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靖融
Hsiao,Ching-Jung
論文名稱: Paulo Freire教師圖像之研究: 以《教師即文化工作者》為例
Paulo Freire’s image of teacher in Teacher as Cultural Workers: Letters to Those Who Dare Teach
指導教授: 洪仁進
Hung, Ren-J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教師圖像教育實踐自我覺知對話教學Paulo Freire
英文關鍵詞: the image of teacher, practice, self-awareness, dialogic teaching, Paulo Frei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1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以批判教育學的始祖Paulo Freire逝世後所出版,對教師心靈喊話的書─《教師即文化工作者:致勇於教書的人們》中所形塑的教師圖像作為探究對象。此書一共有十封信,當中訴說著Freire將教師視為具政治性能動者的深刻企盼,以及描述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所要面對的挑戰與自我覺知的重要性。Freire教育實踐的對象包含教師本身、學生、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所以其十封信中的教師圖像可從三方面來探討:教育工作者的特質與條件、教師與學生教學關係的生成與教育理論與實踐現場的反思。

    在教師特質方面,Freire認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先是世界的閱聽人,體會生活世界與文字世界的連結性,藉由文本的閱讀,重新檢視自身對於世界的前理解,進而產生批判的意識,並且將批判意識帶入教學現場。Freire在第四封信中特別指出作為文化工作者的教師所應具備的內涵有謙讓、愛心、勇氣、寬容、果斷、可靠與耐心與切盼的協和。而這些特質是成為進步動能教師的養分,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檢視與省思,才能逐步培養而成。

    在師生關係方面,Freire認為良好的師生關係建立在教師對其與學生關係之間的覺知,其強調學生需要的是民主與互相尊重的教學關係,他們拒絕臣服專制的威權教師,但也同時反對軟弱沒有權威感、放任學生的教師。Freire指出威權式的教師無法共享發聲的權力,因為他們只會成為由上而下囤積知識的講述者,在不自覺中壓迫學生使其成為被動的存在。所以為避免教師成為壓迫學生的加害人,教師應自許成為解放的民主教師,善用合理的權威,使學生擁有規範內的自由,從他律邁向自律,成為自主的存在。

    在理論與實踐現場省思方面,Freire指出理論和實踐之間應是相互啟發的,理論能作為實踐現場的指引,而教育實踐是為了對於理論知識做進一步的詮釋。所以教育工作者應維持對理論與實踐間辯證性思考的敏銳度,使教育現場成為理論與教學實踐彼此融通的場域。

    綜上所述,Freire的教師圖像對於初任教師的啟發性為,教師應覺知自己的角色內涵與責任,成為學生閱讀文字與世界的引渡者;教師應運用合理的權威成為教學現場的閱聽人;教師應體認理論與實踐的辯證性,成為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的連結者。

    The study explores the image of teacher of Paulo Freire in Teachers as Cultural Workers: Letters to Those Who Dare Teach. Freire addresses “education is an act of love, and thus an act of courage” his focused on teachers’ critical reflection, that is to say, he concerned about how do people become a progressive teacher? Education as a continued life, teachers need continued goals in their career life. This thesis seeks the image of teacher of Paulo Freire and attempts to rewrite and reinventing his idea on teacher work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beginning teacher. Freire’s teacher images can help beginning teacher to understand how to learn and how to teach and especially how to experience the dynamic unity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eginning teacher may firstly, rethinking their own duty if they really understand it or not. Secondly, open the critical dialogue with student and realize their background. Thirdly, disco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9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章節架構..............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15 第二章 Freire的一生:其人、其行與其說........17 第一節 其人:時代背景與生平簡述..............18 第二節 其行:生命敘寫與教育實踐..............23 第三節 其說:學術背景與思想開展..............34 第三章 Freire的教師圖像:十封信的闡釋與析論...41 第一節 教育工作者的特質與任務.....................43 第二節 教師與學生之關係的生成.....................52 第三節 教育理論與實踐現場的反思...................60 第四節 Freire教師圖像之敘明與適用................65 第四章 當前國民中學初任教師之探討:Freire教師圖像的蘊義.....73 第一節 國中初任教師現況說明.......75 第二節 初任教師之反思性素養、內涵與圖像的覺知.....82 第三節 初任教師的師生關係、教學之道與班級經營.....89 第四節 初任教師對理論知識與實踐現場的連結........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1 第一節 結論....................102 第二節 建議....................108 參考文獻......................113

