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38.117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旋轉肌袖撕裂是臨床上常見的肩部問題,其成因常見為退化及創傷,而旋轉肌袖對於肩關節之重要性,包括使肱骨產生動作、使肱骨頭維持在好的位置以及促使肩肱關節動作協調,避免產生肩部傷害。旋轉肌袖斷裂接受關節鏡修補手術後,患者常對於日後功能性恢復程度感到困惑,因此本篇個案報告目的為利用實證醫學手法,探討術後相關因子對於個案功能性活動恢復的影響。方法:根據個案情境設定臨床問題,利用電子資料庫,如up-to-date、Cochrane、PEDro及PubMed搜尋文獻,關鍵字為關節鏡修補旋轉肌袖手術(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預後(prognosis)、功能性結果(functional outcome),搜尋2014~2019年區間文獻。使用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me(CASP)工具,評值文獻內在效度。結果:各資料庫搜尋結果共79篇文章,其中一篇世代型研究文獻符合臨床情境,文獻中呈現患者族群基本資料、術前關節活動度及影像學檢查結果,並評估術前及術後第二個月及第三個月之疼痛分數(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肩關節上抬活動度及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的功能性活動量表分數。而這些資料,不論是族群或術前的狀況皆符合個案的狀況,因此應用此篇文章之結果於個案。從文章中結果顯示,若兩年後要達到JOA量表分數大於等於83分,在術後兩個月之疼痛分數需小於5分;在術後三個月肩關節上抬角度需小於等於110°,故使用這兩個因子,作為本篇個案在術後物理治療介入之目標設定。結論:此篇個案為棘上肌嚴重撕裂、肩胛下肌和棘下肌部分撕裂,接受關節鏡旋轉肌袖修補術後一個月,開始遵照旋轉肌袖斷裂後術後治療介入的進程(protocol)執行運動,與此篇文章所提及的治療介入方法相符合,初期上抬關節活動度為85°,疼痛分數為5分,經物理治療後,病人在第二個月及第三個月時,疼痛分數分別為3分及2分;肩關節上抬關節活動度在第二個月及第三個月時,分別為120°及160°,達到目標設定,可預期病人未來可達成大部分的功能性動作。臨床意義:利用實證醫學手法,由系統性的文獻搜尋到評值,利用文獻中的結果,客觀的應用在臨床工作中,期許未來在面對相同類型個案時,可利用此篇文獻結果之預後因子,訂定治療計畫目標,使物理治療人員對於患者在日後功能性表現恢復疑慮有更客觀的解釋依據。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運動訓練有時會造成肌肉疲乏或痠痛,可能是因乳酸代謝效率差或肌肉疲勞導致,或強度超乎平時訓練時容易發生,往往影響運動者對運動計畫執行的順從性與持續性。低能量雷射具有生物刺激作用,能活化粒線體產生能量,誘發細胞修復等生理反應,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運動傷害的儀器治療,但對於運動前事先照射低能量雷射來預防肌肉運動後痠痛仍較少進行探究,因此,本研究探討運動訓練前使用低能量雷射照射股四頭肌,對運動前後立即性血液生化反應和痠痛變化。方法:23位無下肢疾病的健康受測者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控制組,兩組皆在運動前將各自儀器放置於股四頭肌上5個點進行10分鐘照射,實驗組儀器使用低能量雷射(波長= 830 nm,輸出頻率= 10 Hz,輸出功率= 30 mW,總治療劑量= 315 J),由7顆近紅外線雷射二極體構成一個雷射矩陣圓盤,將5個雷射圓盤分配放置於股四頭肌上;控制組儀器則為無雷射輸出的偽雷射。單次運動採間歇式有氧訓練著重股四頭肌的動作,每組共8個動作,每個動作進行20 sec,休息10 sec,組間休息數分鐘,直到受測者力竭結束。在運動訓練前後收集自覺疼痛量表,並抽取受測者10 mL血液樣本進行生化檢查,檢查項目包含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酵素、血乳酸與超敏C反應蛋白。各變項資料採用t檢定比較兩組間差異,各組運動前後採用配對t檢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實驗組和控制組所有檢測項目在統計方面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運動前後實驗組的血乳酸由1.79 ± 0.61 mg/d上升至4.58 ± 2.57 mg/dL,控制組由1.46 ± 0.36 mg/dL上升至3.66 ± 1.65 mg/dL,兩組皆有統計上顯著差異(p<0.01)。控制組在自覺疼痛量表上升至1.68±1.40,有統計上顯著差異(p<0.01),但實驗組則無顯著升高(p>0.05)。結論:間歇式有氧訓練前用低能量雷射照射股四頭肌,可減輕單次間歇有氧訓練的肌肉酸痛產生。在血液指標方面,低能量雷射無法影響乳酸上升,對於運動後生理發炎數值變化也無出現立即影響,因此,對於運動前低能量雷射來預防肌肉酸痛造成的生理影響仍需進一步探討。臨床意義:低能量雷射可應用於運動前肌肉照射來降低酸痛感產生,但對於運動後立即性血液指標並無影響。

