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昌宏
CHEN CHANG HUNG
論文名稱: 華裔離群對中國認識的一種途徑:以新加坡東亞所和黃朝翰為例
A Diasporic Approach to China:The Case of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Singapore and John Wong
指導教授: 石之瑜
Shih, Chih-Yu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7
中文關鍵詞: 華裔離群離散理論黃朝翰東亞所身份策略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diasporas, diasporic theory, John WONG, EAI, the strategy of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加坡的中國研究有別於其他地區的中國研究,有其特殊的建構脈絡及歷史軌跡。事實上,在整個中國知識體系建構過程中,主政者的意志及主持中國研究者形塑了整個新加坡中國學研究特色。影響所及,政府的政策乃至於學術界的研究走向均看得見東亞所的痕跡。本文從離散理論的視角深入分析長期擔任新加坡東亞所關鍵角色-黃朝翰學術所長的著述論述與東亞所研究員的學術產出,作為呈現新加坡中國學研究的一種途徑。黃朝翰來自香港,曾身處歐美知識界,其缺乏新加坡本土性的特色,正是領導者所意欲的身分策略。而東亞所挑選的研究員,在身分上也大多具備如此特性,其知識產出提供了新加坡政府與西方學界關於中國的情報。顯見華裔離群學者處在中、西之間兩邊力量的拉扯下,的確會呈現出與單純來自中方或西方學者的不同研究視角,研究者身分的差異對於中國知識的詮釋存在分殊性,這也有助於理解方興未艾的中國研究之研究者處在不同位置與身分對「中國」理解的差異。

    The China Studies in Singapore is distinct; it has evolved from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s. Both political and academic leaders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shaping China studies.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to China Studies in Singapore. This has to do with its function as well as its leadership.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AI and its leadership from a diasporic theory point of view. Specifically, Professor John Wong, together with those colleagues he has recruited and advised, represented the Singaporean style of China studies. John Wong, who came originally from Hong Kong, received his training in the West. His, as well as his colleagues’, lack of local connection fits perfectly well into Singapore’s strategic choices which are to attend closely to China’s growth, avoid ethnic sensibilities among Southeast Asian neighbors, and remain its Western outlook. The diasporic characteristics is present both in the design of the institut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its staff. By tracing the three stages in the institute’s history, the paper explai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Studies in Singapore.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1 貳、研究背景………………………………………………………………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6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流程 …………………………………………………18 壹、研究架構………………………………………………………………18 貳、研究流程………………………………………………………………22 參、研究範圍………………………………………………………………24 第四節 名詞介紹與界定 ………………………………………………………24 壹、漢學研究(Sinology)…………………………………………………24 貳、中國研究(China Studies)及中國學研究(Chinese Studies)……26 參、中國認識………………………………………………………………27 肆、華僑、華人及華族……………………………………………………28 伍、華裔離群(Chinese Diaspora)的基本概念…………………………30 陸、華人性(Chineseness)的基本概念…………………………………31 柒、身份策略 ……………………………………………………………32 第貳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架構………………………………………33 第一節 文獻回顧 ………………………………………………………………33 第二節 移民理論 ………………………………………………………………43 壹、遷移過程的理論 ……………………………………………………43 貳、移民的兩種可能性---從遷移到移居………………………………45 第三節 後殖民理論 ……………………………………………………………47 壹、批判東方主義(Orientalism)………………………………………47 貳、文化認同………………………………………………………………48 參、對民族主義的探討……………………………………………………49 第四節 離散理論的概念與歷史 ………………………………………………49 第五節 離散理論的多元面向 …………………………………………………54 壹、離散理論的視角………………………………………………………54 貳、 特殊的離散議題:白人離散…………………………………………56 參、離散與身份認同………………………………………………………57 第六節 華裔離群的離散視角 …………………………………………………58 第參章 