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40.22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前膝疼痛症候群(anterior knee pain syndrome)好發於女性並以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最為常見。常見的臨床症狀為疼痛並且在蹲下時影響最為劇烈。許多學者認為不當的髕骨滑動軌跡會引起髕股關節內壓力改變,進而造成關節面受損。影響髕骨滑動軌跡的因素包括髕骨周邊軟組織太緊,髕骨周邊的神經肌肉控制不平衡,過大的股四頭肌角度(Q angle)或是髖關節外展和外轉肌群無力等因素所造成。貼紮在臨床上常被認為可以改變髕骨周邊組織的異常因而達到降低疼痛的效果,但實際上的作用目前仍有不同見解,因此本篇研究藉由統合分析,探討貼紮對於前膝疼痛症候群降低疼痛的治療效果。方法:本篇研究使用PubMed資料庫,以前膝疼痛症候群、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貼紮作為關鍵字搜尋,設定搜尋文獻類型須以英文發表,搜尋從199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5日所發表的文章。本篇研究所收錄的文章其貼紮方式不限,貼紮也不限為其唯一的治療方式,可合併其他的介入如運動治療或是衛教等,只要其控制組亦獲得相同的介入;在主要的結果測量須包含疼痛測量(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結果:共24篇文章,經由全文檢視後刪除19篇,保留5篇,但其中有1篇未能獲得主要結果的組內效益值資料,故最後僅有4篇文獻納入統合分析。在貼紮對於前膝疼痛的統合分析結果顯示,總成效值為-1.03(個案數為151人,95%信賴區間 = -1.49 ~ -0.58,p < 0.0001),在次組群分析部分,僅貼紮合併運動治療達到顯著差異,總成效值為-1.69(個案數為52人,95%信賴區間 = -2.28 ~ -1.11,p < 0.0001)。結論:雖然本文顯示貼紮可以降低前膝疼痛病患的疼痛症狀,但經由次群組分析可發現僅貼紮合併運動治療可以達到降低疼痛的顯著差異,單純的貼紮則無顯著差異。臨床意義:因髕骨周邊組織異常所引發的前膝疼痛可經由貼紮合併運動達到降低疼痛的效果,若僅是單純貼紮則無顯著效果。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因過度使用或外傷等其他原因造成正中神經受壓迫,為常見的神經病變,而近年來體外震波盛行,但臨床上顯少用在CTS,因此本篇文獻回顧目的整理相關研究,探討聚焦式震波(focused shock wave)對於CTS在疼痛、症狀及功能的改善療效。方法:文獻搜集使用PubMed資料庫,以震波(shock wave)與腕隧道(carpal tunnel)做關鍵字搜尋隨機控制實驗對於CTS比較體外震波及其他治療介入,搜索至2018年8月以英文發表的文獻。結果:經主題或摘要共搜尋到10篇文章,由全文檢視與篩選後,排除使用擴散式震波(radial shock wave)之4篇研究及非隨機試驗之2篇研究,最後只納入4篇文獻進行統合分析,大多為實證等級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ro)分數5~8分,4篇對象為輕度到中度CTS,劑量是每部位約為1,000~2,500發,每秒速率為3~6Hz,強度為0.03~0.29mJ/mm^2,控制組的比較介入方式包括單次局部類固醇注射、營養保健食品、超音波及假性體外震波。結果顯示聚焦式體外震波比較控制組在視覺類別量表的疼痛改變統合分析上的標準差平均值改變差為-0.15,95%信賴區間為-085~0.55,未達統計上差異;在症狀嚴重程度改變統合分析上的標準差平均值改變差為0.10,95%信賴區間為-0.29~0.48,未達統計上差異;在功能性改善統合分析上的標準差平均值改變差為0.18,95%信賴區間為-0.28~0.63,未達統計上差異。而在聚焦式體外震波比較安慰劑在視覺類別量表的疼痛改變統合分析上的標準差平均值改變差為0.98,95%信賴區間為0.28~1.68,達統計上差異(p = 0.006);在症狀嚴重程度改變統合分析上的標準差平均值改變差為2.99,95%信賴區間為2.24~3.74,達統計上差異(p < 0.001);在功能性改善統合分析上的標準差平均值改變差為2.07,95%信賴區間為1.43~2.70,達統計上差異(p < 0.001)。結論:本文顯示CTS病人在聚焦式體外震波介入後與控制組其他介入相比,對於疼痛減少、症狀改變及功能改善未達統計顯著之差異,而與安慰劑相比較有降低疼痛及症狀改變並改善功能達統計顯著之差異,未來仍需更多研究證據確認聚焦式體外震波對於不同嚴重程度的CTS在疼痛、症狀及功能的改善所需的治療強度與頻率。