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194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加護病房患者在接受機械式通氣後會常造成吸氣肌肉無力和疲勞的現象,影響脫離機械式通氣的可能性或導致脫離失敗。文獻指出,進行吸氣肌訓練可以降低呼吸肌疲勞的現象,並可以有效協助患者成功脫離機械式通氣,減少再插管率。本篇回顧性分析研究,藉由文獻回顧分析,探討機械式通氣使用之病患,早期介入呼吸肌訓練對於最大吸氣壓及脫離成功率的影響與成效分析,藉以提供臨床執行呼吸肌訓練的參考指導方針。方法:本篇研究以PubMed資料庫進行文獻回顧,設定搜尋關鍵字以呼吸肌訓練(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機械式通氣(mechanical ventilation)、拔管(tracheal extubation)為主,搜尋至2017年7月止所發表的文獻進行評讀。結果:共10篇相關文獻進行回顧與評讀分析,主要以輕便型呼吸肌訓練器(threshold IMT device, USA)做為主要介入方式進行,針對機械式通氣使用超過七天以上的病人 (最大吸氣壓小於-20 cmH_2O)進行訓練,平均訓練強度為30%最大吸氣壓開始訓練(逐漸依序10%增加/天),每次5個呼吸循環,重複10次,每天執行兩次,直到拔管。追蹤成效主要以最大吸氣壓改善效果、拔管成功率、再插管率等追蹤項目。回顧文獻發現;呼吸肌肉訓練有效提升最大吸氣壓及潮氣容積;並協助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縮短拔管時間、縮短加護病房轉出時間、減少拔管後非侵入性機械通氣的支持。結論:加護病房接受機械式通氣支持的患者,當生命徵象及血液動力穩定,開始接受壓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通氣模式,可以嘗試提供替代性呼吸肌訓練(如threshold IMT device),可以協助拔管困難之病患,提升呼吸肌耐力表現,協助脫離呼吸器。臨床意義:呼吸肌訓練器往往運用於門診病患(如慢性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訓練,少有運用於機械式通氣支持患者,經文獻探討,可替代性運用於機械式通氣支持過程或脫離通氣支持早期,可有效提升拔管後的相關臨床照護成效。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根據全球癌症報告指出,肺癌是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而在國人常見癌症死因中肺癌也一直高居前幾位。根據研究顯示,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為吸菸,其他的危險因子 包含長期暴露於接觸致癌物或懸浮微粒2.5 μm (particulate matter 2.5, PM2.5)的環境下。近年 來醫學愈來愈發達,使肺癌治療增加了許多選擇,到目前為止,手術切除仍是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手術潛藏風險,除了造成肺臟功能損害外,術後傷口疼痛常會造成病人不敢咳嗽及深呼吸而容易導致痰液累積,引發術後肺部併發症,如:肺擴張不全、肺部感染;此外病人也常因為開刀與疼痛的因素而在住院期間的日常生活活動量變少,進而影響到心肺運動耐受度。故本研究的目的將探討心肺復健運動對於肺癌病人接受手術後在住院期間的心肺功能變化。方法:針對本院20位接受手術的肺癌病人,在術後第一天安排肺功能評估與心肺耐力運動測試(六分鐘行走測試),同時物理治療師會教導病人與執行術後心肺運動課程,內容包含:胸廓運動、呼吸訓練、咳嗽技巧與漸進式心肺功能運動,住院期間病人每天接受復健運動,直到出院結束。此外在病人出院當天會再安排一次肺功能與心肺耐力運動測試評估。結果:肺癌病人在接受手術後住院期間的心肺復健運動介入下,病人在用力肺活量%預測值由平均50.74%改善至59.39%、最大自主通氣量%預測值由平均50.70%改善至63.26%、六分鐘行走測試由平均324.19 m改善至428.63 m。肺癌病人的心肺功能數據皆有提升。結論:心肺復健運動能改善肺癌病人住術期間的肺活量與運動耐力,對肺癌病人很重要也是必要性的醫療介入。臨床意義:隨著醫療的進步,肺癌患者五年內的存活率也已大幅提升,心肺復健運動對肺癌病人也應該被越來越被重視。不僅可以降低術後的肺部併發症,也可以提升肺部功能,進而提高病人日後的日常生活品質。期許未來在胸腔科、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團隊合作努力下,能對肺癌病人有更多的幫助。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拔罐治療逐漸在國際上受到重視,2016年里約奧運更一度引起熱門話題。但許多文獻卻未對拔罐進行科學量化,特別在負壓強度方面,臨床施行大多僅根據經驗粗略估計。可能由於此非定量性的實驗設計,許多有關拔罐效益之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本研究即欲釐清不同負壓強度對皮膚的區域性血流與自律神經活性之影響,期望能找出適當的壓力範圍以確保療效。方法:徵募29位年齡介於20 ~ 30歲的健康受試者,採用傳統上背部五點之拔罐處理。每位受試者須接受2次試驗,間隔1週,順序以隨機安排。實驗流程為先觀察10分鐘基礎值後,隨即施加100 mmHg負壓拔罐持續10分鐘。