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33.41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針對因癌症相關治療而導致次發性淋巴水腫族群,整合性退腫療法(complete decongestive therapy, CDT)為目前臨床保守治療的黃金標準復健方式,其內容主要包括皮膚清潔照護、徒手淋巴引流、壓力治療及退腫性居家運動。然而,顯微技術的日益發展,對於淋巴水腫治療開始有更精進且對組織破壞更小的新穎手術方式介入。本研究主要探討,下肢淋巴水腫接受顯微技術的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ymphovenous anastomosis, LVA),術後早期復健之成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是一位54 歲中年女性,曾於2003年接受婦癌治療,包括根除性子宮切除、右側卵巢輸卵管切除、右側骨盆淋巴廓清術及術後放射線治療。回溯淋巴水腫發生歷程,病人表示,手術後約五年時間右腳即開始慢慢變腫,但近五年內腫脹加劇且無法經由抬高休息獲得改善,2018年初肢體笨重影響行走,故至整形外科尋求手術協助,並於同年3月15日接受右下肢淋巴管靜脈吻合術。術前物理治療評估發現,右下肢腫脹僵硬,淋巴水腫程度II~III級,皮膚顏色暗沉且角質增厚,鼠蹊部及膝窩區域皺褶深化,行走時右腳無法輕鬆跨步且承重時軀幹前傾,步行速度略慢於正常速度。工作需久站且處於高熱環境,不利於淋巴水腫消腫狀態的維持。物理治療介入共46次,時間約一年,包括術前衛教及術後每週一次常規治療,內容主要為:(1)右下肢髂腰肌、內收肌群、股二頭肌及膕窩等處軟組織鬆動;(2)泡沫塊淋巴水腫壓力套合併循環器使用;(3)骨盆動作誘發及鼠蹊部自我放鬆運動;(4)去腫脹繃帶包紮及彈性襪輔助穿著;(5)徒手淋巴引流。分別於術前、術後、術後三個月、六個月及九個月,記錄肢體周徑及淋巴水腫等級,以瞭解復健介入之成效。結果:術後介入九個月,右下肢淋巴水腫狀況明顯改善,髕骨中點周徑減少8.4 cm,髕骨上、下5.0 cm、10.0 cm處,也分別減少8.0 cm、4.9 cm及5.3 cm、5.6 cm;淋巴水腫程度由術後II級降為Ib等級。結論: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後早期復健介入,確實有助於術後淋巴水腫狀態的改善及維持。臨床意義:有別於過去因為擔心手術導致組織破壞過大,影響淋巴系統回流而趨於保守的治療態度,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提供再一次立即消腫的新契機,若能把握此機會,搭配物理治療介入,對於淋巴水腫的改善及維持是更有幫助的,提供臨床作參考。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Warm-up facilitates the neuromuscular readiness for sport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injury.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different types of warm-up exercise may affect the behavior of the neuromuscular system in a specific spor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rm-up exercises on muscle activations and postural stability during aiming in recurve archery. Methods: Twenty college archery athlete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3 test conditions, including no warm-up, core stability warm-up and dynamic resistance warm-up, within a 14-day period. In each condition, participants performed 36 shoots (6 shoots × 6 rounds) after practiced the specified warm-up exercise. Muscle activation level was measured us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electromyogram (EMG) of 7 muscles, including bilateral middle deltoid, bilateral middle trapezius, bilateral erector spinae and draw arm extensor digitorum. Postural stability was measured using the 95% confidence ellipse of center of pressure (COP) sway recorded by a force platform. Results: In 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aiming, root