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7.212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術後腸阻塞是腹部手術常見的併發症,為了減少腸阻塞持續時間,臨床醫療有著不同的照護措施,如採較不具侵入性的腹腔鏡手術、硬膜外麻醉、早期下床及進食等,而咀嚼口香糖是一種模擬食物攝入的假性進食,是刺激腸蠕動功能的替代方法。本文進行統合分析以確定咀嚼口香糖對結腸切除術後患者排氣、排便及住院時間之成效。文獻搜尋2014年6月以前中、英文文獻,五個資料庫包括PubMed、Cochrane、Medline、CINAHL及華藝線上圖書館。進行結腸切除術後咀嚼口香糖之隨機控制試驗,並以Jadad Scale作為篩選文章品質工具。使用Review Manager 5.1版軟體進行統合分析,並以加權平均差及95%信賴區間呈現。共得6篇隨機臨床試驗,包含312位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咀嚼口香糖對結腸切除術後患者能顯著縮短排氣、排便時間,其總效益值依序為-12.45小時(95%CI:-22.53,-2.38,P=.02)及-16.15小時(95% CI:-25.36,-6.94,p<0.001),而對縮短住院時間亦有成效,總效益值為-2.44天(95% CI:-3.10,-1.77,p<0.001)。本研究提供較客觀之統合分析結果,可作為臨床醫護人員臨床應、用之參考依據,而未來仍需繼續進行嚴謹、大規模、盲化的隨機對照試驗並更新統合結果。

  • 期刊

調查接受長期照顧服務的民眾對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照管中心」)的滿意度,以作為改善參考。以某縣、市2013年1-5月長期照顧新核定通過個案為研究對象,依區域採分層隨機抽樣,以結構式問卷進行電話訪問。利用卡方檢定、ANOVA和線性複迫歸作單變項及多變項分析。樣本數877人。個案得知長期照顧服務之訊息來源以親朋好友最多(33.7%),其次從醫院或護理人員(21.7%),區公所、鄉公所或鎮公所(10.3%)及網路(7.3%)。多數人對於照管中心整體表現滿意(89.9%)。不滿意的原因包括:宣導、申請程序、服務內容和服務機構不一致等問題。照管中心的綜合滿意度以百分比例(%)表示,為94.8±15.30線性複迴歸結果顯示區域、受訪者年齡、個案身分別與照管中心的綜合滿意度有統計顯著意義。個案或家屬對照管中心滿意度非常高,不滿意的原因有宣導、申請程序、服務內容和服務機構不一致等問題,提供照管中心作為未來改善的參考。

  • 期刊

由於各大醫院急診部門病人過度擁擠已是常態,由於有些病人的情況真的緊急,為了避免在候診時病情惡化,因此在病人等候就診時間以前接受病情再評估相對的就非常重要。本研究昌在探討病人在急診候診時接受二次檢傷可行性及對病人之影響。本研究為非隨機臨床試驗研究,以便利取樣方式於台北市某一所醫學中心急診部二、三級病人共3333名中,選取500名符合資格病人做二次檢傷。二次檢傷評估比率為15.0%;經二次檢傷後發現檢傷級數提升之病人數有6人(1.2%),其中2人由2級提升至1級;4人由3級提升至2級,檢傷三級病人級數提升比率為檢傷二級病人之2.7倍。藉由二次檢傷作業,讓病人於候診中能及時獲得最妥適的醫療處置,以確保病人醫療之時效性與安全性,對臨床照護將有極大的助益。依本研究發現,建議二次檢傷可由診間護理師接受訓練後和檢傷護理師共同擔任,及藉由電腦資訊系統提示二次檢傷病人之啟動時間,以便即時進行評估。

