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2.38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指在膀胱儲尿過程,膀胱逼尿肌發生不自主的收縮,導致突然膀胱內壓過高的狀況,此時人體會有急尿感,想要立即的排尿,有時在達到廁所之前會不自主的漏尿,為急迫性尿失禁的現象。臨床治療以保守療法為主,包含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及電刺激治療。電刺激治療可以經由神經調節抑制逼尿肌過度活動,停止或延遲膀胱過早或不正常的收縮,改善其尿急感與尿失禁狀況。研究文獻及臨床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表面電刺激可有不同的電極擺位選擇,包含陰道內電刺激,脛後神經電刺激(posterior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與薦椎旁表面電刺激等。本篇系統性回顧探討薦椎旁表面電刺激治療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效果。方法:電子文獻資料庫搜尋,包括PubMed及MEDLINE。使用布林邏輯交叉搜尋關鍵字包括:(detrusor overactivity OR overactive bladder)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R per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 OR TENS OR parasacral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設定搜尋在2008年至2017年以英文發表的文獻。文獻納入標準:(1)原發性膀胱過動症。(2)使用薦椎旁表面電刺激。(3)有控制組/比較組。結果:共有7篇文章納入,其中5篇為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CT)研究設計。6篇對象為4 ~ 17歲之間患有膀胱過動症之兒童(男女皆有),1篇為患有膀胱過動症之婦女。其中3篇與假性電刺激比較,在排尿次數、漏尿次數、急尿感及主觀改善部分,薦椎旁表面電刺激皆優於假性電刺激組,達顯著差異;2篇與藥物治療比較,用藥組與電刺激組在前述之評估項目皆有改善,但兩組間未達顯著差異,且用藥組之副作用較多;1篇與脛後神經電刺激比較,在主觀症狀改善部分,薦椎旁電刺激較果較佳,達顯著差異,其餘在前述評估項目中,兩電刺激組皆有改善;1篇與行為治療(standard urotherapy)比較,兩組症狀皆有改善,使用電刺激治療效果較佳。結論:文獻回顧顯示,對於膀胱過動症之患者,特別是兒童,使用薦椎旁電刺激治療,在減少排尿次數、漏尿次數、急尿感及主觀感覺症狀改善的效果,與藥物、行為治療及脛後神經電刺激相比,可達相同效果。臨床意義:薦椎旁電刺激具有非侵入性、低副作用、與其他保守療法治療效果相近的優點,可做為臨床上膀胱過動症兒童患者除藥物治療外的替代療法或治療選項之一。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主要應用於西醫師的養成教育訓練與國家證照考試之中,OSCE目前是國內外公認有意義且公平的臨床專業技能之教學評量方式,除醫師外,其他醫事職類也逐步開始推展此評量方式,但國內物理治療領域較少以此方式進行教學及評量。本研究之目的為發展物理治療系實習學生OSCE之應用,且可初探實習學生與臨床教師對此評量方式之滿意度成果。方法:本研究方法為由臨床教師經考官工作坊及標準病人工作坊研習後利用焦點團體方式共同研擬OSCE測驗藍圖,規劃OSCE試務流程及各項任務編組,各組分別討論編寫教案、考官指引、標準病人指引及評分表設計,並舉行評分共識以達評分之客觀一致性,自2014年3月起於OSCE國家考場模擬診間施行物理治療OSCE考試,並於考試後立刻進行雙向回饋及滿意度問卷填寫。