東亞所歷任所長的中國研究………………………………61 第一節 王賡武的海外華人先驅研究 …………………………………………62 壹、王賡武的多元學術背景與視野之脈絡………………………………62 貳、王賡武華人研究探源…………………………………………………65 參、王賡武的問題意識與身份策略………………………………………68 第二節 鄭永年的新民族主義論述 ……………………………………………79 壹、鄭永年的論述脈絡(著作中的華人性)………………………………79 貳、鄭永年的問題意識……………………………………………………95 參、鄭永年的身份策略……………………………………………………97 第三節 楊大利的中國政經改革論…………………………………………… 99 壹、楊大利的社會背景………………………………………………… 99 貳、楊大利的中國政經論……………………………………………… 99 參、楊大利的問題意識…………………………………………………104 肆、楊大利的身份策略…………………………………………………106 第四節 小結……………………………………………………………………109 第四章 東亞所的研究員、知識產出與新加坡對中政策…………113 第一節 研究人員的背景分析…………………………………………………113 壹、長期研究員分析……………………………………………………113 貳、短期研究員分析……………………………………………………124 第二節 東亞所做為政府智庫的出版品分析…………………………………131 壹、《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分析……………………………132 貳、《工作論文》(Working Paper)分析………………………………145 第三節 做為學術單位的出版品分析…………………………………………156 壹、做為學術的研究產出………………………………………………156 第四節 東亞所的問題意識與寫作策略及作為智庫和學術單位產出的差異 164 壹、東亞所的問題意識…………………………………………………164 貳、東亞所的寫作策略…………………………………………………167 參、每年出版數量的差異………………………………………………168 肆、研究方向上的差異…………………………………………………169 第五節 東亞所研究產出和政府對中國投資間的關係………………………170 壹、新加坡對中國投資重點……………………………………………170 貳、新加坡對中國投資和東亞所研究產出的關係……………………174 參、新加坡政府的兩岸政策和東亞所研究產出的關係………………175 第六節 小結……………………………………………………………………177 第五章 黃朝翰的成長與學術歷程……………………………… 179 第一節 黃朝翰的成長背景與故事……………………………………………179 壹、黃朝翰的成長背景—一段流離失所的年代………………………179 貳、黃朝翰的學思背景…………………………………………………186 參、黃朝翰的學術生涯轉折點…………………………………………189 第二節 黃朝翰的學術經驗一:從港大到國大(1967~1996)………………190 壹 、返香港大學任教時期(1967~1971)………………………………190 貳、赴新加坡國大經濟系任教時期(1971~1990) ……………………191 參、政府智庫: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IEAP)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IEAPE)時期(1990~1996)…………………………………………193 第三節 黃朝翰的東亞所學術經歷與學術脈絡分析…………………………195 壹、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時期(1997~迄今)………………………………195 貳、黃朝翰的重要文本分析 ……………………………………………198 參、黃朝翰的知識產出脈絡---從東南亞到進出中國…………………202 第四節 小結……………………………………………………………………206 第六章 黃朝翰的中國研究與中國認識(1967~2008)……………209 第一節 黃朝翰的中國研究:學術生涯知識產出統計分析…………………209 壹、黃朝翰的著作分類分析……………………………………………210 貳、在政府智庫時期的著作統計………………………………………213 參、投稿期刊統計分析…………………………………………………216 第二節 黃朝翰學術研究與承政府需要參與的研究計畫……………………223 壹、香港大學時期的研究方向與重點(1967~1971)……………………224 貳、新加坡國大經濟系時期的研究方向與重點(1971~1990)…………225 參、東亞哲學研究所時期的研究方向與重點(1990~1992)……………226 肆、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IEAPE)時期的研究方向與重點…………227 伍、東亞研究所(EAI)時期的研究方向與重點 ………………………229 第三節 新加坡政府委託黃朝翰的研究主軸…………………………………230 壹、政策報告(Policy Paper)分析……………………………………230 貳、東亞政策(East Asian Policy)分析………………………………230 第四節 黃朝翰的問題意識與身份策略………………………………………237 壹、黃朝翰的問題意識…………………………………………………237 貳、 黃朝翰的身份策略 ………………………………………………239 第五節 小結……………………………………………………………………241 第七章 比較東亞所與黃朝翰和其中國學研究機構與學者 ……243 第一節 新加坡華裔離群的中國學者…………………………………………243 壹、比較黃朝翰與王賡武………………………………………………243 貳、比較黃朝翰與鄭永年………………………………………………247 參、比較黃朝翰和趙穗生………………………………………………248 肆、比較黃朝翰與廖建裕………………………………………………249 伍、新加坡中國學研究的一種途徑與軌跡……………………………253 第二節 新加坡重要智庫及學術單位的中國學研究脈絡……………………255 壹、東南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ISEAS)………………………………………………………………256 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258 第三節 比較新加坡和香港的中國研究………………………………………259 壹、香港的中國研究歷史三:50~70年代為主,延續至今而環境、意識與內涵均有重要變化………………………………………………259 貳、香港的中國研究歷史四:70年代至今……………………………260 參、香港的中國研究歷史五:90年代至今……………………………260 肆、香港與新加坡中國研究脈絡比較…………………………………261 第四節 小結……………………………………………………………………263 第八章 結論 ………………………………………………………265 第一節 研究發現………………………………………………………………265 壹、華裔離群的當代課題---進出中國…………………………………265 貳、胸懷東方的西方研究途徑…………………………………………266 參、有利的文本詮釋位置………………………………………………266 肆、華裔離群的多重背景:限制?