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2.26

中華體育季刊/Quarterly of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 Ahead-of-Print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ublic of China,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十二年國教的理念在培養學生「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之核心素養能力。因此,本研究皆在探討國小健體領域核心素養之教學策略,提供國小健體領域教師在教學之參考,教學策略為:讓學童透過翻轉教學促進自主學習,培養終身學習與運動習慣;指導學童藉由肢體表現與言語的互動,培養溝通能力以及涵養生活美感;藉由課程統整與團隊活動學習,提升學生對公共事務之參與以及關注自然生態永續發展。期盼學生能將學習之認知、情意、技能與行為予以整合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達到十二年國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與終身學習的目標。

  • 期刊

本文旨在探討臺灣與中國羽球教練培育系統,研究結果:一、分級制度與負責單位:中國分級較臺灣細膩,兩岸皆落實分層管理制度;二、研習規劃與晉級制度:中國較臺灣審慎周密,研習時間長;中國將繼續教育作為晉級條件,臺灣教練證照採終身制,未建立繼續教育制度;三、申請資格與任職條件:相較臺灣,中國之特色為:(一)高學歷與專業背景要求;(二)重視專業知識理論;(三)重視實務工作經驗;(四)訂定工作績效標準。

  • 期刊

設立已逾20年的大學運動管理教育在大環境的持續變遷下,應做相當的改革,以繼續面對挑戰。臺灣的運動產業發展過其於歐美先進國家,其就業不易,出路也有不同。在廣設大學的事實下,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動機,產生對運動產業就業的熱情,教師面臨相當的衝擊。本文建議運動管理學界應師法企業經營品牌的決心,勇於跨出舒適圈,長期努力,積極創新,從新思考運動管理教育的理念、定位、目標、教學、課程、就業輔導等,進而創造系的存在價值,以免於被淘汰的命運。

  • 期刊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社會環境快速變動,組織為求得永續發展,創新(innovation)成為了現今備受關注的議題。對學校組織而言,體育為培育良好國民體適能的最基礎環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層面。面對環境雙邊的挑戰,各級學校須主動迎合,透過創新經營的方式來改善服務品質,以因應劇烈的市場競爭。創新經營雖可以提高學校運作的效能,但若要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則應為其經營策略設立標準加以檢視,評斷改善後之成果是否有達到卓越表現。爰此,本文以創新經營的理念探討其策略發展,並在卓越標準的檢視下,建議學校體育的經營宜強化一、外部資源的應用;二、主管領導的重要性及三、理論和實務加以整合等經營策略,促使學校組織邁向教學精緻與卓越表現,達成永續經營之目標。

  • 期刊

本文闡述綜合性賽事籌辦階段場館化的概念及賽事期間場館運作,「場館化」乃綜合性賽會籌辦工作的重要機轉,強調賽事籌辦及決策機制由中央集權的行政作業移轉到各運動賽會場館,結果指出為使業務移轉順利,賽事籌備委員會的場館化運作計畫須包括指定承接營運中心組織、賽事現場空間規劃、賽事運作計畫、人力資源規劃及現場日程規劃等。而營運中心的規劃以競賽需求為主,其餘行政工作為輔,另營運中心是負責各場館營運事務的行政單位。此外,場館化移轉過程涵蓋賽事場館會勘、辦理檢視會議、建置溝通平台、落實教育訓練及參與模擬賽事等。另提供建議作為未來賽事辦理單位參考的依據。

  • 期刊

2014年亞運會保齡球項目經12年後再次獲1金1銀,體能訓練及傷害防護的介入是此次亞運訓練最大改變。運動檢測是體能與運動表現的核心,可幫助教練擬訂訓練計畫、了解訓練進展及運動傷害預防。由於目前保齡球運動體能與運動表現檢測系統尚未建立,因此,本文回顧相關文獻後,整理出保齡球運動之檢測項目如下:一、基本資料:運動史、體型測量、身體組成;二、運動體能:肘、肩、膝、髖關節之等速肌力(最大肌力、肌耐力、爆發力)、握力、肩腕肌力、背肌力、心肺耐力、平衡穩定、柔軟度;三、運動表現:投擲準確性、投擲效率、滑步穩定、平均分數等。

  • 期刊

近年來臺灣對於獨輪車運動逐漸重視,參與者多數為身心狀況尚未成熟的中小學學生。學習獨輪車的過程幾乎無法避免摔倒的發生,然而臺灣目前尚無獨輪車運動傷害的相關統計資料。騎乘者和教練應了解從事獨輪車活動時可能發生的潛在危險,並知悉運動傷害及其預防方法。因此,本文探討獨輪車運動常見的運動傷害與成因。發現常見的獨輪車傷害是跌倒造成的骨折,其次為四肢的拉傷、扭傷、擦傷和撞傷。有鑑於骨折和四肢的傷害最多,騎乘初期應確實學習正確的下車方式以加以預防,另外,落實護具的使用至為必要,特別是頭盔對於腦部傷害的預防相當重要。未來仍需針對獨輪車傷害進行相關之調查與研究,以便更加了解其傷害原因,並制定有效之傷害預防策略。

  • 期刊

意識下的信念或意圖是過去三、四十年最常用來解釋、預測或改變身體活動行為的構念。本文回顧過去研究發現,意圖或意圖的改變無法有效解釋身體活動行為,從無意識的身體活動內隱態度及習慣,可增加對身體活動的解釋變異量,及提升身體活動量。最後,在實際促進身體活動的介入及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期刊

運動中的各種行為一直是相關領域研究的重點,而為了減少運動領域中的反社會行為的出現,研究者須瞭解此行為背後可能的成因。Boardley與Kavussanu (2007)將Bandura (1991)提出的道德脫離模式應用在運動脈絡中,研究運動中的道德脫離與反社會行為間的關係。為與時並進,本研究回顧至今有關運動中道德脫離之中英文文獻,整理重要結果:一、目前已發展出長、短各一之英文測驗量表,與兩款中文量表;二、統整發現運動脈絡中的道德脫離會導致反社會行為的出現,而參與團隊開放性運動之運動員相較於個人封閉性項目之運動員,有較高的道德脫離情況;男性運動員之道德脫離狀況高於女性運動員;競技水準較高之運動員也顯示有較高的道德脫離;三、教練的風格、情緒、自我定位、動機與人格特質都會對運動員的道德脫離產生影響。最後本研究建議未來如何改善現有量表,發展出適用於國內的測量工具,並進一步瞭解運動脈絡中道德脫離之其他因素,如何透過教育改善運動員的道德脫離狀況,以期在深入瞭解道德脫離後,能發展出有效改善運動員反社會行為之策略。

  • 期刊

近年來,國外由認知心理學領域發展出構念層次理論,探討心理距離對個體行為表現影響的研究,已應用於各不同研究領域。本研究經由文獻回顧,闡述構念層次理論之源、起及概念發展,並提出此理論在國內運動休閒領域消費者行為應用的可行性。結果顯示,該理論的抽象、具體思維及心理距離的四個面向,可豐富本領域中對於無形及有形產品的消費者行為研究應用議題,並增進對運動休閒消費者消費歷程的瞭解,亦可做為日後相關運動休閒領域實務管理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