臨床意義:CTS單用體外震波可以降低疼痛及症狀不適感與改善功能,聚焦式體外震波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對於沒辦法長時間進行物理治療、接受手術和施打類固醇介入的患者,體外震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脊柱側彎可分為功能性與結構性的問題,功能性代表脊柱結構上無異常,但因為其他部位問題造成側彎的代償;結構性側彎代表脊柱結構上出現側彎與旋轉的情況,其中以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最為常見。根據2012年Cochrane文獻回顧指出物理治療脊柱側彎特異性運動(physiotherapy scoliosis specific exercise, PSSE)能有效地改善脊柱側彎的角度。臺灣地區AIS發現的年齡落於國小、國中及高中學業繁重的時期,因此多數青少年無法參與長期的門診治療運動。本篇希望透過個案討論,瞭解短期門診運動指導配合居家運動,是否對於AIS有立即改善效果。方法:以臺北榮民總醫院的一名個案為例,個案為一名AIS的16歲女高中生,骨骼成熟度(Risser sign)為5。依據施羅特運動治療(Schroth Best Practice®, Schroth Safety Products, Arnsberg, Deutschland)的脊柱側彎分類,為功能性三弧髖組(3-curve with hip prominence, 3CH)。個案在胸椎有一個向右側的主彎弧和延伸的代償性側凸,腰—骨盆帶移向左邊,且向背部旋轉。側彎運動課程共3堂,第1堂為評估,其餘2堂為運動介入課程。第1堂評估課程內容包括脊柱側彎角度(Cobb's angle)、臨床站立與坐姿評估、Adam氏前彎測試(Adam's forward bend test)。運動介入課程內容融入施羅特運動治療及脊柱螺旋運動(GYROKINESIS®,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Philadelphia, PA, USA)。此個案經評估後由物理治療師設計個別化運動,內容包含呼吸運動(旋轉呼吸法;Rotational Angular Breathing, RAB)、脊柱螺旋運動、生理性曲度矯正運動(Physiologic® exercises: corrective sagittal plane exercises, Schroth Safety Products)、肌肉圓柱運動(muscle-cylinder exercise)、居家衛教及日常生活姿勢調整(pattern-specific modifie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治療時間為80 min,每週1次,為期3週。運動內容亦為居家運動,每天至少30 min。療效評估為脊柱側彎角度之量測,課程結束後,再利用X光片量測角度確認治療效果。結果:此個案在接受過1堂評估課程及2堂運動介入課程後,胸椎主彎弧的脊柱側彎角度由26°下降至15°。結論:2次整合性門診運動治療配合居家運動,可有效改善原發性脊柱側彎個案的側彎角度。臨床意義:短期門診運動指導配合居家運動整合性運動可以立即改善此AIS個案的側彎角度。個案後續自行居家運動的成效仍需進一步追蹤探討。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針對髖關節受傷患者,站立時關節承重因受力引起劇烈疼痛,以及骨科醫師建議手術後,關節承重量限制的原則,在實際面上控制不易,導致接受復健訓練期往後延宕。而在水中環境中利用適宜的水深來控制關節承重量,水的黏滯性特質提供緩衝及支撐的環境,可於早期進行復健治療活動。本報告目的在瞭解髖部關節唇裂傷術後,接受早期水中治療活動之成效。個案是位49歲的資深加護病房護理師,在2017年12月騎機車發生車禍,在當時只覺得髖部、腰部不適及腿部擦傷,經X光檢查後無大礙,並沒有接受任何治療。3個月後在一次休閒爬陽明山中途,突然左髖部劇痛、鼠蹊部腫脹,幾乎無法承重。經接受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為左髖關節積水血腫、關節唇裂傷,3天後接受內視鏡關節唇修補術。個案期望能盡早恢復到加護病房上班所需,不需拐杖走路。經手術主刀骨科醫師建議,最初只能10%體重承重至2個月達到50%為原則,在傷口癒合後即接受水中治療活動之復健治療。方法:術後15天後傷口癒合即接受水中與岸上治療活動,每週3次50 min,從3月中旬到4月底共計6週的密集治療為(1)水中治療活動包括熱身伸展、緩慢行走、矯正姿勢、重心移動及阻力訓練、快速方塊行走和緩和活動。初期在水深130 cm水深處,個案身高為165 cm,在此水深大約為90%體重會被浮力所抵消。後依骨科醫師建議每週降5 cm水深處進行水中治療活動。