幫助?……………………………267 伍、新加坡中國研究與西方中國研究的差異…………………………267 陸、華裔離群的客觀中立性是否存在?………………………………268 柒、在中國出生的華裔離群如何認識中國……………………………268 捌、在海外出生的華裔離群如何認識中國……………………………270 玖、華裔離群範式對新加坡中國研究的影響…………………………270拾、移民理論與離散理論的應用………………………………………272 拾壹、華裔離群者的認同問題……………………………………………273 拾貳、海外華人的三種範式………………………………………………2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74 壹、族群離群者是全球化下的重要課題………………………………274 貳、多元包容理解當代多元族群認同與意識…………………………275 參、海外華人研究發展的新方向………………………………………275肆、新移民政策的制訂建議……………………………………………276 伍、未來海外華人族群在當地的發展趨勢……………………………276 第三節 研究展望 ……………………………………………………………278 壹、新加坡華人族群的的分類方式建立………………………………278 貳、比較全世界各地華人的角色與認同轉變…………………………278 參、比較各種族裔的離群者在母國認識上的差異……………………279 肆、建構台灣當前海外華人研究的學術脈絡與網絡…………………279 參考文獻………………………………………………………………281 表 次 表1-1 : 新加坡中國研究進程(1970~迄今)………………………………………12 表1-2 : 黃朝翰各項知識產出分析表(1973~2008/9/25)………………………17 表3-1 : 王賡武紀事年表(1930~迄今)……………………………………………64 表3-2 : 王賡武的身份與著作分期對照表 ………………………………………69 表3-3 : 鄭永年紀事年表(1963~迄今)…………………………………………81 表3-4 : 鄭永年的職務與著作分期對照表 ………………………………………92 表3-5 : 楊大利主要著作一覽表…………………………………………………107 表3-6 : 東亞所歷任所長比較……………………………………………………112 表4-1 : EAI主要成員一覽表(2010)……………………………………………116 表4-2 : 東亞所歷年訪問研究員統計一覽表……………………………………118 表4-3 : 東亞所出版刊物一覽表…………………………………………………131 表4-4 : 《背景報告》三大重要議題歷年比重……………………………………144 表4-5 : 東亞所《背景報告》中國研究課題………………………………………153 表4-6 : 《工作論文》的中國研究課題……………………………………………154 表4-7 : 東亞所《中國國際季刊》的中國研究課題………………………………164 表4-8 : 東亞所《東亞所研究通訊》的中國研究課題……………………………164 表4-9 : 新加坡九0年代前後對華投資與東亞所研究重點……………………171 表5-1 : 近代華人移民浪潮………………………………………………………184 表5-2 : 黃朝翰紀事年表(1939~迄今)…………………………………………188 表5-3 : 黃朝翰其他國家的學術經歷……………………………………………194 表5-4 : 東亞所轉型進程表………………………………………………………198 表5-5 : 黃朝翰學術研究生涯(1966~迄今)……………………………………204 表6-1 : 黃朝翰知識產出統計分析表……………………………………………210 表6-2 : 黃朝翰期刊投稿一覽表(1967~2008)…………………………………217 表6-3 : 黃朝翰學術時期期刊的研究焦點………………………………………221 表6-4 : 黃朝翰論文期刊數量前三名國家………………………………………222 表6-5 : 黃朝翰期刊文章對特定國家發表的主題………………………………223 表6-6 : 東亞政策(East Asian Policy)專欄分析………………………………233 表6-7 : 東亞政策(East Asian Policy)論文(Essay)分析……………………235 表7-1 : 社會背景與學思歷程比較………………………………………………244 表7-2 : 黃朝翰與王賡武問題意識比較…………………………………………245 表7-3 : 身份策略(能動性)比較…………………………………………………247 表7-4 : 黃朝翰、鄭永年與趙穗生的問題意識與身份策略比較………………249 表7-5 : 黃朝翰與廖建裕的學術路徑比較………………………………………253 表7-6 : 新加坡和香港中國研究比較……………………………………………262 圖 表 目 次 圖1-1 : 各種類型的華人…………………………………………………………14 圖1-2 : 研究架構圖………………………………………………………………20 圖1-3 : 新加坡的中國研究社群…………………………………………………21 圖1-4 : 研究流程圖………………………………………………………………23 圖2-1 : 華人的認同趨向…………………………………………………………35 圖2-2 : 多重認同概念圖…………………………………………………………36 圖2-3 : 離散者在遷居地之適應情形……………………………………………46 圖4-1 : 長期研究員出生地………………………………………………………119 圖4-2 : 研究員性別………………………………………………………………120 圖4-3 : 研究人員國籍……………………………………………………………120 圖4-4 : 研究員職稱分類…………………………………………………………121 圖4-5 : 研究人員最高學歷所在地國家…………………………………………122 圖4-6 : 長期研究員研究領域……………………………………………………122 圖4-7 : 最高學歷是否為名校……………………………………………………123 圖4-8 : 研究員博士學位有無……………………………………………………123 圖4-9 : 短期研究員出生地………………………………………………………124 圖4-10 : 短期研究受聘者的職稱比例 …………………………………………125 圖4-11 : 短期研究員的碩博士學位比例 ………………………………………126 圖4-12 : 博士學位所在地 ………………………………………………………127 圖4-13 : 碩士學位所在地………………………………………………………127 圖4-14 : 短期訪問研究員研究領域……………………………………………128 圖4-15 :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之身分背景分析………………………129 圖4-16 : Visiting Senior Research Fellow之身分背景分析 ……………130 圖4-17 : Research Officer之身分背景分析…………………………………131 圖4-18 : 東亞所1997~2009年《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s 篇數 ………133 圖4-19 : 