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54.200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臺灣與全世界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的人數逐年增加、年齡下降、照護支出增加,患者接受此手術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止痛,同時也希望能增進其功能表現,恢復以往的活動能力,維持身體健康。因此,術後身體功能表現的恢復十分重要,也與術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然而,目前的國內研究很少針對膝關節置換術後病人的功能表現進行追蹤,對於其恢復是否達到最佳化仍是未知。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追蹤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短期與長期功能恢復之變化軌跡。方法:本研究屬世代研究,目前已收集31位因退化性膝關節炎接受單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高齡病患,開刀時平均年齡為70.61歲,分別有7位男性以及24位女性患者,其平均體重為65.70 kg,身體質量指數平均為26.74 kg/m^2。31位受試者皆完成術前評估,其中15位完成術後第一 個月評估,11位完成術後第四個月評估。每次評估皆包含身體行動功能表現(10 m快走、起站走、5次坐站、上下樓梯、與6分鐘行走測試)、膝關節功能、以及自填西安大略及麥可麥司特大學關節炎(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問卷。另外,本研究亦收集14名與手術對照組年齡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資料,以作為長期追蹤術後功能表現變化之對照。結果:初期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術後一個月之關節彎曲角度為119.07度,而膝伸直肌與屈曲肌力量分別為體重之18.87%及20.36%,無論是關節角度或肌力都無明顯進步,但WOMAC功能自評量表整體來說都有明顯改善。術後四個月之關節彎曲平均角度增加到126.29度;膝伸直力量也從18.87%進步到23.49%。行動能力表現整體來說,在術後一個月都是明顯下降,主要歸因為術後傷口疼痛;但至術後四個月開始,除了上下樓梯、六分鐘行走測試外,其他三項功能測試皆呈現顯著進步,但其表現仍明顯不及健康老人。結論:大多數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在術後一個月仍因為疼痛而造成行動功能表現方面無明顯進步,但在術後四個月時的各項評估(包括關節角度、膝關節肌力、WOMAC問卷以及較簡單的行動功能表現)都有明顯進步,然而,其各方面評估結果仍遠遠不及健康老人。臨床意義:本研究提供初步膝關節置換病人術後功能恢復之長期資訊,未來仍須持續追蹤,已確實瞭解臺灣膝關節置換病人術後功能恢復狀態,是否已達功能最佳化狀況,以做為未來是否需早期物理治療介入提升功能之依據。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臨床上常見個案因為疼痛的關係發展出懼怕活動的現象,在運動介入或者讓個案返回生活上會遇到困難。疼痛神經生理學衛教(pain neurophysiology education, PNE)會介紹疼痛知覺系統的變化,對於長期疼痛衍伸出的神經系統敏感化進而發展出的懼怕活動現象可能會有幫忙,故本篇想利用系統性文獻回顧的方式來探討PNE是否能改善慢性下背痛疾患的疼痛和生活功能。方法:以chronic low back pain和pain neurophysiology education為關鍵字使用PubMed電子文獻資料庫搜索至2017年12月所發表的文獻。結果:經搜尋共有十篇文獻,人工篩選後符合主題文章僅有四篇。其中比較PNE與傳統衛教組(未提到治療性運動介入)有兩篇,比較PNE合併運動治療與單獨運動治療有兩篇。