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46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腦性麻痺孩童在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模組(ICF Model),往往在身體功能與結構(body functions and structure)中因為患肢肌肉張力異常、造成動作障礙,例如因踝蹠屈肌群(ankle plantar flexor)高張而無法獨立由站姿蹲下且維持蹲姿,進而有活動受限(activity),例如無法獨立使用蹲式廁所,導致社會參與(participation)受影響,無法跟著家人或朋友到只有蹲式廁所的賣場購物。肌能系貼布是具有縱軸彈性的非藥性貼布,透過貼紮的方向性與貼布拉張張力能達到誘發或抑制軟組織的效果,常用於骨科範疇,本篇期望透過肌能系貼布介入腦性麻痺孩童抑制不正常張力以改善活動受限以及提升社會參與。方法:此次以肌能系貼布介入6歲半的痙攣型雙側下肢腦性麻痺孩童,GMFCS II,貼紮方法如下:雙側脛前肌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s)施行誘發I型貼法,張力30%,由脛骨近端外側為錨點,第一蹠骨為止點;雙側腓骨長短肌(peroneus longus and brevis muscles)施行誘發I型貼法,張力30%,由腓骨頭為錨點,繞過足底附著第一蹠骨為止點;雙側比目魚肌(soleus muscles)施行抑制Y型貼法,張力15%,以跟骨為錨點,脛骨近端後側為止點。動作表現評量使用粗動作功能評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來評估當天貼紮前後動作表現差異。結果:於前測粗動作功能評估量表原始總分241分,A類51/51、B類60/60、C類42/42、D類31/39、E類57/72;貼紮後後測原始總分249分,A類51/51、B類60/60、C類42/42、D類34/39、E類62/72。結論:貼紮前後的動作表現得分在站姿坐下、站姿蹲下、站姿拾物、向前交替走直線、右腳跨障礙物、兩腳同時跳、上樓梯、由高處跳下項目有進步。將此個案的目標範圍(goal area)D、E類達成百分比來作比較,貼紮前為79.4%、貼紮後為86.7%,貼紮後粗大動作之運動表現有明顯進步,但此報告為同日介入前後之評估,無法排除前後測學習效應,未來在設計上應拉長前後測的時間,盡量減少練習後的學習效應。臨床意義:臨床上在對痙攣型腦性麻痺孩童進行動作訓練前,常常會先以反射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on pattern, RIP)先降低不正常高張,增進治療期間的部分動作表現;使用肌能系貼布貼紮,也能夠立即增進粗大動作之運動表現,不僅有助於在治療室內的治療效率,也因為肌能系貼布能附著於個案身上留置3 ~ 4日,使孩童延續治療成效使在治療室外也能有較好的社會參與能力。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臺灣近年來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和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對於冠心症疾病較嚴重之患者,或者保守治療已無法達到良好改善者,醫師通常會建議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心臟術後病人需要活動的概念,最早於1885年由德國醫師Max Oertel所提出,他認為心臟術後病人需要接受運動治療。到1970年Karoff 與他的同事設定了更完整的心臟復健,隨著更多標準化與科學的研究逐漸發展,才有今日的心臟復健(cardiac rehabilitation, CR)。心臟復健已被諸多研究證實為心臟術後病人必要之介入措施,過去研究發現心臟術後有參與心臟復健的病人其存活率較高。整體而言,參與心臟復健之病人可降低20 ~ 40%的死亡率。儘管如此,目前臺灣參與出院後第二期心臟復健的比率仍然偏低,以歐洲而言,心臟術後病人進行第二期心臟復健的參與率約30 ~ 50%,由此可見,如何提升臺灣患者在心臟術後進行第二期心臟復健之參與率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希望藉由此次計畫,可以改善心臟術後患者接受第二期心臟復健之參與率。方法:引用美國心血管及肺部復健學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ACVPR) 針對冠心症病人心臟復健計劃之概念,於冠心症急性期後安排早期門診病人第二期之復健計劃,第二期復健計劃包含36 次運動訓練,因此本次計畫從冠心症病人術後1個月後開始進行,而增加病人參與第二期心臟復健之參與率,目的是希望能夠改善冠心症病人之運動能力。本次計畫中,增加參與率的策略包括:(1)設計衛教單張讓病人了解復健的重要性;(2)增加照會物理治療;(3)提供身心障礙手冊申請資訊;(4)提供方便之交通方式;(5)提供患者部分負擔費用減免或補助辦法之相關資訊。分析上述策略介入前、後,患者參與率進行成效分析。結果:心臟術後患者接受第二期心臟復健的比率,從2015 之36%,經過本次計畫後,明顯提升至46%,但仍低於各國之平均值 (75%)。結論:藉由提供衛教 ( 含衛教單張 )、加強醫療團隊溝通、協助解決停車問題、提供費用減免資訊後,此次提升參與率品質改善計畫發現心臟術後患者接受第二期心臟復健有明顯提高。