罐杯移除後觀察10分鐘的恢復狀況,隨即施予10分鐘較高強度的拔罐,並在罐杯移除後再觀察其恢復狀況。兩次試驗流程皆相同,僅在高強度拔罐之壓力不同(300 vs. 500 mmHg)。分別評估不同負壓拔罐前後之局部血流以及自律神經活性的影響差異。以都普勒血流分析罐杯中央與其周圍之皮膚血流變化;並以心律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改變來反映其對自律神經系統之影響。結果:100 mmHg負壓進行拔罐造成血流增加的趨勢並不明顯,對於HRV亦無統計上的變化。而以300 mmHg與500 mmHg的負壓進行拔罐後,不管是罐杯中心或是周圍,皆明顯造成血流提升(p < 0.001)。罐杯中央血流提升幅度在兩組間並無統計差異;而罐杯周圍血流之提升幅度,則以500 mmHg拔罐組較300 mmHg組明顯(p = 0.048)。此外,以300和500 mmHg拔罐後,皆會明顯提高HRV活性,包括總體活性(p = 0.002)、高頻(p = 0.008)、低頻(p < 0.001)、低頻百分比(p = 0.013),而兩組活化HRV的程度並無統計上的差異。此外,事後比較發現造成HRV活性提升的效果主要是在拔罐後10分鐘,在拔罐當時尚無造成明顯改變。結論:拔罐需要足夠負壓(300 ~ 500 mmHg)才能明顯提升HRV活性與局部血流。若僅要提升自律神經活性,不需要用太高壓力以免造成皮膚不必要的負擔,且HRV活化的效果主要在罐杯移除後產生。此外,拔罐不僅提高罐杯中央之血流,也會改善其周圍的循環,而周圍血流的提升效果以較高強度拔罐更為明顯。臨床意義:拔罐治療需要專業定量才容易有穩定的效果,不同拔罐壓力對自律神經活性與區域血流的影響亦有所差異。爾後在臨床應用時須更加注重各治療處方之定量操作,以擺脫民俗療法在理論基礎未明之前的亂槍打鳥治療模式。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死亡統計,肺癌為十大死因之首。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無特別異狀,臨床上我們發現到會被早期發現的個案大多是經由健康檢查而被發現的。目前對於臨床期別第一、二及部分三A期的肺癌病患,外科切除手術仍為治療的首選,也是目前公認是最有效的臨床方法,肺葉切除的目的是在於將病灶切除,而為了完整切除病灶,周邊正常的肺組織也會一併切除,如此一來將會導致肺部功能的下降。故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患者在術前與術後其心肺功能變化差異的情形。方法:針對10位臨床期別第一、二的早期肺癌患者,在接受切除手術前先評估其肺功能與心肺運動耐力測試(六分鐘行走測試),手術後再次評估患者的肺功能與心肺運動耐力測試,比較術前與術後兩者間的變化情形。結果:患者在用力肺活量%預測值方面由術前90.43% (106.20% ~ 70.00%)平均量,術後則改變為52.18% (77.60% ~ 37.00%);在最大自主通氣量%預測值方面由術前87.70% (103.40% ~ 72.90%)平均量改變為52.00% (75.60% ~ 34.50%);在六分鐘行走測試方面由術前485.67 m (556 ~ 390 m)平均量改變為369.73 m (498.9 ~ 310 m)。結論:肺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後,會對其術前與術後在肺功能與心肺運動功能表現上產生影響。臨床意義:手術切除會對肺癌患者肺功能與心肺運動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術後的復健運動介入對病人就愈顯得更重要。物理治療的介入能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與心肺運動功能,給予肺癌患者更多的生活品質提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乳癌於女性中為最常見之惡性腫瘤,全球每年超過140萬人診斷患有乳癌,儘管醫療進步仍然有30%患者復發,每年有45萬人死於乳癌。接受化學治療之乳癌病患,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除噁心嘔吐外也可能導致心肺功能下降,降低患者生活品質。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因此化學治療會引發心臟毒性,使心臟收縮舒張能力下降,最後產生心衰竭;過去有研究發現乳癌患者接受化療加上放療產生之肺部功能下降比單純接受放療更嚴重。有研究指出運動可有效改善化療產生之副作用,改善心肺功能提升生活品質。因此本研究擬探討是否乳癌患者接受運動介入可以降低化療引起之心臟與肺部功能下降,進而提高病患之生活品質。方法:本篇研究收入術後接受化療之乳癌患者,進行有氧運動訓練,並比較訓練前後心肺參數與生活品質之變化。運動訓練以跑步機介入2個月,一個禮拜含不連續天數3天,共24次之40分鐘有氧運動,運動時間為5分鐘暖身、30分鐘強度訓練、5分鐘緩和。強度以220減去年齡之70%至80%訓練,另會參照運動自覺強度13至15為標準,防止患者不適症狀。結果:乳癌患者接受2個月之有氧運動訓練後其儲備心跳數由36下/分鐘增加至51下/分鐘、運動後3分鐘內每分鐘心跳數與2個月前相比平均下降11下,體力指數由35.7增加至41.28。吸氣肌肌力由66.1 cmH_2O增加至78 cmH_2O,吐氣肌肌力由64.5 cmH_2O增加至75.5 cmH_2O。