  • 期刊

背景與目的:現代人多數坐著時常採取身體重心往前傾的姿勢,此非中立式坐姿可能造成身體背肌為維持平衡而持續性地收縮,進而影響軀幹活動度。過去文獻僅探討此種前傾坐姿對軀幹前彎活動度改變情形,對於後傾坐姿則鮮有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乃欲比較前傾坐姿與後傾坐姿後對軀幹前彎活動度的差異。方法:本研究共招募24位健康的自願者(男性為13位,女性為11位),平均年齡為31.3±13.3歲,在簽署受試者同意書之後,每位受試者皆接受直立的中立坐姿及四種不同傾斜方向及角度之坐姿的實驗介入,包括軀幹前傾和後傾的坐姿,軀幹的前傾或後傾是依據身體重心相對於坐骨粗隆的往前或往後,軀幹的前傾或後傾再採用兩種不同的傾斜角度,分別為15°及30°,四種軀幹傾斜姿勢及傾斜角度的順序以隨機方式進行,每種坐姿維持7 min,中間各休息10 min。軀幹前彎活動度的測量包括局部的腰椎前彎活動度及軀幹前彎柔軟度,腰椎前彎活動度的測量是利用智慧型手機,軟體名稱為TiltMeter©,量測胸椎第十二節─腰椎第一節與薦椎第一和第二節彎曲時的角度;軀幹前彎柔軟度的測量則是用皮尺量測在站姿下軀幹往前彎時中指到地板的距離,這些測量是在實驗介入前及維持不同坐姿之後執行,各執行兩次,取平均值。結果:經過四種不同的傾斜方向及角度之坐姿後,在腰椎前彎活動度變化情形為往後傾斜15°及30°分別比介入前增加3.84±6.41°及2.67±5.41°,並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值分別為0.007和0.024);而前傾15°與30°則分別比介入前增加1.94±7.53°及0.79±9.26°,雖然前傾坐姿也會增加腰椎前彎活動度,但並未達顯著性差異。在軀幹前彎柔軟度量測結果,後傾15°與30°分別比介入前多1.35±3.98 cm及1.15±3.88 cm;前傾15°與30°則比介入前多1.05±4.08 cm及0.80±3.91 cm,顯示後傾和前傾坐姿相較於介入前均增加軀幹前彎柔軟度,且後傾坐姿相較於前傾坐姿更能增加軀幹前彎柔軟度,但皆未達顯著性差異。結論:本篇結果顯示後傾坐姿比前傾坐姿更能顯著性地增加腰椎前彎活動度,表示後傾坐姿較會使腰椎前彎活動度變大。雖然後傾和前傾坐姿在增加軀幹前彎柔軟度上兩者未達到統計上顯著性差異,但後傾坐姿仍比前傾坐姿有增加軀幹前彎柔軟度的趨勢。臨床意義:坐姿時軀幹向後傾斜比起向前傾斜更能增加軀幹前彎活動度,對於維持適當的軀幹前彎活動度在日常生活活動是必須的,可較能減少下背受傷之風險。

  • 期刊

目的:分析不同入學方式物理治療碩士生的畢業表現。方法:採用立意抽樣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7年通過就讀臺灣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的碩士班學生166名。剔除不符合條件包括休學、退學及資料未齊的28名學生,其畢業生共138名。使用描述性統計及比較平均數法分析學生的性別、學習專科組別、不同入學管道、畢業成績,統計的顯著值(α)為0.05。結果:(1)性別方面,男生32名(23.2%)、女生106名(76.8%),不同性別對於畢業成績無顯著差異性(t=-1.38, p>0.05);(2)學習專科組別方面,骨科60人(43.5%)、神經32人(23.2%)、小兒28人(20.3%)及心肺18人(13.0%),不同學習專科組別對於畢業成績無顯著差異性(F=2.47, p>0.05);(3)畢業後去向,從事物理治療師77人、失聯者19人、進修博士15人、待業10人、自行開業6人、教職5人、研究員5人、服役1人;(4)不同入學管道方面,甄試生62人(44.9%)、筆試生68人(49.3%)及僑生8人(5.8%),不同入學管道對於畢業成績無顯著差異性(F=1.60, p>0.05);(5)不同屬性原畢業大學(國立、私立、國外)對畢業成績無顯著差異(F=2.47, p>0.05)。結論:就讀本研究所以女生居多、在專科訓練以骨科組為大宗,不同入學管道對畢業成績沒有差異,由此可知多元入學管道的方式的確可以培育多元人才。

  • 期刊