東亞所 1997~2009《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4 圖4-20 : 1998年EAI《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5 圖4-21 : 1999年EAI《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6 圖4-22 : 2000年《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7 圖4-23 : 2001《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7 圖4-24 : 2002《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8 圖4-25 : 2003《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39 圖4-26 : 2004 《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40 圖4-27 : 2005年《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40 圖4-28 : 2006年《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41 圖4-29 : 2007年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 ………………………………142 圖4-30 : 2008年《背景報告》 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43 圖4-31 : 2009年1~9月《背景報告》Background Briefs研究比重…………144 圖4-32 : 東亞所1997~2009年《工作論文》(Working Papers)篇數……………145 圖4-33 : 1998年《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46 圖4-34 : 1999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46 圖4-35 : 2000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47 圖4-36 : 2001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48 圖4-37 : 2002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48 圖4-38 : 2003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49 圖4-39 : 2004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50 圖4-40 : 2005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50 圖4-41 : 2006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51 圖4-42 : 2007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51 圖4-43 : 2008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52 圖4-44 : 2009年 《工作論文》研究比重…………………………………………152 圖4-45 : 《背景報告》與《工作論文》在中國政經研究課題的比重……………155 圖4-46 : 《背景報告》與《工作論文》在兩岸研究課題的比重…………………155 圖4-47 : 2003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57 圖4-48 : 2004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58 圖4-49 : 2005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58 圖4-50 : 2006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59 圖4-51 : 2007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60 圖4-52 : 2008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60 圖4-53 : 2009年《中國國際季刊》研究比重……………………………………161 圖4-54 : 2006年《東亞所研究通訊》研究比重…………………………………161 圖4-55 : 2007年《東亞所研究通訊》研究比重…………………………………162 圖4-56 : 2008年《東亞所研究通訊》研究比重…………………………………162 圖4-57 : 2009年《東亞所研究通訊》研究比重…………………………………163 圖4-58 : 2004年新加坡對中國投資區位分佈 …………………………………168 圖4-59 : 四種主要刊物的發行數量比較(2006~2009)…………………………168 圖4-60 : 四種主要刊物中國政經研究議題比重(2006~2009)…………………171 圖4-61 : 新加坡與中國雙方貿易金額1968~2008………………………………174 圖4-62 : 新加坡對中國直接投資金額 …………………………………………175 圖4-63 : 新加坡對中國投資增長率 ……………………………………………176 圖5-1 : 廣東省台山市地理位置圖………………………………………………180 圖5-2 : 黃朝翰家族的族譜………………………………………………………185 圖5-3 : 黃朝翰的多重認同概念圖………………………………………………207 圖6-1 : 黃朝翰知識產出分類比重圖……………………………………………212 圖6-2 : 出版品發表其間與學術生涯期間數量圖………………………………212 圖6-3 : IEAP、IEAPE與EAI著作數量比較………………………………………215 圖6-4 : IEAP、IEAPE與EAI平均每年著作數量…………………………………216 圖6-5 : 黃朝翰投稿期刊國別比重………………………………………………220 圖7-1 : 華裔離群的背景與身份策略……………………………………………264

    參考文獻
    一、外文部分
    Borjas, G. J.、Freeman, R. B.(1992)。Immigration and the work force :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rce areas。Chica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dsgaard, K. E.、Zheng, Y.(2006)。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reform。New York, N.Y.:Routledge。
