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7.45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根據我們在 <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第一部份)>的討論,現象學心理學為現象學哲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向度,那就是系譜現象學。針對超越現象與詮釋現象學之間理論上的困惑,它做了理論與實踐上的翻轉。那就是說,不只是為了符合「是什麼」的客觀理念,精心設計出一套「如何是」的方法步驟,更是根據各種領域裡所充實的各個不同之「是什麼」勾勒出現象學方法「如何是」的一般普遍性。故,繼<第一部份>在理論上的釐清之後,我們將在此第二部份中予以實務上的考察。首先,我們就喬齊(A. Giorgi)的一篇文章而論-<現象學方法作為一種質性研究程序的理論、應用與評價>,以檢討超越現象學下的現象學心理學;其次,我們以余德慧的《詮釋現象心理學》一書做為討論的範本,說明詮釋現象學下的現象學心理學。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是自我們在2002年發表的《臨終過程心理質變論述》一文所延伸出來的想法,透過我們對臨終過程既有的理解,進一步探討陪伴病人臨終的過程中,與病人有宿緣的照顧者(父母、夫妻、兒女、親人、朋友等)所面臨到的心理過程,並提出可能的陪病模式。同時,這研究也試圖將心理諮商的領域擴大到心靈諮商(psycho-spiritual counseling)的領域,從「改變對方」轉變為「陪伴對方」,以心靈相契、存有相隨為主軸的病床陪伴與諮商(bedside companionship and counseling)。本文即是根據病人臨終過程的兩斷階模式,探討陪伴者在病人心理質變的不同階段中,陪伴所經歷的心理歷程為何。在理論上我們提出陪伴的二元複合模式(Dual Model),以深化照顧者對病人進到病程末期時,所顯現的照顧接應方式。本文假定,若陪伴者以「常人自我」的狀態陪伴,非常適於臨終第一階段的陪伴,但是,當病人逐漸進入「背立轉向」之後,常態陪伴即逐浙失去與臨終者接近資能,此時,存有相隨的陪伴模式即可取代常態陪伴,而以靈性相陪,但是從常態轉為存有受到陪病雙方宿緣結構所縛,並不容易。本文也從對病人臨終過程的現象和陪伴心理歷程的瞭解之中,進一步發展陪伴者所需之「陪病諮商」的相關知識。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主要在討論以精神病醫學為例的實徵心理學如何建立在現象學的哲學層次上。全篇以較整體的方式將實徵層次已預設但未明顯化的哲學層次做一闡釋,並以心理學研究應建立在以海德格哲學所揭示的價值或存有意義層次上為論述的宗旨。當然這種立場有待讀者進一步的反省與檢驗。全文開展的方式首先從根本上以信度為依據而建立之DSM與其醫病環境的生成史觀察出發,接著對它們以及其預設之理論做一哲學的反省,然後先就胡塞爾現象學偏於認識論的效度性真理做一存有論的反省,次就海德格現象重視存有論的價值性真理做一詳細闡釋,後而介紹一位匈牙利學者所詮釋海德格思想中類似的價值意涵,接著看海德格如何對於精神病醫學方法來反省。我們所得出的結論是:心理學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的根本區別植根於對所設為前提的哲學性真理有不同理解,它們的不同正可以由對於信度、效度、價值的各有所偏重來表示。惟本文探討信度、效度、價值在生活世界的可能性條件之意義,乃著眼於它們在哲學的存有論層次上所各自具有的意義或其生成歷程,而並未涉及它們在實徵心理學層次的意義。對於後者以及兩個層次意義之問關係的探討將是我們進一步的研究課題。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藉由討論如何思考嬰兒的微笑,展開對當代心理學知識取徑的反省,並提供一個現象學考察的示範。當代心理學強調實徵上可驗證的(empirically validated)知識,但又對人類知覺經驗不信任,從而漠視了生活中的直接經驗,轉向理論的建構與驗證方法的設計,以做為有效知識的保障。本文指出,想要去除「主觀」經驗的努力並未真的保障了心理學知識地位,反而因為逃避不可避免的知覺經驗,使得當代心理學知識堆疊在更多可疑的預設之上。