mean square EMG of 7 musc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under both core stability warm-up and dynamic resistance warm-up than under no warm-up. In addition, core stability warm-up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ymmetry of bilateral middle trapezius and erector spinae activation than that of dynamic resistance warm-up and no warm-up. In postural stability, core stability warm-up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smaller COP sway ellipse than the dynamic resistance warm-up and no warm-up.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warm-up exercises facilitate the contraction of muscles during aiming in archery, and core stability warm-up is more preferable than dynamic resistance warm-up in balancing the contraction of bilateral trunk muscles and improving postural stability. Clinical Releva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ctivities for warm-up exercise might affect the activation of muscles in the subsequent sport.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warm-up exercises should take th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sport into consideration.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大學競技運動選手的日常生活作息,從早起進行晨操訓練開始,並銜接接受學科課程教學,下午再進行專長運動訓練。當比賽前或增加訓練量時,因運動訓練提升或過度擔心比賽,導致睡眠問題產生。目前較少針對競技運動選手的比賽前的訓練量與睡眠問題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調查競技運動選手的比賽前運動訓練量與睡眠品質的狀況。方法:本研究對象為競技運動選手,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問卷內容以運動選手的角色設計,依據運動選手過去參賽經驗,詢問在比賽前2個月的運動訓練量與睡眠品質狀況。收集問卷數據資料採次數分配與百分比統計進行描述性分析。結果:填寫問卷總人數為29人,有效問卷29份,平均年齡為21歲,舉重選手有7位而田徑短跑選手有22位。依據過去文獻定義,睡眠品質不良標準為睡眠時數少於6小時、上床睡覺到睡著前所耗費的時間大於30分鐘與夜間醒來3次以上等。出現任何一項者,即為睡眠品質不良,符合標準選手有18位(62.07%)。27位(93.10%)選手認為睡眠品質不佳會不同程度的影響比賽表現。所有運動選手都無使用藥物處理睡眠問題,22位(75.86%)運動選手指出睡眠品質狀況不佳問題比賽結束後即消失。結論: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良仍是選手賽前問題,也會影響比賽表現,這短暫因比賽產生的睡眠品質不良問題,本研究調查運動選手都不會使用藥物來處理短暫睡眠問題。臨床意義:短暫睡眠品質不佳仍存在於競技運動選手比賽前發生,運動訓練量監控與睡眠品質照護也是未來照顧競技運動選手所需關注的議題。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的特徵是在睡眠的過程中因為上呼吸道解剖性的損傷、呼吸道通氣不穩定以及口咽肌肉失能而導致上呼吸道部分阻塞及完全阻塞的情形反覆的發生。此疾病造成的間歇性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而引起全身系統的發炎反應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發生。因此我們設計一個為期12週的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並在介入前後評估多項睡眠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的變化。