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77.71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Due to the low cost and convenience of wearable devices, numerou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falls in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 Existing systems mainly focus on detecting a fall. Little system emphasizes on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fall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developing monitoring systems that can detect near-falls and alert persons who suffer from subsequently falls. Therefore, we developed a near-fall detection system and to investigated its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falls for the elderly. Methods: Seventeen elderly with a mean age of 71.8 ± 6.0 years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either the experimental or sham groups.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ar the near-fall detection system on the lower back while walking on the perturbation treadmill. The system records near-fall events and alarms subjects while detecting near-fall events. In the sham group, subjects wear a sham system with record but no alert function. Both groups received the same perturbation treadmill walking training for 30 min per session, three sessions per week for four weeks. The outcome measures including falls, balance function and gait ability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 (p = 0.005), timed up and go (p = 0.031), and Berg Balance Scale (p = 0.028) were significant impro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ut no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showed a non-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the numbers of falls and Fall Efficacy Scale. Conclusion: The Near-fall alarm system led to balance and gait improvements. Effects on real numbers of falls were less pronounced. Clinical Relevanc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effect of the Near-fall alarm system for preventing falls in the elderly.

  • 期刊

背景與目的:Bateni指出行走輔助器可以提供生物力學上的穩定、減少下肢的負重、在行走時可以幫助往前加速或煞車,以及增加體感覺提示等。因此大多病人在第一時間被指示使用輔助器行走,然而行走時使用輔助器需要高階層動作控制、認知及協調能力,而不同類型輔助器所需要的行走模式也會不同,因此行走時使用行走輔助器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卻很少有實驗探討行走輔助器的學習過程。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手眼協調與使用腋下拐學習四點式步態(four-point gait)之間的關係。方法:本篇研究招募16名物理治療學生年輕參與者,共參加六次實驗。使用Movement-ABC2裡的「瞄準和捕捉」類別評估手眼協調能力,根據16歲年齡標準分數紀錄,分數越高協調能力越好。步態相關數據由GAITRite電子走道測量,長度4.26 m,前後透過瑜珈墊延伸1.50 m,作為加速及減速。