疼痛的部分,2004年Moseley學者等人發現PNE相較傳統衛教(PEDro: 7/10)在疼痛態度量表(修訂版)(brief Survey of Pain Attitudes [revised])的效應值(95%信賴區間)為9 (6.5 ~ 11.5),有達統計上的差異;2014年Louw學者等人(PEDro: 7/10)發現三個月後兩組的疼痛(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沒有統計上的差異;2015年Pires學者等人(PEDro: 8/10)發現PNE合併運動治療相較單獨運動治療,在3個月後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顯著較低(p < 0.005),2017年Gema學者等人(PEDro: 8/10)發現疼痛(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顯著較低(p < 0.001)。在功能的部分,Moseley學者等人發現PNE相較傳統衛教,在羅蘭—摩理斯生活障礙問卷(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的效應值(95%信賴區間)為2(0.4 ~ 3.6),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p = 0.02),但未達到臨床最小重要差異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MCID),Louw學者等人發現在歐氏失能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兩組沒有統計上的差異(p > 0.167);Pires學者等人發現PNE合併運動治療相較單獨運動治療,在魁北克背痛生活障礙量表(Quebec Back Pain Disability Scale)沒有組間統計上的差異,Gema學者等人發現在羅蘭─摩理斯生活障礙問卷功能顯著較佳(p < 0.001)。結論:慢性下背痛患者若只提供疼痛神經生理學衛教,沒有治療性運動差異不明顯。疼痛神經生理學衛教合併運動治療在疼痛是有效益的,在功能上未有一致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與運動的類型有關,未來若能有更多的相關研究,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瞭解。臨床意義:慢性下背痛的物理治療介入,若能加入疼痛神經生理學衛教內容,有機會更有效率的降低下背痛疾患的疼痛與提升日常生活功能。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腓腸肌是下肢常見容易緊縮的肌肉,可能導致下肢骨骼肌肉系統傷害。過去文獻指出腓腸肌緊縮患者可利用身體重量或拮抗肌 的力量牽拉腓腸肌,而以正常腳跟著地的方式行走,但是會伴隨一些不正常步態如增加膝關節彎曲。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腓腸肌緊縮患者在行走時腓腸肌的長度變化,與其和膝與踝關節動作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徵召5位腓腸肌緊縮患者(緊縮組)和5位腓腸肌柔軟度正常的健康人(控制組)。腓腸肌柔軟度測試是受試者仰躺且膝伸直,測量最大踝背屈彎曲角度。行走測試是以動作分析系統擷取行走動作,並求得步態時空參數、膝與踝關節的關節角度。腓腸肌長度是依過去文獻建立的數學模式推算。以two-way mixed design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分析組別因子(緊縮組與控制組)和測試因子(腓腸肌柔軟度測試與行走測試)對腓腸肌長度間的影響,當變異數分析統計考驗達顯著時,再以Bonferroni法進行事後比較。以independent sample t-test衡量緊縮組與控制組在腓腸肌柔軟度、行走的時空參數和腓腸肌最長時的關節角度的差異性。p < 0.05視為統計結果顯著。結果:腓腸肌長度顯著受組別因子(p < 0.001)和測試因子(p = 0.001)影響。近一步分析顯示控制組走路時最大腓腸肌長度111.42% ± 0.75%明顯小於柔軟度測試時的長度113.33% ± 0.48% (p = 0.002)。緊縮組走路時最大腓腸肌長度111.04% ± 0.19%大於柔軟度測試時的長度110.84% ± 0.24%,但無顯著差異。緊縮組在柔軟度測試的腓腸肌長度明顯較控制組短(p < 0.001)。行走時緊縮組的腓腸肌長度和控制組無顯著差異。緊縮組在柔軟度測試的腓腸肌長度與控制組在行走時最大腓腸肌長度無顯著差異。緊縮組和控制組的步長、步頻與步行速度無顯著差異。行走過程在最大腓腸肌長度時,緊縮組比控制組有較大的膝彎曲角度(p = 0.021),踝關節角度無明顯差異。結論:本研究發現能以腳跟著地方式行走的腓腸肌緊縮患者,其行走時的最大腓腸肌長度與踝關節動作相似於控制組,膝關節比控制組有較大彎曲。