結果:本研究結果為(1)設置測驗流程及動向;(2)考官進行考試教案編寫、修改及進行評分共識;(3)量化考生及考官滿意度成果,各項滿意度均達4分以上,教師平均滿意度為4.3,最高分為試務人員場控是否適當,最低分為試題指引內容是否清楚及考題是否能鑑別出考生程度。學生平均滿意度為4.4,最高分為考試動線是否流暢,最低分為試題指引內容是否清楚及試題作答時間是否充裕。整體而言教師與學生滿意度良好,並於試後雙向回饋討論中對此測驗給予正面回饋。結論:本研究為國內臨床物理治療實習單位應用OSCE評量方式。站數較一般西醫師的測驗站數少,且因考官及標準病人皆由臨床教師擔任,耗費極大教師人力成本。雖然測驗草創之初任務艱鉅及困難,但在多次的教案討論及編修過程中整體考試模式逐漸完備,且在滿意度調查中獲得臨床教師及實習學生的肯定,並認為此項評量方式對臨床技能有所助益,因此未來本單位將繼續發展此項臨床測驗,藉由每次考試後的回饋意見心得和討論進行優點和缺失檢討,修改以及編寫其他教案,以期能將物理治療OSCE發展更臻完善,可作為未來教學與臨床單位發展物理治療系學生OSCE之應用參考,以更為擬真的方式測驗並精進實習學生的臨床技能。臨床意義:本研究可做為為來發展物理治療系學生OSCE教學及評量之應用參考,使物理治療教育可與其他專業並進,更能與世界接軌。

  • 期刊

背景與目的: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 -ation (OSCE)是醫學教育中公認最有效的訓練及評量臨床實務的方式,我國考選部已於2013年正式將OSCE納入醫師國家執照考試的一部分。近年來醫事職類逐漸瞭解OSCE的優勢及重要性,並開始推動其做為學生的評核或學習。萬芳醫院物理治療也在教學部臨床技能中心的協助下為二年期物理治療學員規劃第一次的OSCE施測,目標在提供學員不同方式之學習。方法:測驗開始前3個月召開每月一次的討論會議以分配工作及進度;書寫教案並編寫劇本;教師於測驗前一個月先為兩位學員進行徒手淋巴引流之面授及操作課程,並在課後以筆試作為評核。此次OSCE設計3個站別:「病史詢問及身體檢 查」、「醫病溝通及衛教」、「臨床技能」,其中前兩站安排標準化病人參與,每站各15分鐘的測驗及5分鐘的即時回饋。正式測驗過程包含主持人向學員說明流程、考官和標準化病人的考前溝通、測驗結束進行總講評以及檢討會議。結果:此次測驗有兩位學員參與,共費時4小時。學員在面授及操作課程的筆試平均成績分別為100分、85分。OSCE測驗各站的表現平均為76.5%、72.5%、99%,整體表現均在4分(良好)或5分(優良)。學員在標準化病人的兩個站別分數偏低,顯示學員面對擬真的情境,更需要具備和病人間溝通互動的能力以達成目標,這對於臨床經驗不足的學員有較大的挑戰,特別是第一年的學員;而「臨床技能」站別因在測試前有接受此項技能的授課及實際演練,學員的得分偏高。施測後學員的回饋認為符合上課所學,雖在「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的換站時間緊湊,但未來面對類似的病人時能更有自信。結論:學員在課後雖獲得知識與技能,但和具備臨床實務能力仍有落差,OSCE測驗能提供更符合臨床場景的學習。對臨床經驗不足的兩年期學員有其施作的必要性。臨床意義:OSCE可提供學員在安全環境下的實務練習,使學員更有自信接軌臨床實境。本單位期待能以此次經驗建立物理治療獨立執行OSCE考試的模式以配合國家考試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多數的乳癌手術病人因對於治療方式、疾病進展與預後、術後各種不適症狀如疼痛、淋巴水腫、身體心像改變等問題的不瞭解,導致術前普遍呈現高度焦慮狀態。透過術前評估、衛教及術後運動復健指引,可提供病患相關資訊、正確的衛教觀念和術後不適的舒緩技巧,能有效降低病患焦慮的情況。因此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探討乳癌術前評估及衛教介入之成效。方法:首先針對乳癌病患制定癌症運動復健指引,於病人接受治療前(手術、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 療等),照會復健科,提供物理治療評估及復健運動指引,並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匿名的問卷調查,以瞭解術前復健評估及衛教對病患的幫助情況。