(2)岸上治療活動包括深層按摩傷口部位、拉筋、骨盆時鐘 (pelvic clock)、腿部旋轉(leg circles)、肌力訓練—股四頭(hip flexor)與髖外展肌群、核心肌群訓練、維持腰椎柔軟度(trunk self-mobilizations)、教導身體地圖(body mapping)—指導身體解剖空間與肌肉運作之自我意象訓練。每週記錄成效包括受傷側承重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load on affect side)、步態參數(walking parameters)—足部面積變化(surface)、著地時間(time)、最大壓力(maximum pressure)、平均壓力(average pressure)、疼痛、髖關節角度變化。結果:結果顯示在疼痛評估(Visual Analogue Scale pain, VAS pain),受傷側承重百分比、步態參數等變化上皆有改善。結論:早期接受水中治療活動,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針對髖部關節唇裂傷修補術後個案,在關節活動上促進、疼痛減緩、身體重心左右平均分布、步態參數,皆有助益改善。臨床意義:早期接受水中治療活動之復健治療,利用適宜水深能控制承重量及練習重心移動、姿勢矯正及站立姿勢的耐久性;水的黏滯性提供支撐及緩衝,肌力訓練上阻力,有助及建立功能恢復。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Although non-traumat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dislocation is infrequent, it requires immediate reduction to prevent subsequent dysfunction and recurrent dislocation. Applying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is difficul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r dentistry due to muscle spasm. Lack of experience or repetitive failed reduction can prolong patients' distress. We described a modified manual method of a case with acute spontaneous TMJ dislocation. Methods: The case was a 27-year-old female with no previous episode of cervical or TMJ complains. She noticed severe jaw pain after a simple yawning and was unable to close the mouth. Physical examination identified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bilateral TMJ with right rotation. With the individual seated and the upper body stabilized by the plinth, the intraoral Hippocratic maneuver was performed. Stabilization exercises for facial and neck muscles were prescribed as home exercise program. Results: The first trial with sole posteroinferior force failed to relocate the joint. The second trial was modified with additional rotation component. Immediate reduction was achieved with one attempt within one minute. The individual reported immediate symptoms relief and could speak and chew normally without sequela. The hyperactive muscle tone over the surrounding area was diminished. Following dental check-up revealed no structural lesion to the joint and its associated tissues. Conclusion: Without administering sedatives or analgesics, the case reported satisfied result with manual approach.