臨床意義:腓腸肌緊縮患者行走時,最大腓腸肌長度已和其柔軟度測試的最大長度相似。從肌肉長度與被動張力的關係,推論當行走到腓腸肌最大長度時,為妥協已被拉緊的腓腸肌所引起的活動限制,患者會採膝關節彎曲的方式代償,以維持身體在踝關節向前移動的幅度。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體育署資料顯示,路跑為臺灣民眾最喜愛的前三名運動,超過四分之一的運動人口以慢跑做為平日的休閒興趣。路跑不需太多設備、時間自由、場地方便。依自己體適能選擇適合路跑距離,讓路跑人數一直持續增加。臺灣的路跑活動十年來持續增加,2013開始大幅成長,2014全臺路跑活動約有五百場,2016年臺灣路跑賽事統計高達703場,平均每天都有近2場路跑活動。國土狹小的臺灣,馬拉松舉辦次數密度最高的國家,路跑有演變成臺灣全民運動的趨勢。路跑是個很安全的運動,可以用來訓練肌力與肌耐力,特別是有氧運動,對增進心肺適能與控制減輕慢性病影響有顯著效果,深受上班族喜愛。但是一次長跑後其延遲性肌肉疲勞,強烈且需較長時間回復的肌肉酸痛,常讓上班族對長跑深感恐懼。本研究目的為測試肌內效貼布在長跑後,引起延遲性疲勞之痠痛程度與時間之影響。方法:2017年12月17日彰化139路跑活動,一位45歲上班族,第一次參加10 km路跑,全程跑完成績1小時22分33秒,剛好是大會平均成績1小時22分33秒。比賽完當下身體還好沒有特殊狀況,但隔天週一雙下肢嚴重肌肉痠痛,疼痛指數為7,幾近無法自然行走,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該個案因需要工作,時間上無法接受物理治療,為確認肌內效貼布,在延遲疲勞效果,在個案堅持下左下肢接受肌內效貼布,右下肢則無特別處理。肌內效貼布貼紮法:以短坐姿,髖、膝與踝彎曲90度,左大腿分股外側肌、股內側肌,上1/3處貼至髕骨2側,脛前肌由近端脛腓關節貼至外踝。在以俯臥姿,足踝最大蹠區,由2側腓腸肌起點貼至阿基里斯肌腱。於自然姿勢貼布呈現皺摺狀,利用其皺褶效益促進下肢循環,增加代謝能力,加速乳酸代謝,增進肌纖維修補效率。結果:疼痛指數:長跑後第2天雙下肢疼痛指數降為5分,第3天左下肢3分、右下肢4分,第4天左下肢1分、右下肢3分,第5天左下肢平時走路0分、右下肢2分,但跑步機跑1,000 m時左下肢仍感2分、右下肢4分,第6天走路與跑步機左下肢均為0分、右下肢2分與1分,第7日走路與跑步機左下肢均為0分、右下肢1分與0分。移除貼了6天肌內效貼布,回復正常上班與每3日跑步機10分鐘約1,000 m運動習慣。結論與臨床意義:肌內效貼布在減緩延遲性疲勞之肌肉痠痛效果,可減少疼痛並加速2天之回復,有貼肌內效貼布的左下肢比沒貼的右下肢加速33%(4天vs. 6天)效果,建議可貼紮肌內效貼布於主要運動肌肉群,可為預防性或減輕延遲性疲勞加速回復正常。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骨科肌肉系統的損傷是門診物理治療治療的主要服務對象,也是健保給付的主要項目。本研究以一醫學中心的骨科物理治療門診服務分析現況。方法:本研究以一醫學中心經復健科門診轉介安排骨科物理治療病人為對象,蒐集2017年4月到6月期間接受治療個案,利用病歷系統回顧包括單次治療部位、治療項目、治療時間、及健保申報治療強度等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資料以平均值、百分比呈現。結果:個案總數共計為279人,男性110人、女性169人。平均年齡56歲。健保申報治療強度以簡單中度治療占58.78%最多、中度複雜治療占26.52%次之、中度治療占11.83%、簡單治療占2.15%、複雜治療占0.72%。疾病診斷分類以關節退化占34.0%最多,軟組織病變為占29.2%其次,神經損傷占1.6%最少。治療部位以肩頸腰背占42.98%最多,上肢關節問題32.24%次之。在簡單治療項目方面,以熱敷使用率占30.23%最高,向量干擾波占27.63%次之。在中度治療項目方面,以牽拉運動使用率占22.73%最高,肌力訓練占20.98%次之。而複雜治療項目則以行走訓練為主。以健保申報治療強度對照治療項目數:平均每個簡單治療的項目數包含了2.5項簡單治療內容;中度治療包含3.09項簡單治療內容和1.33項中度治療內容;複雜治療包含1項簡單治療內容、3項中度治療內容和1項複雜治療內容;簡單中度治療包含4.04項簡單治療內容和0.01項中度治療內容;中度複雜治療的治療內容項次最多包含了1.92項簡單治療內容、3.16項中度治療內容和0.01項複雜治療內容。整體而言,平均每個治療個案都有3.31項的簡單治療內容和1.03項中度治療內容。每位個案的實際治療時間,簡單治療個案約30分鐘、中度治療個案治療則花費時間約75分鐘、複雜治療的個案需要80分鐘、簡單中度治療需76.62分鐘、中度複雜治療則需要長達83.18分鐘才能完成治療,時間最長。