結果:針對有進行乳癌術前評估及衛教的病患,總共發放80份問卷,最後共回收了65份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有90.8% (59/65)的病患認為術前衛教對改善害怕治療是非常有幫助,9.2% (6/65)病患認為有幫助。90.8% (59/65)的病患認為術前衛教對改善疼痛是非常有幫助,7.7% (5/65)病患認為有幫助,1.5% (1/65)病患認為普通。90.8% (59/65)的病患認為術前衛教對改善肩膀僵硬是非常有幫助,9.2% (6/65)病患認為有幫助。92.3% (60/65)的病患認為術前衛教對改善傷口緊/麻是非常有幫助,7.7% (5/65)病患認為有幫助。93.8% (61/65)的病患認為術前衛教對改善容易緊張是非常有幫助,6.2% (4/65)病患認為有幫助。93.8% (61/65)的病患認為術前衛教對改善日常生活活動受限是非常有幫助,6.2% (4/65)病患認為有幫助。結論:本研究顯示術前評估及衛教對乳癌患者在術前獲得相關復健知能及心理上的預備有莫大的助益。臨床意義:藉由問卷調查瞭解術前復健評估及衛教對乳癌病患的幫助情況,將有助於未來實務執行之改進,並提升服務品質,協助病患減輕術前焦慮與術後不適。

  • 期刊

背景與目的:燒燙傷患者常會產生疤痕組織,疤痕會有收縮、突起、僵硬、癢、痛麻及紅腫的特性,造成關節攣縮且影響生活功能,並造成美觀上的困擾。傳統使用壓力衣來抑制疤痕組織,然而壓力衣因接觸身體的凸面及平面時較能維持壓力而有效,但在身體凹面處因無法維持壓力故效果較差。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用Otoform (PC Werth, London, UK)或矽膠片配合壓力衣擺放在較難施壓處。但臨床上燒燙傷患者常抱怨使用Otoform 或矽膠片處出現過敏現象因而無法久戴,因此本個案報告想探討利用化妝海綿粉撲來替代Otoform或矽膠片的替代效果。方法:個案是一位20歲男性,1年半前遭受火焰燒傷,燒傷面積約60%體表面積。主要分布在四肢及前胸壁,燒傷深度為深2到3度。個案目前四肢及軀幹皆穿著壓力衣並在雙手指縫、虎口、手腕及手肘內側使用Otoform或矽膠片來維持壓力。但個案在使用Otoform或矽膠片後會產生過敏而無法長時間配戴。此次使用市售化妝用海綿粉撲來替代Otoform或矽膠片。並以溫哥華疤痕量表評估及測量個案使用前(只穿壓力衣)及使用後(壓力衣內添加粉撲)疤痕的變化、是否過敏及對使用粉撲替代後的感受。所要測量的疤痕組織特性包含疤痕厚度、柔軟度、血管色澤度、色素沉著及疼痛及搔癢指數。使用粉撲放置在個案雙手指縫、虎口、手腕及手肘內側等疤痕處並用絲襪固定住後再穿上壓力衣。並告知個案測試過程中若有感覺過敏症狀可自行取出粉撲。結果:經過配戴23小時粉撲後,個案沒有產生過敏現象,且溫哥華疤痕量表分數由11分降到6分。個案使用後自覺粉撲較Otoform透氣且較無厚重及悶熱感。由於此報告為單一個案且只觀察短時間的效果,對於長期使用或在不同個案及不同部位是否具有同樣效果還需要更多數據來證明。結論:由此個案研究可得知,使用海綿粉撲代替Otoform 或矽膠片同樣可提供額外壓力卻不會產生過敏現象且個案使用感受較為舒適。臨床意義:使用海綿粉撲一樣可提供額外壓力且價格低廉取得方便,對使用Otoform或矽膠片有過敏的患者多了一項新選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在醫療人員的專業教育中,「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訓練,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教育新進醫療人員學習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可啟動更有效的合作照護,提供優質安全的醫療,進而強化醫療體系的架構。