方法:本研究回顧2018年7月到2019年8月完成12週口咽部肌肉訓練的病患,其中有10例被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納入為本研究分析對象,病人的平均年齡為57.80 ± 9.76歲,性別為5位男性,5位女性,在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前後接受睡眠生理檢查,口咽部肌肉訓練方式為團體治療。結果:在12週的訓練介入後顯著的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的嚴重程度,從介入前的重度(36.30 ± 17.13 events/hour)降低為中度(27.45± 14.42 events/hour),前後差異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意義(p = 0.018)。而睡眠中的血氧濃度、最低血氧濃度以及缺氧參數(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也在介入前後有達到顯著的改善(p < 0.05)。打鼾指數(snore index)在介入後也有下降(介入前:239.67 ± 147.03 events/hour;介入後:116.48 ± 88.61 events/hour),但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p= 0.059)。結論:以團體治療的方式進行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血氧濃度以及缺氧參數。臨床意義:以團體治療的方式進行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有助於病人對於訓練的配合度及出席,有效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的嚴重度,此介入是除了正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及手術之外有效的替代性療法。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客製化鞋墊是常見足部疾患的保守療法之一,其成品會依據足型及評估調整,舉凡扁平足、高弓足甚至膝關節內翻與退化性患者皆為適用對象。近期,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又名三維列印的製程有應用於客製化鞋墊的趨勢,相較傳統人工或機臺削切的方式,可提供更精準及省時的製程;此外新型高分子材料為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具質輕、密度低、強韌和回彈性佳等優點,適用於客製化鞋墊的製作。外側楔型鞋墊對於膝關節內翻與退化性患者的成效,過去已有相關證據發表,尚無三維列印製程的相關應用,此外三維列印鞋墊其材料與設計的不一,對於療效仍有爭議,故本篇研究旨在建立臨床驗證流程,探討新型高分子材料客製化鞋墊,對膝關節內翻患者的效益。方法:本篇研究招募一位23歲男性雙側膝關節內翻個案,進行4雙鞋墊穿戴。根據足型以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與三維列印製程,製作外側楔型鞋墊斜度5度和10度各一雙,此外同樣以市售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泡棉作為材料各製作一雙。受試者進行穿戴前後的成效評估,項目為關節角度、運動功能、疼痛與足底壓力測試,其中運動學參數使用高速攝影機(Mega Speed MS30k)記錄分析,足底壓力分析使用足底壓力分布感測系統(F-scan system/Tekscan),疼痛評估使用數字評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結果:膝關節內翻角度測量結果顯示,靜態站立下隨楔型角度增加有矯正趨勢,行走時僅在楔型角度5°下有矯正效益。在登階測試部分,楔型角度和材質的選擇與運動表現並無差異。疼痛測量顯示,使用較小楔型角度的三維列印鞋墊其數值較低,EVA泡棉材質則相反。在最大足壓與平均壓力顯示,靜態站立下使用楔型角度5°呈現較高數值,行走時則為三維列印鞋墊穿戴呈現較高數值。結論:本研究顯示膝關節內翻個案在穿戴三維列印鞋墊後,隨鞋墊楔型角度越大,有改善關節角度的趨勢,然而其足底最大壓力與平均壓力皆較高,疼痛感較明顯,應與材料性質有關,可持續朝材料開發與細部微結構設計進行改良。臨床意義:膝關節內翻易影響外觀、運動功能與生活品質,藉由三維列印鞋墊介入,可提供更精準及省時的製程,因此可作為手術以外的保守治療選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為推動在地老化、健康老化,各縣市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健康促進活動。文獻顯示彈力帶運動可提升老人下肢肌力、平衡與心肺耐力,提升肌力有助於預防肌少症,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有氧合併彈力帶阻力訓練對社區中老年人體適能的效果,以及不同彈力帶強度的訓練效果。方法:本研究招募44位50歲以上自願參與彈力帶養生班的社區民眾(平均年齡為65.93±8.98歲),於振興里民活動中心進行每週1次,每期12週,共3期的訓練。訓練課程包括30分鐘銀髮族常見疾病衛教、40分鐘彈力帶阻力訓練與40分鐘有氧合併協調運動。漸進式調整彈力帶阻力由低強度(第一期)、中強度(第二期)、高強度(第三期),分別為紅色3.7磅、綠色4.6磅、藍色5.8磅,各期參與人數分別為20、19、20人(第二、三期重複參加者為4、5人)。