背景與目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易引起脊椎壓迫性骨折,可能引起失能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本研究探討骨質疏鬆症患者之失能狀況與健康生活品質。方法: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之患者以歐氏失能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評估失能狀態,以Short Form-36量表(SF-36)評估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將SF-3計算8個面向及生理功能(physical components summary, PCS)與心理功能總分(mental components summary, MCS),得分越高代表生活品質越好,8個面向包括身體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 PF)、身體健康角色限制(role physical, RP)、身體疼痛(bodily pain, BP)、整體健康(general health, GH)、活力(vitality, 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情緒問題角色限制(role emotional, RE)、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MH)。將ODI得分分三種失能程度(輕度:0~20%,中度:21~40%,重度:≥ 41%)比較生活品質之差異。結果:108位骨質疏鬆症患者平均年齡為72.6 ± 8.8歲,ODI得分20.6 ± 15.6%(輕度失能:57%,中度失能:32%,重度失能:11%)。PCS為43.6 ± 9.7,MCS為50.9 ± 11.6,生理生活品質方面以RP最低(40.3 ± 44.0),PF最高(76.1 ± 21.3),心理層面以VT最低(65.1 ± 24.7),SF 最高(90.3 ± 19.4)。輕度失能之SF-36中除了SF及RE以外其他6個面向與PCS分數顯著高於中度失能(p < 0.05),輕度失能之SF-36全部8個面向、PCS與MCS分數顯著高於重度失能(p < 0.05),中度失能之PF、BP、SF、MH、PCS與MCS分數顯著高於重度失能(p < 0.05),ODI得分與PCS(r = -0.75)分數有高度相關,與MCS分數(r = -0.40)有中度相關。結論:大部分骨質疏鬆症病患失能程度介於輕度至中度之間,在SF-36有生理方面的問題,也有心理方面生活品質的問題,且失能與心理有中等程度的相關。臨床意義:物理治療師在處理骨質疏鬆症病患背痛的問題時,需關注失能程度,也需關注健康生活品質的心理功能。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臨床上發現緊縮的腓腸肌是下肢常見的肌肉失能問題,經常造成下肢骨骼肌肉系統傷害。先前文獻顯示腓腸肌緊縮患者在行走時會增加膝關節彎曲的不正常動作。本研究的目的在研究不同的腓腸肌緊縮程度對患者在行走時的膝關節力矩的影響。方法:研究中徵召的受試者分為三組,包括緊縮組、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各組均有兩位男性和女性。腓腸肌柔軟度的測試是以受測者仰躺且膝伸直,測量其最大踝背屈彎曲角度。選擇標準以腓腸肌柔軟度測試角度篩選,控制組為大於15°,輕度緊縮組為介於10~14°,緊縮組為介於0~9°。實驗中利用動作分析系統和測力板來擷取受測者走路時的肢體動作與地面反力,並利用計算軟體求得踝和膝關節角度,以及膝關節力矩。腓腸肌長度是以踝背屈彎曲角度和膝伸直角度,依照先前文獻建立的數學模式推算。行走中的腓腸肌長度除以在腓腸肌柔軟度測試時腓腸肌長度,可作為估算腓腸肌緊縮程度。以Kruskal-Wallis test比較緊縮組、輕度緊縮組與控制組在身高、體重、腓腸肌柔軟度、行走的時空參數、腓腸肌最大緊縮程度和最大腓腸肌緊縮程度時的三維膝關節力矩的差異性。p< 0.05視為統計上有顯著差異。結果:緊縮組、輕度緊縮組和控制組的年齡、身高、體重、行走時的步長、步頻與步行速度無顯著差異。三組腓腸肌柔軟度有明顯差異(p = 0.007),緊縮組平均角度為6.3 ± 2.4°、輕度緊縮組為12.3 ± 2.1°、控制組為19.8 ± 2.9°。行走過程中的腓腸肌最大緊縮程度在三組間有顯著差異(p = 0.018),緊縮組的平均值為100.9 ± 1.2%、輕度緊縮組為99.8± 0.7%、控制組為98.1 ± 0.3%。當腓腸肌最大緊縮程度時,膝關節在矢狀面的力矩為彎曲力矩,結果顯示三組間有顯著差異(p = 0.021)。緊縮組的膝彎曲力矩平均為0.077 ± 0.035 Nm/kg、輕度緊縮組為0.045 ± 0.032 Nm/kg、控制組為0.192 ± 0.054 Nm/kg。在其他方向的關節力矩則無明顯差異。