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in force delivery as well as arthrokinematics is essential to manage TMJ dislocation. Clinical Relevance: Before providing invasive or pharmacological procedure, simple manual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a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to treat non-fracture TMJ dislocation.

  • 期刊

背景與目的: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是內分泌系統中最常見的癌症,依據組織型態其分類包括乳突癌比例最高,其次為濾泡癌、髓質癌和分化不良癌因。根據2016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甲狀腺惡性腫瘤不含原位癌共新增3,679位甲狀腺癌病例。手術是甲狀腺癌治療最常見治療方式占94.89%,手術包括甲狀腺切除術與頸部淋巴結廓清術,根據研究統計指出,頸部淋巴結廓清術常會造成脊副神經損傷,主要影響脊副神支配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容易導致病人術後發生斜方肌麻痺,造成肩部疼痛及功能受限的情形,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探討早期物理治療介入對於甲狀腺癌術後斜方肌麻痺病人功能恢復的成效。方法:個案為33歲女性,在2018年3月中健檢超音波發現異常的節結,經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確診為雙側乳突甲狀腺癌,4月30日接受全甲狀腺切除術及中央區淋巴結廓清術,5月中發現淋巴轉移,所以於5月31日接受雙側選擇性頸部廓清術,因術後產生上背部疼痛、肩頸部活動受限及肌力減少,影響日常生活包括抬手取物及穿脫衣物等,經復健科門診診斷為脊副神經損傷,所以於7月初開始接受門診物理治療介入,個案期望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動及上背部疼痛。理學檢查發現主動肩關節活動度屈曲135°、伸直30°、外展45°、外轉80°及內轉85°;肩部徒手肌力測試屈曲3+、伸直3+、外展3-、外轉3及內轉3。頸部關節活動度屈曲55°、伸直54°、右側旋轉50°、左側旋轉40°、右側屈曲35° 及左側屈曲30°。上背部疼痛指數依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84 mm、肩痛及失能指數量表(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 SPADI)79.3%顯示重度功能障礙,觸診發現疤痕組織沾黏、斜方肌肌肉萎縮與翼狀肩胛。物理治療計畫為每次20 min,1週3次,共4週,治療計畫包含軟組織深層按摩(deep friction massage)、淋巴引流、伸展運動、主動關節活動及漸進式阻力訓練。結果:經過4週物理治療介入後,主動肩關節活動度屈曲從135°進步至160°、伸直從30°進步至60°、外展從45°進步至165°、外轉從85°進步至90°及內轉從85°進步至90°;肩部徒手肌力測試屈曲從3+進步至4、伸直從3+進步至4、外展從3-進步至4、外轉從3進步至4及內轉從3進步至4。頸部關節活動度屈曲從55°進步至75°、伸直從54° 進步至60°、右側旋轉從50°進步至70°、左側旋轉從40°進步至65°、右側屈曲從35°進步至40°及左側屈曲從30°進步至35°。上背部疼痛指數VAS從84 mm減少至10 mm、肩痛及失能指數從79.3%減少至42.9%,皆有明顯改善。結論:對於甲狀腺癌術後病人,早期物理治療介入可以有效改善肩關節活動度、肩部肌力、頸部關節活動度、上背部疼痛指數、肩痛及失能指數的功能表現恢復。臨床意義:甲狀腺癌術後的病人,常因手術介入造成脊副神經受損,進而造成斜方肌麻痺、肩部疼痛及功能受限的障礙,早期物理治療介入可以有效的恢復功能表現,提供臨床物理治療參考資訊。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腓腸肌緊縮常被認為是引起下肢骨骼肌肉系統傷害的原因之一。過去文獻指出腓腸肌緊縮會造成患者一些不正常的步態,如增加膝和髖關節彎曲。