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32.116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癌症是一種主要的慢性疾病,一直名列國人的十大死因之首,台灣安寧照護(緩和醫療)正式起源於1990年,安寧照護重視患者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的提昇。生活品質是一個複雜的構念,具有多重的向度與範疇,本文強調心理範疇的福祉感,包括兩個主觀的層面,一是情緒層面,包含負向情感與正向情感,其次是認知判斷上的生活滿足感。負向情緒可分爲焦慮與憂鬰兩個向度。本研究即以瞭解癌末患者的負向情緒爲主題,探討患者在面對疾病與死亡的壓力經驗下,産生不同的心理社會問題以及採取何種因應策略,並瞭解其對患者負向情緒産生的影響。研究程序上爲了同時考量臨床服務與研究,因此採取兩位心理學研究所的實習生,經由與患者、家屬以及醫療人員的晤談與觀察,完成「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焦慮及憂鬰評估表」與「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心理社會評估表」的評估,一共收集了39位,其中男性21,女性18位,平均年齡爲61.6歲,標凖差爲11.7歲。研究結果顯示癌末患者的負向情緒因擾,並不會直接受心理社會問題的影響。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則均成負相關的趨勢,尤其是認知重新定義的因應策略,顯示癌末患者在控制性低的壓力經驗下,不論採取何種方式均對負向情緒有減低的效果。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以119位慢性病患者爲樣本,探討慢性病患者的個人疾病控制信念內涵、相對式覺知控制程度,及控制信念與生活適應的關係。文中首先說明慢性病定義的問題性,而後表明作爲一種研究策略的慢性病界定,構成本文立場。研究發現疾病控制信念呈多元結構,以因素分析抽出「解釋與預測」、「自我功效感」、「他者牽制式」、「工具理性式」四種控制信念,研究者認爲這四類疾病控制信念,恰分別座落於「內在vs.外在」;「穩定vs.變動」的2x2座標上,其中愈持解釋與預測、自我功效感控制信念者,生活適應狀態傾向愈佳;愈持他者牽制式、工具理性式控制信念者,生活適應狀態傾向欠佳。另外,在九個向度的控制對象,發現與「醫療建制」有關的範疇,患者覺知到醫護人員較可以控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面向,患者則自我覺知相對比較可以控制,文中並討論有關疾病「後代觀」的可能意涵。本文同時針對研究結果,指出患者逆處控制困境中,仍會尋求參與式控制以維持個人認同,說明疾病控制觀的動態多元性。最後,嘗試提出研究成果進行臨床實踐之可能徑路。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關心嚴重生理功能損傷之失能性疾病(如失去重要器官或肢體殘障)患者,在失能初期驟然面對殘障的心理調適歷程。主要目的在探討患者評價性自我概念之歷時性變化,以做爲臨床實務工作中提昇患者自尊感之參考。本研究將罹患腎病末期,年齡在55歲以下,接受透析治療兩年內之患者納入篩選對象,共訪談82位患者。由有多年臨床經驗之臨床心理師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訪談,內容包括病患角色認定調查表與下述變項之測量:失能前及現在之整體性自尊感高低;針對人生意義、健康狀況、活動與生涯限制、能力與才幹、社會功能與地位、家人之支持、回報能力、家庭功能等八個自我向度,在失能前、剛發病時、現在、及預期未來之自我評價的相對變化;上述八個自我評價向度在失能前、剛發病時、及現在之心理權重性相對變化。先以病患角色認定調查表,篩選17名處於抗拒階段與36名接受階段患者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目前之整體性自尊感得分相較於失能前皆明顯降低。在自我評價方面,接受組受試者在受訪當時,主觀上對自我的評價明顯低於失能前,同時也預期未來無法恢復到失能前的狀態。抗拒組受試者在受訪當時,主觀上認爲自己的狀況比起失能前稍差但無顯著差異,同時預期未來可恢復到失能前的狀態。在心理權重性方面,接受組患者體認到失能後大部份自我向度都變得不再那麽重要,唯有「健康狀況」與「家人之態度」才是最重要的。而抗拒組受試者,即使患病時間與接受組受試者相當,但並未調整各個自我向度之心理權重性。可見,影響失能初期患者之自我尊嚴的自我評價與心理權重性皆受到其社會認定所影響。