第一次為手眼協調能力的基線測試,第二到第六次為拐杖訓練及拿柺杖單/雙任務測試,各別執行和同時執行行走及算數任務,每次訓練之後,都會進行雙重任務能力測試。算術任務隨機選擇50~100數字連續減3。使用雙任務成本(dual task cost, DTC)作為指標。結果:16名參與者中,1名參與者在實驗期間住院治療因此排除,最後納入15名年輕參與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平均年齡為21.9 ± 1.8歲,為3名男性和12名女性。使用重複測量(separate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分析算術表現、四點步態速度、算數DTC 及步態DTC。皮爾森積差積差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手眼協調及雙任務成本。單任務答對次數及雙任務答對次數經過顯著進步(ps < 0.0001);算數雙任務成本無顯著差異(p = 0.079);速度雙任務成本有顯著差異(p = 0.001)。眼手協調與雙任務成本之間呈現負相關(r = -0.204, p = 0.024)。結論:經過六次訓練,單任務及雙任務答對次數有顯著進步;算數雙任務成本雖無顯著差異,但以統計圖來看依然有進步曲線;速度雙任務成本有顯著進步。眼手協調與雙任務成本之間呈現負相關,代表當手眼協調能力越好時,雙任務成本越少。臨床意義:當參與者透過多次訓練,能夠降低雙任務耗費的成本,在臨床上的貢獻是給予患者手眼協調的訓練或練習,對於行走時使用輔助器的是有幫助的,甚至可能降低病患行走初期使用輔助器不穩定時的風險。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帕金森氏症為常見的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的動作相關症狀包括:僵硬、動作緩慢、震顫及姿勢不穩,次要症狀包含肌肉動作表現不佳、動作功能受損、步態缺損等問題。患者在步態上常出現凍凝步態或行走速度下降等症狀,導致患者在行走與轉向時遇到困難。本篇個案為一位68歲退休男性,於2012年在臺大醫院神經科診斷帕金森氏症,判斷Hoehn-Yahr Scale為第三級;同年腦部電腦斷層顯示腦部輕微萎縮。陸續於2013 ~ 2015年間觀察到急促步態、凍凝步態、曳行步態等變化,平衡能力亦受影響。2016年起使用單拐於室內行走及電動輪椅協助室外移動。2018年6月腦部核磁共振影像顯示有非特異性白質變化及腦部輕微萎縮,同年9月多巴胺轉運體造影(TRODAT-1 brain SPECT)顯示多巴胺轉運體在兩側紋狀體的結合有中度到重度的減少,表示多巴胺神經元缺損。個案於2018年8月開始接受物理治療,主述為走路困難,曾於轉向時有跌倒的經驗,期望經由訓練讓走路更安全。本篇目的為短期物理治療對巴金森氏症患者步態及平衡的影響,並探討利用足底刺激改善凍凝步態的方式。方法:本文以「個案處理模式」與「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模式分析個案日常活動中行走與轉彎能力困難的限制。物理治療介入為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轉向平衡策略、伸展運動、行走訓練等常規訓練。並參考Barbic等人在2014年的論文中的實驗設計,採用徒手進行足底刺激。刺激點設置於兩腳的大拇趾趾尖及第一根蹠骨的底部,兩隻腳共四個刺激點,刺激的劑量逐步增加,直至引起回縮反射就停止並固定刺激強度,一個點刺激6秒後輪替到下一點,四個點輪替完為一回,共輪替四回。結果:短期4週共10堂物理治療(每回約90分鐘)介入後,使用兩種問卷量表:Gait and Falls Questionnaire分數由45進步到41分;Freezing of Gait Questionnaire分數由22進步到20分;平衡測試中兩側單腳皆獨站3秒、平衡策略為使用腳踝作為平衡策略缺少跨步反應、伯格氏平衡量表分數為44分;使用兩支單拐進行10 m行走速度測試由0.6上升至0.8 m/s;最後以6分鐘行走測試顯示行走耐力為150 m,過程表現出9次凍凝步態,其中有6次出現在轉彎時;起身行走測試結果為20 sec。結論:針對帕金森氏症患者進行物理治療可維持並改善其身體動作功能,徒手足底刺激對凍凝步態改善顯示有即時效果。臨床意義:此個案報告顯示徒手足底刺激合併常規物理治療介入可發揮的效果為減少凍凝步態的產生並改善下肢自主動作表現,增進轉彎及行走時的安全性。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臂神經叢損傷(brachial plexus injury, BPI)是一種嚴重的上肢神經傷害,主要常見於外傷或車禍事故中。造成BPI的主要原因為神經被過度牽拉(overstretch)造成的損傷,病人會有運動功能及感覺功能異常等問題。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主要以保護神經二度拉傷及疼痛治療為主。目前而言,早期積極介入具神經修復效果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則較少。治療性超音波對於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神經再生及改善感覺異常有正向的效果;但由於治療性超音波引發的熱效應,早期介入易造成受損神經發炎反應。低強度脈衝型超音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LIPUS)以非熱效應為主,可促進骨折癒合及軟組織修復等,但針對神經損傷的修復,則仍未有一致性的結論。