各期前後測由5位受訓過的人員執行,結果變項包括身體組成(身高體重、血壓、腰圍、臀圍)、上下肢肌力(30秒椅子坐立、30秒肱二頭肌手臂屈舉)、心肺耐力(2分鐘原地站立抬膝)、柔軟度(椅子坐姿體前彎、抓背測試)、平衡(閉眼單足立、椅子坐立繞物)。以獨立t檢定、配對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檢定,統計顯著水準訂為0.05。結果:每期參與者皆完成12週的訓練,訓練後達顯著差異(p<0.05)的變項及進步量(平均值±標準差)在彈力帶低強度組為30秒椅子坐立(5.3±5.7下)、30秒肱二頭肌手臂屈舉(3.6±7.5下)、椅子坐立繞物(1.1±1.9 sec);彈力帶中強度組為30秒椅子坐立(4.1±7.5下)、30秒肱二頭肌手臂屈舉(1.7±2.8下)、2分鐘原地站立抬膝(6.1±8.9次);彈力帶高強度組為30秒椅子坐立(2.2±4.3下)及抓背測試(2.3±4.8 cm)。30秒椅子坐立的進步量在彈力帶低、中、高強度組皆達顯著差異;低、中、高強度組相比,只有椅子坐立繞物的進步量達顯著(p=0.033),低強度組顯著優於中強度組(p=0.017),其餘變項皆未達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每週1次,為期12週的彈力帶阻力訓練與有氧合併協調運動,對於上下肢肌力、平衡、柔軟度與心肺耐力皆有顯著改善。以低、中或高強度彈力帶訓練皆可增加下肢肌力。低強度彈力帶訓練對平衡能力的改善顯著優於中強度訓練。臨床意義:有氧合併彈力帶阻力訓練可增進中老年人體適能,不論何種彈力帶阻力皆可增進下肢肌力,低強度彈力帶訓練即可有效提升平衡能力。建議中老年人的社區活動應包含有氧合併彈力帶阻力訓練。

  • 期刊

背景與目的:研究顯示手術室護理人員發生肌肉骨骼傷害比率高達83.9%,手術室護理人員常因協助病人轉移位,須頻繁使用身體力量以操作抬舉、推、拉病人等負荷性動作,若加上作業環境設計缺失,容易導致手術室護理人員人因性危害,如何預防並降低傷害與負荷是重要的議題。本專案目的主要是要降低手術室護理人員人因性危害的風險,以降低潛在肌肉骨骼傷害發生。方法:跨部門專業人員組成專案小組,以人因概念訂定改善對策並由物理治療師之專業導入,提供手術室的執業環境流程之建議,並進行人因性危害改善,所訂定措施如下:(1)搬運人力配置;(2)兩床高度落差為2指幅;(3)進行護理師轉移位再教育課程;(4)移位板的選擇;(5)手術室專屬伸展運動。介入期間為6個月,評估介入前後身體痠痛情形。結果:共回收192份有效問卷,比較前後測結果發現左腳踝/左腳、右肩、下背及右腳踝/右腳疼痛程度有明顯差異。顯示實施策略可改善減緩手術室護理人員肌肉疼痛。結論:透過適合轉移位輔具、考量人員肌力負荷程度、教育訓練人員運用適當的姿勢搬運病人,並導入伸展運動於轉移位前及日常活動中,可預防手術室護理人員人因性危害,後續應朝向推廣適合之伸展運動,改善各部位肌肉疼痛,且能於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以達顯著效益。再者,對於落實工作安全與病人安全文化有很大的幫助。臨床意義:物理治療是一種促進人類健康與功能的專業,物理治療師不僅可以扮演提升臨床醫療照護品質之角色,亦可在健康職場上提供專業諮詢之顧問,故參與本專案的物理治療師教導護理人員如何搬運的力學原則、使用正確輔具減輕負荷、設計手術室護理人員專屬伸展運動以改善工作疲勞不適等,進而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對作業環境整體感,營造優質化的工作環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男性進行攝護腺刮除或切除攝護腺手術後,文獻統計約為5~60%發生過尿失禁的症狀,對於平時活動及日常生活品質影響甚大。由於目前針對男性術前先進行骨盆底肌及相關協同肌肉的訓練介入研究很少,也尚未進行術後追蹤尿失禁之狀況,因此本篇目的將從術前跨專業介入來探討其對於攝護腺手術患者術後症狀之效益,並期望藉由簡易執行的核心及骨盆底肌運動,讓術後患者增加運動順從性,進而減少尿失禁或排尿困難等症狀。方法:以品管圈手法藉由跨專業團隊介入,首先針對護理人員衛教骨盆底肌收縮之運動內容來增加適用性及普及性,並由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進行護理人員內部教育訓練。另外對於手術男性皆為較中高齡的部分,由物理治療師設計方便易瞭解的核心運動,使用多媒體衛教方式加強運動規律性及順從性。收案時間為2019年2月至7月,介入前後成效評估主要以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下肢協同骨盆底肌收縮之肌群的肌力為主(如髖伸肌、內收肌等),追蹤評估時間點為術前、術後一個月及三個月,次要成效評估為內部人員教育訓練滿意度及患者運動順從性。結果:收案期間接受攝護腺手術男性個案共有35名,術後三個月的患者IPSS量表症狀為中等程度的人數明顯由62.5%降至50.0%,改善了12.5%。術前到術後一個月的協同肌群肌力平均增加了24.9%,其中以髖內收肌進步了30.4%為最高;術前到術後三個月的協同肌群肌力平均增加了28.1%,顯示在持續運動過程中,仍有維持訓練的效果,運動順從性方面達85.0%。護理人員對於骨盆底肌肉運動的認知也從62.3%提升至100.0%。結論:本研究發現藉由跨團隊照護可以提升攝護腺術後的骨盆底肌及核心肌群運動順從性,並透過簡易便於執行的運動衛教方式,讓攝護腺手術後的患者能提升自我健康意識,增加術後生活品質,減少尿失禁之情形。