    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3)。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 。臺北市:巨流。
    方永泉、洪文柔、楊洲松(譯)。P. Freire著。希望教育學 。臺北市:巨
    流。
    王秋絨(1990)。弗雷勒批判的成人教學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秋絨(2010)。謙虛的鬥士:Paulo Freire的教育勇氣與智慧評述。教育與社會研究,20,145-159。
    王秋絨(1999)。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岳川(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市:淑馨。
    伍振鷟(1995)。「師資培育法」的變革與衝擊。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利與責任 (頁47-54)。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瑞珊(2009)。梭羅(H. D.Thoreau)《湖濱散記》(Walden)教育蘊義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奉儒(2004)。閱讀Paulo Freire: 批判教學論的發軔與理論主張。教育研究月刊,121, 22-35。
    李奉儒(2003)。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時健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 (3),3-30。
    李奉儒(2006)。Paulo Freire批判教育學論的探索與反思。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 (頁97-136)。台北市:心理。
    李奉儒(2009)。弗萊雷哲學中的教師圖像─教師作為文化工作者。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不可不知的哲學(頁276-288)。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李永薇(2003)。Paulo Freire對話教學論及其轉化。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英明、莊文瑞 (譯)(1984)。K. Popper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臺北市:桂冠。
    李坤崇(2006)。台灣中小學初任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建構 (頁75-110)。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臺北市:心理。
    林志懋(譯)(2010)。F. H. Cardoso著。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 。臺北市:早安財經。
    林邦文(譯)(2008)。I. Shor & P. Freire著。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臺北市:巨流。
    林佳靜(2006)。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導入方案規劃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范信賢(2001)。「文本」:後現代思潮下對「教材」概念的省思。國教學報,13,171-185。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臺北市:立緒。
    洪玉君(2005)。Freire與Noddings對話教學論及教師圖像之探究。國立中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福財(1997)。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談反省性教學。載於中華民國
    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51-87)。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漢鼎(譯)(2001)。J. G. Fichte著。費希特書信選 。北京市:新華。
    凃柏章(2007)。這一頁,我來說教師:國小初任教師專業認同之教育學傳記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行政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
    高思謙(譯)(1987)。S. Maior著。巴西史 。臺北市:商務印書。
    施宜煌(2005)。弗雷勒意識覺醒理論及其德育蘊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1999)。F. Heck & C. Williams著。教師角色。臺北市:桂冠。
    孫小玉(1991)。繫鈴?解鈴?─羅蘭巴特,呂政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頁78-103) 。臺北市:正中。
    莊琬婷(2005)。盧梭自然概念之教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與內涵。教育資訊研究月刊,7 (1),1-13。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7)。師資生專業實踐理論發展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
    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3-26)。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市:三民。
    陳國泰(1999)國小初任教師實際知識的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敏(2006)。論知識轉型與教師校能發展的契機。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 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臺北市:心理。
    陳碧祥(2001)。理想與現實的調適─教學成長三部曲。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293-326)。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曉林(譯)(1986)。I. Berlin著。自由四論 (For Essays onLiberty)。臺北市:聯經。
    黃宜雯(2003)。研究生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政傑(1988)。教育理想的追求。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1996)從課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天地,83,13-17。
    梁福鎮(2009)。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市:五南。
    單文經(1998)。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曾瑞真、曾玲珉(譯)(2000)。T. Humphreys著。教師與班級經營。臺北市:揚智文化。
    彭秉權(譯)(2005)。B. Kanpol 著。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 。高雄市:麗文文化。
    湯仁燕(2004)。Paulo Freire對話教學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維玲(2001)。適性教學─新手老師停看聽。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 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63-96)。臺北市:師大書苑。
    游家政(1993)。詮釋學與教育研究。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頁67-81)。臺北市:五南。
    張建成(主譯)(2010)。C. Torres著。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全球社會公民職權的困境 。臺北市:學富。
    張德銳(2001)。班及經營─教室樂園。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
    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99-129)。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0,216-231
    張鍠焜(2006)。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載於但昭偉(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頁133-138)。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2005)。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和批判教育學。臺北市:洪葉文化。
    楊惠琴(1997)。教育實習制度的理想與實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227-267)。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雅婷(2006)。Paulo Freire 解放教育學思想及對臺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啟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文集(甲輯)。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巧玲(2001)。從批判教學重新探索師生關係。教育研究,86,44-56。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90。
    賈馥茗(1998)。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廖湘怡(2010)。皮德思教育思想中的教師圖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景澤(2007)。一路走來,何必如一:教師異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閔澤(2009)。初任教師重塑教師信念的行動敘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真(1979)。教育與師道。臺北市:正中。
    熊嬰、劉思云(譯)(2006)。P. Freire著。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歐陽教(1971)。教師權威的正用與誤用。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素質研究(頁121-159)。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簡紅珠(1996)。國小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36-48。
    謝旻晏(2003)。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現況、困擾與改善成長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寶梅(2001)。專業發展與行動研究─新手老師的運用之道。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頁327-355)。臺北市:師大
    書苑。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305-323。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蘇峰山(2003)。教育市場化論述分析: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 市場,國家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高雄市:復文。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部分