    CAO, b. C.(2004)。Sars: “waterloo” of chinese science。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2),262-286。
    Castles, S.、Miller, M. J.(1993)。The age of migration :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Basingstoke, Hampshire:Macmillan。
    Chiswick, B. R.(2005)。The economics of immigration : Selected papers of barry r. Chiswick。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Clifford, J.(1992)。Traveling cultures。L. Grossberg、C. Nelson、P.A.Treichler,Cultural studies96-116。New York:Routledge。
    Cohen, R.(2008)。Global diasporas : An introduction。London:Routledge。
    COPPER, J. F.(2003)。Taiwan: Consolidating its democracy?。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2),326-338。
    Docker, J.、Fischer, G.(2001)。Adventures of identity : European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Tubingen ::Stauffenburg。
    FUNG, V.(2002)。Hong kong’s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EAI Background Briefs。
    Geertz, C.(1963)。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New York:Free Press。
    Goh, R. B. H.、ShawnWong(2004)。Asian diasporas: Cultures , identities , representation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anchao, L.(2001)。Shanghai rising: Emergence of china’s new work。EAI Background Briefs。
    Hongyi, L.(2003a)。China’swestern development:Problems ahead。EAI Background Briefs。
    Hongyi, L.(2003b)。China’swestern development:Progress in the first two years。EAI Background Briefs。
    Hooks, B.(1996)。Reel to real , race, sex, and class at the movies。New York ::Routledge。
    Hsu, M.(2001)。Between nation and native place: Migration and changing identity of overseas taishanese,1909-1937,305。TAIPEI:Academic Sinica。
    Interpreting china's development(2007)。。Hackensack, N.J.:World Scientific。
    Lim, S.C.(2005)。Hua song。San Francisco ::Long River Press。
    Lo, V. I.(1999)。Labour in china: Policy and legislation。EAI Background Briefs,31,2-5。
    Lu, D.、Zhu, G.(1995)。Singapo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ASEAN Economic Bulletin,12,10。
    Reclus, E.、Ravenstein, E. G.、Keane, A. H.(1876)。The earth and its inhabitants; the universal geography。London:J.S. Virtue & Co., Limited。
    Sheffer, G.(2003)。Diaspora politics: At home abroa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A.(2004)。International security challenges posed by hiv/aids: Implications for china。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2),287-310。
    Thomson, E.(2003)。Xi qi dong shu:China’swest-east gas pipeline mega-project。EAI Background Briefs。
    Wang, G.(1967)。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G.(1981)。Community and nation。Singapore ::Published for the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b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Wang, G.(2000)。Joining the modern world :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River Edge, NJ ::World Scientific。
    Wang, G.(2003)。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Wang, G.(2004)。The fourth rise of china: Cultural implications。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2),311-322。
    Wang, G.、Wong, J.(2007)。Interpreting china's development。Hackensack, N.J. ::World Scientific。
