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74.227

體育學報/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 Ahead-of-Print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ublic of China,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是比較短跑選手與非運動員的聽覺反應時間,反應時間的參數包括中樞訊息處理速度(前動作時間PMT以及事件關連聯電位N100、N200及P300延遲時間)和周邊執行速度(動作時間MOT)。以24位大學男生(12名短跑選手,12名非運動員),年齡從20歲到24歲,為實驗參加者。聲音刺激頻率是由STIM系統產生分別為500Hz、1000Hz、1500Hz、及2000Hz。這些刺激採隨機出現,目標刺激為2000Hz,當目標刺激出現時,實驗參加者需立刻按鈕反應。並運用EMG和EEG所蒐集到資料,來計算出反應時間、前動作時間、動作時間及N100、N200和P300延遲時間。這些資料指出短跑選手聽覺反應時間快於非運動員,是由於短跑選手有較快中樞訊息處理速所致。周邊執行時間兩者則無差異。除此之外,在事件關連電位方面短跑選手的N100、N200延遲時間與非運動員無顯著差異。但P300延遲時間短跑選手則是快於非運動員。

  • 期刊

本研究的目的是:(一)探討目標來源與目標難度對籃球投籃表現的影響。(二)探討目標來源與目標難度在對內在動機的影響。本研究以德明技術學院學生180名(男 = 36;女 = 144)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19.62(±0.84)歲,平均身高162.33(±6.73)公分,本研究以籃下投籃為實驗項目,所有受試者以前測成績採共軛方式分為自設、參與設定及分派目標組,採目標來源與目標難度(3 X 3)的實驗設計。本研究以內在動機量表(朱素鑾,民85)為研究工具,以獨立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為統計方法。研究結果發現:1.目標來源與目標難度對投籃表現的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1)在自設目標情形下的困難目標優於容易目標;中等目標優於容易目標。(2)在困難目標情形下的自設目標優於參與目標。2.不同目標來源對內在動機影響結果:(1)自設目標組的內在動機高於參與目標組。3.不同目標難度對內在動機影響結果:(1)中等目標組高於困難目標組。(2)容易目標組高於困難目標組。 研究結論:1.對大專生而言,教師可以考慮讓學生依前測成績,自行設定具有難度、明確且可行的目標,藉以提昇運動表現。2.教師在分派目標時應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目標受程度,並施予正向回饋以提高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期使提昇運動表現。

  • 期刊

本研究透過分析18場共40局的世界級羽球男子雙打選手的比賽資料,探討其發球的落點及效果、接發球的效果以及不同接發球落點的接發球效果。所得資料經過統計與分析後,得到如下列結論:  一、 在發球落點方面:(一)世界級羽球男子雙打選手的發球落點,以發一區球為定,占75.04%。  二、 在發球效果方面:世界級羽球男子雙打選手的發球效果,以發球被動為主。  三、 在接發球效果方面:世界級羽球男子雙打選手的接發球效果,以接發球主動為主。 四、 在不同接發球區的接發球落點及效果方面:(一)在所有的接發球區之中,接發球落點都是選擇中路為主;(二)一區的接發球效果:回擊前場以主動的情形占大多數,回擊中場則以主動情形居多,回擊後場則是一般的情形稍多。(三)二區的接發球效果:在不同接發球落點的接發球效果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四)三區的接發球效果:在不同接發球落點的接發球效果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五)四區的接發球效果:以接發球主動的情形居多。(六)一、二區之間的接發球效果:回放網前以接發球主動的情形居多。中場及後場的效果,則以接發球主動的情形稍多。(七)三、四區之間的接發球效果:以接發球主動為主。

  • 期刊

本研究的目的為描述大專院校羽球教練的訓練行為,進而探討教練、選手對教練訓練行為的知覺是否一致,以及二者對於訓練行為的看法。參與研究對象為四位教練及訓練的選手,資料蒐集包含了觀察工具、問卷、訪談三種,採用以量為主;質為輔的研究方式來瞭解教練的訓練行為,經由結果的分析與討論後得到下列結論:  (一)參與本研究的出球教練之訓練行為,整體來說:1.指導是教練們最常顯現的行為,常見的訓練行為依序為事後指導、管理、當場指導、責備等項。指導類行為佔1/2弱,其中以事後指導居首位;非指導類行為佔了1/2強(52.25%),其中又以管理行為排名首位。2.四位教練間的行為互有差異,此差異與選手等級及教練訓練的方法、重點有關。3.不同期間的訓練行為不同,訓練後期觀察到的行為次數顯著減少,且行為內容也與其它訓練期不大相同,此與訓練重點有極大關係。  (二)教練、選手知覺及觀察到教練訓練行為間的一致性:1.一致性最高者為指導行為。2.選手有高估教練示範行為的現象,此正說明了示範於選手心目中的地位。3.觀察的行為與教練知覺、選手知覺三者間不一致的現象,表示本研究的教練只能部分正確的評估其行為,也顯示了教練自評的重要性。 (三)教練及選手對教練訓練行為的看法,經歸納分析訪談結果後,使我們對教練訓練行為有更深入的瞭解。最後再依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建議,以作為日後教練、後續研究或教練培育之參考。

  • 期刊

肢體液生的力量與所在關節的角度有絕對的相關,要測量關節角度與力量的關係可用等速測力機來測量,但等速測力機過於昂貴與龐大,所以針對關節角度與力矩的測量設計一個簡易的關節測力機,設計一個以扭力計為主體,撘配角度計與其它組件組合而成的固定式肘關節測力機,製作完成之後,檢驗其信效度以確定固定式肘關節測力機是否可以代替等速測力機用於快速大量的測量上。先施加已知負荷的重量,分別以理論計算及電腦模擬的方式確定固定式肘關節測力機可以正確反應數值,然後反覆遞增遞減不同負荷,確定固定式肘關節測力機不會因負荷不同,而使力矩值產生偏差,之後以受試者10人在15天內以固定式肘關節測力機重複施測兩次,皮爾遜積差相關係數都在 .727以上,達顯著水準。最後與Kin-Com 125AP做相互比較,比較10位受試者在Kin-Com 125AP與固定式肘關節測力機所測得的相關係數,結果從-.567到.901,顯示兩者之間可能有所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