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69.53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Tzu Chi Nursing Journal

慈濟護理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臨床護理教師在指導護生過程中,面臨的是本身多重的角色,及不可預期的醫院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出現負面情緒。本文透過文獻查證,從一般對教師專業、信念及態度的模式形成關係,再提出護理教師在此模式中其專業及態度的扮演。然而,在臨床情境中護理教師在專業及信念堅持下,常對學生的表現反應出對其責罵的情緒性語言的情形。因此,希望提供護理教師在專業角色扮演及其對專業信念堅持過程中,能夠了解及警覺到自己指導學生過程中負向的情緒表現。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五專護理科五年級學生之關懷行為表現,採橫斷式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台灣地區五所學校之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關懷行為量表」(caring behavior scale, CBS),以郵寄方式發出452份問卷,有效問卷總計287份,採SPSS12.0版進行統計資料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等方式進行檢測。研究結果發現:(l)學生關懷行為表現標準化得分為59.55,屬於中等程度;(2)關懷行為表現在幫助病人渡過疾病不平順的過程較佳,而病人權益的維護面向較差;(3)學生對於護理課程的興趣與關懷行為的表現有顯著正相關。顯示學生的關懷行為表現可藉由教育的過程加以提升,未來期望能應用護理教育過程傳遞護理的核心理念「關懷」,進而使學生展現關懷行為。

  • 期刊

A shortage of nursing staff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every hospit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s between possibilities of promotion, social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working at a teaching hospital. The study used a cross-sectional an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pproach. A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questions regarding possibilities of promotion, social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was given to 257 nurses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Hualien between 4th and 15th March 2004. Results showed (1)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with various demographic factors (2)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ossibilities of promotion, social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Nursing administrators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these results and develop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retaining nursing staff and stabilizing the nursing workforce. It may then be possible to improve quality of care and decrease hospital costs.

  • 期刊

提供安全的給藥,是護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環,本院採用單一劑量配藥,但仍有部份是公用製劑稱為公藥,十類公藥中除麻醉藥及急救藥三班清點外,其他公藥未設定公藥量,公藥櫃及冰箱中均發現過期藥品,專案小組查核統計公藥完整性僅為73.5%,其中未過期完整性62.50%,註明使用或領用日期71.3%,公藥無變質98.8%,合宜公藥量61.3%,總計公藥管理缺失事件124件,過期丟棄公藥成本為7427.1元。 為提昇公藥管理完整性,降低醫療資源浪費及給藥過程中發生潛在性錯誤,提供護理人員安全給藥環境。專案小組於93年1月至94年4月改善時間,將公藥櫃藥品標示並依有效日期排到,宣導閉封和領入藥劑須登記日期,設定合理公藥量,改善後公藥管理完整性提昇為98.3%,進步24.8%,其中公藥未過期項目,提昇為97.20%,註明使用或領用日期項目,提昇為98.9%,公藥無變質項目更達100%,制定合理公藥量項目提昇為97%,十類公藥中,完整性皆達到90%以上,並且公藥管理缺失事件降低為37件,公藥過期費用降為761.5元。

  • 期刊

在疾病中感受到不確定感往往對病人心理適應過程有著重大地影響。本篇文章目的在於探索不確定感對心肌梗塞個案於住院期間的衝擊及其適應過程。藉由觀察、會談與運用不確定感量表為評估指引,來收集資料並進行分析,發現個案在冠狀動脈疾病加護中心出現三階段不確定感與因應行為,包括:一、對疾病與症狀的不確定感;二、對檢查與療效的不確定感;三、對預後與自我照顧的不確定感。筆者運用多方面護理措施,包括:情緒支持、經驗分享、實例觀摩與持續衛教等相關措施介入,而有效地降低及改善個案因罹患心肌梗塞之不確定感所帶來之影響,希望藉此經驗分享,以提供醫護人員在未來照顧心肌梗塞病患時之參考。

  • 期刊

本文探討一位支氣管擴張症病患因疾病需要使用高濃度氧氣治療,因急性呼吸衰竭症狀,瀕臨插上氣管內管來維持呼吸系統功能入加護病房照護過程。筆者自2003年6月5日至6月10日護理期間,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護理評估,藉直接會談、傾聽、觀察方法收集資料作整體性評估,發現個案主要護理問題為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活動無耐力、睡眠型態紊亂、焦慮。因有感一旦插上氣管內管為侵入性醫療行為,致病患身、心、靈諸多影響,也增加醫療成本耗費,故護理過程透過信任感及良好治療性關係建立,專業知識及技巧運用,讓個案免於插上氣管內管,改善個案危急生命問題及疾病帶來之困擾,使其獲得更多疾病資訊,進而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