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21.55
  • 期刊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通俗小說的女性形象-以李逸濤在《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的作品為討論對象

摘要


台灣小說的創作主要奠基於日治時代,但並非始自1920年代,在此之前的報章中便已出現若干小說作品,其中又以通俗小說為夥。此類作品,或出於日人之手,或成於古典文人,後者往往以淺近文言文書寫,究中,身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的李逸濤,最具盛名,而其早期創作頗多發表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上,且以描寫女性人物見長。本文透過剖析李氏作品,發現其人藉由廣受歡迎的通俗小說書寫,在大眾娛樂趣味中建構了頗具意義的新女性圖像,從虛構的俠女,到日常中的嬌女、母親、情人、繼母、寡婦、妓女……,或虛或實,呈顯豐富想像空間;尤其在台灣、中國女子外,更涵蓋了世界異國女子,包括韓國、波斯、新加坡、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女性的刻畫,較諸後來新文學作品多以台灣女子為主,間及中國、日本女子的情形,更具世界想像,充滿異國情趣。 另外,在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創作中,賴和〈可憐她死了〉雖然不是最早以台灣女性為書寫對象的作品,但其題目彷彿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受苦女性的原型;相較於此,李氏通俗小說中的女性,離家變得容易許多,而若干冒險、犯難的愛情故事也由此展開,最終且多能脫離困境,獲致人生的幸福。如果說新文學是以社會寫實手法反映當代女子的不幸處境,那麼通俗小說則在顧及娛樂趣味的前提下,以較顯浪漫的寫作筆法,去召喚時代女子克服命運、追求自我的靈魂。是以,在1920年代新文學出現以前,這些通俗小說「新女性」形象的想像,對於當代女子重視自我,及重新定位在家庭、社會、國家中的角色扮演,應當具有一定程度的教化敵蒙作用。

參考文獻


林瑞明(1996)。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和反抗(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研所。
許俊雅(1996)。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的婦女問題(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研所。
陳芳明(1996)。殖民地與女性-以日據時期呂赫若小說為中心(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研所。
丁鳳珍(1996)。台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研所。
(1998)。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林慧君(2009)。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9.00220
林燕釵(2013)。陳垂映生平及其小說作品研究—從《暖流寒流》到〈鳳凰花〉〔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13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