本研究目的在於研究不同緊縮程度的腓腸肌對在行走時的踝關節反力和地面反力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徵召的受試者分為3組包括緊縮組、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各組均有2位女性和1位男性。選擇標準在緊縮組為腓腸肌柔軟度測試角度介於0~9°,輕度緊縮組為介於10~14°,控制組為大於15°。腓腸肌柔軟度測試是在受測者仰躺且膝伸直,測量其最大踝背屈彎曲角度。以動作分析系統和測力板來擷取受測者行走的肢體動作與地面反力,並利用計算軟體求得踝關節力量。腓腸肌緊縮程度是以行走中的腓腸肌長度除以在腓腸肌柔軟度測試時腓腸肌長度估算,其中腓腸肌長度是參考過去文獻建立的數學模式推算。以Kruskal-Wallis test衡量緊縮組、輕度緊縮組與控制組在身高、體重、腓腸肌柔軟度、行走的時空參數、腓腸肌最大緊縮程度和最大腓腸肌緊縮程度時的三維地面反力和踝關節力量的差異性。統計結果p < 0.05視為有明顯影響。結果:緊縮組、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的年齡、身高、體重、行走時的步長、步頻與步行速度無顯著差異。3組間的腓腸肌柔軟度有明顯差異(p = 0.012),緊縮組、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的平均角度分別為5.7 ± 0.6°、12.3 ± 1.5°和20.0 ± 3.5°。行走過程中的腓腸肌最大緊縮程度在3組間有顯著差異(p = 0.012),緊縮組、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的平均值分別為101.0 ± 0.2%、100.0 ± 0.2%和98.1 ± 0.4%。在最大腓腸肌緊縮程度時,3組在鉛直方向的地面反力和踝關節力量皆有顯著差異(p值皆為0.049),緊縮組的平均值分別為113.6 ± 3.4%和112.0 ± 3.0%體重,輕度緊縮組分別為101.8 ± 5.1%和100.0 ± 5.3%體重,控制組分別為102.5 ± 2.9%和101.0 ± 3.3%體重。在其他方向的地面反力和踝關節力量無明顯差異。結論:本研究發現行走中在最大腓腸肌緊縮程度時,緊縮組在鉛直方向有較大的地面反力和踝關節力量,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差異較小。臨床意義:嚴重腓腸肌緊縮程度對患者行走時會造成較大鉛直方向的地面反力和踝關節力量,在長時間行走時可能導致踝足部的關節和相關軟組織的傷害。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行走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功能之一,必須由多關節相互配合。但因為長久下來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肌肉的結構變化而影響步態。學者提出,小腿後肌群緊繃會造成膝關節位於較屈曲的角度,使其處在不穩定的狀況。膝關節為了達到穩定,股四頭肌會加強收縮力道將其伸直,此時膝關節伸直力矩上升,進而導致膝關節發炎的風險上升。另外,過去的研究之中,也發現膝關節退化的患者在步態站立期有較大的伸直力矩出現。因此本實驗之目的比較在步態站立期時,小腿後肌群緊繃者與健康人的角度與力矩是否有較明顯的差異。方法:參與本研究受測者為24位(12位健康人,12位小腿後肌群緊繃個案),年齡介於20~40歲。小腿後肌群緊繃之個案定義為在仰躺的姿勢下,保持髖、膝關節皆伸直180°使用量角器(goniometry)測量踝關節的背曲角度,若角度小於12°者即符合此研究小腿後肌群緊繃之標準。排案條件為(1)神經系統損傷個案;(2)懷孕者;(3)骨骼結構異常者;(4)有關節炎或其他發炎症狀者;(5)3個月內下肢有受到會影響步態的傷害者。24位受測者使用步態分析系統做實驗,以正常步頻(1 min 100步)的速度做量測。資料的收集包括膝關節伸直關節活動角度、受測者的身高、體重、腳長、腳寬與步態運動資料。於步態分析時,使用15個Helen Hayes的反光球標識器,定義出下肢關節位置,並用Cortex動作分析系統(Motion Analysis Corp., Santa Rosa, CA, USA)連結6臺發光式紅外線高速攝影機,以及2塊地面反作用力量測板(AMTI Corp., Watertown, MA, USA)來捕捉受測者的步態運動資料。最後,使用Ortho Trak 5.0.2(Motion Analysis Corp.)軟體進行數位化分析。結果:研究結果發現小腿後肌群緊繃者在站立期間,膝關節最大屈曲角度與健康人最大屈曲角度有明顯差異(32.20 ± 5.69° vs. 24.68 ± 5.65°, p < 0.01)。在力矩方面,緊繃者伸直力矩與健康人也有明顯差異(0.36 ± 0.13 Nm vs. 0.06 ± 0.04 Nm, p < 0.01)。結論:小腿後肌群是下肢重要的多關節肌肉,主要負責膝關節屈曲及踝關節蹠屈。