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13.214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膝過度伸直造成膝關節後方的軟組織受到過度牽拉,導致身體姿勢偏差而影響站立的穩定。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膝過度伸直的年輕人使用傳統式和充氣式副木時的站立平衡。方法:以關節角度計(goniometer)量測年輕人在俯臥姿勢下的膝關節角度,任何一側膝關節過度伸直超過5°,且無長短腳、肌肉骨骼病變和神經系統損傷即被列為收案對象。符合條件者共30位(男性13人、女性17人)平均年齡為20.8 ± 0.8歲,左右側膝過度伸直的平均角度分別為5.6°及5.3°,左右側膝過度伸直角度較大者各為15位。以(1)電腦平衡儀(Balance Master systems)進行雙腳站立的多方向重心轉移測試,包括在穩定限度(limits of stability,LOS)的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RT)、運動速度(movement velocity,MV)、終點偏移(endpoint excursion,EE)、最大偏移(maximum excursion,ME)和方向控制(directional control,DC);(2)單腳站在木地板的時間;(3)單腳站在充氣軟墊的時間。比較參與者在無使用副木、膝過度伸直角度較大的患側以傳統式副木和充氣式副木固定等3種情況的差異。最後,再執行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雙腳站立使用傳統副木的DC明顯優於沒穿副木(85.03% vs. 82.80%,p=0.01),RT、MV、EE、ME則無差異。單腳站在木地板的時間,3種情況並無不同(p=0.93)。使用充氣式副木單腳站在軟墊上的時間,明顯比沒穿副木的站立時間長(42.13 sec vs. 32.57 sec,p=0.02)。問卷調查結果,多數參與者表示充氣式副木的穩定度(66.7%)、舒適度(66.7%)和省力(70%)較優於傳統式副木。參與者雙腳站立,以傳統式副木固定過度伸直的膝關節,在向左、向左前及向右等DC比沒使用副木佳,但是否為另一側膝關節代償的結果,仍待進一步的驗證。參與者能採取足踝策略以維持單腳站在木地板上的穩定,因此不受有無使用膝副木固定的影響。但是,單腳站在軟墊上無法僅採取足踝策略來維持平衡,而膝關節有氣囊所組成的副木與皮膚接觸透過感覺回饋,提供參與者主動調整姿勢的動態穩定,更優於傳統以鐵條包覆的支撐。結論:充氣式副木有助於膝過度伸直年輕人的動態站立平衡。臨床意義:期待建立臨床證據以利於神經疾患、癌症病人或虛弱老年人之使用。

  • 期刊

背景與目的:中風併發症中骨骼肌肉問題是常見的,在下肢部分,以膝關節炎為大宗,產生疼痛的風險為正常族群的1.3倍,因關節疼痛增加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限制,因此是值得關注的議題。但目前文獻無法歸納出確切的機轉,臨床上有部分患者或臨床人員對於物理治療頻次是否會增加中風患者膝關節炎的發生而有所疑慮,因此本篇研究欲探討接受物理治療頻次對腦中風病患罹患膝關節炎的發生率與其影響。方法:利用臺灣健保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NHID)2005年的百萬人抽樣檔進行回溯性世代研究。利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ninth revision(ICD-9)codes=430.xx~438.xx,收集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初次診斷為腦中風且≥20歲的個案, 並排除過去(2000~2004年)已有膝關節疾病的個案,自變項為中風後半年內接受物理治療的次數,主要結果為中風半年後的2年內膝關節炎發生情形。統計方法以Cox比例風險模式(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進行存活分析並加入年齡、性別、城鄉分級、中風嚴重度(Stroke Severity Index)、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為校正變項,來探討物理治療頻次對中風患者膝關節炎的影響。