結論:本研究發現腓腸肌緊縮程度會影響行走時的膝關節力矩。行走過程中在最大腓腸肌緊縮程度時,相對控制組,緊縮組和輕度緊縮組有較小的膝關節彎曲力矩。臨床意義:腓腸肌緊縮患者在行走時會產生較大的膝關節彎曲,影響膝部肌肉產生彎曲力矩的表現,因此推論控制膝關節動作的肌肉活動可能因腓腸肌緊縮受影響而易引發膝關節問題。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桌球是一姿勢較固定、活動範圍較侷限,導致某些肌群必須長期收縮以維持穩定性與反應性的運動項目。先前研究發現桌球選手多有下背痛及上臂痛等傷害,且部分選手有兩側肩膀高低不均的現象。因此本研究將著重於選手是否以慣用側肌肉收縮維持穩定性與反應性,但卻因長期收縮而導致緊繃,進而造成關節活動度不足、肌力不均等運動傷害。方法:收案選手除收集基本資料外,亦以攜帶型肌力關節角度測量儀(MicroFET3, Hoggan Health Industries, Salt Lake, UT, USA)量測關節活動度及等長收縮下的肌力。由於水平外展與內收,及外轉與內轉為桌球揮拍的慣用動作,因此,本研究將聚焦於此四動作。之後進行選手間層級、慣用側與非慣用側及不同動作間的比較,並以t檢定進行推論統計。結果:本研究共招募39位選手,23位為國甲組選手,16位為乙組選手,兩組之性別及身體素質均無明顯差異。結果顯示,相較於國甲組選手,乙組選手其肩關節慣用側與非慣用側之水平外展肌力皆明顯較大(mean = 52.71 ± 16.09 lb, p < 0.01; mean = 52.16 ± 16.44 lb, p < 0.01),且慣用側之內轉肌力亦顯著較大(mean = 41.01 ± 11.60 lb, p < 0.01)。與非慣用側之關節活動度相比,所有選手慣用側的內轉角度較小(mean = 69.27 ± 18.84°, p < 0.05),再將兩組選手各別分析後,乙組選手亦呈現同樣趨勢(mean = 64.65 ± 19.80°, p < 0.05),但國甲組選手則否;且兩組肩關節兩側的內轉角度差值亦達顯著差異(mean = -15.82 ± 22.53°, p < 0.05)。比較外轉角度,乙組選手在慣用側顯著大於國甲組選手(mean = 89.84 ± 9.97°, p < 0.05)。綜上所述,乙組選手可能因慣用側之肌群長期收縮,而導致慣用側之內轉角度受限,外展角度較大。結論:本研究發現乙組選手所呈現之內轉缺損型態,與網球、排球等常見的運動傷害:盂肱關節內轉缺損(glenohumeral internal rotation deficit, GIRD)型態相似。然而,兩者之上肢慣用動作十分相異,網球、排球等有許多高舉過頭的動作,但桌球則是多以平行地面且不需高舉過頭的動作組成。未來研究可更深入探究桌球選手之盂肱關節內轉缺損的運動傷害議題。臨床意義:運動選手長期以慣用側收縮以維持穩定度及反應性,但亦付出關節活動度受限及肌力不平衡等代價,更可能影響其運動表現;本研究結果從臨床運動醫學之角度切入,發現不管從事何種運動,越是倚賴單側進行運動的選手,其肌力與關節活動度越易不平衡,則運動傷害的發生可能性亦越高。期盼選手可以預防運動傷害及提升傷害後治療回復之可能性,使得選手之運動生涯得以延長並保有穩定之優越表現。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已知經由標準化團隊合作照護模式(standardized inter-professional practice model,SIPPM)可有效提升全膝人工關節置換病人住院期間,能術後當日及時且完整接受物理治療療程,進而提升物理治療執行成功率與降低住院天數。但此照護模式運用在全人工髖關節置換病人住院期間的成效尚未清楚,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接受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住院期間有無接受標準化專業團隊照護模式,能否提升術後當日即進行物理治療成功率與整體物理治療計畫完成率。方法:本研究為回溯性研究,採用電子病歷資料庫收集高屏區某教學醫院於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間接受接受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共99位,由個案管理師向病人說明住院照護模式並以病人自主意願決定是否加入SIPPM組,不同意加入則歸為一般照護組(一般照護組70位,接受SIPPM者28位)。並以卡方檢定、t檢定與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進行分析。