    Wang, G.、Zheng, Y.、WONG, J.(2007)。Embracing the past unfolding the future。Singapore:East Asian Institute。
    White, M.(1988)。Thejapanese overseas:Can they go home again?。New York:Free Press。
    Wong, J.(1979)。Asean economies in perspective。London ::Macmillan。
    Wong, J.(198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changing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London/New York:Macmillan Press。
    Wong, J.(1997)。Good political arithmetick: China’s economy on the eve of the fifteenth party congress。EAI Background Briefs,No.1(EAI)。
    Wong, J.(1998a)。Asean economic crisis。Singapore ::East Asian Institut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Wong, J.(1998b)。China's new oil development strategy taking shape。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WONG, J.(1998c)。Interpreting zhu rongji’s strategies for the chinese economy。EAI Background Briefs。
    Wong, J.(1999)。Southeast asian ethnic chinese investing in china 。EAI Working Paper,15(East Asian Insitiute),7。
    Wong, J.、CHAN, S.(2003)。Cepa to deepen hong kong’s economic dependence on china。EAI Background Briefs。
    Wong, J.、Nah, S. L.(2001)。China's emerging new economy :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Wong, J.、Zheng, Y.(2001)。The nanxun legacy and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post-deng era。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Xizhe, P.(2002)。How is shanghai coping with the ageing problem。EAI Background Briefs。
    Xizhe, P.(2004)。Is it time to change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EAI Bulletin,2(1),135-149。
    Yang, D.(1989)。Patterns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China Quarterly,No. 12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31。
    Yang, D.(1997)。Beyond beijing: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New York:Routledge。
    Yang, D.(2002)。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China in 2001。Asian Survey,42(1)。
    Yang, D.(2005)。Will china revolutionize the global economy。Think On,6。
    Yang, D.(2006)。Bureaucratic capacity and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7(1/2),28。
    Yang, D. L.(1996)。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D. L.(2004)。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D. M.(2001)。Can the chinese state meet its wto obligations?Government reforms,regulatory capacity,and wto membership。American Asian Review,20(2)。
    YU, P. K.-h.(2004)。Taiwan’s dangwai strategy: Its implications for mainland china。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2),330-342。
    ZHANG, X.(2007)。Seeking effective public space: Chinese media at the local level。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5(1),55-77。
    ZHAO Litao, T. S. H.(2007)。China’s cultural rise: Visions and challenges。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5(1),97-108。
    Zheng, Y.(1997)。China's politics in 1997。EAI Background Briefs,5,1-5。
    Zheng, Y.(1999)。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eng, Y.(2002)。Succession politics, power distribution and legacies:China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EAI Background Briefs,142。
    Zheng, Y.(2004)。Will china become democratic?。Singapore:Eastern Unversities Press。