結果:收入4,373位首次中風的患者,結果顯示在校正相關變項後,物理治療次數對中風後膝關節炎發生的風險無顯著影響, 其他變項中年齡(odds ratio[OR]=1.028,p<0.001)、性別(OR=0.596,p=0.002)和中風嚴重程度(OR=0.957,p=0.036)則有顯著的影響。結論:本研究發現接受物理治療對中風後2年間膝關節炎的發生率沒有顯著影響。臨床意義:中風患者因疾病造成患側無力或感覺缺損等症狀,而出現過度使用健側肢體及不適當的代償步態,如:膝蓋過度伸直等,讓膝關節容易產生問題,物理治療可給予中風患者肌力訓練、步態訓練,但臨床上常有些患者對運動次數有所疑慮,本研究證實多次的物理治療介入不會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生,物理治療師可再考量年齡和性別等膝關節炎的危險因子進行個別化運動指導。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員工是醫院的資產,醫院員工於病人的照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醫院員工的健康為醫院提供完善醫療品質的基礎。因此,醫院有責任維護與促進員工的健康,其中首要之務即是維持健康體重。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議以身高與體重計算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以界定體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至24 kg/m^2之間。過去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 ≥ 24 kg/m^2)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BMI是應用最廣泛的肥胖狀態指標,不僅與體脂肪比率有很高的相關性,對於體適能及運動表現也具高度的關聯性。本文希望瞭解並比較本院男女員工不同BMI與體適能表現之差異,作為規劃員工健康促進計畫的基礎。方法:納入標準:(1)本院員工;(2)同意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心臟血管疾病,如心臟病;(2)有全身性重要疾病,如糖尿病;(3)嚴重肌肉骨骼痠痛者。個案採自願招募方式,全部接受體適能測試,包括身體組成(BMI)、肌力(手握力)、柔軟度(坐姿體前彎)及耐力(1 min屈膝仰臥起坐)等項目,皆根據教育部體育署2013年公布有關體適能的測量方法與規定執行。結果:根據樣本結構分析,全體受試者共88人(男性37人、女性51人)。男性BMI<24 kg/m^2有18人,平均身高、體重與BMI分別為170.83 ± 5.34 cm、71.22 ± 8.75 kg及22.23 ± 1.32 kg/m^2;而男性BMI ≥ 24 kg/m^2有19人,平均身高、體重與BMI分別為170.11 ± 5.85 cm、74.37 ± 9.36 kg及27.34 ± 2.47 kg/m^2。在女性方面,BMI<24 kg/m^2有29人,平均身高、體重與BMI分別為158.22 ± 4.73 cm、57.18 ± 8.15 kg及21.91 ± 1.01 kg/m^2;女性BMI ≥ 24 kg/m^2有22人,平均身高、體重與BMI分別為154.53 ± 5.97 cm、59.51 ± 10.25 kg及26.73 ± 2.50 kg/m^2。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檢定男女員工不同BMI與體適能的表現。發現男性員工BMI<24 kg/m^2者,在手握力及坐姿體前彎這兩項表現較佳,1 min屈膝仰臥起坐則是BMI ≥ 24 kg/m^2者表現較好;女性員工BMI<24 kg/m^2者,同樣在手握力及坐姿體前彎兩項表現較佳,而1 min屈膝仰臥起坐兩組的結果相近。由此可知,BMI<24 kg/m^2者不論男女員工,在手握力及坐姿體前彎這兩項的表現皆優於BMI ≥ 24 kg/m^2者,但在1 min屈膝仰臥起坐項目,這兩組結果則不一致。