有鑑於此,本院於2012年起,每月定期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總院(臺大總院)及雲林分院進行全院式跨院跨領域合作照護討論會(參與人數約100人),並鼓勵各職類新進人員參與會議,學習合作照護。然而,新進物理治療師於會後,仍對會議中各專業領域進行的報告存有疑問,也表示於會議進行中無法清楚理解報告討論內容。因此,本院自2016年6月起,於例行跨院跨領域合作照護討論會前,先進行小型的跨領域「會前會」(參與人數約10 ~ 15人),以幫助學員瞭解個案的整體醫療。「會前會」之內容除由主治醫師對疾病進行醫療處置與解說,並著重在各職類的相互溝通與交流,以達成合作照護的目標。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新進物理治療師參加討論會後的課程滿意度。方法:新進物理治療師每月由臨床教師帶領參加跨院跨領域合作照護討論會,參加成員有醫療及醫事科相關專業成員,各科部選定個案,由相關成員準備個案資料,以視訊方式與臺大總院及雲林分院的各科部專業人員進行討論;另自2016年6月起於跨領域會議前進行「會前會」,討論個案之病程與共同照護目標,以增進學員對個案的全面性理解,並於跨院跨領域合作照護討論會後進行學習滿意度調查。結果:全院對於跨領域課程整體滿意度的部分,2017年提升至94.4%,相較於2016年,提升了7.4%。而新進物理治療師於增加「會前會」前後之課程滿意度比較結果如下:量性回饋中,教材內容滿意度提升33%、教學方法滿意度提升 39%、課堂經營滿意度提升35.5%;質性回饋中,學員表示學習到更多其他專業的知識,並對疾病與個案有更深入之瞭解。結論:跨專業團隊訓練於會議進行前增加「會前會」之討論,可使得新進物理治療師對個案及其他專業探討觀點有更全面之瞭解,進而提升課程滿意度及學習成效。臨床意義:新進物理治療師參加此類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訓練後,不僅對疾病、個案與其他專業有更深入的瞭解,亦增加了與其他職類的互動溝通,可達到共同合作照護的目標,使個案得到全面化且最適化的照護。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長照機構失能失智住民因老化、疾病、運動技能不足、行動受限等因素,加上長期坐臥姿生活型態導致活動量大幅減少,對於活動容易感到疲累,常會造成惡性循環,為了改善及延緩失能,健康促進這個區塊非常重要,其中復健更扮演了極重要角色。許多研究顯示對老人提供運動治療,可改善身體功能表現,文獻也證實每週從事規律性有氧運動,可提升健康體適能,也能改善心理狀況,提升生活品質。積極運動介入,可提供個案更多參與和執行日常活動機會,同時提升功能的獨立性,和預防進一步的衰退。政府近來積極推動提供社區高齡者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目的也是如此。方法:本院自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底選取8位平均年齡75.63 ± 5.04歲之輕中重度失能失智住民,執行複合式運動計劃。參與者除患有中風、巴金森氏症、骨折、脊髓損傷、失智外,尚有洗腎、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在參加團體訓練前皆曾接受過至少4個月個別復健治療,參與者皆可遵循簡單指令,在使用或不使用輔具均可完成5 m行走速度測試,計劃執行內容包括功能性動作訓練(如坐到站、轉移位等)、有氧運動、肌力肌耐力訓練、柔軟度及平衡協調訓練,並搭配遊戲互動、懷舊、音樂、舞蹈、認知及口腔運動,提供多元且趣味性運動計劃,每週三天,每次45 ~ 60 分鐘。復健成效評估包括:5 m行走速度、下肢肌耐力以30秒重複坐站、身體功能以中風病患姿勢控制評估量表。結果:無人中斷計畫,住院率0%,團體訓練前後參與者30秒重複坐站次數由平均9下進步至12下,達顯著改善(p = 0.028);5 m行走速度由平均12.67秒進步至 11.49秒,達顯著改善(p= 0.029);身體功能表現除一名因跌倒單腳站立能力稍有退步外,改善率50%,維持率37.5%,參與者或照顧者覺得有改善比率為100%。