用力時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吐氣體積、呼氣流速與2個月前相比皆有增加之趨勢。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針對乳癌病人特定生活品質量表之結果表示病患生活品質與2個月前相比有維持甚至改善之趨勢。結論:2個月有氧運動訓練於接受化療之乳癌患者可改善其化療導致心肺功能下降之副作用並且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臨床意義:乳癌患者接受化療後產生之嘔吐、頭暈、情緒低落、心臟與肺部功能下降以及生活品質降低之問題可藉由有氧運動方式介入改善化療副作用。未來應設計嚴謹之臨床實驗,探討心肺相關因子與參數以證實有氧運動對心肺功能下降之化療副作用的成效,並以茲為乳癌患者化療期間之輔助治療。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許多人在慢跑時習慣戴著耳機聆聽音樂,有研究顯示,運動時聽喜歡的音樂會影響自律神經的活性,但目前對於音樂之選擇或音樂對運動之生理效應的瞭解仍有限。有鑑於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性差異很大,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音樂節律的快慢對運動之心血管反應及心率變異度的效應。方法:本研究計有6位年齡介於18至22歲健康且運動時無聽音樂習慣之年輕人參與,每位受試者分別以隨機順序在無音樂、快音樂和慢音樂的狀況下進行20分鐘的跑步機運動,包括每5分鐘漸增之低、中、高三階段的運動強度(相當於3.6、5.5、7.4 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s, METs)以及5分鐘的緩和運動,運動過程中,同步搜集每次呼吸的氣體以分析攝氧量,且在每一強度階段結束前30秒皆會測量及記錄心率、血壓及自覺用力係數。而在整個運動開始前和結束後,每位受試者皆在仰躺下進行5分鐘的心率變異度測量。不同音樂節律的3次測試至少相隔兩天以上且安排在一天中同一時段進行。結果:受試者在不同音樂節律對不同運動強度的自覺用力係數並沒有顯著差異(p > 0.05)。相對於無音樂的情形下,音樂節律快或慢者對運動之心率及收縮壓的變化無顯著差異(p > 0.05),但在音樂節律慢者,運動之平均舒張壓顯著較高(59.0 ± 5.7 mmHg vs. 56.0 ± 5.8 mmHg, p = 0.02)。在不同音樂節律對不同運動強度的心率變異度的交感活性(normalized low frequency, nLF)及副交感活性(normalized high frequency, nHF)等參數皆沒有顯著差異(p > 0.05)。結論:音樂節律慢者可能會影響運動之舒張壓等心血管反應,但受限於樣本太小,音樂節律的快慢對運動之心血管反應及心率變異度的影響仍待再確認。臨床意義:音律的快慢節奏或可適當應用於運動訓練中以輔助心血管反應的調節。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Exercise training, as par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 is well known to improve exercise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with COPD often adopt a sedentary lifestyle. Whether concomitant increases of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hospital-based PR would lead to more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 remained uncle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 impact of concomitant physical activity changes on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 during hospital-based PR in patients with COPD. Methods: A total of 24 patients with COPD receiving 8-week PR program at Physical Therapy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were included. The hospital-based exercise training consisted of aerobic training using cycle ergometer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using free weights. All patients were encouraged to increase their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with individually tailored walking program. Physical activity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ations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as sedentary (< 3.75 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 [MET]-hr/wk) or increased (≥ 3.75 MET-hr/wk) based on patient-self-record training log.