雖然在統計分析上並無達到顯著差異,推測原因可能是干擾因子或取樣偏差所致。但從生物健康角度及過去研究結果來看,體重過重的員工(BMI ≥ 24 kg/m^2),仍應積極規律參與運動,發展健康體適能,降低肥胖對生理機能的影響。結論:本文藉由分析員工體適能檢測資料,瞭解醫院員工體適能狀況,將有助於發展改善體適能之運動計畫,使醫院員工擁有健康身體,增進個人生活品質,進而落實促進員工健康,創造幸福職場的理念。臨床意義:本篇採用簡易又安全的體適能檢測瞭解本院員工的體能狀態,除了增進員工自我健康管理,亦可做為醫院管理者在促進員工健康照顧的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乳癌婦女因為癌症治療相關身體症狀與心理社會等問題,除了物理治療與體能訓練有較高需求外,並需要其他專業人員的支持性服務(supportive care),在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支持型服務方案時,必須先瞭解患者關注之所在,並考慮其需求。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乳癌婦女對支持性服務的需求與滿足狀況。研究人員邀請在北部大學附設醫院的乳房醫學中心候診的乳癌婦女參與問卷調查,受訪者皆為已接受乳癌手術並且規律追蹤的乳癌婦女。問卷內容包括受訪者個人資料、治療相關資料,以及相關需求與滿足狀況。需求問卷列出6類支持性服務及20項乳癌患者在其治療與追蹤過程中可能需要的支持性服務內容是否已滿足,選項包括不適用、需求已滿足、需求未滿足。若無出現所列狀況,勾選不適用,視為無需求;若有出現所列的狀況,則視為有需求,其中,若已得到幫助,視為需求已滿足,但若勾選中或高度需求且未得到幫助則視為需求未滿足。受訪者之相關醫療資料由醫院電子病歷取得。結果:在6類支持性服務的需求中,勾選比例依序為醫療相關資訊的提供(72.1%),改善心理功能的協助(49.0%),需要病友或支持團體的協助(48.6%),需要增加身體功能的服務(47.4%),靈性與宗教需求(25.1%),以及社工給予醫療補助或家庭幫助(12.6%)。在有需求的比例較高的項目,依序為需要骨質疏鬆(74.6%)、飲食(76.5%)、體重管理(67.4%)及營養補充品或中草藥相關(63.0%)的諮詢建議。其次才是與身體復健相關的服務,例如需要降低疲倦的諮詢與指導(62.6%)、幫助體力恢復的運動指導或訓練(61.2%),以及指導淋巴水腫相關的預防與處理(56.8%)。上列項目亦是需求未滿足前7項(39.1~43.4%)。有58.3%受訪者表示需要手術後運動指導,但只有21.9%需求未滿足。結論:乳癌婦女支持性服務需求以資訊需求(information needs)最高,尤其飲食、身體組成、體重控制與身體復健相關服務的需求較高,也是較常未被滿足的需求。臨床意義:在建立乳癌病友支持性服務方案時,除身體功能復健服務外,應一併考量癌症控制之相關飲食與體重管理等諮詢服務。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在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理念之下,病患跌倒事件已成為醫院照護體系中安全事項的重要指標之一。將此重要觀念教導實習生,病患跌倒意外事件發生的危險因子及如何預防跌倒的發生,進而發展相關的防範措施,提升復健的教學品質及病患的照護安全,是本研究之目標。方法:2016年7月~12月實習生共讓病人跌倒了2例,並於師生座談會中分析跌倒原因和改善措施。經檢討和分析後,列出下列三大要因:(1)實習生對病人安全認知不足;(2)實習生的臨床技巧不純熟;(3)實習生臨床經驗不足。並於2017年1月~2018年12月執行各項改善對策,包括:(1)實習生在實習前需上「病人安全—預防跌倒報告與分享」,課程中強調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分享復健病人跌倒案例、如何預防和實際操作、如何安全轉位方式,實習生需上完課,通過筆試且需通過實際操作考試,才能開始實習。(2)臨床老師和實習生的治療床相鄰,臨床老師可隨時注意和指導實習生。(3)實習生完成第四週訓練,以「臨床實務操作課程評估表」評估實習生安全防護技巧,考核通過才能獨立治療病人。(4)於發生病人跌倒後,臨床老師們開「病安檢討會」,提出檢討和改善方案。