因此,本研究擬利用大鼠BPI動物模式,探討早期介入LIPUS對於降低BPI引起的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之可行性。方法:以16隻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250~300 g)作為實驗動物,在鎖骨下處找出臂神經叢分支,並進行神經牽拉之破壞手術。依照LIPUS治療方式,將動物隨機分成兩組:BPI + LIPUS(n = 8)及BPI + sham-LIPUS(n = 8)。在手術後3天開始介入LIPUS(1 MHz, 100 mW/cm^2, 20% of pulsed mode)或sham-LIPUS(0 mW/cm^2)治療,每次5分鐘,持續14天。在手術前、術後第3、7、14、21及28天進行機械壓力閾值、冷覺閾值、熱覺閾值、行走步印、清理行為(grooming)、電生理等測試。結果:BPI手術後,兩組動物的評估數據均較術前有明顯差異(p< 0.05),即BPI動物的機械壓力閾值、冷覺閾值、熱覺閾值及電生理刺激閾值明顯升高(p < 0.05),前足步印指間寬及掌長數據與動物清理行為次數則明顯減少(p < 0.05)。經過LIPUS治療後,BPI + LIPUS組動物的機械壓力閾值、冷覺閾值、熱覺閾值及電生理刺激閾值有顯著下降(p < 0.05),且與BPI + sham-LIPUS組有明顯差異。而前足步印指間寬與掌長及清理行為次數則與BPI + sham-LIPUS組無顯著差異(p > 0.05)。結論:結果顯示早期介入LIPUS可以改善BPI造成的疼痛及冷熱覺異常,但對運動神經功能恢復則較無顯著效果。臨床意義:早期介入LIPUS可促進BPI動物的感覺功能恢復,可作為LIPUS的實證醫學證據,提供臨床上早期介入BPI輔助治療的參考策略之一。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腦中風後造成長期失能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甚大。致力於降低肢體活動障礙並回復日常生活能力,是腦中風患者基本的期待與主要的復健目標。但患者出院後在家中的身體活動量與偏癱手融入日常生活的使用比例極低,除了門診復健運動治療,居家運動與衛教資訊對腦中風患者的功能回復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腦中風患者能透過網絡搜尋到許多運動治療與衛教知識的相關訊息,但其來源之可信度並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透過一套自行研發設計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服務,提供腦中風患者居家運動與相關衛教之資訊,並探討其可行性與腦中風患者滿意度。方法:本研究透過WordPress.com架構基礎網頁,並利用線上程式將網頁建構成一套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內容包括認識腦中風、腦中風後身體活動量、腦中風上肢與下肢活動建議以及其他相關衛教。招募臺中地區腦中風患者,邀請體驗並使用智慧手機應用程式服務至少20分鐘,至多1天後,填寫針對使用應用程式與其所提供之資訊內容之滿意度問卷。滿意度問卷面向有14題,採5分制,1分為「非常不滿意」,5分為「非常滿意」。結果:本研究共邀請了17位腦中風患者,其中9位為男性,8位為女性。平均年齡為51.18 ± 5.87歲,腦中風平均時間為21.530±20.193個月,屬於亞急性期至慢性期。根據本研究所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約82%的腦中風患者對本研究所設計之應用程式,在提供資訊方式、內容呈現方式,及整體介面操作與設計上,表示「滿意至非常滿意」。對於應用程式所提供的內容,則有65%的腦中風患者表示「滿意至非常滿意」。同時,76%的腦中風患者表示「同意繼續使用並推薦給其他患者」。結論:本研究結果發現腦中風患者認為,透過智慧手機應用程式的方式提供居家運動與衛教資訊,是可行與滿意的。臨床意義:腦中風患者對於利用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來獲得資訊是可接受的,但其相關的內容是否能針對性給予每位患者不同的能力與需求值得被注意與討論。同時,未來的研究可探討智慧手機應用程式服務是否能提高腦中風患者居家執行復健運動或身體活動等方面之效果。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於健康成年人正常情況下,人們能夠同時執行動作及認知功能任務,例如:邊走邊談話。過去眾多的研究有助於瞭解站立和走路任務的注意力需求,雙重任務是一種典型研究,主要任務和次要任務一起執行,可能使得兩個任務共享注意力資源,造成表現變差,稱為「雙重作業虧損」。影響行走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張力過強。這會使行走注意力資源成本增加。Fitts和Posner認為動作學習要經過認知期、連結期、自動化期,注意力在動作學習的過程需求也會從高到低。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中風患者於行走任務學習過程中雙重作業虧損之長期變化。方法:本篇研究收納6位中風患者,所有受試者於0、1、2、4及8週進行施測,施測內容包含福格邁爾-下肢(Fugl-Meyer Assessment-lower limb)、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計時起走(time up and go)及一系列固定順序單/雙任務測試(dual task),個別執行及同時執行行走任務及算數任務,算術任務從1 ~ 100之間隨機選擇數字連續減1和減3。