以嬰兒的微笑為例,本文回到嬰兒的微笑對我們給出的生活經驗中,讓此一熟悉但又模糊的現象之本質結構獲得明晰的勾劃(articulation)。本文獲得了這樣的認識:第一心理學知識層面不只一種,不同的方法有對不同層面知識的適切性。相較於以個體為單位的心理學知識層面,以偶連關係整體為單位的心理學知識層面更為原初,更少預設,也是本文以現象學方法考察對「嬰兒微笑」之經驗的所在層面。第二,在此知識層面裹,對「嬰兒的微笑」經驗的本質可以被揭露為一種將嬰兒與經驗者帶入同伴關係之中而雙方皆有所不同的形構作用。第三,本文也將思考延伸到偶連關係中的其他形構作用形式,如透露著精神分裂氣氛的「使為人之不能」的剝除形式;讓孩童經驗到「我被要求成為的」與「我所是的」之問差距的「強人所難」形式;以及以奪取對方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整體感的「奪取者-被奪取者」形式。

  • 期刊
  • OpenAccess

胡塞爾在《觀念Ⅱ》與《笛卡兒沈思》對身體的形構分析與基源分析思想之間,我們可以讀出一條回歸身體具體存在的存在現象學或現象學心理學的描述之路,亦即透過身體感的基源存在條件,形構出「自我」與「他者」的「共同世界」。換言之,如果有所謂「身體意向性」的話,就身體知覺作用/知覺內容的兩重結構來說,身體感的知覺作用層面是實在的,隸屬心理領域的「事實知覺」(factual perceptions),而身體感的知覺內容則形成「物質」、「自我」、「世界」、「他人」等非實在的「形相知覺」(eidos perceptions)-也就是「想像」領域。本文運用形構式的「病理學還原」與「基源分析」的平行對比,來彰顯「身體感」的形構條件,「病理學還原」是由心理事實的領域出發,從存在層面去還原出身體的「本質結構」;而「基源分析」則是從主體際性的原初構成根源進行還原,去描述種種主體際「形相知覺」的構成過程。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將從「建構」、「詮釋」和「存有」三重構面,探討慢性病思者的照顧議題。首先,經由慢性病身體作為中介平台,說明慢性病照顧是一種生活經驗的完形關係轉換,故僅著重身體層次的症狀控制照顧模態,其實是一種社會建構下的技術導向產物。其次,回到疾病詮釋模式的討論,還原患者的疾苦病痛之聲。其次,從存有開顯的立場,提出以照顧自己∕關切他人為複合體的「咱們」位元作為一種照顧模態,得以回應受苦此有「存在上的掛慮」之召喚;進而呼應慢性病什麼也不是,幾乎可以看作是一種「生命本體意義遭受侵襲之苦」的生存事件論點。最後,本文抵達現象學心理學的園地,反思以「咱們」關係為位元的照顧倫理踐行理由;透過本研究的發聲,相信得以對慢性病患者的活現經驗,注入異質性的理解窗口,使「咱們」的存有遺忘,不再成為人類世界裡失落的連帶。同時,本文以為,在臨床處境下,照顧自己∕關切他人所複合的關係,也可說是一種本土脈絡照顧形態的展演。期許文本的立場,可以為建立「以照顧增補於治癒」、「以生活關懷增補於專業治療」及「照顧現象增補於機構診療」的心理照顧領域,奠下一點基礎。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是我-一位在研究所進修博士學位的小學教師的發聲紀實。發聲是一種自我反思歷程,是釐清自己與他者間差異的歷程。我由解析「小學教師」對我的意義著手,發現在十幾年的任教生涯中,「小學教師」身份對我從初時單純的上下班謀生角色,逐漸轉換成如影隨形的自我身份認定。為了更深入探索,我從文獻中探討自我身份認定的意涵,因此耙梳出-自我身份認定是一種劃界,截然劃出自己與他者,彼此間形成差異,在此劃界中他者被建構而出。由此進一步思索:自己與那些參與研究之他者的關係。本研究中,我承載著與同在研究中那些教師們一樣的身分;在教學上,我被視為較同儕教師們更具學術知識的研究生,這種差異有助於釐清我與他者的不同,因此建構出研究新義-一種跨越差異的對話歷程。跨越差異的對話研究並不企圖尋找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問的平等位置,而是體察兩者問的差異,並以此差異做為一種多元視野,以對話方式進行分享,最終融合出最佳觀點。為了建構跨越差異對話研究的具體可行步驟,我邀請一位在小學已有十年任教經驗的老師一起進入研究和我對話,由此建構出「調整研究者心態」、「願意分享的對話對象」、「以三種對話方式進行分享」、以及「三向度敘事式分析」等四個具體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