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43.107

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財政部於1992年核准開放民營銀行設立,台灣金融市場進入戰國時代,隨著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金融機構信用過度擴充,企業紛紛倒閉、資產價格泡沫破滅,金融機構的逾放比迅速攀升、嚴重侵蝕獲利後,及2005年雙卡卡債事件,從由原本單純的金融事件,演變成社會問題,甚至對經濟發展造成衝擊。在整體經營環境不佳的微利時代,改善不良債權比率,減少銀行呆帳損失,乃本研究之目標。 本論文主要在探究現金卡發生逾期情形之持卡人特徵,是根據C銀行之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實際貸放且曾動用的現金卡6,039筆客戶基本資料,及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找出影響客戶違約之預測變數共17項,利用Logistic Regression統計分析,找出影響客戶違約繳款之重要因素。 本實證研究發現顯著的變數有六個:教育、公司類別、婚姻、年齡、性別、職業類別,其中未婚男性、學歷在高中以下、年齡29歲以下、職業類別為建設業或服務業,有較高的風險發生不良債權。 本研究同時也發現,已婚女性、30~39歲、職業類別為金融業、電子業、教育機構,公司類別為上市櫃、知名企業,擁有不動產等特徵的客戶為現金卡的優質客群,建議銀行針對此類客戶加強行銷,以強化銀行獲利。 本研究結論提供銀行經營管理及風險控管之參考,進而強化銀行整體經營績效與競爭優勢。

  • 學位論文

企業如何掌握新的管理趨勢與思維,如何運用便捷的資訊化工具來提升管理效能將是致勝的關鍵。如何建構一套完善的知識系統,透過資訊系統將知識有效的保存、分享與應用,成為各企業「知識管理」之主要考量。 本研究以大陸跨省之個案A集團導入知識管理系統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對整體滿意度、最常用與認為最實用的功能、最滿意、重視與有待改善的項目、知識類型與對使用率不高的原因進行對集團下各子公司交叉分析,深入探討員工對知識管理系統的使用態度並謀求改善之道與未來推動的建議。 研究發現個案A集團員工對知識管理系統整體的滿意度不高,現階段基礎功能使用多,進階的功能仍然應用較少,但對整體系統軟體功能滿意度較高,認為最有用的知識類型為方法/技巧,且在幾個構面依子公司別分析產生不同結果,並勾勒出員工對知識管理系統的期望,提供專案團隊調整各子公司後續推動個別化的焦點與策略。 基於研究結果建議該個案A集團專案推動者未來需要理解員工想法與需要加上高階主管明確的表達支持並搭配具體獎勵措施,提升參與意願並期能持續推動及建立分享的文化與氛圍。檢視已累積的知識文件之易用性、更新速度與完整性是否符合員工需要,並讓知識的分享能直接落實在日常工作之中。深化與推廣員工覺得最有用的知識類型,並讓員工了解知識管理推展目的雙向溝通後再進行後續推動焦點擬定,讓各子公司知識管理推動方向能更符合集團發展目標以確保知識管理導入具有實際價值。

  • 學位論文

產品品質成本的控制一向是高科技產業極為重視的領域,其對企業的獲利有極大的影響,根據統計因產品品質問題而導致的內外部失敗成本常佔整體產品品質成本比例50%以上。因此,如何降低失敗成本是高科技業必須不斷思考的議題。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為整理個案公司現有之產品售後品質回饋流程、分析個案公司現有之產品售後品質回饋流程中可改善之問題點,並針對各問題點提出對應的改善方案及針對所提出之改善方案,分析所能產生之效益。 經整理個案公司現有產品售後品質回饋流程中發現有手工製作分析報表、蒐集壞品為email通知、全球維修資料中有部份不正確之資料、經銷商透過email反應問題等4個問題點,而此4個問題點分別會影響售後品質回饋流程之效率性、正確性及資料可分析性,本研究提出可藉由導入應用系統功能模組以強化效率、維持資料之正確性及強化資料之可分析性,並針對其中之導入品質分析自動化報表模組分析其導入效益,估計其導入後可降低每年產品DOA成本約新台幣3,000萬元、產品二次返修成本約新台幣1,300萬元及減少品牌價值受損約新台幣850萬元。

  • 學位論文

委外服務管理工作中對於委外服務人員的掌控程度將可能影響客戶對於委外合約執行滿意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為了能夠了解委外服務人員對於委外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本研究係從心理層面探討,依據委外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及工作價值觀來判斷其對工作滿意的程度。 從相關文獻分析,本研究以「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為三大構面,並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資訊委外服務駐派人員為研究對象,透過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解釋。藉由研究結果呈現,做為管理資訊委外服務駐派人員之參考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與結論如下: 1. 資訊委外服務駐派人員不同的背景變項對工作價值觀及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性。 2. 資訊委外服務駐派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存 在顯著關聯性。 3. 資訊委外服務駐派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對於工作滿意度之 預測力上,在聰穎開放性、嚴謹自律性與和善性之人格特質,與情意性、認知性之工作價值觀等構面,最能預測資訊委外服務駐派人員的工作滿意度。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從相關文獻與問卷分析結果得到電子商城的關鍵成功因素,經由相關文獻分析與專家訪談,確認電子商城的成功因素為資訊品質、系統品質、服務品質、使用者滿意、使用者使用情形、商品特性、商品價格、交易安全性與企業特色。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敘述統計、信度分析及迴歸分析做為工具。研究結果顯示,前述成功因素經過複迴歸分析得到系統品質、資訊品質、服務品質與商品特性等4項對電子商城經營滿意度具顯著相關。另外,系統品質與商品特性對於郵政商城經營滿意度也具顯著相關,此二項因素與整體分析結果相符,前述研究結果可供郵政經營電子商城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雲端運算因為網路的快速普及和頻寬的成長,加上行動網路應用的蓬勃發展,促成雲端服務成為熱門話題,也將成為未來資訊應用的主要發展趨勢。本研究以一般有使用雲端儲存空間服務經驗的網路使用者為對象,主要目的在了解影響使用者使用雲端儲存空間服務的使用意願為何。以使用者內在評估的相對優勢(轉換成本、轉換利益、知覺價值)、任務科技配適理論、雲端服務安全性探討使用者對於雲端儲存空間之使用意願,並要討論彼此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針對209位有使用雲端儲存空間服務經驗的網路使用者進行問卷調查,並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進行模型估計;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者的使用意願受其認知價值的影響,而價值來自於成本與利益的整體評估;使用者的任務活動配合使用雲端儲存空間服務,搭配程度越高時,使用意願也越高;安全問題會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意願;而研究結果也發現,成本因素不會直接明顯地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意願。本研究結果提供具體的建議,希望用以建立更完善的雲端儲存空間服務。