  • 期刊

面對醫學教育面臨的挑戰,醫學模擬是解決目前困境的重要方法。透過醫學模擬,一方面可以提供學員有系統性的整合課程,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病人安全,提升醫療品質;此外醫學模擬也提供客觀的評核方式,作為臨床訓練評估的依據。醫學模擬的方式包括概念式的情境模擬、虛擬病人實境、部分技能模擬訓練、高擬真假人情境模擬等。各種方式各有其適當的教育目標、使用時機及所需要的資源。目前醫學模擬已經廣泛應用在醫學教育、技能訓練、表現評估、研究用途、儀器測試等領域。隨著科技的進展,醫學模擬在臨床技能的訓練上有更廣泛深入的應用,另一方面更需搭配整合性的課程規劃及師資培訓,才能讓醫學模擬教育的成果落實在學習的成效上。

  • 期刊

設計以結果為導向的教學是刻不容緩的事,我們應重新檢討現行各種教學計劃與實際臨床的落差,並調查教學需要,才能設計出適合各教學單位的教學計劃。複合式課程,乃是利用結合講課、實作工作坊、模擬等教學模式方式進行整合訓練,因為一種教學模式無法應付所有的主題與目標,一個訓練也必須融合多種教學模式。而教學首重課程設計,在設計過程必須考量資源與進行模式,再以目標設計為結果為導向教學,而教學計劃的設計步驟為選擇教學計劃、制訂目標、拆解各目標及技術為許多重要步驟、因應教學重點及各個重要步驟設計出可行的教學模式。

  • 期刊

利用模擬人情境案例進行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的模擬導向教學,在歷經過去15年發展,不論是課程設計或是課程評量皆已臻成熟。透過親手操作的擬真經驗,學生除了可以加深學習印象,增加學習興趣及鞏固學習成效的儲存,也能在主動學習機會下被激發出關鍵性思考與自我信心強化。

  • 期刊

模擬醫學於醫學教育的應用,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深一層體會,在大堂課所學到的知識。另一方面;由於在接觸病人之前,已經反覆練習了一些臨床技巧,而因此提升了醫療品質。婦產科教學之運用上,模擬醫學也是非常廣泛及重要。例如:利用簡單的模具,即可訓練學生,以往不可能達到的抹片和內診的技巧。新光醫院在婦產科教學上,利用模擬醫學的原則,訓練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抹片,骨盆腔檢查,頭位及臀位生產技術。更進一步,訓練救護技術員在緊急狀況下,頭位及臀位生產技術。在學生的學習回饋問卷上,均得到很高的評價。

  • 期刊

傳統的急診專科醫師訓練,多依賴從處理真實病患狀況,不斷學習成長。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藉由實際的挑戰累積經驗,但對指導者來說,如何在病患安全及學習成效問取得平衡是一大難題。災難醫學以及罕見案例的訓練,則是另一個焦點。這些事件極少發生,或許在訓練期間從未過過,但一旦面對,卻又需要快速且正確的判斷處置。過去我們多使用經驗分享教學、桌上演練(tabletop exercise)、或演習的方式進行訓練。然而,臨場感不足是學員常反映的問題。近年來,藉由高擬真假人情境演練,我們讓急診醫護團隊,甚至科部之間,對許多重大傷病及特殊狀況的處置,提升效率。本文將分享模擬醫學訓練在急重症方面的經驗,同時也探討在災難演練的應用。

  • 期刊

腦中風病人占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位,也是65歲以上老人失能最主要的原因。調查發現,腦中風病人及家屬在住院中常因疾病認知、使用抗凝血劑、再次中風症狀及處理等問題,感到擔心、焦慮,面對疾病過程及返家照護之壓力,造成拒絕、延遲出院等情形發生,為改善現況問題及達到腦中風病人照護指標,本專案提出腦中風病人護理指導改善方案,尋求改善策略以增進護理指導執行率,進而提升照護品質及滿意度。經改善對策實施,單位腦中風護理指導執行率由50.4%提升至82%,且病人及家屬對護理指導滿意度由65%提升至90%,專案措施對於腦中風病人指導執行率及指導品質有其成效,另外腦中風病人住院天數由的天降至10天,雖然影響住院天數因素甚多,但藉由敢動跨國隊專業問之分工照護及病人家屬的加入,過程中不但建立跨團隊問良好的工作默契,也使護病關條更為融洽,進行出院計畫過程也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