    Zheng, Y.(2008)。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Zheng, Y.(2008a)。China’s politics in 2000:Year of celebration and crises。EAI Background Briefs,421。
    Zheng, Y.(2008b)。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china’s external response。EAI Background Briefs,420。
    Zheng, Y.(2008c)。What can the west gain from politicising the olympics?。EAI Bulletin,10(1),1-2。
    Zheng, Y.(2009)。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Reform, openness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a。EAI working Papers,152。
    Zheng, Y.、Brodsgaard, K. E.(2004)。Interest repres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communist party。Singapore: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二、中文部分
    人民網(2009)。中國華僑之鄉:台山。
    中國百科網(2008)。百濟:中國百科網。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蒼柏(2006)。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香港:香港大學。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市:臺灣商務。
    王賡武(2005)。移民與興起的中國。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
    王賡武(2007)。離鄉別土:境外看中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賡武、劉宏(2000)。坦蕩人生學者情懷。美國:八方文化。
    王賡武著、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市:臺灣商務。
    王賡武著、王賡武、姚楠(1988)。南洋貿易與南洋華人。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石之瑜(2006)。身份政治:偶然性、能動者與情境。高雄:中山大學。
    石之瑜、郭佳佳(2008)。鄭永年的中國民族主義敘事-華裔作家的一種身分策略。中國大陸研究,51(3),66。
    石之瑜著、石之瑜(2006)。身份政治。高雄市:中山大學出版社。
    安德生、吳叡人、Anderson Benedict, R. O. G. B. R. O. G.(1999)。想像的共同體。臺北市:時報文化。
    何明修、張茂桂、鄭永年(200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何培忠(2006)。當代國外中國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主惠、蔡茂豐、Wu, C.-h.、Ts'ai, M.-f.(1983)。華僑本質的分析。台北市:黎明文化。
    吳國光、鄭永年(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香港:牛津大學。
    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臺北市:世界。
    李光耀(2000)。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臺北市:世界。
    李光耀(2000)。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臺北市:世界。
    李直(2004)。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私人訪台 北京當局發飆,大紀元。
    李毅(2009)。新加坡對華投資(上)(下):廣州經貿網。
    李美賢(2008)。後殖民東南亞國家發展的困境,收錄於李盈慧和王宏仁主編,東南亞概論—台灣的視角,137-160。台北:五南書局。
    辛翠玲、陳昌宏(2008)。中西之間:新加坡的中國研究社群,2008國際關係學年會(頁3)。台北。
    辛翠玲、陳昌宏(2008)。新加坡的中國研究社群--中西之間,國際關係學年會。台灣大學:台灣大學。
    金恆煒(譯)。悲涼之旅 : 百年移美從頭數回看血淚相和流(原作者:McCunn, R. L.)。台北:時報。(原著作出版年:1980)
    周南京(2003)。華僑華人問題概論。香港:香港社會科学。
    林鎮山(2006)。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韋伯文化。
    法新社(2009)。美國德州軍營槍擊案兇手因穆斯林血統常被騷擾(2009-11-06版):環球華網。
    南洋理工大學(2009)。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網站。
    胡月霞(2005)。漂泊與離散。未出版之。
    涂經詒(2007)。略論「中國性」問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4(1)。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崔貴強(1989)。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 1945-1959。福建省:廈門大學。
    張錦忠(2004)。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33(7),14。
    梁俊蘭 (2005)。新加坡的中國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5,75。
    梁若冰(2006)。政策因素對境外投資的介入及其效果-基於新加坡和中國台灣的案例分析。當代亞太,2006年第11期,6。
    章家敦、侯思嘉、閻紀宇(2002)。中國即將崩潰。臺北縣三重市:大和書報總經銷。
    莊國土(2001)。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莊國土(2002)。族譜與海外華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廈門大学東南亞研究中心。
    陸人龍(2009)。六十年來香港「中國學」概況(綱要)。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91。