臨床意義:心臟復健是一種整合式的介入治療,確保心臟術後病人在身體、心理與社會層面有最好的表現,藉由本次計畫提升病人參與心臟復健之醫療利用可近性 (accessibility),以利於提升心臟術後病人的健康狀況,建議未來可進一步追蹤病人預後,了解病人後續之生活品質。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In this case report, we evaluated safety of chest physiotherapy (CPT) for an adult patient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during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 ECMO). Methods: CPT consisted of chest wall mobilization, positioning, ventilator hyperinflation and suctioning. The parameters used to evaluate safety of CPT while the case was on VV ECMO included occurrences of adverse events (i.e., arrhythmia,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ardiac arrest, bleeding, and removal of endotracheal tube or unplanned decannulation) and vital sign changes. Results: The reported case received a total of six CPT sessions with no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The greatest magnitude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and oxygen saturation changes (post-pre CPT) were 6 mmHg, 4 mmHg, 5 bpm, 4 breaths/min, and 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this case report we demonstrated that routine CPT is safe for patient with VV ECMO. CPT helped to achieve optimal airway hygiene and facilitated cough function recovery in this case. Future research with larger sample size is needed to confirm the safety of CPT in patients with VV ECMO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PT on patient recovery after weaning from VV ECMO support is warranted. Clinical Relevanc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 in this case. We believe it is safe and feasible to perform CPT for patient during VV ECMO.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標準的肺部復健科目包含上肢運動訓練,藉以提升心肺適能。而傳統上常以坐姿手搖機運動進行訓練。本研究試圖探討在進行上半身運動時,增加下半身肌群同步參與,是否在心臟負擔程度與訓練成效上會有所改變;且增加下半身肌群參與手搖機運動會否分散呼吸肌群的訓練效果。我們假設6週站姿手搖機訓練對呼吸功能與有氧適能之提升成效較坐姿明顯,且不會造成運動時心肺負擔的增加。方法:招募22位年齡介於20 ~ 25歲的健康受試者,將其均分為站姿與坐姿訓練兩組。兩組受試者皆須接受每週3次,每次20分鐘,為期6週的手搖機運動訓練,運動強度設在該姿勢的70%最大功率。分別在第1與第7週各進行一次肺功能測試以及坐姿手搖機的最大運動測試,用以評估呼吸功能及有氧適能的提升程度。此外,亦觀察運動時的自覺運動係數(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以瞭解不同訓練方式對受試者的主觀負擔感受。結果:站姿手搖機運動測試的最大有氧能力[包括功率、耗氧量 (VO_2)、通氣量(V_E)]以及無氧閾值(ventilator threshold;T_(vent))皆明顯較採坐姿時為高(p < 0.05)。然而,在以70%最大功率的強度進行運動訓練時,其RPE以及心肺反應(心跳、VO_2, V_E)在兩種姿勢下卻無明顯差異(p > 0.05)。經過了6週不同姿勢的運動訓練後,發現兩組皆會明顯增加尖峰吐氣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及最大自主通氣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p < 0.01),但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並無明顯提升(p= 0.09);且兩組改變量並無統計差異。