  • 學位論文

病歷是就醫者終其一生的健康照護紀錄,回歸病歷的真正擁有者(Owner)應該是病患本身,病歷資料的完整紀錄,能保障就醫者的權益。醫病關係是一種服務者與消費者的關係,對於醫療服務的提供不應該是有所缺少或不完整。 透過完整性的要件探討,類分出部分完整性、院內完整性及全面完整性病歷記錄。吾人以為,唯有達成全面完整性可交換電子病歷的實現,讓就醫民眾獲得更及時的醫療照顧,以及避免醫療資源的重複浪費。 本文針對現行電子病歷實現方式,從資訊不對稱的理論基礎著眼出發,去分析與檢討出現有系統流程上或設計上的不足,提出一種改良的雛形及作法。透過動態系統圖的幫助,讓現階段病歷資料發生流程,能同時產生到醫療資訊系統與電子病歷資料庫,這樣才是具有可交換電子病歷之完整性基礎。

  • 學位論文

由於近年來金融法令限制的解除與市場開放的政策,本國銀行業面臨國外銀行來台的競爭威脅加劇,必須擴大其營運規模以因應所面臨的業務衝擊。台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基於互惠原則,銀行業者也可對等設立分行。因此走向國際也成為多數國內本地銀行擴展規模的可行選項之一;而隨著營運版圖的擴大與人員的增加,跨國資訊處理/傳遞的安全以及各國資訊安全法規的遵循也就成為必須重視的課題之一。根據統計,截至2011年11月為止,國內銀行已有13家取得ISO/IEC 27001:2005資訊安全管理標準驗證,透過符合國際資安管理標準,確保客戶對於銀行在資訊處理與保管上的信賴感。相較於國內本地銀行以ISO國際資安管理標準為藍本來規劃資安管理作業程序,許多來台營業之大型外商銀行都發展出自有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就我們所知,過去探討銀行業資安管理文獻中,大多以區域性銀行或本國銀行為研究對象,尚未有針對大型外商銀行業的資安管理框架之研究,因此我們想要探討大型國際性銀行之資安管理實作相對於ISO/IEC 27001:2005國際標準是否有所差異或特出之處。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的方式,發現 A 外商銀行的ISMS最著重於應用系統之安全需求、設計、開發、測試與維運等應用程式生命週期的安全強化;而在資安實作面上,則有內外部主動風險控管、深化資訊系統安全評鑑工作、簡化資訊資產分級標的、強化資訊安全組織及廣度等四項特色,可提供本國銀行進行國際化時之資安管理實作參考。

  • 學位論文

自從2011年的日本東北大地震後,『金融服務業之資訊系統異地備援』的議題再度被重視,台灣與日本的地理環境相似,因此也有相同的問題。金融服務業之資訊系統除了關係企業的永續經營與獲利外,相對於民眾而言,金融服務業資訊系統「異地備援」品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關係民眾財產安全。在本論文中彙整過去研究、國際標準等文獻及與各位專家探討,並透過德爾菲法取得在「異地備援」的PDCA四個週期七個階段44個檢核項目。 利用這44個項目,驗證台灣九家金融服務業「異地備援」實施現況,除了確認這44個項目有效及必要性,並針對這九家金融服務業「異地備援」回覆資料予以分析並提出建議

  • 學位論文

顧客是企業的資產也是收益的來源,對企業而言,留住既有客戶比開發新客戶更有利。研究指出開發新客戶的成本要比保持舊客戶的成本高出6到9倍;而且根據80/20法則,企業有80%的獲利來自於20%的客戶。因此,許多企業相繼導入顧客關係管理(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統,以求透過資訊化的方式,找出對公司最有利益的客戶並提升顧客滿意度。 然而,導入顧客關係管理的失敗率估計大於65%。降低失敗率和支持資訊系統的成功,是資訊從業人員和研究者的最終目標。以往大多數的研究著重於定義資訊系統成功的相關因素,例如:關鍵成功因素(CS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較少對於資訊系統導入可能遭遇問題進行研究。 本研究擬藉由個案S公司導入CRM的實務經驗,進行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透過相關文獻探討與整理,探討導入CRM可能遭遇的關鍵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導入CRM可能遭遇問題前三名依序為「使用者參與」不足、「資源投入」不足、「變革管理」不足,期望企業未來導入CRM時,能透過參考本研究降低失敗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