結果:SIPPM組之男性比例較一般照護組顯著較高(SIPPM為60.7%,一般照護為27.1%;p=0.002);治療次數顯著較高(SIPPM為3.96 ± 0.96次,一般照護組為2.94±1.50次;p=0.003);住院天數顯著較低(SIPPM為6.46 ± 0.79日,一般照護組為7.87 ± 2.78日;p=0.031);術後物理治療計畫完成率顯著較高(SIPPM為0.73 ± 0.16,一般照護組為0.46 ± 0.22;p=0.003);術後當日執行初次物理治療成功率顯著較高(SIPPM為64.3%,一般照護組為8.6%;p=0.000);兩組之年齡分布無顯著差異。結論:接受SIPPM之全人工髖關節置換病人之住院天數、手術當日接受物理治療成功率、術後物理治療計畫完成率皆顯著高於無接受SIPPM者,顯示病人接受SIPPM確實能有效提升治療成功率與效率;有接受SIPPM組之治療次數雖明顯較高,但接受SIPPM者之術後物理治療計畫執行率顯著較高且住院天數較低,顯示SIPPM可有效提升住院物理治療執行率。臨床意義:本研究顯示經標準化的專業團隊照護模式雖會顯著增加治療次數,但可明顯改善全人工髖節置換病人住院之物理治療品質及降低住院天數,未來可探討住院整體醫療花費與物理治療成本之關聯;此外同意參與SIPPM照護模式之病人人數較少,可進一步研究未參加SIPPM病人之動機與特性。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個案數量相較於其他膝韌帶傷害如前十字韌帶損傷來的少,因此在實證資料中,樣本數不足常導致研究結果差異度高,並沒有一致之臨床指引。針對此類型個案之物理治療介入計畫來說,建議術後四週後開始給予閉鎖鏈式之肌力訓練並強調股四頭肌之強化,常見如滑牆半蹲(wall squat)運動、向前弓箭步(forward lunge)等,但並無明確指出這些運動強度之差異及建議給予介入的先後順序。因此,本篇個案報告之目的為:(1)探討不同股四頭肌閉鎖鏈式肌力訓練動作對於後十字韌帶重建個案之順序性及可行性;(2)探討股四頭肌閉鎖鏈式肌力訓練加上功能性訓練對後十字韌帶重建個案之效果,以作為介入設計上之實證參考。個案介紹:個案為21歲男性,左膝後十字韌帶重建術後滿十週。主訴於下樓梯或長時間步行後引起膝關節內部疼痛及感到下樓動作不順暢。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評估其下樓梯(階高15cm)疼痛指數為3分,影響其日常表現;以機械式腿部推舉機測量患側整體下肢肌力為健側之65%;透過Y字平衡測驗(Y Balance Test, YBT)評估其患側動態平衡能力,與健側比較分別為前向73.5%,後外向84.4%,後內向81.3%。個案期待在短期內能改善下樓梯之動作品質及疼痛狀態。方法:本篇報告藉著探討韌帶術後移植物之癒合過程以及在不同膝關節角度及動作下後十字韌帶承受之張力提出較合適於術後初期給予之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動作。文獻指出使用單腳深蹲動作對後十字韌帶造成之張力負荷較小,會建議在初期給予,接下來則是較短步長的滑牆深蹲及向前弓箭步。根據上述實證,本個案之訓練方式為較短步長之滑牆深蹲及向前弓箭步以訓練股四頭肌之離心收縮達到訓練下樓梯功能之主要目標;介入過程中皆同時進行髖關節伸直及外展肌群阻力訓練、上下樓梯功能訓練等訓練項目。結果:從2019年7月26日開始至2019年8月7日結束共四次介入後,進行下樓梯(階高15cm)動作之疼痛指數降到0分;患側整體下肢肌力為健側之71.0%;YBT與健側比較分別為前向77.4%,後外向95.0%,後內向96.9%,顯示其動態平衡能力增加;可在沒有疼痛情況下順暢完成階高15cm之下樓梯動作,符合個案之期待。結論:本個案之介入使用強度較高但對後十字韌帶造成較小張力負荷之股四頭肌閉鎖鏈式肌力訓練合併下樓梯之功能訓練後,確實改善其疼痛及增加肌力,進而增進其功能動作表現。臨床意義:針對這位後十字韌帶重建術後10週之個案,經過文獻整理後實證的運用,給予其高強度低韌帶張力負荷之肌力訓練合併功能性訓練能達到快速增進其功能之效果。未來應設計長期臨床研究,驗證此治療計畫之安全性與成效,以茲為設定後十字韌帶重建術後臨床治療準則之實證。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Ankle sprai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ower extremity injuries among the sports-related activities with high recurrence rate. About 70% of lateral ankle sprains lead to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 In the CAI population, the deficits of sensorimotor control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postural control which might be proximally