結論:由此次資料蒐集可以發現此醫學中心的個案族群以退化性疾病者為大宗,治療強度在中度以上的個案占全部的86%。除了簡單治療的個案外,其他不同治療強度的個案治療時間都超過一小時,其中中度治療或中度複雜個案可達75分鐘以上,而且包含3 ~ 4項的儀器治療項目。臨床意義:本次資料收集以一醫學中心為例可以探索目前骨科物理治療門診服務個案類型與治療與復健科門診轉介醫囑的組合,未來希望在加速個案健康恢復、提高醫療品質與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的原則下找到治療內容的平衡點,建立適當的醫囑提示系統與儀器治療的使用。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功能性動作檢測(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常被用來評估運動員的動作型態及品質,一般以分數作為評分標準無法準確紀錄受測者在做功能性動作時之柔軟度與核心能力。所以本研究以執行功能性動作時之關節角度來探討兩種運動項目的差異,並以自由軟體Kinovea動作分析系統劃記關節角度。方法:本研究招收12位男性排球選手(平均身高為183.92 ± 3.75 cm,平均體重為77.42 ± 8.35 kg,平均年齡為17.17 ± 0.39歲)及12位田徑選手(8名男性與4名女性,平均身高為167.46 ± 5.93 cm,平均體重為57.68 ± 6.96 kg,平均年齡為19.67 ± 2.80歲)。使用FMS的動作進行評估包括深蹲、轉體、弓箭步、跨欄、直膝抬腿以及俯臥撐依序測試,並在正前方及側面各放一臺攝影機進行動作追蹤與錄影,在受測者的雙手手腕、雙側手肘、雙側肩關節、右側大轉子、雙側脛骨粗隆、雙側腳踝分別黏上橘紅色的標記,並要求受測者在每個動作停留3秒,並同時進行評分。六個動作完成後及匯出影像截圖及所抓取的角度資料做分析。本研究使用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排球與田徑選手執行功能性動作之關節角度差異。結果:結果顯示排球選手的角度皆大於田徑選手,深蹲的髖關節角度(p = 0.004)、踝關節角度(p < 0.001)及右弓箭步的髖關節角度(p = 0.038)、膝關節角度(p = 0.040)及左弓箭步的髖關節角度(p = 0.019)及左跨欄的小腿垂直地面的角度(p = 0.031)均有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觀察到功能性動作的某些特定關節角度在排球與田徑兩種不同運動中的確有差異。田徑選手相較於排球選手在下肢的關節角度較小,可能是因為田徑選手著重下肢的訓練,未來可以以FMS功能性動作的角度輔助作為各運動項目選手篩檢的標準。臨床意義:FMS動作評估輔以關節角度測試可用來分析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的差異。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排球運動愈來愈受到矚目,在現今排球比賽中,必須具備堅強的攻擊能力,得分主要以扣球攻擊為主,因此肩關節的疼痛及傷害常發生於排球運動員,然而過去常針對棒球或網球選手評估肩關節活動度,卻鮮少有研究探討排球男女選手肩關節活動度差異,因此本研究將比較高中甲級男女排球選手肩關節活動度的差異。方法:受試者總共24位,12位女性,12位男性,參與實驗的男女選手皆為中部高中甲級排球隊主攻手,男性選手平均年齡17.00 ± 0.60歲,平均身高183.58 ± 3.82 cm,平均體重78.00 ± 8.07 kg,女性選手平均年齡15.58 ± 0.83歲,平均身高166.25 ± 4.73 cm,平均體重59.41 ± 6.15 kg。本實驗參考Norkin和White (2009)的肩部關節活動度姿勢擺位來測量肩關節內轉、外轉及伸直的角度,測試前在受試者慣用手的尺骨莖突、鷹嘴突、肱骨外髁及肩峰貼上標記點,執行肩關節內轉、外轉及伸直動作,並拍照,再將照片檔案輸入Kinovea程式動作分析軟體(Open resource, France)以標記點計算角度。以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高中男女排球選手肩關節伸直、內轉、外轉以及內轉加外轉角度的差異。