此外,在6週後的坐姿手搖機運動測試中發現,其最大功率, VO_(2peak), V_(Epeak)以及T_(vent)皆有明顯的進步(p ≤ 0.001);且站姿訓練組在VO_(2peak), V_(Epeak)以及T_(vent)之訓練成效皆明顯大於坐姿組(p < 0.05)。甚且,站姿組的最大心跳有低於坐姿組的趨勢(p= 0.06)。結論:本研究發現以站姿進行手搖機訓練較坐姿更能明顯提升有氧適能,而仍能保持呼吸功能之訓練品質不變。且站姿之訓練功率雖較坐姿高,但對心肺負擔與自覺強度與坐姿時並無明顯差異。臨床意義:建議未來在進行手搖機運動時,盡量採用站姿進行訓練,以提升心肺有氧適能之整體訓練成效。至於此訓練效果應用在臨床無下肢問題,卻有肺部復健需求者(例如阻塞性肺病、肺癌等患者)是否亦有類似效果,仍需後續的研究來證實。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為常見的外科手術,文獻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之患者可能發生心衰竭,導致術後心肺功能仍不佳,甚至有10至20%患者因此而再次入院,高齡及心衰竭是增加術後發生心功能不佳的危險因子。心肺運動介入雖已被證實可有效促進體能恢復,然而對於高齡心衰竭族群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接受完整心肺運動介入訓練,體能是否能夠恢復如同術前,則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本研究在探討冠心症合併心衰竭之高齡患者,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完成第二期運動訓練,其心肺功能恢復情形。方法:一位81歲男性個案,患有冠狀動脈疾病(left circumflex artery, [LCX]及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阻塞85%以上)、慢性心衰竭,美國紐約心臟學會心臟功能分類第三級。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接受心肺物理治療運動計畫,每週訓練2次,每次30分鐘,為期2個月。結果:經由心肺治療運動訓練,患者尖峰攝氧量(peak oxygen consumption, VO_(2peak))回復至術前之86%,而在踩車尖峰功率數值方面則回復至術前之95%,而在肺功能的部分,肺活量回復至術前之81%,而第一秒用力吐氣量回復至術前之94%。結論:對於高齡有冠心症合併心衰竭的族群,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接受第二期運動訓練後,可有效使有氧運動能力恢復至術前近90%,但在肺功能部分,肺活量恢復程度不如有氧運動能力。臨床意義:對於冠心症合併心衰竭的高齡族群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心肺物理治療的訓練計畫也許除增加體能之訓練外,應考量呼吸肌肌力訓練之重要性。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Radiation 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cancer. During mediastinal radiation, heart is often included in the irradiation field and all components of the heart and pericardium are susceptible to radiation related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irradiation would affect myocardial contractile fun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ff-target low dose on myocardial contractile function using animal model. Methods: A total of 6 adult male Wistar rats (290–348 g) were used and randomized into radiation (RG, n = 10) and control group (CG, n = 10). After anesthetized, rats in RG and CG received 2 Gy/fraction and 0 Gy/ fraction/day irradiation for 5 days, respectively. Twenty-four hours following irradiation, myocardial contractile function was examined using in vivo pressure-volume (P-V) analysis. Load independent diastolic indexes and systolic index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wenty-four hours after receiving 5-day course of