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4.231.247.254
  • 學位論文

近代太魯閣族部落空間變遷之研究─以alang Ciyakang(支亞干)為對象

The Changing of Modern Truku Tribes Space─ The Case of Ciyakang

指導教授 : 陳亮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太魯閣族的口傳歷史指出祖先發源於台灣西部的Truku-Truwan,兩百多年前祖先跨越中央山脈來到東側的山區,於立霧溪及木瓜溪等流域建立起106個部落。1914年日本發動「太魯閣族戰爭」掌控太魯閣族的生活領域,隨之施行「集團移住」將各部落分散、遷移、集中至中央山脈東側的淺山與平地。從高山到平地,太魯閣族的遷移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模式,此外,傳統部落大部分以單一家族組成,移住後形成家族混居的部落形貌,因此本文試圖從空間研究了解移住前後的部落變化。太魯閣族的空間研究一直依附於各個主題之下而未被設為單獨的研究主體,本文將空間拉抬至討論主體,分別探討物理空間與社會空間在三個不同歷史階段下的變遷:集團移住前、日治與國民政府時期,試圖歸結當代的太魯閣族部落究竟為何。 傳統太魯閣族部落中,人與空間的關係均建立在gaya、utux與人三者互相連結的網絡中,集團移住之後形成混居部落,再加上國家權力的涉入、統治與管理,人與空間的關係也不斷做出調整與修正,其中本研究特別探討兩個當代部落仍在持續進行的生產、生活、文化活動:結婚前的祭祀分食與狩獵,分析兩項活動的物理及社會空間,實際探求當代部落空間的社會意義。 研究對象為筆者生長的Ciyakang部落,Ciyakang現屬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在集團移住前就有家族遷來,集團移住後更形成多元家族的混居部落,因此除了探討空間的變遷,本文也試圖以「部落史」的觀點,回顧、整理、書寫自己家鄉的故事。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林淑雅(2007)《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陳曉玲(2006)《太魯閣族生活方式之變遷─在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的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胡惠敏(2006)《書寫自己部落的歷史:布拉旦的過去、現在、未來》,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余光弘(1980)〈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0期,p.91-110。
黃應貴主編(1995)《空間、力與社會》,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