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59.231
  • 期刊

「後山意識」的結構及其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上的異向作用與調和

The Structure of "Behind the Mountain Ideology" and Its Anisotropy Energy and Harmonization with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ualien

摘要


本論文的主題在於分析「後山意識」的結構性義涵,並論斷它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上所導致二種完全相反方向的作用,而其造成的衝突又將如何去調和?經分析、詮釋、批判的結果,「後山意識」隱含著「文明邊陲」與「自然優位」的二元對立性結構。此一結構又被套入全國化或全球化的雙重性「中心-邊陲」大結構中;它是由歷代帝國權力實踐與論述實踐所鑄成,一向決定著被稱為「後山」的花蓮的歷史命運與存在位置。而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中,不斷地產生「希求開發」與「堅持自然」的「異向作用」,形成對立、衝突。其「調和」之可能,應當建立理性對話的「公共論述」,期待能達到以「自然優位」為終極依歸而保持適度開發的共識,為花蓮的地方社會文化發展,提供良性的定位與策略。

參考文獻


(1970)。臺灣省通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Paul Cloke編、王志弘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大前研一著、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尹章義(199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心岱(1983)。大地反撲。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被引用紀錄


余懿珊(2015)。金門意識與地方感形塑:以「僑鄉文學」之建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5.00455
馬翊航(2008)。虛實對照,城鄉融涉——論花蓮文學中的地方意識與市╱街書寫〔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3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