結果:2017~2018年因實習生讓病人跌倒的事件總共發生1例,達到原本設定之目標值1年發生1例。本研究亦提升對治療師和實習生對病人安全認知,和提升本科的教學品質。結論:透過改善對策之實施,能有效降低因實習生造成病人跌倒的事件發生,提升實習生的臨床技巧,提高治療師和實習生對病人安全的重視,建立正確病人安全觀念,落實檢討跌倒事件,共同維護治療安全,雖然改善成果仍需持續努力(仍有1例跌倒事件發生),未來仍需深入探討改善措施是否有不完善或執行不夠確實之處,抑或未能對潛在因子做好預防措施。臨床意義:落實預防跌倒發生的4項策略,能有效降低復健治療區病人跌倒發生率、提升治療師和實習生對病人安全的重視,以及提升病人的滿意度。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促使長者健康活躍不老、預防及延緩失能,可說是現階段老年人健康促進的重要目標。本計畫目的在於瞭解為期12週的在地化社區長者健康促進課程對於長者之健康體適能及自我效能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使用臺北市衛生局107年度「長者健康促進推動方案」之資料進行分析,該方案以居住於臺北市65歲以上的健康及亞健康長者為優先對象,結合跨領域師資及社區資源分別在臺北市12個行政區辦理長者健康促進課程,包含認識適量活動與安全、培養正確飲食觀念、口腔衛生、提升認知功能,以及慢性病預防等系列健康講座與運動訓練,提供為期12週、每週2 h的全方位長者健康促進方案,並在第1週及第12週進行課程評價的檢測,健康體適能測試(Senior Fitness Test),共計有心肺適能(2 min踏步)、肌肉適能(上肢30 sec屈臂、最大握力、下肢30 sec坐站)、柔軟度(抓背測驗、坐姿體前彎)、平衡(開眼單腳站)及敏捷能力(8英呎起走)等8項,結果數值以對照臺灣長者體適能常模的百分位等級(percentile)呈現;自我效能是採用營養與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包含「健康飲食的選擇」、「減少油脂攝取」、「維持運動」,以及「維持減少油脂攝取」四大面向,計有32題,每題採李克氏5級分,總分計160分。整體成效分析主要利用一次共變數重複測量分析,包含身體質量指數、慢性病個數及衰弱分級等共變數因子,另就性別、年齡層及分區進行分層分析。結果:本研究針對有完成前後檢測的210位長者進行成效分析,女性長者居多(83.0%),平均年齡為69.1 ± 6.8歲,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76.8%,教育程度在高中職大專以上占62.8%,有任一慢性疾病的長者約占74.6%,有運動習慣的長者達65.6%。12週課程的平均出席率男性及女性長者分別為76.9%及80.4%。相較於同性別及年齡的長者體適能常模,本計畫長者的體適能平均在53~72百分等級的中等以上程度。經12週課程介入後可發現,全體長者主要在心肺耐力、上肢肌耐力及動作敏捷力有明顯改善,進步幅度約10~14%,女性長者的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也有顯著進步,不同區域在各項體適能的成效略顯差異。營養與運動自我效能的平均總分有增加趨勢,以65歲以下長者的進步較為明顯,主要對「減少油脂攝取」、「健康飲食的選擇」及「維持運動」之自我效能的改善。結論:本計畫顯示為期12週,每週1次的在地化社區長者健康促進課程對於長者之部分健康體適能及自我效能可有助益,但仍有可強化的改善空間。臨床意義:12週在地化社區長者健康促進課程方案可藉由實際的帶動及參與,激勵長者的參與動機,將可作為再逐步納入個別化及促使延續性的基礎方案(致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7年度委託方案)。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本院由於腦中風復健病人近半年來有持續抱怨有無預警跌倒狀況發生,團隊考量上也憂慮跌倒可能影響個案復健之信心及復健進程,甚至重則導致二度失能及損傷,為了提升本院之復健治療品質及病人生活品質,所以團隊目標希望將腦中風病人跌倒發生率降低。方法:院內成立跨團隊專案小組,經由跌倒查檢表問卷及特性要因圖分析,找出病人跌倒的原因。