irradiation, heart rate and end-systolic pressure (ES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end-systolic volume (ESV)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G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CG: 14.4 uL vs. RG: 53.2 uL, p = 0.001). Compare to CG, ejection fraction (systolic inde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G after irradiation challenge radiation group (CG: 84.3% vs. RG: 51.1%, p < 0.001). The relaxation time constant Tau (diastolic index),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irradiation challenge (CG: 12.2 ms vs. RG: 16.2 ms, p = 0.07).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ff-target low dose irradiation could induce both systolic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 of the myocardium. Clinical Relevance: Whether preconditioning of heart through exercise training could ameliorate cardiac dysfunction after irradiation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跟骨骨刺可造成足底筋膜發炎及疼痛,影響步態以及日常生活,進而降低身體活動及社會參與。震波治療(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是最近幾年非常流行治療介入,利用機器產生高能量震波,把能量傳遞到發炎或已鈣化的骨骼或軟組織上,促進組織代謝循環、微血管新生,及組織修復的功能。臨床上也常見足底骨刺患者接受震波治療案例,然而目前震波治療對於骨刺患者減緩疼痛效果尚無系統性回顧。本篇研究目的利用系統性回顧方法,探討震波治療對於骨刺患者之減緩疼痛效果。方法:由PubMed、EBSCOhost、物理治療實證資料庫 (PEDro)及華藝電子圖書館搜尋至2017年4月發表之所有隨機控制的研究,關鍵字包括震波治療 (shockwave)、骨刺(spur)、疼痛(pain)。所有文章必須符合:受測者均診斷確認為骨刺引發疼痛患者,必須有震波治療介入並評估疼痛的改變,的隨機對照研究。所有文章以PEDro量表評定文章等級。結果:利用關鍵字搜尋到32篇相關文章,刪除重複文章6篇,不符合收納標準25篇,最後僅有1篇符合條件之研究,PEDro分級為5分。所有受試者經診斷為骨刺患者,隨機分配為震波組與接受安慰劑之控制組。2組受試者均接受6次療程(每次間隔7 ~ 10天),每次1,200發震波、頻率每分鐘120發、震波組劑量0.03 ~0.4 mJ/mm^2,控制組劑量0.03 ~ 0.4 mJ/mm^2。結果不論在治療後、1個月後與3個月後震波治療組受試者休息、走路後及執行日常生活後的疼痛指標明顯低於控制組。結論:震波治療對骨刺患者減緩疼痛之隨機對照研究非常少,僅有1篇且支持震波治療介入可以減緩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效果持續3個月,且接受震波受試者均無不良反應產生。臨床意義:在有限的研究證據下,本篇回顧顯示震波介入可以減緩骨刺引起的疼痛,提供臨床上醫師與治療師介入治療參考依據。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足底筋膜炎是常見足部疾病,因異常足部結構或生物力學因素,導致足底筋膜發炎及疼痛,進一步影響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臨床上常利用物理治療介入減緩發炎與疼痛,或利用足部鞋墊將足弓維持在正確位置,避免足部過度旋前,使足部生物力學受力正常,減緩發炎與疼痛。然而目前鞋墊治療足底筋膜炎疼痛之效果尚無系統性回顧來整合相關研究證據。本篇研究目的利用系統性回顧方法,探討鞋墊對於足底筋膜炎疼痛減緩之療效。方法:由PubMed、物理治療實證資料庫(PEDro)、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CINAHL)與華藝資料庫搜尋至2017年6月份發表之所有隨機控制的研究,關鍵字包括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疼痛(pain)、鞋墊(insole or orthosis)。所有文章必須符合:受測者均診斷確認為足底筋膜炎患者,必須由鞋墊介入並評估痛的改善,所有文章以PEDro量表評定文章等級。結果:共搜尋到3篇符合條件之研究,PEDro分級為5 ~ 9分。3篇研究當中有1篇是比較鞋墊、鞋墊加副木(splint)和副木,以每6、12、26、52週進行評估,3組疼痛隨時間減輕,但無組間差異。