    郭佳佳(2008)。離散者的中國民族主義:華裔學者趙穗生,鄭永年面對中國的身份策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陳岳、陳翠華(1995)。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台北:克寧出版社。
    陳昌宏、楊媛甯(2009)。華裔離群認識中國的兩種可能途徑:
    以黃朝翰(john wong)和廖建裕(leo suryadinata)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7。
    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原作者: Virinder S. Kalra, R. K., John Hutnyk)台北:韋伯文化。(原著作出版年2008)
    曾少聰(2004)。漂泊與根植 當代東南亞華人族群關係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学。
    黃朝翰(1983)。東盟經濟剖析。廣州:廣州大學出版社。
    黃朝翰(1995)。從東南亞看中國的經濟發展。貴州社會科學,6,8。
    黃朝翰(2007a)。中國的東南亞研究。北京市:世界知識。
    黃朝翰(2007b)。黃朝翰訪談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人文高等研究院。
    黃朝翰、賴洪毅(2008)。東南亞的當代中國研究:以新加坡為例。國外社會科學,4,82。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2009)。東亞所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eai.nus.edu.sg/index.htm
    新華網(2009)。新加坡概況: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楊大利(2008)。收入激励与地方政府在中国转型和增长中的角色。
    劉才涌(2007)。新加坡對華投資的現狀與特點評析。商業時代(06),35-36。
    劉宏(2003)。王賡武教授與海外華人研究:方法論的初步觀察。華僑華人歷史研究(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第一期,63。
    劉宏、黃堅立(2002)。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美國:八方文化。
    劉宏主編、王賡武(2000)。坦蕩人生學者情懷 王賡武訪談與言論集。[美國]:八方文化。
    潘翎、崔貴強(1998)。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
    鄭永年(1997)。兩岸基層選舉與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鄭永年(1999)。朱鎔基新政:中國改革的新模式。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
    鄭永年(2000)。政治漸進主義。臺北市:吉虹資訊。
    鄭永年(2002)。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與改革之間。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
    鄭永年(2004)。胡溫新政:中國變革的新動力。新加坡:八方文化。
    魯虎(2004)。列國誌:新加坡。新加坡: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謝佐人(2009)。伊拉克父親不滿女兒太西化 開車撞死女兒(2009-11-03版):中廣新聞網。

    參、網站資料
    人民網(2009),〈中新天津生態城〉,《中新天津生態城》,http://www.eco-city.gov.cn/eco/shouye/main.html,2009/9/25。
    人民網(2009),〈蘇州工業園區〉,http://www1.peopledaily.com.cn/BIG5/jinji/222/7827/index.html.,2009/9/25
    中國商務部(2009),http://ww.fdi.gov.cn,2009/9/25。
    中國國務院發展中心信息網,〈國家電子商務工作簡報〉,http://218.246.21.135:81/gate/big5/gjdzsw.drcnet.com.cn/docview.aspx?docid=2013189&leafid=14480&chnid=0. ,2009/9/29。
    中國經濟網(2009),〈1984:鄧小平南巡,改革開放的時代最強音〉,http://big5.ce.cn/gate/big5/views.ce.cn/fun/corpus/ce/7/200812/15/t20081215_17677353.shtml,2009/9/13。
    中國選舉與治理(2009),〈左派大佬:我國“差額選舉法”比西方“一人一票”更科學〉,http://tinyurl.com/pzgybg,2009/9/10。
    巴西僑網,網址:http://www.bxqw.com/,2009/3/21。
    文明史部落格(2009),〈馬可波羅〉,http://blog.sina.com.tw/fcu_history/article.php?pbgid=16270&entryid=577577,2009/2/14。
    台山華僑網,網址:http://www.tsinfo.com.cn/10/tshqs/index.htm,2009/3/12。
    行政院(2010),〈從全球與亞太觀點解析我國在WEF2006-2007全球競爭力的表現〉,《國家資訊通訊發展推動小組》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cnt_id=1276,2010/2/19。
    李毅(2009),〈新加坡對華投資透視〉,《廣州經貿網》,http://www.gzii.gov.cn/
    破報(2008),〈理想主義〉,http://pots.tw/node/2316,2008/12/30。
    新華網(2009),〈新加坡概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4/15/content_358770.htm,2009/9/29日。
    廣東省台山縣政府(2009),www.tsinfo.com.cn/Disp.Aspx?ID=5331&ClassID=89,2009/3/21。
    鄭永年(2007),「鄭永年:為了生我的那片土地」,餘姚日報(餘姚),2007年01月08日,或見餘姚市政府網站:http://www.nbql.gov.cn/ShowNews.Asp?id=776&pid=000100060001,2009/8/10日。
    謝詩堅的[飛揚網絡](2009),網址:http://seekiancheah.blogspot.com/,2009/9/2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