依實際發生跌倒之原因、文獻等,同時融入病人、家屬及照顧者之建議,擬定對策為(1)以懸吊系統、治療球、居家自製彈力繩及提供澄清復健操影片之介入與衛教來改善病人下肢肌力不足之問題;(2)以無障礙空間為概念,改善治療室動線不佳之問題;(3)設定安全腰帶使用標準流程來改善安全腰帶不正確使用之情形。結果:實施對策至2018年12月14日,由跌倒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跌倒發生率由0.42%降至0%,降低跌倒發生的達成率為100%。結論:正確對策之實施可以有效減少病人跌倒發生之風險,但對策的執行上需要治療師、病人及家屬或照顧者一起溝通及配合,才能使對策發揮最大的效益,當然不只是著重於實體上的硬體或個案生理的改善,內在信心的建立,在本次研究中觀察到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治療師、病人及家屬三方都各承受著不同的壓力,但目標卻是相同的,所以做為一個專業的治療師,必須成為三方溝通的橋樑,如此才能強健三方的心理素質,進而有效提升復健之效率。臨床意義:跌倒衍生的併發症多,能藉由團隊討論及數據收集驗證來降低跌倒發生之風險,有助於提升團隊復健品質,並且減少跌倒發生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在社區關懷據點的老年人常期待透過身體活動以維持健康體能,並且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最近研究顯示身體在不穩定的平面運動會比在穩定平面上執行訓練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其中紅繩懸吊系統是一項具有樂趣且有挑戰性的運動設計。藉由不穩定的紅繩特性來支撐肢體重量以幫助病患在核心肌群與大肌肉群的穩定連結來達到訓練目標。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藉由12週的紅繩懸吊系統做核心穩定運動來探討在社區關懷據點老年人健康體適能之成效。方法:本研究招募16位年齡在65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平均年齡為76.4 ± 7.29歲),大部分的老年人過去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但對於此次活動有很強的參與動機。課程內容為每週1次100 min的運動訓練,除了熱身與緩和運動外,紅繩活動設計主要以躺姿橋式為基礎,執行下肢屈伸動作之核心穩定運動,或是在站姿下,執行軀幹前後位移練習及下肢重心轉移訓練。在12週的活動設計中所有老年人皆須接受前測與後測的結果來探討紅繩懸吊系統活動設計對社區老年人在健康體適能的成效。心肺適能採2 min屈膝抬腿測試,肌肉適能採30 sec坐站測試及肱二頭肌手臂屈舉測試,柔軟度測試採雙手背後相扣及椅子坐姿體前彎測試,反應力與動態協調能力以2.44 m坐走測驗,身體組成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計算。結果:共有14位老年人完成本研究。在接受12週的紅繩懸吊系統的活動設計後,社區老年人在2 min屈膝抬腿(前測vs.後測=8.83 ± 7.55次vs. 23.40 ± 5.86次,p<0.05)及肱二頭手臂屈舉(前測vs.後測=15.44 ± 4.69次vs. 20.22 ± 4.58次,p<0.05)有達到統計顯著差異。在30 sec坐站測試,雙手背後相扣、坐姿體前彎測試及2.44 m坐走測驗中,前後測數值改變量雖未達統計顯著,但後測結果比前測具有改善的趨勢。結論:在多元化的老人體能活動中,紅繩懸吊系統運動能增強在社區關懷據點老年人的體適能,其中又以心肺適能及肌肉適能改善最為顯著。臨床意義:以紅繩懸吊系統作核心穩定運動對老年人的健康體適能有正面的療效,此結果可作為日後在規劃老年健康體適能活動方案時的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臺灣長照機構為了避免院民(被照顧者)在機構意外受傷,引發高額賠償,以院民安全為中心的管理實施辦法,例如:避免院民意外跌倒,而將院民約束在輪椅或床,或是為了避免因飲食嗆傷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因此大量使用鼻胃管進行餵食。