結論:一年來參與者實際出席率達96.8%,皆未曾住院,在行走速度、下肢肌耐力、運動持續時間、身體功能表現都有明顯進步,參與者也因團體互動快樂許多。臨床意義:對於復健已達維持期之住民,經由執行多元且趣味性團體複合式運動計畫能進一步促進參與者功能表現,促進長者健康。此運動模式可應用於長照2.0提供居家及社區失能失智長者促進、預防及延緩失能之照護,相信物理治療專業不僅能在急性及亞急性期發揮功能外,更可承擔起長照2.0計畫的使命─活躍老化,成功老化,促進長者健康福祉,提升老人生活品質。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身體活動能力(physical mobility)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是老化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之前研究証實身體活動能力的表現和老人發生跌倒、失能、入住機構甚或死亡機會的增加有顯著相關。故本研究欲探討臺灣某偏鄉原住民社區女性長者身體活動能力在不同年齡層的表現。方法:以方便取樣方式於社區活動中心、教會或衛生所等場所收取55歲以上之偏鄉原住民女性長者,記錄其基本資料及身體活動能力,包括:簡短身體功能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走路速度、功能性前伸(functional reach)及握力的表現,以5歲為區間分成55 ~ 59歲、60 ~ 64歲、65 ~ 69歲、70 ~ 74歲、75 ~ 79歲、80 ~ 84歲及85歲以上,共7個年齡層,比較不同年齡層之身體活動能力的變化。不同年齡層的各項身體活動能力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oneway ANOVA),而慢性病與教育程度比例則以卡方檢定(Chi-square)進行比較,以p < 0.05達統計的顯著差異。結果:共收取花蓮偏鄉原住民社區女性長者共217位,年齡從55到100歲,各個年齡層人數從15至41人不等,平均70.7 ± 9.3歲。隨著年齡層的增加各項身體活動能力表現隨之下降,相較於55 ~ 59歲年齡層而言,以握力與走路速度在70 ~ 74歲年齡層開始呈現顯著下降;簡短身體功能量表及功能性前伸則在75 ~ 79歲年齡層出現顯著減少(p < 0.05)。結論:偏鄉原住民社區女性老人在不同身體活動能力的表現隨著年齡層增加呈現不同的下降變化。其中,握力與走路速度較早呈現顯著衰退,而簡短身體功能量表及功能性前伸則出現較晚。臨床意義:希望本研究結果有助於日後長照相關健康照護人員從事偏鄉原住民社區女性長者進行身體活動能力篩檢時對於早期可能屬於衰退危險群,或於未來擬定適當的運動計畫做有效早期介入與衛教提供相關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臺北市政府為提供社區失能民眾復健服務,於2017年臺北市12個行政區域中,提供相關社區復健服務。服務內容由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駐點服務,提供相關復健指導、諮詢衛教等服務。針對為期12次的社區復健課程中,透過學習成效評量可記錄學員參與活動的狀況,於課程結束亦有滿意度的調查與回饋。本研究旨要探討長者學員對於功能性體適能的前後測之比較,達到社區復健的目標,提升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讓民眾能重返社區。方法:以臺北市大安區某教會社區據點為主,為期12週,每週兩小時課程。課程包含衛教講座及諮詢及綜合性功能運動訓練。針對16個成員,於第一週及最後一週進行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內容包含:身體質量指數(身體組成)、30秒坐站(下肢肌耐力)、座椅體前彎(柔軟度)、2分鐘屈膝抬腳(心肺耐力)、睜眼單足站立(平衡能力)及2.44 m坐姿起走(反應能力)。