  • 期刊
  • OpenAccess

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疾病,但因疾病初期具無症狀之特性,導致患者不明確的身體知覺與判斷偏差。研究目的欲探討高血壓患者焦點注意生病的線索時,偏向內在或外在的線索,封個人生病行爲如認知評價、因應與遵從醫囑等行爲以及情緒後果是否有不同的影響。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本態型高血壓患者,經由質的資料收集與內容結構分析24位患者,發現第一種型態爲注意內在線索的患者,以內因解釋高血壓,有身體化的擔心與沮喪情緒;因應方式較謹慎。第二種型態爲注意內、外線索的患者,個案其會因對高血壓線索的確定性與嚴重性評估,影響個人對病症的擔心及服藥的焦慮;當個案對症狀或血壓的因素越明確,並接受客觀資訊時(例如血壓計的數值),個案就越容易聽從醫師的說明與醫囑。但是,當不確知的歸因線索越多時,加上症狀持續出現,個案會感到更多對身體的擔心,甚至在吃藥後都會擔心副作用,害怕醫師開的藥不適合。第三種型態係從外在尋找身邊症狀之線索,因此,容易尋求外在調節與控制。第四種型態屬於不自覺型,這類型病人多半因爲其他原因(如健檢、感冒等)在門診中被醫師發現,主動求醫的意願低,也因爲他們無法根據具體線索解釋身體症狀,故因應意向是四種型態中最低的。 研究建議爲需參照個人注意收錄的內、外線索,以及相對於客觀醫療知識的正確觀念,個人對病症的確定性與嚴重性評估等社會認知訊息,才能更凖確預測個人生病因應與情緒變化。

  • 期刊
  • OpenAccess

近年來,由於疾病型態的轉變,醫療服務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爲慢性疾病,而有關病因的了解亦已擴及生活壓力引起之心理社會問題,因此,傳統偏向生物醫學層面之病因模式與照顧方式已有所不足,取而代之的是兼顧個人身體狀況、自我功能、社會支持及生活壓力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相對於醫學的改革,心理學也有相應的省思,在衡鑑與治療上逐漸看重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性考量。在台灣,臨床上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爲中心理念的代表性領域有健康心理學及家庭醫學,這兩個領域自1987年即在台北某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實務上的合作,對患者提供身心壓力衡鑑與壓力調適之服務。 身心壓力衡鑑與調適不同於傳統在精神科的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它是根據壓力模式發展出的一套本土化專業。在累積多年的臨床經驗及成效後,籍由研究證實其效果,並探索可能的機轉,是勢在必行的工作,也是本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是,身心壓力衡鑑與調適對心理社會問題的患者確實具有療效,可緩解其心身症狀、情緒困擾,並改善控制信念及自我效能。研究結果也顯示患者對其心身困擾似乎自有一套解釋模式,他們會尋求何種處理,是否接受某種治療,都與此有關,醫療應當包含這部份的溝通與處理,才能更完整、有效。

  • 期刊
  • OpenAccess

爲了探討母親信念、教養目標和教養行爲的內涵與關係,研究者進行了二個子研究。本研究爲第二個子研究,主要是依據在第一個子研究中所發展的內涵主題擬定初步類別,經與5位學者專家及10位母親的討論後,修訂初步類別並編擬初步問卷。而後再以199位國小低、高年級學童的母親爲對象,初步問卷爲工具進行預試,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母親信念有自我能力與經驗2個因素;母親教養目標有品德人際、成就、正向發展和獨立3個因素;母親教養行爲亦有修正不當行爲和討論、服務示範和練習、鼓勵良好行爲和自主3個因素。 正式問卷469位母親爲對象,探討母親信念、教養目標、以及教養行爲各因素之間的關係。以較高的相關係數數值分析,結果發現下列二種相關取向:(1)母親愈具有自我能力信念,其教養目標愈偏重品德人際、正向發展和獨立,而其教養行爲則愈會使用修正不當行爲和討論、服務示範和練習的方法。(2)母親愈具有經驗信念,其教養目標則愈注重品德人際、成就,其教養行爲則愈會使用鼓勵良好行爲和自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