使用雙重作業虧損(dual task cost, DTC)作為指標。使用The GAITRite Electronic Walkway 收集步態相關數據。結果:6位中風患者(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各3人),左右偏癱側各3人,平均年齡為65.9 ± 11.5歲,中風發生到第一次施測天數平均為63.0 ± 29.2天,使用重複測量(repeated-measures designs)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來分析5次時間點的改變程度,巴氏量表(p <0.001)、福格邁爾-下肢(p < 0.001)、計時起走(p < 0.002)、簡單雙任務行走速度(p < 0.001)及困難雙任務速度(p < 0.001)隨著時間都有顯著進步。在困難雙重作業虧損(High DTC)(p =0.076)無顯著差異,但從統計圖來看第一至四週雙重作業虧損隨著時間下降。結論:研究顯示中風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與治療,巴氏量表、福格邁爾-下肢、計時起走和行走速度隨著時間顯著進步。困難雙重作業虧損第一至四週可以觀察到雙重作業虧損下降,代表同時執行行走任務及認知任務的能力持續進步,但因樣本數太少統計上無顯著差異。臨床意義:行走過程通常都不是單一任務,對於中風患者學習行走初期,因為能力較差,例如:肌力不足、張力過強或平衡能力不佳,所以當治療師給予病人雙重任務時就可以明顯看得到學習狀態變化,因此可以讓治療師做出不同評估及治療方式。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脊髓小腦失調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是進行性退化性疾病,屬於小腦共濟失調中的脊髓小腦功能障礙。而脊髓小腦失調症屬於先天型共濟失調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可依發生 突變之體染色體基因位置分成1~40型。第一型脊髓小腦失調症在40型中所占發生比例約為3~16%,盛行率為0.3~3/100,000,臨床表現有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不正常之關節間協調模式、構音困難、延髓功能障礙、反射和肌張力過強、肌束震顫以及周邊神經病變。而目前針對脊髓小腦失調症並無有效可治癒的治療方法,絕大部分治療方法僅是針對症狀處理或維持身體機能,物理治療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方法:本篇個案報告以美國物理治療學會公布之「物理治療師執業指引(Guide to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中的「個案處理模式(Client Management Model)」作為評 估呈現。以及利用「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模式(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Model, ICF model)」分析個案主要問題,並以臨床實證醫學文獻作為參考依據,擬定個案的治療目標和計畫,且於治療介入後評估成效。結果:個案經四週的介入後再次評估結果為:上下肢近端肌力維持4分,平衡部分,坐姿和站姿的動態平衡皆從好進步到正常。柏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從39分進步到42分。雙下肢單腳站從無法執行到可以維持3 sec不失去平衡;共濟失調等級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 SARA),量表分數則是維持9分。行走速度從0.9 m/s進步到1.1 m/s,室內行走從需要他人保護進步到可在監督下進行行走,也可在監督以及有扶扶手的狀態下兩腳一階上樓梯。結論:本篇個案報告以具 有邏輯和完整性的個案處理模式和ICF model評估和分析個案主要問題以及相關影響因子,並作為制定治療計畫之參考判斷依據。再輔以實證物理治療研究設計治療計畫,使個案能進行有效之介入訓練並得到較佳的預後。臨床意義:雖然脊髓小腦共濟失調屬於發展性退化性疾病,但實證醫學文獻指出,物理治療介入仍有促進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患者平衡和協調能力進步的效果。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為一種遺傳性罕見疾病。此疾病主要影響骨骼肌的功能,共同的症狀為四肢近端肌肉無力,以肩關節、髖關節周邊肌肉影響最多。雖為遺傳性疾病,此疾病不會於出生後就發病;根據不同的亞型,發病年齡存在差異,從兒童時期至成人時期皆有可能發病,通常好發於青春期晚期。而目前針對肌肉失養症並無有效可治癒的治療方法,亦不清楚針對此類病患的肌肉無力做肌力訓練是否有效,或是有害。方法:本篇個案報告以美國物理治療學會公布之「物理治療師執業指引(Guide to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中的「個案處理模式(Client Management Model)」作為結果呈現。以及利用「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模式(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Model)」分析個案主要問題,並以臨床實證醫學文獻作為參考依據,發現此類病患可以做中低強的力訓練,並根據文獻擬定個案的肌力增強計畫,且於治療介入後評估成效。