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84.7
  • 學位論文

敲擊回音二維自動檢測系統之開發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Two-Dimensional Impact-Echo Scanning System

指導教授 : 劉佩玲

摘要


敲擊回音法利用物體表面的位移訊號進行傅立葉轉換,由頻率域尖峰推算內部可能存在的缺陷位置,至今已廣泛應用於工程及結構物檢測。由於量測方式需要以外力敲擊產生暫態應力波,在進行大範圍檢測時,以手動逐點操作相當費時。本文旨在發展一套應用敲擊回音原理的自動檢測系統,可針對二維平面進行掃描,大幅提升檢測速度。 硬體方面我們分為量測模組與軌道兩部分進行設計,模組使用感應馬達作為動力,帶動敲擊構件上升並壓縮彈簧,釋放後向下撞擊,以此產生重複性波源,並搭載壓電位移接收器,以獲得敲擊後的表面位移訊號。軌道採用齒條的型式,以步進馬達驅動模組前進,可達到精密的移動量,並具備擴充能力,針對大面積區域可延伸軌道長度,增加其應用性。 軟體開發上我們使用LabVIEW撰寫應用程式,功能包含單晶片指令的下達、位移訊號擷取以及訊號處理工作。在控制系統完成檢測工作後,可單獨檢視各測點的時間域、頻率域訊號,或一次讀取測線、測面的複數點資料,繪製成色階影像圖,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內部缺陷資訊。並於人機介面上設計了深度換算、影像對比調整等功能,方便檢測工作的進行。 本研究將檢測系統架設於一模型試體,實際測試其效能。首先對系統下達不同間距的移動指令,觀察其移動誤差。並利用單點重複敲擊,驗證機械敲擊波源的重複性。為了測試敲擊構件所激發的頻率,我們將5種構件裝載於模組,實際進行厚度及裂縫檢測,發現減輕構件重量可激發較高頻率的應力波,可使用於檢測淺層裂縫。最後我們繪製出試體斷面影像圖,透過色階對比可清楚觀察到缺陷位置,證明了自動檢測系統的可用性。

關鍵字

敲擊回音法 自動化 掃描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Impact-Echo method automatic scanning

參考文獻


16. 葉柏涼, 敲擊回音法之時間-頻率域分析與影像法. 國立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1. Popovics, John S. and Jodeph, L. Rose (1994),”A 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ultrasonics NDE of concrete” IEEE Transaction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Vol.41, No. 1, pp. 140-143
2. Wu TT, Fang JS, Liu PL. Detection of the depth of a surface-breaking crack using transient elastic waves. J Acoust Soc Am 1995;97(3):1678–86
3. Lin, Y., Su, W.C. The use of stress waves for determining the depth of surface- opening crack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ACI Mater J 1996;93(5):494–505.
4. Liu PL, Tsai CD, Wu TT. Imaging of surface-breaking concrete cracks using transient elastic waves. NDT E Int 1996;29(5):323–31.

被引用紀錄


伊威霖(2012)。敲擊回音二維自動檢測系統之改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06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