    Burden, P. R. (198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personne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Des Moin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0 258)
    Berliner, D.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New Orlean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Calderhead, J. & Miller,E. (1986) The integration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in
    student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 Research Monograph,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Darder, A. (2002). Reinventing Paulo Freire: A Pedagogy of Love. Colordo:
    Westview Press.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 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92-431). New York: Macmillan.
    Elbaz, F. (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New York:
    Nichols.
    English, A., & Stengel, B. (2010). Exploring Fear: Rousseau, Dewey, And Freire on fear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Theory, 60(5), 521-542.
    Fontana, D. (1985). Classroom control: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classroom
    behavior. New York: Methuen.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The Continuum.
    Freire, P. (1972). Cultural action for freedom. Harmondsworth: Penguin.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The Continuum.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the city. New York: The Continuum.
    Freire, P. (1994). Pedagogy of hope: Reliving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The Continuum.
    Freire, P. (1996). Letters to Cristina : Reflections on my life and work. London:
    Routledge.
    Freire, P. (1997). Pedagogy of heart. New York: The Continuum.
    Freire, P. (1998a).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Freire, M. , & Macedo, D (1998b). The Paulo Freire reader. New York: The
    Continuum.
    Freire, P. (1998c). Teacher as cultural workers: Letters to those who dare teach.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Freire, P. (2004). Pedagogy of indignation. CO: Paradigm.
    Freire, P. (2004). Pedagogy- in- process: The letters to Guinea-Bissau.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Grollios, G. (2009). Paulo Freire and the curriculum. CO: Paradigm.
    Gordon, S. P. (1991). How to help beginning teachers succeed.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man, D. , & Marlow, L. (2004). Teacher retention: Why do beginning teachers
    remain in the profession? Education, 124(4), 605-614.
    Kumar, K. (1998). Freire's Legac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33(46),
    2912-2915.
    Leistyna, P. (2004). Presence of min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knowing: A
    dialogue with Paulo Freire.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1(1), 17-29.
    McLaren, P. , & Leonard, P. (1993). Paulo Freire: A Critical Encounter. New York:
    Routledge.
    McLaren, P. (2010). A Pedagogy of Possibility: Reflection upon Paulo Freire's
    politics of education: In memory of Paulo Freir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8(2), 49-56.
    McLaren, P. (2000). Paulo Freire’s pedagogy of possibility. In S. Steiner & H. Krank
    & P. McLaren & R. Bahruth (Eds.), Freirean pedagogy, praxis, and possibilities
    (pp.1-23). New York: Falmer Press.
    Macedo, D. & Freire, P. (1987). Literacy: Reading the word and the world.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Peters, R.S. (1966).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Shor, I. & Freire, P.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Standish, P. (2005). Towards an economy of higher education. Critical quarterly.
    47(1-2), 53-7
    Stevens, D. (2010). A Freirean critique of the competence model fo teacher education,
    foucusing on the standards for qualified teadher status in England. Journal of
    Eduacation for Teaching 36(2), 187-196.
    Torres, C. A. (2009). Globalizations and education: collected essays on class, race,
    gender, and the state.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Taylor, P. V. (1993). The texts of Paulo Freir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Weiler, K. (2003). Paulo Freire: On hope. Radical Teach, 67, 32-3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