臨床意義:攝護腺術前的患者大多有排尿困難的症狀,術後則有尿失禁現象影響生活品質,但目前鮮少有跨領域的照護模式改善攝護腺手術後患者的困擾,隨著高齡社會來臨,物理治療的介入模式不只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照顧能力,也能減少攝護腺手術後症狀發生之嚴重程度。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隨著人口快速老化,高齡族群的健康議題逐步受到重視,因年齡增長而流失肌肉量所造成的肌少症,便影響老年族群的失能狀況。過去研究指出阻力訓練可有效減緩肌少症的進行;良好的營養攝取亦可延緩肌肉量的流失。本研究目的欲透過跨領域的團隊合作,針對肌少症前期之老年人,設計結合營養衛教和運動訓練等課程,以期達到預防及延緩肌少症的發生,促進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方法:本實驗採單一組別前後測驗,納入65歲以上肌少症前期之老年人,共同參與本研究設計之「健康動吃動」課程,每週一堂兩小時,共計12堂,課程內容包含營養攝取、肌少症衛教與運動訓練課程。此課程由家庭醫學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教育學系教授組成之跨領域團隊合作設計,並培訓指導員及協助員協助課程教學。統計分析以魏克森符號等級檢定法(Wilcoxon signed-rank test)比較課程前後之行走速度、肌握力、30秒坐到站檢測、肌肉量、迷你營養評估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及自編問卷。結果:共21位老年人完整參與12週之介入課程。介入後之自編問卷結果顯示,100.0%皆願意且有信心做到每週運動3~5次、每日均衡飲食及使用彈力帶運動,更有33.3%學員非常有信心做到自行運動。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步行速度(m/s;前測為0.91±0.19,後測為1.03±0.21,p<0.01)和迷你營養評估量表總分(前測為25.07±2.56,後測為26.80±2.05,p<0.01)達顯著提升;肌握力、30秒坐到站和肌肉量的得分呈高於前測的趨勢,但未達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證實經過12週的介入課程後,可顯著提升肌少症前期之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在營養評估方面亦降低老年人營養不良的風險。然而受限於樣本數較少且無對照組的比較,未來應持續招募受試者參與課程,並增加對照組及進行後續的追蹤研究。臨床意義:藉由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所設計之課程,有效預防及延緩肌少症前期之老年人在步行速度的失能狀況,並透過營養的諮詢與衛教以降低營養不良風險,同時因應長照2.0中培訓以社區為基礎之健康與長期照顧團隊之策略,優化社區式支持照護服務。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被認為是認知功能正常老化與失智(dementia)的過渡期,若能早期診斷並介入將能有效延緩進入失智症的階段。生物性運動知覺(biological motion, BM)利用光點移動表示關節在運動時產生的軌跡,使受試者經視覺感知人體動作。本試驗目的在於探索BM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進一步發展以BM測試偵測認知障礙。方法:招募社區45歲以上中老年人,進行認知與BM測試。認知測試以簡易心智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測試整體認知功能,以彩色路徑描繪測試1 & 2(Color Trail Test-1 & Color Trail Test-2, CTT-1 & CTT- 2)測試專注能力、選擇性注意力及視覺空間感知能力,以順向與反向記憶廣度測試(digit span forward & backward, DS-1 & DS-2)測試工作記憶。BM以辨識12個常見的生物性運動,如站立、坐下、走、跑等,記錄其答對題數。以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共107位受試者參與測試(平均年齡68.7 ± 7.6歲,71位女性與36位男性)。結果顯示,MMSE 平均值為27 ± 3.4分、CTT-1 & CTT-2平均值分別為69.6 ± 47.7及150.5 ± 101.6 sec,DS-1與DS-2平均值分別為12.38 ± 2.7及5.98 ± 2.2分。BM與年齡呈中度相關(r = -0.42, p < 0.01),與CTT-1 & CTT-2則皆呈低度相關(r = -0.29,-0.29, p < 0.01),但與MMSE和DS-1 & DS-2無顯著相關(p > 0.05)。結論:BM的表現與年齡有關,年紀越大者,對於判斷BM的能力越差,顯示年長者在動作知覺功能會有退化的現象。而當受試者於專注能力、選擇性注意力及視覺空間感知能力下降時,則對於分辨BM的能力也會越差。但BM與整體認知功能及工作記憶功能較無相關。臨床意義:以BM作為測試工具,可瞭解受試者的專注能力、選擇性注意力及視覺空間感知能力,但若要以BM做為早期偵測認知障礙的測試工具,則需納入更多不同認知功能程度之受試者資料,才能進一步發展偵測認知障礙之BM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