結果:在肩內轉角度,女性選手(76.08 ± 22.98°)大於男性選手(64.58 ± 9.64°)且有顯著差異(p = 0.02),在肩外轉角度男性選手(121.50 ± 7.97°)大於女性選手(92.41 ± 9.30°)但沒有顯著差異(p = 0.25),肩內轉加外轉角度,男性選手(186.08 ± 13.74°)大於女性選手(168.50 ± 27.47°)且有顯著差異(p = 0.01),在肩伸直角度男性選手(54.50 ± 15.43°)大於女性選手(51.41 ± 14.82°)但沒有顯著差異(p = 0.99)。結論:在肩內轉及內轉加外轉有顯著差異,有可能跟男女肩部力量、柔軟度有關,特別是女性選手角度多數較小,建議需注意女性排球運動員的肌力與柔軟度。臨床意義:依本研究結果顯示,男女性選手間在內轉及內轉加外轉有差異,建議未來可針對男女性選手過去的肩關節病史或是肌力上的差異跟肩關節活動度做比較,做為教練及選手訓練上的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肌內效貼布常被使用於運動員及病人身上,對於傷害的預防、復健與增加表現。Kenzo Kase所提出的肌內效貼布四大功效為:增加皮膚下的空間、降低疼痛、提高肌肉收縮的能力、減少疲勞和矯正排列。在過去研究中肌內效貼布對於感覺功能的研究比較少,且不知肌內效貼布對感覺功能的影響,因此可針對深層感覺(力量覺與位置覺)、淺層感覺(振動覺)與合併皮質感覺(兩點辨識覺)進一步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是針對位置覺、力量覺、振動覺、兩點辨識覺測試方式進行測量方法的再測信度,做為未來研究之應用。方法:本研究受測者為6名健康的大學生,平均年齡20.3 ± 0.5 歲、身高171.6 ± 11.8 cm、體重69.1 ± 18.3 kg。位置覺測試採用關節量角器,請受測者主動做出踝關節背屈與踝關節蹠屈的最大關節角度,得知數據後告知受測者,並被動的將關節帶到最大關節角度的一半,請受測者閉眼主動做出一半的關節角度,測量受測者所認為的角度與真正的角度差異,作為踝關節位置覺數據。力量覺測試採用徒手測力器,請受測者做出踝關節背屈與踝關節蹠屈的最大力量,得知數據後告知受測者,並請受測者做出最大力量的一半,測量受測者所認為的力量與真正的力量差異,作為踝關節力量覺數據。振動覺測試採用振動音叉,先將音叉放於受測者的外踝,並從音叉與受測者的外踝接觸開始計時至受測者沒有感覺到振動的時間點,以時間作為振動覺數據。兩點辨識覺測試是採用兩點辨識覺儀器,在小腿後側膕窩下10 cm做測量,從兩點距離為10 cm開始施測,每次減少1 cm,詢問受測者目前感覺到是1點或是2點,測量受測者感覺為2點的最小距離,以最小距離作為兩點辨識覺數據。所有測試的兩次測試中間間隔30分鐘,統計分析為使用信度分析,並利用級內相關係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檢測再測之信度。結果:振動覺測試的ICC值為0.897屬於高度相關,力量覺與兩點辨識覺測試的ICC值為0.91以上也屬於高度相關,其餘位置覺測試的ICC值為0.56屬於中度相關。結論:本研究顯示使用振動音叉、徒手測力器與兩點辨識覺儀器,並依照本研究所測試的方法測量振動覺、力量覺、兩點辨識覺可得到高度的再測信度。臨床意義:未來在評估振動覺、力量覺與兩點辨識覺的測試方式,可以使用振動音叉、徒手測力器與兩點辨識覺儀器作為感覺測試方式。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行走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功能之一,必須由多關節相互配合。但因為長久下來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肌肉的結構變化而影響步態。透過學者研究發現被動關節活動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不足導致動作會被肌肉限制;主動關節活動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不足則是收縮後的肌肉張力會下降。另外,過去的研究之中,發現受傷後的膕旁肌群容易在關節最後的活動角度下牽拉造成受傷。因此本實驗之目的為探討下肢膕旁肌群活動度不足者的肌肉長度與張力特性,與正常人在步態時期是否會有明顯差異。方法:參與本研究受測者為16位(9位健康,7位膕旁肌群緊繃),年齡介於20 ~ 40歲。患有膕旁肌群緊繃之個案定義為:在仰臥且同時保持髖、膝關節屈曲90度的姿勢下,使用量角器(goniometry)測量膝關節的伸直角度,若小於150度者即符合此研究膕旁肌群緊繃之標準。排案條件為:(1)神經系統損傷個案、(2)懷孕者、(3)骨骼結構異常者、(4)有關節炎或其他發炎症狀者、(5)3個月內下肢有受到會影響步態的傷害者。16位測試者使用步態分析系統做實驗,以正常步頻(一分鐘100步)的速度做量測。