adapted due to central change. In terms of proximal adaptation, studies show that poor core stability may have predisposed football players to more injures, including ankle sprains. Core st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ransferring, and generating the force to provide proximal stability for distal mobility throughout the kinetic chain in functional activities. Thus, poor core control, especially poor lumbopelvic control, may have predisposition to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umbopelvic control in CAI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us,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umbopelvic control in athletes with CAI. Methods: The study was an exploratory study. Sixteen athletes (9 males, 7 females) with CAI were recruited. Lumbopelvic control was measured by single-leg loading stability test with Pressure Biofeedback Unit (PBU) and the test consisted of seven exercise levels, and leg dominance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weighted Kappa coefficient of 0.65 for intra-tester represented good agreement on lumbopelvic control test. Among 16 subjects, 2 subjects (12.5%) were level 2; 13 subjects (81.3%) were level 3; 1 subject (6.3%) was level 4. Besides, demographic data showed a trend that CAI tended to happen at the dominant leg, though did not show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Conclusion: Athletes with CAI would have poor lumbopelvic control by scoring level 3 out of level 7. This implied that poor lumbopelvic control may account for recurrent ankle sprains. However, the conclusion cannot be drawn simply with a single-group result. Although we did not find any prediction between CAI and leg dominance, the positive trend showed the dominant leg would have predisposition to injury. However, the mechanism should be further discussed, and larger sample size was needed. Clinical Relevance: This study provided an implication that poor neuromuscular control of lumbopelvic region would be a possible factor related to CAI. Besides, the dominant leg may be the point to be emphasized i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