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246.203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傳記研究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試圖分析個人的敘說(narrations),以期了解人們如何藉由意義的連結而建構他們的社會世界,準此,傳記研究似乎可被視為一種克服鉅觀(社會學)與微觀(心理學)研究之間鴻溝的方法。但是傳記研究有一個難以解決的關鍵問題-「範括」(subsumption),也就是研究者以自己預設的範疇作為參照架構來解析他人的敘說。易言之,傳記研究學上最為困難的方法論問題就在於:在理解陌生人的傳記敘說上,如何避免範括,而能確實掌握理解他人或他文化的真正思想?傳統上,文化相對主義與普世主義代表對此問題的兩種極端回答。為了脫離它們的困境,本文提出「參照推論分析」(inferential analysis)方法,並以作者在漢堡大學所做的兩個案例,作為實作分析的文本,最後在呈現「遍在式參照推論」與「獨一式參照推論」的對比中,理解個人生命意義的建構與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互動(辯證)關係。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旨在對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與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方法做一比較與釐清。在過程上,乃針對本土心理學運用詮釋現象學方法的一些研究,先闡釋其理論背景,再介紹其運用實例,且試從中析出其所探討的意義結構之可能性條件是存有之自身顯露。但鑑於本土心理學研究者對於從敘說的描述、到本質意義的構成間缺乏具體可循的步驟,而前述可能性條件應作為一種步驟的指引,本文續從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裡擷取方法步驟,以作為借鏡或參考。超驗現象學裡從存而不論、現象學還原、到想像變形之過程,乃在從個別事件的描述進入到組織脈絡的描述、然後結構描述,以全求得一普及的結構本質,而作為結構本質的可能性條件-超驗主體-乃作為此方法步驟的引導者。今詮釋學方法可以存有的顯露作為指引,而從敘說的個別性描述,同樣地往經驗結構描述、然後尋及一較普及的本質意義。

  • 期刊
  • OpenAccess

心理傳記學是有系統的及實質的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及知識將個人的生命轉換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心理傳記學不僅是一種撰寫傳記的方法,也是一種研究心理學的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介紹及討論心理傳記學及其方法。其內容包括心理傳記學的定義、心理傳記法、心理傳記研究的爭議、心理傳記建構的歷程以及心理傳記學的應用及可能的貢獻。近年來,人文及社會科學中,典範轉移已日趨明顯,心理傳記學也逐漸受到研究者的肯定。本文並以台灣一個心理傳記學的研究為例,論述心理傳記的研究歷程及研究反思。最後,心理傳記學作為一種理解個人生命的重要方法,本文討論其對心理學的貢獻和未來發展。

  • 期刊
  • OpenAccess

生命史研究並不是一種新發展出的研究方法,然而,當我與之在1995年相遇時,對它的理論與方法運用的理解是由零閉始的。隨著經驗的累積,漸次體認到這個方法在教育研究上的意義。本文是以個人在接觸不同研究生論文資料時的心靈起伏為基點,採用類似自我研究的方式,透過自我經驗的回憶與陳述,說明個人對於生命史研究的認知與理解,在自我對話的歷程中,再次澄清生命史研究中對於個體生命意義探尋的價值。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乃是「以師資培育者的角色說學生另類實習的故事」為敘說架構,報導一群師院學生以幼兒身份到幼稚園實習的歷程,和學生對此經驗的詮釋,藉以探討角色置換實習對「學習成為老師者」專業發展的可能成效。本研究乃是由1位師院老師指導34位幼教系大四學生,進入台灣束部地區10所幼稚園(34個班級教室)進行民族誌取向的質性研究,並透過合作行動研究的歷程,師生共同探究幼兒文化,並學習從幼兒角度瞭解幼稚園生活的意義。其中學生以參與式觀察體驗幼兒在幼稚園的生活;師資培育者則透過觀察與討論,與扮演者共同詮釋、理解和重建現場事件之意義。研究的引導問題為:幼兒在幼稚園中做些什麼事?幼兒在幼稚園中的地位和處境如何?幼兒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資料收集以田野札記為主。本文呈現這群準幼教師資在角色置換實習歷程中,從最初的慌亂焦慮至怡然自得的心路變化,顯現出學生並未從先前學科知識和試教實習獲得足夠的幼兒文化知識;而以幼兒身份進入孩童世界的親身體驗,對於準教師的幼兒知識和幼兒文化學習有重要意義。本文最後提出一些「應用民族誌引導學生成為教學現場研究者」方法學上的問題省思。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針對校園內的師生衝突現象,進行以教師為主體的研究,目的在於瞭解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中小學老師們是如何理解發生在校園內的師生衝突事件?而教師對師生衝突的理解又是如何透過其與環境的對話與協商過程,而發生改變?進而,這種建構上的改變又如何反映在衝突化解的相關行動上?研究方法包括藉由開放式問卷與半結構的訪談,蒐集校園內的師生衝突情境與故事;藉由研究日誌、焦點團體與行動研究等方法探究教師們對衝突的社會建構與行動。本研究歷時二年,第一年的目標在於衝突事件的蒐集與教師對師生衝突建構的瞭解,第二年的目標在於對瞭解教師的行動策略與行動理論。本文主要集中在各級學校教師所經驗到的角色衝突、無效的支持系統、及他們如何面對此衝突的行動。作者並進一步提出師生衝突的脈絡觀點,對「衝突管理」、「衝突化解」與「衝突轉化」三個構念作進一步的釐清與討論。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飛訓生之人格特質與其飛行訓練表現之關係。於本研究中,飛行表現的指標有二:一為完訓與否(即通過或淘汰),另一則為通過飛訓者之術科成績(即高分或低分通過)。綜合兩類的分析結果顯示:通過鑑定飛行(實際飛行十至十二小時)之初階飛訓生在卡氏十六種人格量表上之反應,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恃強性、與興奮性,且在樂群性、敏感性、與憂慮性上之反應較技停組低;而在已經通過鑑定飛行之學生中,高術科成績者較低分者具有較高的有恆性、敢為性、及幻想性等特質。綜合兩項分析之結果顯示出:為了提升飛訓教育的成效,於甄選飛訓生時不僅應以能否通過鑑定飛行為考量,而且應須更進一步地以長遠的訓練成果為著眼點,甄選飛行表現較優者,期能提升飛訓生之素質。再者,依據本研究的結果茲提供四項建議。其中之一即是基於招生的現實困境,面對飛訓生的來源窄化,建議以主動式輔導的推展,主動地發現可能發生學習上瓶頸的學生(即低效能者),給予適時的協助,以助其順利的完成飛訓課程。如此透過主動式輔導的應用,結合心理測驗與輔導,應能提升飛訓之成效並降低飛訓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