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 was measured using six-minute walk test (6MWT) at baseline, and the end of 8-week PR. Results: At baseline, 71% of PR participants were with sedentary lifestyle (17/24) and at the end of 8-week PR, 46% of participants (n = 11) remained sedentary and 54% participants (n = 13) showed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The mean change of distance walked in 6MWT (6MWD) from baseline to the end of PR was 81.7 ± 57.4 m in those participants with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which was higher than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MCID = 54 m)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remained sedentary (29.7 ± 58.4 m; p = 0.02). However,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PR has no impacts on maximal heart rate (HR) achieved (p = 0.44), 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measured (p = 0.19), and dyspnea perceived (p = 0.30) during 6MWT. Conclusion: Patients underwent 8-week hospital-based PR with an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esented with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 than those remained with sedentary behavior. Clinical Relev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comitant increases of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hospital-based PR would lead to more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COPD. Strategy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PD during PR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於正常認知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一種過渡階段。根據研究統計,每年約有10 ~ 15%的輕度認知障礙者會發展成老年失智症,而一般同年齡群只有1 ~ 2%會如此。因此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若能盡早給予適切的篩檢,並密集追蹤,以期能早一步檢驗出可治療的因素,給予治療及控制。但目前除了認知評估篩檢外,尚缺乏客觀的參數來觀察正常人與輕度認知障礙者之間的差異。過去的研究提出輕度認知障礙可能與腦部的退化相關,並會因此影響對自主神經功能控制。本研究觀察健康受試者中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比例,並觀察輕度認知障礙者與正常認知者之間在休息時心跳複雜度的差異。方法:本試驗招募100位健康受試者,受試者年齡介在45 ~ 65歲之間,無發生中風或腦病變者。受試者加入本試驗後,由職能治療師給予蒙特利爾認知評估篩檢(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並以分數低於26分者為輕度認知障礙;生理參數記錄是以受試者穿戴心跳監控帶(Polar, Polar Electro Ltd., Kempele, Finland)搭配心跳錶,記錄受試者休息十分鐘的心跳間距數列,並以近似熵分析心跳間距數列之複雜度。