister, S., & Fitzsimons, L. (2007). Don’t be so formal, I’m normal. VOYPIC.
    Palmer, S. E. (1996). Placement stability and inclusive practice in foster care: An empirical study.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8(7), 589−601.
    Schofield, G. ,& Beek, M. (2009). Growing up in foster care:Providing a secure base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 12, 255-266.
    Schweiger, W.K., & O’Brien, M. (2005). Special needs adoption: An ecological systems approach. Family Relations, 54, 512-522.
    Taussig, H. N., Clyman, R. B., & Landsverk, J. (2001). Children who return home from foster care : A 6-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behavioral health outcome in adolescence. Pediatrics , 108 , 1-7.
    Whiting, J. B., & Lee, R. E. (2003). Voices from the system: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oster children's stories. Family Relations, 52, 288−29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