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9.168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院內感染(又稱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是醫療照護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患者及家屬而言,會增加其身心痛苦、家庭負擔或承擔殘障或死亡,對醫療者而言,院內感染之發生,必然提高成本支出,病患住院日數延長,病床週轉率降低,服務病患人次減少,甚至衍生醫療糾紛。執行院內感染管制工作,必需投入相當之人力、物力、時間及精神以採取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一般而言,約有三分之一的院內感染屬於外源性感染,多是源自侵入性管路處置或手術傷口破壞表皮屏障導致感染,此類感染可以藉由有效的感染管制措施,如落實手部衛生及加強皮膚消毒等,來避免發生。另外約有三分之二的院內感染個案發生屬於內源性感染,因為抗生素使用造成的選擇性壓力使得原有之正常固有菌叢(normal flora)改變,經由局部黏耳其缺損侵入形成血流轉移(bacterial translocation),這類感染經常是源、自於低免疫宿主病患,可能無法單純藉由感染管制措施來避免,必需同時減少抗生素使用及提升宿主免疫力才能減少發生機會。面對多重抗藥性菌造成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增加,如何使用適當有效的藥物治療及感染管制措施已是目前醫療照護重要的課題。

  • 期刊

大腸直腸癌位居全世界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名。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2007年更超越肝癌成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高達1/5的病患是在第四期才被診斷出來。過去接受支持療法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平均存活期約5-6個月,2000年後,因為多種有效化療藥物上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的存活期迅速延長至一年半。近年來,由於合併使用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的存活期中位數已達兩年半。本文扼要整理近年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文獻,討論現今眾多的抗癌藥物中,如何組合使用、交替轉換或依序使用,以達到治療病患的最佳效果。

  • 期刊

衰弱及心臟血管疾病,為健康老化重要的威脅之一。衰弱拍的是身體儲存能量或抗壓力下降,無法有效因應外在壓力源,而對健康產生不良結果。心臟血管疾病則泛指冠狀動脈心臟病、周邊動脈疾病、缺血型腦血管疾病以及主動脈粥狀硬化以及胸、腹主動脈瘤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衰弱與心臟血管疾病有著共同的病理機轉,主要以神經-內分泌失調、慢性炎症反應以及凝血路徑-促血栓狀態三個路徑呈現。文獻指出,對心臟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衰弱發生常加速疾病惡化,但衰弱的發生,常被心血管症狀掩蓋而不易被確認,甚至容易低估患者在侵入性治療的危險性及死亡率。本文期望藉由簡介衰弱及心臟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機轉,來提升臨床醫護人員對衰弱及心臟血管疾病進一步認識,未來方能針對高危險群,及早提供評估及介入措施,以降低失能以及相關不良結果發生。

  • 期刊

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是骨質疏鬆症的常用藥物, 在經過長期臨床使用後,逐漸出現頓骨壞死等數種併發症。第1171非典型股骨骨折在2005年發表於文獻後,這項併發症才逐漸受到重視。形成的原因目前還沒有明確結論,推測和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有關。美國骨礦質研究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Boneand Mineral Research, ASBMR)的第2次專案小組在2013年重新定義非典型股骨骨折,修改為5個主要表現中至少須符合4個,才是非典型股骨骨折,但次要表現則非必需。專家建議「藥物假期(drug holiday)」的觀念,可停藥來減少長期使用雙磷酸鹽所引起的非典型股骨骨折副作用,也有專家訂定雙磷酸鹽的使用期間指引原則。由於發生非典型股骨骨折之後才施行手術時,併發症發生率高,專家建議在發生移位骨折前,先進行預防性的手術固定。由於延遲骨折癒合或是不癒合是非典型股骨骨折的另一個問題,有人嘗試使用teriparatide或strontium ranelate等藥物加速骨合成和骨折癒合,但其效果目前仍無定論。

  • 期刊

由於醫師工作性質特殊,步調快並講求時效,且工作時間較長、又有輪班制度,經常處於壓力大的狀態下。過大的壓力不僅對醫師身心健康及工作滿意度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更容易使醫師於臨床醫療服務做出錯誤診斷及處理,導致醫療疏失增加,而影響醫療服務品質,對醫病雙方身心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本文回顧相關文獻,介紹醫師壓力相關危險因子以及壓力測量指標,盼能掌握醫師壓力高風險因子,提出改善方案與建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