結果:在100位健康受試者中,共有26位受試者被篩檢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在正常認知組別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的MoCA平均分數分別為28.01 ± 1.41與23.96 ± 1.39,p < 0.001;在正常認知組別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的休息時心跳間距數列近似熵平均分別為0.92 ± 0.39與0.78 ± 0.38,p = 0.13。結論:健康人的認知篩檢調查中,有26%輕度認知障礙,而休息時的心跳複雜度分析在兩組間雖不具統計上顯著差異,但可觀察出在輕度認知障礙者呈現較低的心跳複雜度。臨床意義:本研究在健康人中篩檢出26%的輕度認知障礙,發生比例與國際研究類似,因此國人應更加重視對輕度認知障礙的篩檢;此外,本研究發現輕度認知障礙者的休息時心跳複雜度較低,建議未來可擴大篩檢人數,並觀察其他與自主神經功能的相關檢測中,是否可發現其他客觀參數來有效區辨出正常認知功能者與輕度認知障礙。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肺功能測試是手術的重要指標。肺功能低落經常會與手術後肺部併發症發生相關。手術後的肺部併發症可能是因為手術的麻醉過程,會影響呼吸肌與纖毛擺動而造成肺炎等肺部併發症,且影響的時間可能達到術後6週,因此臨床上對於肺癌手術患者在住院期間與出院後一個月,胸腔內/外科醫師經常會轉介物理治療,並給予肺部擴張與呼吸訓練等。過去研究指出,肺癌手術後一年的肺活量可達到術前的9成。然而對於肺癌術後6週時的肺功能,卻較少研究探討。本研究的目標為追蹤肺癌患者術後6週的肺功能測試結果,觀察與肺癌術前的差異。方法:以高雄榮總肺癌手術後6週至3個月內,至復健部進行心肺復健測試的個案,觀察個案在手術前與手術後6週至3個月內,在肺功能測試的差異。結果:在2016至2017年間至復健部執行心肺運動測試的肺癌手術後患者共33位,其中符合術後6週至3個月者,共有7位,追蹤時間平均62.22天。肺功能數值以常模百分比呈現。在術前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為估計值104.85 ± 16.35%、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為估計值104.85 ± 18.01%、兩者之間的比例(FEV_1/FVC)為82.34 ± 4.52%;這些患者在6週至3個月間,FVC為估計值88.56 ± 12.34%、FVC為估計值87.00 ± 14.69%、FEV_1/ FVC為80.11 ± 6.37%,FVC與FEV_1皆低於術前的9成以下。結論:由本研究可知術後6週在肺功能的部分雖已不受手術麻醉的影響,但肺功能依舊低於術前的9成以下,因此建議肺癌手術後6週以上的患者應持續接受物理治療訓練,增進肺功能恢復並預防相關肺部併發症。臨床意義:建議肺癌患者應持續接受肺部擴張與呼吸訓練,並且應將肺功能測試作為肺癌術後患者長期追蹤的常規指標。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接受肺癌手術後的患者除了肺葉切除會造成肺容積下降之外,手術過程中麻醉及呼吸器的使用導致肺泡擴張不全、痰液增生,手術後患者因為傷口疼痛抑制深呼吸,可能導致痰液堆積,上述手術造成的影響常會使肺癌術後患者的肺功能測試結果低於常模,包括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吐氣量及最大換氣量等都會下降,心肺運動測試結果中最大攝氧量低於常模。患者在手術後回歸到日常生活時,因為整體心肺功能下降,導致日常活動可能因為容易喘、下肢肌力不足等原因受到限制。日常生活功能受到限制進一步影響了患者的情緒及生活品質。物理治療針對此類術後患者的介入包括針對呼吸訓練、痰液清除、運動介入及呼吸肌的訓練,目標為保持肺部清潔、減少術後併發症及漸進增加患者有氧運動能力。傳統上多以肺功能或是心肺運動測試作為評估運動介入成效的方法,較少探討生活品質與呼吸肌訓練的相關性,因此本篇希望透過個案討論,瞭解呼吸肌訓練是否對於肺癌手術後患者的生活品質改善有所幫助。方法:以高雄榮總一名肺癌手術後進行心肺復健訓練的個案為例,給予患者Dofin^(TM) Breathing Trainer (GaleMed, Yilan, Taiwan)進行居家訓練,每天進行三回、每回30次的吸氣肌訓練,以最大吸氣壓的30%作為訓練的起始值,訓練百分比依患者情況做調整,同時搭配每週兩次門診訓練,內容包含呼吸訓練、痰液清潔及運動訓練。治療前後皆給予肺功能測試、心肺運動測試及生活品質量表(36- Item Short Form Survey, SF-36)進行評估。結果:患者在接受半年的傳統心肺物理治療及呼吸肌力訓練後,心肺運動測試結果,無氧閾攝氧量由3.7 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s (METs)增加到4.3 METs,最大攝氧量由5.2 METs 增加至6 METs。生活品質量表SF-36生理面向分數由135分進步至245分,心理面向由167分進步至264分。結論:呼吸肌力訓練合併傳統心肺物理治療介入,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手術後患者的心肺功能,並且可有效提升患者之生活品質。臨床意義:建議物理治療師在臨床給予肺癌術後患者介入時,可將呼吸肌訓練加入治療處方中,並可利用生活品質問卷作為評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