上列方便長照機構照顧的方法,卻剝奪院民基本的活動自由與飲食享受,反而造成院民認知及身體功能急速退化。物理治療目的為發揮人類肢體最大動作功能、生活自立支援、發揮失能者最大能力、搭配輔具環境調整、自主執行日常生活活動,以及提升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法:本研究調查長照機構引進自立支援前與實施後之院民日常生活功能之比較。研究方法為調查2018年護理之家,尚未實施自立支援活動時,所有院民之巴氏量表,比較實施自立支援活動後3個月之日常生活功能巴氏量表分數。自立支援活動功能訓練步驟為(1)臥床個案轉位至輪椅,當可連續坐30 min,進入下一步驟。(2)坐輪椅時靠近桌子,雙腳踩地,身體往前,背懸空,雙手撐於桌面,當可連續坐30 min,進入下一步驟。(3)坐輪椅鄰桌坐,雙腳踩地,身體往前,背懸空,雙手撐於桌面,起立再坐下,當可連續30次起立坐下,進入下一步驟。(4)坐輪椅鄰桌坐,雙腳踩地,身體往前,背懸空,雙手撐於桌面,起立,當可連續站立3 min,進入下一步驟。(5)自行轉位:床來回輪椅,輪椅來回馬桶,當可獨立時,進入下一步驟。(6)扶欄杆走路,當可連續30 m,進入下一步驟。(7)使用輔具行走,如助行器或四腳拐行走。以配對t檢定分析參與自立支援前後日常生活獨立能力(巴氏量表分數)及長期效果,並比較參與自立支援活動及未參與活動院民日常生活獨立能力。結果:共有45位院民,其中有12位參與自立支援活動。全部院民其自立支援前巴氏量表分數為11.47 ± 17.04分,參與3個月後為15.91 ± 24.19分(p=0.007),自立支援組於活動參與前之巴氏量表分數為28.17 ± 17.87分,參與活動後為43.17 ± 29.56分(p=0.009),統計結果顯示自立支援組的整體日常生活功能有改善。結論:物理治療師輔導護理之家自立支援活動,提供一套自立支援模組,顯示參與自立支援活動會改善院民日常生活品質,亦影響未參與活動院民日常生活品質,帶動護理之家活動氛圍,讓院民生活更加獨立,更加有尊嚴。臨床意義:藉此結果推展自立支援活動擴及更多失能者,擺脫失能生活品質。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因應全球人口快速老化,臺灣邁向高齡化的社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為提供符合長者特殊需要的友善、支持、尊重與可近的療癒環境,以達到預防及延緩老年失能,提供長者在老化過程獲致最大健康的機會。本院於2018年延攬健康照護機構參與健康促進計畫,提供臺南市柳營區重溪里延緩失能服務。服務內容由至少5位不同專業醫療人員介入,其中體適能活動訓練由1位物理治療師專責介入。在介入前後評量身體活動能力,以監測計畫執行成效。方法:參與本計畫共有18位,平均年齡為72.16歲,男女比例為1:2。所有參加者於訓練期間皆無接受持續性復健治療。執行計畫期間為3月至9月,為期5次的體適能活動訓練,間隔2週,1次2 h。課程內容包含肌力、肌耐力、平衡訓練。訓練開始與終止分別採30 sec坐站測試以評量下肢肌耐力、2.44 m坐姿起走以評量動態平衡能力及敏捷性、睜眼單腳站立以評量靜態平衡能力。各項分數將會比照2015年臺灣年長者功能性體適能報告建議之簡易常模分類為待加強、正常、優等3類。結果:30 sec坐站測試從平均11.94下進步至平均13.88下,2.44 m坐姿起走由平均7.03 sec減少至平均6.56 sec,睜眼單腳站立由平均16.28 sec增加為平均22.27 sec。對照常模所屬類別後,發現下肢肌耐力屬於正常由44.4%增加為77.8%,優則從原本無人增加為1人。動態平衡能力及敏捷性屬於待加強的百分比由16.7%減少為5.6%、正常為66.7%稍減為55.6%、優則由16.7%提升為38.9%。靜態平衡能力屬於待加強的百分比由22.2%增加為23.5%,正常則由55.6%稍減為52.9%,優則由22.2%稍增為23.5%。結論:12週內為期5次,每次2 h的體適能活動訓練,可提升老年人下肢肌耐力、動態平衡能力及敏捷性、靜態平衡能力等。但靜態平衡能力改善趨勢較不明顯,應在未來活動訓練內容中多著重此部分。臨床意義:經由體適能活動訓練,可明顯提升下肢肌力、動態平衡能力,並進一步降低跌倒風險,提升長者獨立生活能力及生活品質,減少照顧者負荷及社會醫療成本,以期許長者活到老動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