結果:個案在腳踝背屈的角度受限得更嚴重,目前只能維持在腳踝蹠屈約10°的位置,無法做出背屈的動作。肌力的部分則是沒有差異,除了髖外展肌群從5分變成4分之外。6分鐘行走測試仍然是320 m、而步速由52.63 m/min進步到64.79 m/min、步長由62.50 cm進步到71.43 cm。計時起走測試沒有差異。以肌力及耐力而言整體並沒有很大幅度的改變。結論:肢帶型肌肉失養症的個案,因為其受影響的蛋白質與肌肉再生相關,在運動時就必須控制強度以避免惡化。還必須同時考量其日常活動、工作性質是否不恰當。臨床意義:雖然肢帶型肌肉失養症屬於發展性退化性疾病,但實證醫學文獻指出,物理治療介入仍可能增進肢帶型肌肉失養症患者肌力進步的效果。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和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在臨床上是兩類神經物理治療的病人,有不同的臨床表徵及日常生活的困難,物理治療師可依循學校所學或教科書進行治療介入。但臨床上會遇到雙重診斷(dual diagnosis, DD)之病人,SCI合併TBI,臨床表徵不像SCI亦不像TBI,介入相對困難,成效也較差。本次研究目的:查證SCI合併TBI之臨床診斷及表徵,尋找雙重診斷病人如何介入治療會有好的成效。方法:分兩階段進行(1)臨床診斷及(2)治療方法的文獻搜尋:(1)利用PubMed做系統性搜尋,運用MeSH terms蒐集「SCI(title)」、「TBI(title)」相關詞彙,並使用布林邏輯組合關鍵字加入「Dual diagnosis(title/abstract)」進行檢索。共獲得10篇文章,其中1篇為2014年綜論。扣除動物實驗文章1篇,查其摘要,以討論診斷及相關症狀為內容的收作主要文獻,再扣除綜論收錄討論之文章後,剩2篇進行評讀;(2)使用布林邏輯組合關鍵字加入「Rehabilitation OR Physical therapy(title/abstract)」進行檢索,限制全文,共獲得34篇文章。檢視摘要內容,重點放於復健介入方式及相關預後探討,發現相關研究並不多,僅獲得2篇作為主要文獻。結果:SCI病人應在入院時評估是否同時發生TBI,雙重診斷的發生率可能接近60%。SCI合併TBI最常發生在機動車碰撞中,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跌倒SCI中合併TBI。住院期間,輕中度嚴重TBI可能被錯過診斷,而在復健可能出現無法順從、學習困難、適應不良、動機不佳等狀況。中─重度DD病人的Total-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 p<0.001)、cognitive-FIM(p<0.001)和motor-FIM評分(p=0.03)明顯低於僅有SCI的病人,降低其出院的可能性(p=0.05)。與僅SCI的病人相比,中─重度DD的病人在獲得運動技能方面效率較低,並且可能需要持續復健才能安全返回家中。無差錯學習法可能有助於在具有雙重診斷的病人中獲得轉移和移動技能。結論:雙重診斷的發生率可能接近60%,並伴有其他臨床症狀影響。與僅SCI的病人相比,中─重度DD的病人在獲得運動技能方面效率較低,無差錯學習法可能有助於在具有雙重診斷的病人中獲得轉移和移動技能。臨床意義:針對雙重診斷病人,建議當作第三類病人看待,依TBI嚴重程度,有不同的臨床徵狀。治療上,目前沒有針對DD病人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文章,未來可做相關的治療研究。目前治療上建議運用無差錯學習法概念,減少錯誤學習次數,直接訓練病人動作技巧。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背痛是現代人的通病,不論年齡或性別,約有80%的民眾有背痛的經驗。發生背痛的原因很多,其中懷孕過程造成的生理變化,包括姿勢不良、核心肌群不穩定等都使產後婦女有更高的機率產生背痛,甚至是延續到產後18個月之久。本篇研究將探討產後婦女罹患背痛之情形及生育數越多的婦女罹患背痛情形是否有顯著差異。方法:本篇研究採用立意抽樣,對高屏地區女性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219份有效問卷,統計採用SPSS 17.0版本進行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背景資料,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生育數及背痛情形。結果:本次收案收取219位女性,平均年齡為36.6±11.1歲,年紀最小為20歲,年紀最長為64歲。生育數為0、1、2(含以上)者分別有115、25、79人。曾發生背痛者為153名(69.9%);無背痛情形者為66名(30.1%)。經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產後婦女罹患背痛的情形有顯著差異(p<0.05),進一步事後檢定發現生育數越多與背痛發生的情形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本研究藉由分析問卷資料,瞭解產婦與背痛的情形,產後婦女有較高的機率會產生背痛,而生育數越多並不會影響背痛的發生機率。臨床意義:對生產後的婦女,可以提供適當的運動訓練、核心肌群訓練、姿勢矯正達到預防及減少背痛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