肌肉長度的減少可能會造成步態型態的改變,當小腿後肌群緊繃,增加膝關節屈曲角度,可能會導致膝關節伸直力矩上升,進而使關節腔內的壓力增加,使膝關節炎發生的風險提高。臨床意義:小腿後肌群緊繃個案可能使膝關節炎發生的風險提高,未來將藉由牽張或深層橫向摩擦按摩放鬆小腿後肌群,觀察是否能增加膝關節伸直角度,以及是否能減少膝伸直肌的力矩,做為減少膝關節炎發生機率的臨床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由於桌球選手的運動傷害受到多樣性的內在與外在因素影響,選手等級與年齡層的運動傷害也缺乏探討,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國內桌球選手運動傷害的研究進行文獻回顧,分析桌球選手的運動傷害部位狀況。方法:本篇研究使用中文Chinese Electronic Periodicals Service(CEPS)電子資料庫,以桌球、運動傷害為關鍵字進行搜尋,搜尋1995年至今發表的全文文獻,探討桌球選手的運動傷害狀況。結果:共有4篇文獻進行探討桌球選手的運動傷害調查研究,發現1篇針對青少年桌球菁英賽的男性與女性選手進行調查,發現男性選手運動傷害依序為踝、腰部、腕與膝關節,女性選手運動傷害依序為踝、腕、腰部、膝與肩關節。3篇針對大專桌球選手進行運動傷害調查,1篇針對男性與女性大專運動員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男性選手受傷比例最高為腰部,其次是腕、踝與肩關節,女性選手則為踝、腕、膝與肩關節。1篇針對大專甲組選手進行統計調查研究,也發現男女選手的受傷部位也有差異,男性選手受傷比例最高為肩關節,其次是腰部、腕與踝關節,女性選手受傷部位統計也是依序為踝、腕、膝與肩關節。1篇文獻針對不同選手等級進行分析,發現甲、乙組男性選手以手臂肌肉拉傷比率為最高,而甲組大於乙組選手的受傷比例,甲組女性選手為踝關節受傷比率最高,乙組女性選手以肩關節受傷比率最高,並且也發現各部位的受傷比例,甲組女性選手較高。結論:男女桌球選手的身體素質不同,所參與比賽等級也不同,產生的運動傷害部位而會有所差異,甲組選手可歸類為精英選手,有較多的練習與參賽,結果發現除男女性別的個人素質差異導致受傷部位不同,也顯現出重複練習反而導致運動傷害比例較高。臨床意義:國內桌球選手因選手等級與年齡層的運動傷害部位有所不同,可提供運動物理治療在臨床運動傷害預防上的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頭頸癌居十大癌症第四位,治療以手術及放射治療為主。放射治療對於神經肌肉骨骼、心血管、中樞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皆有不可逆的後遺症。頭頸癌病患治療後常因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如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無力及疼痛等轉介物理治療。然而放射治療對心血管系統中引起的負面效應,例如頸動脈損傷會增加病患中風與出血的風險。故本篇目的為探討接受放射治療後合併頸動脈損傷病患物理治療介入的安全性。方法:個案為1名68歲男性,於2000年診斷為鼻咽癌,同年接受放射治療。2012年頸部超音波檢查顯示左側頸動脈大於80%狹窄,右側頸動脈70~80%狹窄,於同年11月完成左側內頸動脈支架手術。在2013年頸部超音波結果顯示右側內頸動脈完全狹窄,同年10月接受頸動脈繞道手術。在2017年X光發現第三、四肋骨骨折及右側鎖骨有未癒合且移位之骨折。病患於2018年4月因為右手臂麻與吞嚥困難來接受物理治療。結果:病患初評觀察姿勢有頭部下垂(drop head)、右肩較低、圓肩。觸診下雙側胸鎖乳突肌緊縮、雙側上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萎縮、右側鎖骨有骨折的間隙、雙側頸部皮膚纖維化;頸伸直肌群及肩胛骨後縮肌群無力難以維持直立姿勢;在右上肢神經張力與頸椎動作測試皆為陰性,判斷手麻為放射治療相關神經病變。物理治療包括頸部前側牽拉運動、肩胛骨後縮肌訓練、頸椎伸直肌訓練、姿勢矯正運動、右邊肩頸手臂經皮神經電刺激。因考慮病患頸動脈血管狹窄且做過支架與繞道手術,不做頸部按摩,且在牽拉運動時固定右側鎖骨處避免骨折斷端移位,並以和緩力道施作,隨時注意病患意識反應。在經過每週1~2次、為期9個月的治療,病患的頭部下垂及圓肩狀況皆有改善,可以維持在直立姿勢數分鐘,且主訴感覺頸部活動比較輕鬆。結論:對於因放射治療引起頸動脈狹窄的頭頸部癌患者,在物理治療時,注意牽拉力道,並監測是否有頭暈、視野模糊、出血等情況產生,接受物理治療是安全的,且得到改善。臨床意義:此篇提供了頭頸癌病患在注意血管狀況下,癌症存活者在放射治療多年後接受物理治療仍有功能上之改善空間,並且無不良反應產生,可提供臨床物理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