1篇比較軟薄之安慰性鞋墊、預製鞋墊及訂製鞋墊對足底筋膜炎疼痛改善效果,顯示3組皆可以降低疼痛,也無組間差異。最後一篇比較預製鞋墊(矽膠腳跟墊組+毛氈鞋墊組+橡膠鞋跟杯組)及訂製鞋墊效果,顯示預制鞋墊對足底筋膜炎疼痛反應比控制組或訂製組效果好。結論:鞋墊對足底筋膜炎疼痛效果之系統性回顧顯示,鞋墊可以有效改善疼痛。但比較預製鞋墊與訂製鞋墊效果則無一致結果。臨床意義:足底筋膜炎之物理治療除了冰敷、超音波及牽拉外,患者可以依個人需求與喜好選擇不同鞋墊,均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症狀。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臺灣近年致力國民體適能檢測與推動運動習慣養成。而健康員工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礎。為確保員工的健康,多數企業的做法由篩檢員工疾病並監督就醫,轉變成以員工健康促進為導向。本研究期待以體適能檢測及個別運動計畫給予運動建議,配合提供設施來提升員工主動參與運動。方法:醫院以標準化體適能檢測,鼓勵員工自主參加每年底11 ~ 12月的體適能檢測,以了解全院員工體適能狀態;並做全院問卷調查為改善策略參考,做逐步改善。以某區域醫院為對象,先建置舒適的運動空間,依員工問卷票選調查結果添購跑步機、阻力式腳踏車、重量訓練器、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 (TRX)等等,並拍攝一系列器材使用課程上傳至YouTube,並製作成QR-cord,方便員工做即時線上學習。並於2017年初起藉由物理治療專業依據體適能受測結果,結合院內已有的運動設備,提出個別運動計畫,建議內容包含有運動器材品項、動作模式、運動強度、目標心跳等項目。結果:體適能檢測參與狀況由2014年的21.36%攀升到2015年的87.22%及2016年的84.43%,連續兩年大於設定的員工自主參與檢測比率之80%以上。舒活館的設備使用狀況,2016年4 ~ 12月之8個月,平均使用為421.50人次;2017年1 ~ 7月之7個月,平均為475.86人次;約略成長12.9%。線上課程點閱統計至2017年8月6日共有2,085人次。以2016年全院398人自願參與檢測(平均年齡34.38 ± 7.70),男性43名(38.67 ± 8.18),女性355名(33.86 ± 7.47),部分因懷孕或受傷等因素無法完成所有檢測項目,由物理治療師協助個別化運動建議388份(約占82.73%)。其檢測結果,依照性別分析來看,在身體質量指數,女性過重占率為35.5%、男性過重65.14%,顯示全院男性體重超標已過半。於肌力及心肺耐力表現,男性優於女性;於柔軟度為女性優於男性。依照職務分類(行政、醫技、護理)來看,在身體質量指數,行政類別過重占率為49.12%、護理類別為38.17%、醫技類別為34%,顯示行政類別體重超標比例較高。於腹肌肌力表現,醫技類別最優;柔軟度表現,行政類別最優;心肺耐力表現,是護理類別最佳。結論:提供舒適與安全的空間及設備,有興趣運動的員工更容易利用做空閒時間來健身,甚至結伴同來,提高運動空間與器材的使用,提升運動健身的風氣文化。藉由專業協助運動計畫之目標設定,期望計畫性運動可以更有效率的改善體適能狀態。臨床意義:不同職務工作型態確實在體適能元素例如腹肌肌力、柔軟度、心肺耐力等等的表現上會有所不同。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本研究旨在以社會情緒技巧量表(social-emotional skill scale) 作為物理治療臨床教育之教學回饋工具,提供物理治療臨床教師藉由量表評量學生於學習過程的改變,輔助臨床教學回饋的進行,以了解物理治療實習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學習態度的轉變,和進一步探究背後可能的原因。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的個案研究法,以一位於某醫學中心進行神經物理治療臨床實習的大四學生,在其接受9週實習的前後,分別填寫社會情緒技巧量表,量表內容分別針對好奇心、感恩、堅持、樂觀、自制(人際互動)、自律(工作場域)、成長心態、熱情等項目,以7分制進行評量,於填寫完後根據結果進行半結構性個別訪談。訪談內容經錄音後再轉成敘述檔,並以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結果:個案在實習後其量表中,除了好奇心和樂觀的分數維持不變之外,其餘面向的分數皆呈現下降(感恩、自制[人際互動]和自律[工作場域]平均下降2分,成長心態和熱情平均下降1分),經由針對各面向的訪談結果,可歸納出影響學生實習時學習態度轉變的可能原因為:因挫折而降低感恩的表達與熱情的表現;個人原有的堅持與自律特質因學習過程所需面對的問題增加、學習環境的改變而降低;臨床教師的回饋只注重於知識與技能的改善,因此降低個案對於成長面向的知覺。結論:學生的個人特質、臨床的實習環境以及教師的回饋方式,彼此間的變異會塑造出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而進一步去影響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與成效。臨床意義:物理治療臨床教師可藉由使用社會情緒技巧量表,去了解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學習態度的改變,藉以調整因應實習學生個別化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