結果:16位學員,平均年齡79.69歲,14位女性、2位男性。身體質量指數:前側27.54 kg/m^2、後測26.93 kg/m^2。30秒坐站:前側17.13下、後測17.88下。座椅體前彎:前側5.63 cm、後測6.02 cm。2分鐘屈膝抬腳: 前測96.55下、後測106.63下。睜眼單足站立:前測3.35秒、後測4.43秒。2.44 m坐姿起走:前測8.97秒、後測8.12秒。結論:功能性體適能檢測項目透過社區復健課程的訓練後皆有進步。依據2015年臺灣年長者功能性體適能報告建議之簡易常模比較,後測的數據都屬於正常至優的等級。但以平均常模來看,睜眼單足站立的百分等級(30 ~ 35%)與2.44 m坐姿起走的百分等級(45 ~ 50%),相較於另三個項目是需要再加強的部分。臨床意義:下肢的肌力、柔軟度及整體心肺耐力隨著運動訓練而提升,但平衡能力與反應能力的部分仍然不足,反應出跌倒的風險仍然存在。考量社區的空間及可利用資源以外,於活動的設計上,可以多增加坐姿與站姿的平衡能力訓練運動(靜態/動態);體力與耐力允許的範圍內,進階再練習到功能性的強度訓練。反應能力方面,可以透過腦手協調的運動來加強訓練,進階再加上更多部位的協調動作訓練,目的也希望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應能力,讓長者能夠更獨立於日常生活,不論是家中環境,或是戶外空間,最終希望回歸於社區,減少照顧者的負荷,也能解省社會資源成本。對於未來即將邁入超高齡的臺灣社會更有幫助!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近幾年國內長期照護領域積極推動「生活自立支援」照護,強調盡可能發揮長者最大能力,並搭配輔具和環境調整,使長者充分自主執行日常生活活動,提升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然而現行許多應用此照護模式之機構缺乏復健專業醫事人員之參與,而是直接由照顧服務員以直觀方式加強訓練所需日常生活活動。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物理治療師於長照機構中針對長者進行個別化評估並參與照護計畫之擬定、同時針對照服員進行教育訓練與現場照護技巧指導之成效,以瞭解物理治療師於「生活自立支援」照護之介入是否可提升照服員之照護能力,進而促進長者日常生活活動表現與生活品質。方法:本研究為類實驗試驗,將招募臺灣北部某安養中心養護區之長者及其照服員,研究對象依樓層為單位立意分配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各20位長者及其照服員。實驗組之照服員將與每週二次,每次20分鐘,為期三個月之物理治療教育訓練並搭配物理治療師每週二天,每天三小時之視需求輪流現場個別化照護技巧指導。同時,實驗組之長者經物理治療師個別評估後擬定個別化照護目標,整體照護目的以增強坐站姿平衡、轉位、移行能力和促進日常生活活動表現為主,並搭配輔具應用及環境調整。控制組則維持機構一般常規性照護,並提供照服員相關紙本照護資訊。照服員於介入前後分別進行測量,長者於介入前與實驗介入後的每一個月進行測量。研究測量包含照服員基本資料、自擬教育訓練課程試題、上下床轉移位技術考核、自覺照護能力評估量表;長者基本資料、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老年憂鬱量表、生活品質問卷、日常生活活動表現與功能性體適能測驗。前驅結果:兩組照服員其照護知識與技能主要由機構內、外部教育訓練及同事間交流此三種管道獲得;而分別約有8.70%的照服員認為目前服務機構所提供之教育訓練課程時數不足及內容不符合需求;實驗組及對照組之照服員其前測教育訓練課程試卷得分為91.38及86.40分、自覺照護能力量表為123.90及122.62分。臨床意義:有助於瞭解物理治療在長期照護領域之角色、服務內容及介入成效;以利建立跨專業團隊合作;並提供機構經營管理、相關政策制定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