資料的收集包括膝關節伸直關節活動角度、受測者的身高、體重、腳長、腳寬與步態運動資料。於步態分析時,使用15個Helen Hayes的反光球標識器,定義出下肢關節位置,並用Cortex動作分析系統(Motion Analysis Corp., Santa Rosa, CA, USA)連結6臺發光式紅外線高速攝影機,以及2塊地面反作用力量測板(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 Lynchburg, VA, USA)來捕捉受測者的步態運動資料。最後,使用Ortho Trak 5.0.2 (Motion Analysis Corp.)軟體進行數位化分析。結果:研究結果發現膕旁肌群緊繃者在站立期間,髖關節的最大活動角度與健康者並無明顯差異(10.66° ± 7.06° vs. 13.04° ± 4.33° , p = 0.159);膝關節最大伸直角度中,則是明顯小於正常人(3.41° ± 1.81° vs. 6.11° ± 5.29° , p = 0.033)。在力矩方面,膝關節最大屈曲力矩並沒有明顯差異(0.09 ± 0.11 Nm vs. 0.11 ± 0.11 Nm, p = 0.584),然而可由膝關節最大伸直力矩發現,膕旁肌群緊繃者有較大的最大伸直力矩情況發生(0.77 ± 0.25 Nm vs. 0.60 ± 0.30 Nm, p = 0.046)。結論:膕旁肌群是下肢重要的多關節肌肉,主要負責髖關節伸展及膝關節屈曲。肌肉長度的減少可能會造成步態型態的改變,這種改變後的步態相較於正常人下肢的活動角度需要做適應性的調整,以產生與健康者相似的步態。臨床意義:膕旁肌群緊繃個案可能因為肌肉力矩不平衡成為受傷高危險族群,希望研究結果能夠提供臨床預防髖及膝關節損傷之建議。衛教民眾建立維持正確姿勢以及適當伸展下肢肌肉的觀念。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肌內效貼布使用人口日益增加,特別是運動傷害治療領域,然而過去研究較少針對貼紮後是否影響皮下空間及組織液、肌肉的硬度、以及動作時肌肉晃動進行研究,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是瞭解肌內效貼紮介入前後對皮下組織含水量、肌肉硬度、肌肉晃動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受試者為11名健康且有運動習慣(籃球、排球)的男性大學生,並隨機分配為控制組與肌貼組,平均年齡19.45 ± 1.03歲,平均身高175.36 ± 8.9 cm,平均體重70.50 ± 14.17 kg,平均body mass index (BMI) 22.76 ± 2.75 kg/m^2,肌內效貼紮以放鬆的方式貼紮於腓腸肌,內外各一條,從腓腸肌起點貼至終點,在內外踝中點的高度分岔,腓腸肌皮下含水量測試採用Delfin Moisture Meter D Compact (Delfin Technologies Ltd., Kuopio, Finland),此儀測試方法為在小腿後側腿圍最寬的地方貼上標記點,儀器測量位置位於標記點正下方,測量含水量。腓腸肌肌肉硬度測試採用Multi-capacity Digital Force Gauge (Wagner Instruments, Greenwich, CT, USA),在小腿後側腿圍最寬的地方貼上標記點,儀器擺放在標記點上,垂直下壓1.2 cm,記錄儀器顯示的公斤數,再除以下壓的表面積(1 πcm^2),所得出的數據。腓腸肌肌肉晃動測試先在小腿後側腿圍最寬的地方貼上標記點,讓受試者採慣用腳單腳垂直跳的方式,使用手機錄影單腳垂直跳時,腓腸肌肌肉左右晃動的慢動作影片,並將影片輸入Kinovea程式分析軟體(Open resource, France),並劃出標記點的移動軌跡,算出其左右晃動的最大距離。本研究是以重複量數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肌內效貼紮介入前後在控制組與肌內效貼紮組所有變數的差異。結果:硬度及含水量在介入前後,皆未達交互作用顯著差異(硬度p值 = 0.044,含水量p值 = 0.99),肌肉晃動則有達到交互作用的顯著差異(p值 = 0.036),貼紮組相較於控制組晃動較小。結論:肌內效貼紮介入前後腓腸肌含水量及肌肉硬度在健康族群的並無差異,但肌內效貼紮可包覆腓腸肌,減少肌肉晃動導致的耗能。臨床意義:有研究認為肌肉晃動會增加人體運動時額外的耗能,進而影響表現,經過本次實驗發現,肌內效貼紮的介入前後即有改善肌肉晃動之情形,因此未來研究可再加測肌內效貼紮對人體耗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